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李世民猛地挺直了身體。


    “天呐!”


    “安史之亂,這場災難居然能讓盛大的大唐帝國陷入衰敗,甚至導致滅亡?”


    這噩耗猶如晴天霹靂,直擊內心!


    “什麽是安史之亂?”


    李世民前所未有地焦急,眼神中閃爍著殺氣。


    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正與楊貴妃依偎在一起,雙手正在愉悅地享受親密時光。


    隨著一陣聲音響起,李隆基的動作微微停頓。


    “安史之亂?”


    “那安祿山,我們新收的義子,不正好有‘安’字?”李隆基眯起了眼睛,臉上露出一絲玩味。


    楊貴妃輕笑一聲,嬌柔地回應,“陛下,祿球兒忠心耿耿,怎會背叛呢!”


    “安史之亂?究竟是怎麽回事呢?”李隆基不以為然地一笑,繼續安撫楊貴妃。


    “確實,”他繼續說道,“就算給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


    說罷,李隆基繼續著他與楊貴妃的溫存。


    大明。


    朱元璋的麵色瞬間變幻,震驚之情溢於言表。


    他沒料到,連天幕都能知道他心中的疑慮。


    元朝的根基尚未完全清除,北方的胡人千年來未曾安寧,若要派兵守邊,至少得有十幾萬大軍。


    麵對這種局勢,一個問題顯現出來!


    大唐的安史之亂,宋朝黃袍加身的變局。


    將領們如何應對?


    然而,藩王與八王之亂也擺在眼前!


    該如何抉擇?


    朱元璋神色複雜,目光深邃地凝視著天幕。


    如果天幕能知道這一切,那他朱元璋就心服口服了!


    【一方麵,藩王叛亂之患,另一方麵,大唐安史之亂之禍,如何在兩者之間尋得平衡之道?!】


    【後人常指責太祖朱元璋出身貧寒,輕視其分封藩王之舉,然此實為誤解!】


    【朱元璋深諳君道,若無自我調整,終難為良主。麵對此難解題,朱元璋選依親族,實乃權衡之策!】


    【然而朱元璋亦深謀遠慮,施以控製之術!】


    【那就是,藩王封地!其分封之策,環繞黃河流域,成三重防線。一旦藩王起叛意,朝廷可斷其糧道,封鎖其勢,縱群藩合謀,亦難成事!】


    【從道理上觀之,此策近乎完美,既可減少北方防兵,亦可藩王領土為大明穩固之防線,實乃精妙之計!】


    【然而朱元璋沒有預見到,他的大孫子剛剛繼位便開始削弱藩王權力!】


    【這無疑是朱允炆的最大決策失誤!!】


    朱元璋頭腦中嗡嗡作響。


    他無法相信,天幕居然連這一切都知曉。


    他如何不清楚分封製度的潛在風險?


    可正如天幕所言,朱元璋選擇信任自己的人,而不相信外戚。


    他按照黃河流域布防,設立了三重防線。


    苦寒之地為第一道防線,富庶之地為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就是朝廷本身。


    藩王若想叛亂,必須先從糧草斷絕開始,再派大軍圍困,最終各藩王響應,幾乎沒有叛亂的可能。


    然而,現在看來,這一切似乎僅僅是一種美好的幻想。


    天幕轉變畫麵,繼續說道。


    【削藩,從某種角度來看,並不一定是錯誤的選擇!】


    【畢竟,藩王控製地方有兵有權,若不加以製衡,長久下去可能會威脅朝廷的權力。】


    【但朱允炆犯了二大錯誤!】


    建文時期。


    朱允炆一臉愕然。


    他從未料到,朱元璋竟然在背後布局如此深遠。


    “難道自己真的錯了嗎?”他自問。


    隨後,朱允炆聽到了天幕的話語。


    “你有二大錯誤?”


    朱允炆目光炯炯地盯著天幕。


    【首錯,太過急功近利!】


    【朱允炆即位未久,數月之內,便始削藩。時大明政權動蕩,藩王多為長輩,貿然行之,必激其不悅!】


    【第二大錯,用人不當,信黃子澄與齊泰削藩之策!】


    【黃子澄,洪武時老臣,曆任要職;齊泰,大儒,深受朝廷寵遇。然二人非智者,所獻削藩之計,眼光短淺,偏頗可見啊!】


    話音剛落,朱元璋的臉色變得鐵青。


    他的內心憤怒至極,差點一頭栽倒在地。


    “真是愚蠢,簡直不可理喻!”


    “如果非要削藩,至少應該從強者開始!那些小藩王,又有何能耐反抗!”


    朱元璋深感無力,他恨不得將朱允炆痛罵一頓!


    建文時期。


    黃子澄與齊泰的臉色漲得通紅。


    他們沒想到,天幕竟然如此直接批評他們。


    若在平時,他們定會爭辯不休。


    可此時,他們連反駁的勇氣都沒有。


    天幕的話,令他們啞口無言。


    朱允炆也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既然決定削藩,為什麽不從強大的藩王開始?


    反而從弱小的藩王削起,隻會讓所有人提前察覺意圖!


    天幕繼續說道。


    【本來時局猶可挽回,然而朱元璋為大明基業奠定穩固根基。若朱允炆能采取溫和之策,安撫藩王,局勢或許未必如此惡化!】


    【但此時,仍然可以挽回。畢竟朱元璋為大明帝國留下了穩固的根基。若朱允炆能夠采取更為溫和的手段,安撫藩王,局勢或許不會如此惡化。】


    【但是!朱允炆卻沒有這樣做!】


    【洪武三十二年,朱元璋死去,朱允炆方登基數月,迫不及待,遂始削藩。】


    【其首要目標,是周定王朱橚,遣人奇襲開封,捉拿周定王朱橚,且將之貶為庶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視頻:給古人紅色震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麻婆豆腐的蘇小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麻婆豆腐的蘇小友並收藏短視頻:給古人紅色震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