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老父親成長進行時
女穿男後,靠讀書為家族改換門楣 作者:小肉丸子超級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蔣曦文好似知道自家爹腦子裏在想什麽,就是不知道該不該告訴其真相。
“父親,皇帝陛下是如何得知……”
“嗨~吳尚書可不是什麽軟柿子,四皇子還想仗著皇子的身份在外作威作福,哪可能給他這個機會。”
“是,那嶽父大人可能在臨海縣多留幾日?也好讓我們好好招待一番。”董進看出自家夫人的想法,搶先一步道。
“估計是不成了,看吳尚書的意思,怕是明日,不,最晚後日就要啟程。
河道巡視結束,要不是為了將四皇子親手帶回京,我們的船早就掉頭回程了。
已經是耽誤了些時日,怕是不會在臨海縣多耽誤幾日了。”
蔣曦文有些失望:“爹,工部和兵部諸位大人今日剛到,也需要修整一番,現在已經快子時了,想必明日不會立即啟程的。
不如這樣,今日您就和我們回縣衙住,明日和公婆一起用個飯,也好借此機會聚一聚。”
蔣文清看了一眼皇甫仲聞,讓女兒女婿等等。
“皇甫兄,我女兒女婿讓我跟他們回縣衙住,你看……”
“蔣兄請自便,今夜張統領他們要守著之前的官船,我們也回船上住,明日修整采買一番,後日一早啟程。”
“好好好,那我明晚就回船上與你們匯合哈,哈哈哈。”
蔣文清確定了官船回程的日期,這才帶著文管家和孫先生一起回了董家。
回到董家後,蔣曦文一邊將五顏六色的衣衫換下,一邊吩咐下人準備房間給蔣文清休息。
趁著這個間隙,董進則陪著蔣文清在庭院裏散步敘話。
“嶽父大人,其實有件事,我們得和您說。”
董進糾結了一會兒,想了想還是將四皇子趙宏晟的目標有可能是蔣小七的事說了。
話落,蔣文清半天沒反應。
董進覺得自家老丈人可能是又一次被氣著了,哪曾想一抬頭就見到蔣文清一臉呆滯。
“嶽父大人?嶽父大人?”
“啊?哦,我沒事,這個事,你沒和別人說吧?”
“沒有,一開始這隻是我和曦文的猜測,今日晚宴上,四皇子拐彎抹角地問了明斐的事,我們才確定了之前的猜測。
本來還提心吊膽的,沒想到吳大人動作如此快,這下子能及時將四皇子帶回京,我倆這提著的心也算落了地。”
蔣文清長舒一口氣:“此事不可再與人提及,就算是親家也不行。”
董進連忙應下,這的確有礙小舅子的名聲,就算四皇子沒得逞,可誰家的孩子遇上這麽惡心的事,作為長輩都會選擇保護吧?
女兒是這樣,換了兒子也是一樣。
此時蔣文清在女婿董進的眼中更加高大了,嶽父大人為官後果然改變了不少,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嶽父他老人家了!
翁婿倆聊完了該聊的,蔣曦文這時也過來告知房間已備好。
“父親一路顛簸勞累,早些歇息吧。”
“好,你們倆今天也累了,也去休息吧。”
夜裏,蔣文清難得的輾轉難眠。
四皇子被禁足,現在是期限不定,可哪天皇帝心情好了一高興將人放出來,那時候怎麽辦?
吳大人官位高,又是皇帝心腹,四皇子不敢對吳大人如何。
那自家呢?堂叔不過四品,劉家倒是勢大,可畢竟隔著一層。
自家幾個進士目前官位最高的不過從六品,其餘皆為七品。
這樣的家世,如何保得家中子弟無虞?
除非自家的人官職都足夠高,在朝廷的位置都足夠重要。
蔣家上下形成舉足輕重的勢力,就算不行,也得有點兒對抗強權的實力才行。
可現在,他們蔣家真是一沒勢力二沒實力,隻有他們幾個芝麻官撒在大周這個大西瓜上,很是不夠看啊!
蔣文清鮮少動用大腦想這麽多事,如今用起來就停不下來了,這也導致越想越精神,徹底失眠了。
東方露出了魚肚白,蔣文清這才打著哈欠直接從床上坐起來,隨便洗了把臉。
洗漱一番出了房門,正好看到董進正指揮著下人們搬運東西。
董進看到嶽父,忙上前問安。“嶽父大人怎麽起的這樣早?昨夜睡得可好?”
蔣文清苦笑著搖了搖頭:“你這一大早的是忙乎什麽呢?”
“哦,這些都是家父家母給祖父祖母他們帶的土產,嶽父大人明日登船回京,給捎帶回去吧!”
“讓親家費心了,我本也帶了一路的特產玩意兒,不過估計早被那不幹人事兒的四皇子給扔了,現在是身無長物,等歸了京,再給親家回禮。”
“嶽父大人說的哪裏話?您是出公差,行程中本也沒有臨海縣這一處,也是意外轉道來此。
再說,明斐這半年多沒少寄東西過來,很多都是給家父家母的,合該是董家回禮才是。
隻是明斐行蹤不定,我們無法寄出罷了,嶽父大人來得正巧,剛好帶回京去。
明斐明年就要鄉試,後年就要進京會試,到時候在京中相見,給他的那份您再轉交給他就是。”
“說的也是,這孩子,真是讓人不省心啊,遊曆就遊曆,也不知道這是到了哪一處了。
之前偶爾還有書信寄回,最近倒是杳無音信了,不過也好,我們都找不到他的人,別人就更找不到了。”
董進當然知道蔣文清口中的“別人”是誰,此時也不多話,隻吩咐人將東西裝車,就等著下午時分蔣文清回官船的時候一同運送過去直接裝船。
蔣文清不範二不貪玩兒的時候,表象還是很能唬人的,董進這邊覺得自家嶽父形象偉岸了,作為女兒的蔣曦文也有同感。
至少和親家公親家母一起用飯的時候就很有官員的架勢,當然,有架勢的同時又不擺什麽架子,極為難得。
從董家出來的時候,蔣文清不知是從哪裏變出一套魚竿,充作作別禮送給了董父。
“親家,這是我從京城帶來的最後一副釣具,等阿進加官進爵回了京,咱們一同去大運河垂釣。”
“好好好,借親家吉言,等那一日,定要同去!”董員外歡喜收下。
文管家vs孫先生:大人哪裏來的最後一副釣具???
“父親,皇帝陛下是如何得知……”
“嗨~吳尚書可不是什麽軟柿子,四皇子還想仗著皇子的身份在外作威作福,哪可能給他這個機會。”
“是,那嶽父大人可能在臨海縣多留幾日?也好讓我們好好招待一番。”董進看出自家夫人的想法,搶先一步道。
“估計是不成了,看吳尚書的意思,怕是明日,不,最晚後日就要啟程。
河道巡視結束,要不是為了將四皇子親手帶回京,我們的船早就掉頭回程了。
已經是耽誤了些時日,怕是不會在臨海縣多耽誤幾日了。”
蔣曦文有些失望:“爹,工部和兵部諸位大人今日剛到,也需要修整一番,現在已經快子時了,想必明日不會立即啟程的。
不如這樣,今日您就和我們回縣衙住,明日和公婆一起用個飯,也好借此機會聚一聚。”
蔣文清看了一眼皇甫仲聞,讓女兒女婿等等。
“皇甫兄,我女兒女婿讓我跟他們回縣衙住,你看……”
“蔣兄請自便,今夜張統領他們要守著之前的官船,我們也回船上住,明日修整采買一番,後日一早啟程。”
“好好好,那我明晚就回船上與你們匯合哈,哈哈哈。”
蔣文清確定了官船回程的日期,這才帶著文管家和孫先生一起回了董家。
回到董家後,蔣曦文一邊將五顏六色的衣衫換下,一邊吩咐下人準備房間給蔣文清休息。
趁著這個間隙,董進則陪著蔣文清在庭院裏散步敘話。
“嶽父大人,其實有件事,我們得和您說。”
董進糾結了一會兒,想了想還是將四皇子趙宏晟的目標有可能是蔣小七的事說了。
話落,蔣文清半天沒反應。
董進覺得自家老丈人可能是又一次被氣著了,哪曾想一抬頭就見到蔣文清一臉呆滯。
“嶽父大人?嶽父大人?”
“啊?哦,我沒事,這個事,你沒和別人說吧?”
“沒有,一開始這隻是我和曦文的猜測,今日晚宴上,四皇子拐彎抹角地問了明斐的事,我們才確定了之前的猜測。
本來還提心吊膽的,沒想到吳大人動作如此快,這下子能及時將四皇子帶回京,我倆這提著的心也算落了地。”
蔣文清長舒一口氣:“此事不可再與人提及,就算是親家也不行。”
董進連忙應下,這的確有礙小舅子的名聲,就算四皇子沒得逞,可誰家的孩子遇上這麽惡心的事,作為長輩都會選擇保護吧?
女兒是這樣,換了兒子也是一樣。
此時蔣文清在女婿董進的眼中更加高大了,嶽父大人為官後果然改變了不少,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嶽父他老人家了!
翁婿倆聊完了該聊的,蔣曦文這時也過來告知房間已備好。
“父親一路顛簸勞累,早些歇息吧。”
“好,你們倆今天也累了,也去休息吧。”
夜裏,蔣文清難得的輾轉難眠。
四皇子被禁足,現在是期限不定,可哪天皇帝心情好了一高興將人放出來,那時候怎麽辦?
吳大人官位高,又是皇帝心腹,四皇子不敢對吳大人如何。
那自家呢?堂叔不過四品,劉家倒是勢大,可畢竟隔著一層。
自家幾個進士目前官位最高的不過從六品,其餘皆為七品。
這樣的家世,如何保得家中子弟無虞?
除非自家的人官職都足夠高,在朝廷的位置都足夠重要。
蔣家上下形成舉足輕重的勢力,就算不行,也得有點兒對抗強權的實力才行。
可現在,他們蔣家真是一沒勢力二沒實力,隻有他們幾個芝麻官撒在大周這個大西瓜上,很是不夠看啊!
蔣文清鮮少動用大腦想這麽多事,如今用起來就停不下來了,這也導致越想越精神,徹底失眠了。
東方露出了魚肚白,蔣文清這才打著哈欠直接從床上坐起來,隨便洗了把臉。
洗漱一番出了房門,正好看到董進正指揮著下人們搬運東西。
董進看到嶽父,忙上前問安。“嶽父大人怎麽起的這樣早?昨夜睡得可好?”
蔣文清苦笑著搖了搖頭:“你這一大早的是忙乎什麽呢?”
“哦,這些都是家父家母給祖父祖母他們帶的土產,嶽父大人明日登船回京,給捎帶回去吧!”
“讓親家費心了,我本也帶了一路的特產玩意兒,不過估計早被那不幹人事兒的四皇子給扔了,現在是身無長物,等歸了京,再給親家回禮。”
“嶽父大人說的哪裏話?您是出公差,行程中本也沒有臨海縣這一處,也是意外轉道來此。
再說,明斐這半年多沒少寄東西過來,很多都是給家父家母的,合該是董家回禮才是。
隻是明斐行蹤不定,我們無法寄出罷了,嶽父大人來得正巧,剛好帶回京去。
明斐明年就要鄉試,後年就要進京會試,到時候在京中相見,給他的那份您再轉交給他就是。”
“說的也是,這孩子,真是讓人不省心啊,遊曆就遊曆,也不知道這是到了哪一處了。
之前偶爾還有書信寄回,最近倒是杳無音信了,不過也好,我們都找不到他的人,別人就更找不到了。”
董進當然知道蔣文清口中的“別人”是誰,此時也不多話,隻吩咐人將東西裝車,就等著下午時分蔣文清回官船的時候一同運送過去直接裝船。
蔣文清不範二不貪玩兒的時候,表象還是很能唬人的,董進這邊覺得自家嶽父形象偉岸了,作為女兒的蔣曦文也有同感。
至少和親家公親家母一起用飯的時候就很有官員的架勢,當然,有架勢的同時又不擺什麽架子,極為難得。
從董家出來的時候,蔣文清不知是從哪裏變出一套魚竿,充作作別禮送給了董父。
“親家,這是我從京城帶來的最後一副釣具,等阿進加官進爵回了京,咱們一同去大運河垂釣。”
“好好好,借親家吉言,等那一日,定要同去!”董員外歡喜收下。
文管家vs孫先生:大人哪裏來的最後一副釣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