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長公主的請帖
讓我做妾?姐姐不裝了 作者:夏與冬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孟鈺被拿下時,正閑坐廚房煲湯。
砂鍋裏咕嚕咕嚕冒著熱氣,飄著鮮香。
他抬眼望著陸玄昭走來,神色如常。
陸玄昭站在門邊,環顧簡陋廚房,輕聲道:“孟大人倒是從容,還有閑情逸致煲湯。”
孟鈺添了一碗湯,自顧自喝了起來,熱氣氤氳中,他的神色有些模糊。
“孟大人出身胡廣地區,煲湯的手藝一絕。黨參、枸杞,再加上一把靈芝,確實是養氣補血的好方子。”
孟鈺聞言,笑意更深:“王爺好眼力。胡廣之地,民風尚湯,尤喜鮮味。隻可惜冀州偏僻,少了海鮮幹貨,終究差了些滋味。”
他頓了頓,目光微抬,“今日便不請王爺同飲了。這碗湯喝完,怕是要絕了餘生滋味。不知王爺可否容罪臣喝完最後一碗湯?”
陸玄昭眸光沉靜,言語不急不緩:“孟大人自便。”
孟鈺低頭啜飲,飲盡最後一口,放下碗盞,長歎一聲:“十年未見,王爺依舊如故。”
陸玄昭冷然:“孟大人卻已不是當年之人。”
孟鈺苦笑,放下湯碗,輕歎道:“世事難料啊。罪臣無話可說,所行所為,罪該萬死。”
陸玄昭語氣微冷:“奏折已經送去京城,你的罪責,陛下自有定奪。”
說完,陸玄昭轉身離去。
腳步停在門檻前,他頓了下道:“當年傳信於我之人,是你吧?若無消息,我怎敢貿然闖入改田之地。”
孟鈺神色微滯,片刻後,他輕笑出聲,帶著幾分苦澀:“原來……王爺早已知曉。”
陸玄昭沒有回頭,輕輕嗯了一聲。
陽光從寬敞的門外灑了進來,照亮了堂內積塵。
門外,官吏正在待命。
陸玄昭抬首,眯眼看著耀眼的日光:“去吧,將孟鈺打入大牢,聽候發落。”
腳步聲響起,又漸漸遠去。
不多時,廚房裏傳來碗碎的聲音。
“不好了,王爺。孟大人畏罪自殺了。”
陸玄昭神色一變,折返回去。
孟鈺已然倒地,口中湧出白沫。
他立刻上前,將孟鈺扶起,封住他的穴位。
“沒用的,此毒無色無味……無解。”
孟鈺氣息微弱,抓著陸玄昭的手,眼中神色漸漸渙散:“能再見王爺一麵,真好……願王爺一如既往,披荊斬棘,心懷大道……罪臣先走一步……”
語畢,孟鈺的手垂下。
陸玄昭垂目,神色冷然,唇線緊繃。
孟鈺服毒自盡,又斷了一條線索。
一個知府,怎敢讓鹽稅失衡至此地步?
上麵,定有人。
·
轉眼已是八月。
暑氣漸消,蟬鳴依舊。
虞府的氣氛卻並不平靜。
由於關玲兒母子的存在,張氏與虞洪秋之間的關係鬧得更加僵硬。
張父幾次勸說張氏要大度一些,接納關玲兒,好歹讓家裏和睦一些。
張氏心裏明白這個道理,但做起來卻難如登天。
她咽不下這口氣。
丈夫被其他女人搶走,這種羞辱怎能輕易釋懷?
正室想磋磨妾室總是有法子的。
張氏要求關玲兒每日晨昏定省,表麵是立規矩,實則是故意折磨她。
天未亮,關玲兒便要到張氏院裏請安。
張氏常刁難,讓她在旁站上一個時辰才允許退下。
早膳時,關玲兒還得伺候布菜,稍有怠慢便被訓斥。
更別說其他的事情。
關玲兒氣得牙癢癢,便向虞洪秋哭訴。
虞洪秋見自己心尖上的人受委屈,怒火中燒,當著下人的麵狠數落了張氏幾句。
張氏的心更寒,不顧顏麵又和虞洪秋吵了幾次。
夫妻二人因此越發生分。
“娘,你這樣鬧下去,隻會把爹推得越來越遠!”虞娟麗不滿道。
張氏冷著臉,“他早就不在我這裏了,還能推到哪裏去?麗兒,你還不明白,娘氣不是別的,是他拿著我的錢,去養那個狐狸精,連帶著那個小雜種也過得比你這個嫡女還舒服!你讓我怎麽忍?”
虞娟麗微皺眉,語氣無奈,
“娘的心情,女兒如何不能明白,但你天天這樣與爹鬧,對我們家有什麽好處?你越鬧,爹越護著她。到頭來,吃虧的還是我們,不過是徒惹人笑話而已!
現在我婚事還沒落,前些日子爹說要給我相看戶部侍郎家的公子,你和爹鬧得這麽僵,最後吃虧的隻有我!”
張氏聽得一愣,針尖似的話語刺入心裏,一時竟無言以對。
麗兒長大了,越發懂事,卻也越發冷淡。
那從前貼心的小棉襖,早已漸行漸遠。
張氏隻覺心寒,若是從前,她的麗兒會想辦法幫她一起教訓那個賤人。
可現在,她首先考慮的是自己。
張氏雖然難過,可架不住是自己的女兒。
為了她的親事隻能忍一口氣。
正沉思間,下人來報:“長公主府的人來送請帖,”
張氏一聽,臉色的陰霾頓時消失不少,忙抬手道:“快請!”
虞娟麗亦難掩喜色,微微坐直了身子。
長公主的壽宴,能接到請帖的皆是皇親國戚。
一張請帖不僅象征著榮耀,更隱含著虞家受到長公主青睞的含義,足以讓人揚眉吐氣。
砂鍋裏咕嚕咕嚕冒著熱氣,飄著鮮香。
他抬眼望著陸玄昭走來,神色如常。
陸玄昭站在門邊,環顧簡陋廚房,輕聲道:“孟大人倒是從容,還有閑情逸致煲湯。”
孟鈺添了一碗湯,自顧自喝了起來,熱氣氤氳中,他的神色有些模糊。
“孟大人出身胡廣地區,煲湯的手藝一絕。黨參、枸杞,再加上一把靈芝,確實是養氣補血的好方子。”
孟鈺聞言,笑意更深:“王爺好眼力。胡廣之地,民風尚湯,尤喜鮮味。隻可惜冀州偏僻,少了海鮮幹貨,終究差了些滋味。”
他頓了頓,目光微抬,“今日便不請王爺同飲了。這碗湯喝完,怕是要絕了餘生滋味。不知王爺可否容罪臣喝完最後一碗湯?”
陸玄昭眸光沉靜,言語不急不緩:“孟大人自便。”
孟鈺低頭啜飲,飲盡最後一口,放下碗盞,長歎一聲:“十年未見,王爺依舊如故。”
陸玄昭冷然:“孟大人卻已不是當年之人。”
孟鈺苦笑,放下湯碗,輕歎道:“世事難料啊。罪臣無話可說,所行所為,罪該萬死。”
陸玄昭語氣微冷:“奏折已經送去京城,你的罪責,陛下自有定奪。”
說完,陸玄昭轉身離去。
腳步停在門檻前,他頓了下道:“當年傳信於我之人,是你吧?若無消息,我怎敢貿然闖入改田之地。”
孟鈺神色微滯,片刻後,他輕笑出聲,帶著幾分苦澀:“原來……王爺早已知曉。”
陸玄昭沒有回頭,輕輕嗯了一聲。
陽光從寬敞的門外灑了進來,照亮了堂內積塵。
門外,官吏正在待命。
陸玄昭抬首,眯眼看著耀眼的日光:“去吧,將孟鈺打入大牢,聽候發落。”
腳步聲響起,又漸漸遠去。
不多時,廚房裏傳來碗碎的聲音。
“不好了,王爺。孟大人畏罪自殺了。”
陸玄昭神色一變,折返回去。
孟鈺已然倒地,口中湧出白沫。
他立刻上前,將孟鈺扶起,封住他的穴位。
“沒用的,此毒無色無味……無解。”
孟鈺氣息微弱,抓著陸玄昭的手,眼中神色漸漸渙散:“能再見王爺一麵,真好……願王爺一如既往,披荊斬棘,心懷大道……罪臣先走一步……”
語畢,孟鈺的手垂下。
陸玄昭垂目,神色冷然,唇線緊繃。
孟鈺服毒自盡,又斷了一條線索。
一個知府,怎敢讓鹽稅失衡至此地步?
上麵,定有人。
·
轉眼已是八月。
暑氣漸消,蟬鳴依舊。
虞府的氣氛卻並不平靜。
由於關玲兒母子的存在,張氏與虞洪秋之間的關係鬧得更加僵硬。
張父幾次勸說張氏要大度一些,接納關玲兒,好歹讓家裏和睦一些。
張氏心裏明白這個道理,但做起來卻難如登天。
她咽不下這口氣。
丈夫被其他女人搶走,這種羞辱怎能輕易釋懷?
正室想磋磨妾室總是有法子的。
張氏要求關玲兒每日晨昏定省,表麵是立規矩,實則是故意折磨她。
天未亮,關玲兒便要到張氏院裏請安。
張氏常刁難,讓她在旁站上一個時辰才允許退下。
早膳時,關玲兒還得伺候布菜,稍有怠慢便被訓斥。
更別說其他的事情。
關玲兒氣得牙癢癢,便向虞洪秋哭訴。
虞洪秋見自己心尖上的人受委屈,怒火中燒,當著下人的麵狠數落了張氏幾句。
張氏的心更寒,不顧顏麵又和虞洪秋吵了幾次。
夫妻二人因此越發生分。
“娘,你這樣鬧下去,隻會把爹推得越來越遠!”虞娟麗不滿道。
張氏冷著臉,“他早就不在我這裏了,還能推到哪裏去?麗兒,你還不明白,娘氣不是別的,是他拿著我的錢,去養那個狐狸精,連帶著那個小雜種也過得比你這個嫡女還舒服!你讓我怎麽忍?”
虞娟麗微皺眉,語氣無奈,
“娘的心情,女兒如何不能明白,但你天天這樣與爹鬧,對我們家有什麽好處?你越鬧,爹越護著她。到頭來,吃虧的還是我們,不過是徒惹人笑話而已!
現在我婚事還沒落,前些日子爹說要給我相看戶部侍郎家的公子,你和爹鬧得這麽僵,最後吃虧的隻有我!”
張氏聽得一愣,針尖似的話語刺入心裏,一時竟無言以對。
麗兒長大了,越發懂事,卻也越發冷淡。
那從前貼心的小棉襖,早已漸行漸遠。
張氏隻覺心寒,若是從前,她的麗兒會想辦法幫她一起教訓那個賤人。
可現在,她首先考慮的是自己。
張氏雖然難過,可架不住是自己的女兒。
為了她的親事隻能忍一口氣。
正沉思間,下人來報:“長公主府的人來送請帖,”
張氏一聽,臉色的陰霾頓時消失不少,忙抬手道:“快請!”
虞娟麗亦難掩喜色,微微坐直了身子。
長公主的壽宴,能接到請帖的皆是皇親國戚。
一張請帖不僅象征著榮耀,更隱含著虞家受到長公主青睞的含義,足以讓人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