深海棟梁有些顫抖的拿起了身邊的話筒,言語中充斥著激動和興奮。


    “拖曳船隊動力全開,一鼓作氣,加速,加速。把油門給我踩到油箱裏。”


    而,就在深海棟梁指令剛剛下達的刹那,那七十根深探海底繃緊的纜繩探出水麵上的部分竟然出現兩米左右的向後位移,緊接著海麵上便出現了大量的油膜痕跡。


    “發生了什麽?出事了?”


    深海棟梁一臉的狐疑,拖曳船長的反饋很快便傳到了指揮中心。


    “報告,出事了。”


    “什麽事?慢慢說,剛剛發生了什麽?”


    船長們反應,在剛剛好像在船尾後麵出現了一股短暫而急促的強大拉力,這種拉力的突然出現就如同急速行駛的汽車踩下了急刹,拖曳船上所有作業的人都幾乎被突然出現的慣性甩飛了出去,很多人都有受傷,但問題也都不算嚴重。


    剛剛的事故已經致使十六艘拖曳船的尾部徹底撕裂,纜繩已經很難在這十六艘拖曳船上找到很好的受力點,這十六艘拖曳船隻能飲恨退出戰鬥。


    行動被緊急叫停,深海棟梁和專家團隊一遍又一遍的觀看著剛剛的事故畫麵,分析事故的原因。


    毫無疑問,剛剛出現的反向拉力非常的蹊蹺,就好像彼此拔河的雙方,在勢均力敵之際,對方突發爆發狠狠地拽了一下。


    “難道是因為纜繩的韌性嗎?在訂製這批產品的時候我們考慮過韌性指標,會不會是因為拉力達到了纜繩的極限,觸發了韌性機製。”有人提出了這樣的質疑。


    腦聯集團的產品確實非常優秀,特製的纜繩確有這種韌性機製,能防止纜繩突然崩斷對周圍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破壞,但深海很清楚,這並非主因,韌性機製剛剛確實是觸發了一下,如果沒有觸發,僅是剛剛那股強大的反向拉力恐怕就會有十幾艘拖曳船就此散架解體。


    但能觸發纜繩韌性機製的那股強大的反向拉力才是應該著重分析的重點。


    深海棟梁將反向拉力產生的瞬間剪輯了下來,並循環播放,好一會兒,他才問道:“你們說,這股突然爆發的反向拉力像什麽?在反向拉力爆發前探出水麵的纜繩出現了兩米左右的向前位移。”


    專家們麵麵相覷,都沒有作答。


    站在一邊的王少將似乎有所看法:“棟梁,我怎麽看這好像都是準備發力的前搖。我是個粗人不知道說的對不對。”


    “你說的對,是準備發力的前搖,有兩種可能,一,當海底的東西被拖出了原來的位置,在之前的位置可能形成了空腔效應,那裏可能形成類似了漩渦一樣的東西,極具吸附力被拉出來的東西又被吸了回去,二,……”


    深海棟梁剛要繼續,哢的一聲會議室便陷入了一片黑暗。


    很快便有人前來匯報。


    “棟梁,電子設備完全失靈。”


    “什麽?備用發電機呢?核電池組呢?”


    “全部失靈無法啟動。”


    “怎麽可能?”深海棟梁莫名其妙:“先散會,大家有序退場,甲板集合,水兵前方帶路。”


    龍江五號是盛國最先進的海洋科考船,全封閉的設計理念,全電推動也意味著它的脆弱,一旦全艦停電,它那巨大的體量就是一座巨大的海上迷宮,要是不了解內部設計,想走出去幾乎不現實。


    但,他們都受過專業的培訓,知道在如此緊急狀態之下該如何緊急自救,各部門自發救援,他們如同貪吃蛇一般,後人搭著前人的肩膀,如同一條條小蛇在黑暗深邃的走廊裏有序撤離。


    深海也在其中,經過近三個小時的撤離才終於來到龍江五號的甲板,吸到了第一口新鮮空氣。


    斷電之後,通風係統全部宕機,船艙裏是又悶又熱,重見天日每個人都已大汗淋漓。


    擦掉額頭上的汗水,深海棟梁將目光投向了遠處的拖曳船隊,電子設備全部失靈並非個例,拖曳船隊也都全部停車宕機。


    深海棟梁下令道:“各部門清點人數,是否還有人還留在船艙內部沒有出來?水兵準備隨時緊急救援。”


    “旗語手,向拖曳船隊發旗語,既然電子設備失靈,所有拖曳船手動下錨駐泊原地待命。”


    “衛星通訊設備是否能再次啟動?”


    “不行。”


    “沒事,如果總部看見了,他們會知道我們需要什麽的。”


    ……


    於此同時,龍江海域前沿,對峙的雙方艦隊都緊張無比,電子設備突然失靈,這對於過度依靠通訊手段的海軍來說就是最為重大的失利,雙方都無比恐慌,都以為這種強大的電磁壓製是對方的秘密幹擾手段,如果在這種壓製之下擦槍走火,這對於另一方來說毫無疑問就是單方麵的屠殺。


    ……


    而就在此刻,盛國本土的作戰指揮中心也已經一團亂麻,龍江艦隊和龍江五號全部失聯讓首長們都非常不安,不過,偵查衛星看到了他們此時的狀態又讓首長們都心生疑慮,似乎,莫名幹擾僅僅隻是覆蓋了一整片龍江海域而已。


    對於本土的作戰指揮中心而言,龍江前線隻是單方麵的完全透明罷了。


    第一棟梁眉頭緊鎖,緊急召集專家團隊研究分析這種情況。


    後勤部門也已經第一時間派出高空運輸機,對龍江五號進行食物和淡水的高空空投補給。


    對峙的雙方艦隊全部拋錨,壓力自然而然輻射到了了解情況的雙方大國身上。在如此局勢之下,雙方在前線的艦隊毫無疑問都是一個個鐵棺材罷了,隻要雙方願意,完全可以進行飽和式導彈雨打擊,用最小的代價給對方的遠洋力量造成最為沉重的重大打擊。


    隻是,誰願意先開第一槍呢?誰敢呢?一旦動手就是世界大戰全部玩完。


    第一棟梁想化被動為主動,緊急召見遊所為,尋求破局的關鍵。


    遊所為淡然一笑直言道:“老師,您召見我不就證明你已經做好決策了嗎?”


    第一棟梁釋然一笑道:“你這小子真是越來越懂了,行了,就那樣辦吧。”


    離開第一棟梁的駐地,遊所為坐在汽車的後座閉目凝神,他想起了曾經和第一棟梁的那次徹夜長談。


    他們當時討論的話題隻有一個:威懾,何為有效威懾?


    遊所為曾經提出了他的觀點,他認為,有效威懾的前提就是敢於亮劍,要大膽的畫出紅線,並讓對手知道紅線在哪裏,一旦越過紅線,局勢的發展將必然向極端蔓延,不會也不可能會有第二種選項。


    這是遊所為的威懾理念,也就是說,一旦紅線機製觸發,必須也必然向極端發展,在此前提之下,做出紅線決策的最終決策者就不應該是容易受情緒左右的個體。


    他是個軟件工程學的天才,隻信任不會出錯的代碼程序。


    在此理念之下,掌管盛國最強武器庫的最終決策者——華威係統便應運而生。


    經過多年有意或無意的引導,通過那群二狗子的口舌,華威係統的存在已經被對方敏銳察覺,有效威懾這才成功構建完成。


    經過對蟻眼工程的了解,遊所為對自己的威懾理念更加深信不疑。


    但,現在,局勢的發展遠遠還未達到觸發有效威懾的終極條件,遊所為必須得向對手傳遞一個明確信號。


    他的汽車緩緩駛進了3024研究所的內部,打開車門的少校敏銳的看到了遊所為那雙淩厲的眼睛。


    那雙眼睛沉穩平靜,深邃卻也鋒芒畢露深深震懾到了少校的內心,他還從未見過這樣堅決的眼睛。


    “少校,啟動墜星計劃,就用和這兩顆橋廊衛星,攻擊屙國艦隊後方一百五十公裏左右的位置。”


    “可是……”


    “我已經得到了棟梁的授權,執行命令。”


    “是!”


    為了策應這次行動,軍方發言人緊急發布聲明:根據年度計劃例行安排,將在龍江海域以東3000公裏處,具體坐標為北緯xx度,東經xx度,進行墜星實驗,希望有關各方勿要過度解讀。


    隨著指令下達,那兩顆衛星上搭載的動力係統開始啟動,它們就如同兩顆劃破天際的流星準確無誤的砸入龍江海域。


    它們雖然都不是很大,但從天而降,重力加速度衝擊驚人,接觸海麵的瞬間似乎還產生了異常劇烈的爆炸,激起了幾十米高的浪花。


    網絡上各種解讀瞬間衝上頭條成為了熱點,一條評論很有意思:這就是從天而降的掌法,擁有驚人的75馬赫的打擊速度,指哪打哪,而且,它在太空中,就是懸在頭頂的利劍,距離便不再有任何意義。你要問如何實現75馬赫的驚人速度?那自然是引力彈弓啦,利用地球引力為它加速,75馬赫隻是預設速度,並非極限速度。


    軍方發言人緊接著發布聲明:六萬顆橋廊衛星進入戰備狀態!


    這就是最好的暗示,何須動用本土力量,僅依靠那高懸太空的六萬顆橋廊衛星,用常規武器的打擊方式就足以將你炸回石器時代。


    對方顯然接受到了這個信號,也緊急發布聲明,對於盛國事先通報的行為方式高度讚賞認可。


    遊所為笑而不語,聲明算是事先通報嗎?顯然不算,但對方主動架起了梯子,自然可以就坡下驢。


    盛屙雙方高層緊急磋商,達成共識,雙方暫時放下隔閡,決定共同麵對此次龍江危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硬科幻:背離神者,弑神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綠洲情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綠洲情獸並收藏硬科幻:背離神者,弑神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