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精密儀表的困境
讓我接管洪興?我轉手成立黨支部 作者:清幽能吃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總結會議結束後,李軍就離開了。
這次會議上,遊戲開發公司需要作出的調整是最多的,他需要抓緊時間安排下去。
剩下幾人則是進入下一個議程,主要是關於航空航天工業部給到的精密儀表訂單的事情。
寧阿牛繼續主持道:“鵬飛,你先給蔣先生說一下技術方麵的規劃吧。”
周巡的秘書一早就把技術要求文件交給了寧阿牛,然後又被轉交給了莊鵬飛。
早上的時間,莊鵬飛已經大致了解了相關的技術,但是他畢竟不是這個專業領域的。
而且整裝精密儀表是一個綜合工程,涉及到很多的技術領域,除了電氣領域,其餘的他都了解不多。
他也是利用手中的人脈資源,找了不少人旁敲側擊的詢問,才對這個項目有了個大致的了解。
“蔣先生,目前我國精密儀表主要靠進口核心部件,然後再在國內組裝來完成,
以我目前的了解,我們想獨立生產出精密儀表,幾乎沒有可能,或許我們也要走這條路才行。
這裏麵主要是高精度傳感器,超精密加工零件等,國內生產能力達不到,我們也沒有相關的生產線,
在精密儀表方麵,我們紅星電子相比國內其他企業,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能自主研發、生產芯片了。”
莊鵬飛苦著臉匯報道。
蔣震廷頷首問道:“之前周部長說,可以給我們提供技術支持,你有了解過嗎?”
莊鵬飛搖了搖頭:“沒有,不過我想三機部也不可能解決這些零件的生產問題。
最多是在集成控製係統,裝配工藝和國產零件上能給予我們支持。”
三機部就是航空航天部的前身,今年才改的,莊鵬飛還是習慣性的叫了舊稱。
莊鵬飛說完,蔣震廷陷入沉思。
當初以為周巡就是單純的來送一個黃馬褂,如今看來也沒那麽簡單。
要拿這件黃馬褂,恐怕紅星電子也要幫助他們完成精密儀表的國產化才行啊。
果然,一個薛甲頓還不配給紅星電子這麽大的優待。
除了忠心,還需要有足夠的能力,才能立足。
如此看來,航空航天工業部的這個訂單,既是獎勵,也是考驗啊。
蔣震廷不再猜測上意,無論上麵怎麽想,問題始終要解決的。
於是開口問道:“你目前判斷,有多少內容是國內完全不能生產的?”
“這次總共交給我們的幾款儀表,國產化程度都不同,而且技術細節我們也還沒拿到,
現在隻能根據技術要求來推測,一個儀表中超過60%的部分能國產化解決,
但是這部分的價值恐怕隻能占到一個儀表中的10%。”
莊鵬飛說完也有些惆悵。
華夏目前做的都是些類似的這種量多卻價廉的東西。
真正賺錢的核心產品,幾乎都做不了。
除了因為經濟原因,高精尖的設備買不起以及缺乏相關尖端人才之外。
還因為國際上這種尖端技術都是封鎖的,有錢也買不到。
“我們通過購買先進設備,能解決多少技術問題?”蔣震廷繼續問道。
“精密加工零件部分,我想應該能解決一部分;還有高精度測量設備,大部分是能采購到的,
但是超精密加工的設備,應該是運不進來的;尖端傳感器製造設備,也是一樣。
還有高性能材料,投資會非常大,裏麵的關鍵技術,恐怕光靠設備也解決不了。
我們通過購買設備能解決儀表零部件的30%,價值中的40%吧,
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實際落地才能知道。”
莊鵬飛給出了自己的判斷,並不樂觀。
紅星揮舞著鈔票,能解決儀表中90%的零部件。
可是剩下的10%的零部件的價值,卻和這90%零部件價值一樣。
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在這一瞬間顯現的淋漓盡致。
由於各國對尖端技術的管控,以及華夏自身體製問題。
那10%的尖端零部件,注定了短時間內無法在國內生產。
但是都通過進口解決,紅星電子相比起原先的生產企業,也就進步了40%的價值。
“鵬飛,你去做一個具體的調研,現在進口不進來的設備裏,是不是能進口到其他國家,
我們先將這部件放在國外生產,其他完全不能生產的部件,你再給我擬一個清單,我們再采購。”
科學無國界,可是科學家有國籍,專利也有國界。
將科學變現的商人們,那就更有國界的分寸感了。
一時間無法突破的技術,現在也隻能采用迂回戰術。
先在外麵積攢技術資源和人才儲備,然後再逐步的往國內轉移。
好在蔣震廷有一層香江人的身份,並且早已在國際上有了布局。
有足夠的資本實施這個迂回戰術。
“好的,蔣先生。”莊鵬飛點頭應了下來。
精密儀表中的關鍵零件數量都是數十個,涉及多個國家和企業。
要厘清其中各個零件的生產或采購方案,也是一項十分繁雜的工作。
不過好在航天航空工業部掌握了部分技術,可以找他們要來一部分資料。
蔣震廷又對寧阿牛吩咐道:
“阿牛,這個事情還是得你來牽頭,具體的工作交給浩南和嚴嶽去做,
鵬飛那邊的調研工作,你們也要配合,在國外建廠的事情,也要早做規劃。
還有航空工業部那邊,繼續溝通,把我們目前能夠建設的生產線,先建立起來。
徐書記那邊又批了1000畝地,找人做一下規劃,把儀表線和電子廠分開規劃,
研究所的規模擴大一倍,然後在邊上給我留一個大學的位置出來,先空著。”
如果說紅星電子之前生產的dvd,在民用技術上已經是走了技術路線。
那精密儀表的訂單,那就是讓紅星電子真正尖端科技的路子了。
這和紅星電子的定位不謀而合。
這樣的定位,是以技術為核心來謀發展,研究所才是真正產生價值的地方。
生產線是實現價值的工具。
所以後續必定需要在研究所方麵進行大量投資,早點擴大規模是必要的。
而大學,則是蔣震廷自己的野心。
技術說到最後,還是少量的那一撮人才發揮最大的作用,但也要大量的基礎科研人員。
所以各種人才梯隊都要有,全靠外聘,篩選難度大,培養周期長,而且最好的苗子也不好搶。
如果有一所能根據自己企業所需的技術,直接進行定向培育的大學。
那麽就能最方便,效果最好的解決人才梯隊的問題。
以現在自己能接觸的官員級別,這樣的政策是很有希望能談下來的。
就算最後不能達成,也能作為企業內部自我培訓的基地。
“好的,蔣先生。”寧阿牛記錄在本子上。
“沒其他事,就散會吧。”蔣震廷擺了擺手,就準備起身離開,又頓了頓,“今晚上找個地方喝酒,叫上李軍。”
這次會議上,遊戲開發公司需要作出的調整是最多的,他需要抓緊時間安排下去。
剩下幾人則是進入下一個議程,主要是關於航空航天工業部給到的精密儀表訂單的事情。
寧阿牛繼續主持道:“鵬飛,你先給蔣先生說一下技術方麵的規劃吧。”
周巡的秘書一早就把技術要求文件交給了寧阿牛,然後又被轉交給了莊鵬飛。
早上的時間,莊鵬飛已經大致了解了相關的技術,但是他畢竟不是這個專業領域的。
而且整裝精密儀表是一個綜合工程,涉及到很多的技術領域,除了電氣領域,其餘的他都了解不多。
他也是利用手中的人脈資源,找了不少人旁敲側擊的詢問,才對這個項目有了個大致的了解。
“蔣先生,目前我國精密儀表主要靠進口核心部件,然後再在國內組裝來完成,
以我目前的了解,我們想獨立生產出精密儀表,幾乎沒有可能,或許我們也要走這條路才行。
這裏麵主要是高精度傳感器,超精密加工零件等,國內生產能力達不到,我們也沒有相關的生產線,
在精密儀表方麵,我們紅星電子相比國內其他企業,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能自主研發、生產芯片了。”
莊鵬飛苦著臉匯報道。
蔣震廷頷首問道:“之前周部長說,可以給我們提供技術支持,你有了解過嗎?”
莊鵬飛搖了搖頭:“沒有,不過我想三機部也不可能解決這些零件的生產問題。
最多是在集成控製係統,裝配工藝和國產零件上能給予我們支持。”
三機部就是航空航天部的前身,今年才改的,莊鵬飛還是習慣性的叫了舊稱。
莊鵬飛說完,蔣震廷陷入沉思。
當初以為周巡就是單純的來送一個黃馬褂,如今看來也沒那麽簡單。
要拿這件黃馬褂,恐怕紅星電子也要幫助他們完成精密儀表的國產化才行啊。
果然,一個薛甲頓還不配給紅星電子這麽大的優待。
除了忠心,還需要有足夠的能力,才能立足。
如此看來,航空航天工業部的這個訂單,既是獎勵,也是考驗啊。
蔣震廷不再猜測上意,無論上麵怎麽想,問題始終要解決的。
於是開口問道:“你目前判斷,有多少內容是國內完全不能生產的?”
“這次總共交給我們的幾款儀表,國產化程度都不同,而且技術細節我們也還沒拿到,
現在隻能根據技術要求來推測,一個儀表中超過60%的部分能國產化解決,
但是這部分的價值恐怕隻能占到一個儀表中的10%。”
莊鵬飛說完也有些惆悵。
華夏目前做的都是些類似的這種量多卻價廉的東西。
真正賺錢的核心產品,幾乎都做不了。
除了因為經濟原因,高精尖的設備買不起以及缺乏相關尖端人才之外。
還因為國際上這種尖端技術都是封鎖的,有錢也買不到。
“我們通過購買先進設備,能解決多少技術問題?”蔣震廷繼續問道。
“精密加工零件部分,我想應該能解決一部分;還有高精度測量設備,大部分是能采購到的,
但是超精密加工的設備,應該是運不進來的;尖端傳感器製造設備,也是一樣。
還有高性能材料,投資會非常大,裏麵的關鍵技術,恐怕光靠設備也解決不了。
我們通過購買設備能解決儀表零部件的30%,價值中的40%吧,
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實際落地才能知道。”
莊鵬飛給出了自己的判斷,並不樂觀。
紅星揮舞著鈔票,能解決儀表中90%的零部件。
可是剩下的10%的零部件的價值,卻和這90%零部件價值一樣。
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在這一瞬間顯現的淋漓盡致。
由於各國對尖端技術的管控,以及華夏自身體製問題。
那10%的尖端零部件,注定了短時間內無法在國內生產。
但是都通過進口解決,紅星電子相比起原先的生產企業,也就進步了40%的價值。
“鵬飛,你去做一個具體的調研,現在進口不進來的設備裏,是不是能進口到其他國家,
我們先將這部件放在國外生產,其他完全不能生產的部件,你再給我擬一個清單,我們再采購。”
科學無國界,可是科學家有國籍,專利也有國界。
將科學變現的商人們,那就更有國界的分寸感了。
一時間無法突破的技術,現在也隻能采用迂回戰術。
先在外麵積攢技術資源和人才儲備,然後再逐步的往國內轉移。
好在蔣震廷有一層香江人的身份,並且早已在國際上有了布局。
有足夠的資本實施這個迂回戰術。
“好的,蔣先生。”莊鵬飛點頭應了下來。
精密儀表中的關鍵零件數量都是數十個,涉及多個國家和企業。
要厘清其中各個零件的生產或采購方案,也是一項十分繁雜的工作。
不過好在航天航空工業部掌握了部分技術,可以找他們要來一部分資料。
蔣震廷又對寧阿牛吩咐道:
“阿牛,這個事情還是得你來牽頭,具體的工作交給浩南和嚴嶽去做,
鵬飛那邊的調研工作,你們也要配合,在國外建廠的事情,也要早做規劃。
還有航空工業部那邊,繼續溝通,把我們目前能夠建設的生產線,先建立起來。
徐書記那邊又批了1000畝地,找人做一下規劃,把儀表線和電子廠分開規劃,
研究所的規模擴大一倍,然後在邊上給我留一個大學的位置出來,先空著。”
如果說紅星電子之前生產的dvd,在民用技術上已經是走了技術路線。
那精密儀表的訂單,那就是讓紅星電子真正尖端科技的路子了。
這和紅星電子的定位不謀而合。
這樣的定位,是以技術為核心來謀發展,研究所才是真正產生價值的地方。
生產線是實現價值的工具。
所以後續必定需要在研究所方麵進行大量投資,早點擴大規模是必要的。
而大學,則是蔣震廷自己的野心。
技術說到最後,還是少量的那一撮人才發揮最大的作用,但也要大量的基礎科研人員。
所以各種人才梯隊都要有,全靠外聘,篩選難度大,培養周期長,而且最好的苗子也不好搶。
如果有一所能根據自己企業所需的技術,直接進行定向培育的大學。
那麽就能最方便,效果最好的解決人才梯隊的問題。
以現在自己能接觸的官員級別,這樣的政策是很有希望能談下來的。
就算最後不能達成,也能作為企業內部自我培訓的基地。
“好的,蔣先生。”寧阿牛記錄在本子上。
“沒其他事,就散會吧。”蔣震廷擺了擺手,就準備起身離開,又頓了頓,“今晚上找個地方喝酒,叫上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