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神元國的王城,大名鼎鼎的羽城麵積極為遼闊,占地之廣,即使將其獨立劃為一州,也毫不為過。事實上,羽城在神元國,確實也有個“京州”的別稱。


    羽城之所以如此麵積寬廣,除了人口眾多這一個原因外,更重要的是皇宮極其雄偉壯觀,大到了令人難以想象的地步。


    整個皇宮分為兩部分,前麵的小半部分是數百座大小不一的宮殿樓閣,而後半部分,則是整個連綿千裏,靈氣濃鬱的玉泉山脈,是神元宗的宗門所在。


    羽城不但數是神元國第一大城,更是全國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心,城內城外到處地廣路寬,交通十分便利。


    這樣一座繁花似錦的城市,多少富商大賈擠破了腦袋想要入住其中,卻不得其法。


    羽城房屋土地的價錢高的出奇,遠超於各州府城的數倍有餘,簡直達到了寸土寸金的地步。


    更讓人鬱悶的是,入住羽城需要符合朝廷製定的一係列要求,並且即使願意出高價購買房屋土地,也極少有人願意出售。


    畢竟住在京城裏,不但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更可以享受到眾多其他城市所沒有的好處和福利。


    比如說每個在此地出生的孩童,都有一次測試靈根資質的機會,若是運氣好,被神元宗選中成為宗門弟子,那可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好事。


    要知道,成為神元宗的弟子後,就可以修煉仙人的功法,在宗門中混的再差,也能被派到神元國的某個州境內,任職一方縣令。


    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無疑是鯉魚躍龍門,改變整個家族命運的機會啊!


    所以說,光憑這一點,羽城的居民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絕不會出賣自己的房屋和土地!


    有人的地方,就有身份的高低不同,作為王城的羽城更是毫不例外,這裏除了巨大的皇宮外,其他地方被自然而然地劃分成了東南西北四片區域。


    其中北城區的大小府邸中,住著朝廷的大小官吏。隻有一官半職在身的人,才有資格搬到其中居住。一旦某人的官職被罷免,那麽這家人也會連夜灰溜溜地搬出此區,另尋住處。


    而與北區緊挨著的南城區,一座座雕梁畫棟,美輪美奐的深宅大院排列在一起,這裏麵住的都是一些富商大賈。


    這些人家雖然沒有北區的身份顯赫,但從府邸豪華氣派的程度來講,絕不輸於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員,並且都不惜重金的讓自家宅院能在此區大出風頭,好凸顯出雄厚實力來。


    原因無他,這其中大多數住戶都是被罷免的官員,又或是家中有前輩成為了神元宗的高級修士,心中都憋著一股勁頭,絕不能被他人看輕!


    在繁華的羽城裏,顯得格格不入的,就是平民所在的西區了。


    與南北兩區清一色的深宅大院相反,西區則全是參差不齊的矮小平房。


    這其中居住的都是小商小販、為富貴人家服務的雜役之流,相比其他三區的住戶而言,就是一些窮苦人家。


    很明顯,他們就是羽城最底層的存在,也是羽城中人數最多的團體。


    在緊挨著皇宮,與西區遙遙相對的東城區,則是皇親國戚的所在,裏麵住著皇室家族的大部分成員,以及一些身份特殊的外戚家族。


    此處的豪宅府邸與南北二區相比,更顯富麗堂皇,氣勢恢宏,不但占地麵積遠超其他區域,並且都是規規矩矩的製式建築,門口的布局擺設極為講究,隻一眼就能知曉其中所住之人的身份高貴,絕非南區那些行商大賈、暴發戶能比!


    處於東城區的中部偏西的位置,有一所不大不小的府邸,在周圍富麗堂皇的一眾豪宅中顯得中規中矩,甚至有些不太起眼。


    然而凡是路過此處的官員和皇親國戚,卻不敢小覷這所府邸的主人。


    要知道,這可是當今七皇子——信王殿下的所住之地!


    當今羽城誰人不知,原本默默無聞的信王殿下,在這幾年間連連立下了不少功勞,越來越得到皇帝陛下的青睞,隱隱有一鳴驚人的架勢。


    信王府雖說在東區眾豪宅中顯得不大,但畢竟是皇子府邸,占地也有數十畝之多。


    府門高約四五丈,寬兩三丈,兩扇緊閉著的朱漆大門四邊,都包著一層厚厚的黃銅,門麵上更是鑲嵌著密密麻麻凸起的門釘,使大門看上去華貴無比。大門上方的金色牌匾上,刻有龍飛鳳舞的“信王府”三個大字。


    而門口又高又寬的台階兩側,各放有一隻精雕細刻、惟妙惟肖的碩大石獅,石獅口中都含著一個石球,上麵看不到一絲落灰,顯得氣勢非凡。


    在府門外的台階上,六名披掛整齊的守衛分站在左右,手中持有紅纓鐵槍,都是昂首挺胸,目不斜視,一副訓練有素的樣子,一看就知道不是等閑之輩。


    自從信王殿下發現了血魔教在東部三州的陰謀,並親自帶人鏟除了瓊州的邪教勢力,被德隆皇帝當眾稱讚賞賜後,原本無人問津的信王府,訪客逐漸變的多了起來,府裏也熱鬧了許多。


    除了眾多懷著各種不同目的,前來探訪、看望的皇家子弟,拜見信王殿下的大小官員和城中富戶更是多不勝數。


    如此一來,信王府中一大幫子的下人,身份也變得水漲船高,走在路上腰杆都直了許多,說起話來,也要以“我們信王殿下”為開頭,聲音和底氣都是十足。


    這其中,負責通傳消息的門房趙四,尤其了不得,每天想到此事,做夢都能笑醒。


    要知道,除了那些身份高貴的皇家子弟,其他來府上想要求見信王殿下的人,管他富戶大賈還是朝堂高官,都對他這麽一個下人客客氣氣,不敢有一點怠慢得罪之處。


    這些來拜見信王殿下的人,無一不是久經官場和商場的精明之輩,來送拜帖求見之時,免不了會給趙四帶些有價值的“小禮物”。


    起先趙四有些驚異和不安,覺得這些大人物對自己客氣有加,就已是萬分的受寵若驚,哪裏還敢要人家的孝敬。


    然而,對方都是一套“你不收就是看不起老哥”的說辭,言語間的懇切令他感動無比,況且銀錢拿在手上冰冰涼涼,但心裏卻是火熱無比,所以隻好勉為其難的收下。


    久而久之,這種自然而然的孝敬,被趙四當成了慣例,逐漸轉變為規矩。


    要是有些人不懂規矩,那可就怪不得四爺,先把他的拜帖晾在門房裏待上幾天了。


    他甚至有種飄飄然的感覺,自己的身份不比那些大官和有錢人差!


    當然,趙四自認不是那種得意忘形的蠢材,真要是有一些身份高貴之人上門,他仍是規規矩矩的通傳,並向對方表現出該有的恭敬。


    對於信王殿下和不時來串門的九公主等人,他更是一副鞍前馬後,任勞任怨的忠仆模樣。


    此時,這位常人口中的“四爺”,正坐在門房外的條凳上,美滋滋地把玩著手中一塊不大的玉蟬。


    這是昨日送拜帖來的一位外地富商所贈,此物是用上好的羊脂玉雕刻,簡樸而不失精美,一看便知價值不菲,在他這幾年收到的眾多孝敬裏,也是排得上前幾名的好東西了!


    “四爺!外邊來了一位小夥子,要來求見信王殿下。”


    一位王府的高個守衛走了進來,客氣地衝趙四一抱拳,微笑著道,作為守門的護衛,他們這幾年得到的好處,當然也不少。


    “哦!怎麽沒帶進來,拜帖呢?拿來我瞧瞧!”


    趙四見這名高個守衛兩手空空,不由得撇撇嘴,懶洋洋的應了聲,手中仍是不慌不忙地把玩著玉蟬。


    “四爺,這小子滿嘴外地口音,一看就知道是個鄉巴佬,根本不懂規矩,也沒有帶拜帖來。”


    “不過他穿的還不錯,可能是某個地方上的富商,想要攀交咱們信王殿下。”


    高個守衛說完嘿嘿一笑,接著補充了一句。


    趙四聞言馬上會意,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意,這種外地來的富商,自覺身份要比城裏的富戶低一些,所以出手十分豪爽,正是他們最歡迎的一類人。


    “走,出去瞧瞧,到底是何方神聖,竟然一點規矩都不懂,拜帖都不寫一封,就要見咱們信王殿下!”


    趙四把玉蟬小心的收入懷中,站起身來,語言間故意提高了聲調,好讓外邊的人聽得清楚。


    “四爺,您慢點!小兄弟他不懂規矩,咱可以教他不是,和氣生財嘛!”


    高個守衛嘿嘿一笑,與趙四一起走出了旁邊的側門,同時也提高了聲調。


    趙四不緊不慢地踱著步,來到了王府大門口,俯視著站在台階上的人。


    這是位年紀不足二十歲的青衣男子,相貌普普通通毫不起眼,正一臉好奇地打量著不遠處的魯王府,那一副土裏土氣的樣子,顯然是個沒見過世麵的鄉巴佬!


    更重要的是,自打趙四從側門裏走出來,這小子竟然一直伸著脖子看向其他府,正眼都沒瞧一下四爺!


    他娘的!看來自己先前和高個守衛唱的雙簧,也沒被對方聽在耳裏,白白浪費了口水!


    一想到這裏,趙四的心裏冒起一股虛火,看不起你家四爺,不就是看不起咱背後的信王殿下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凡人仙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容莫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容莫及並收藏凡人仙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