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皇帝震怒,對蔣家改觀
女穿男後,靠讀書為家族改換門楣 作者:小肉丸子超級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艘官船南下入海,另一艘官船繼續沿著江水,按部就班巡視河道。
經過跳江事件後,蔣文清也算在工部尚書吳大人麵前掛了號。
不管怎麽說,不再是巡視隊伍中的小透明了。
又有皇甫仲聞這個新結交的好友,蔣文清如同誤入狼群的二哈,把自己裝得很像一匹狼。
文管家和孫先生是除了蔣文清自己唯二知道“跳江”真相的,但那又怎樣,二人絕不可能給自家大人拆台。
這個秘密就爛在肚子裏吧,嗯,沒錯!他們大人就是那心懷大義之人!
吳尚書的折子八百裏加急送回京城,現在這折子就放在皇帝的書案上。
看大周帝趙雍的麵色,很顯然還沒來得及看內容。
終於放下手中的事,這才想起來今早送進來的折子,是吳尚書遇到什麽麻煩了?
“金喜,吳尚書的折子放哪了?”
“陛下,這邊是吳尚書遞上來的八百裏加急文書。”
大太監金喜將折子攤開,放到皇帝麵前。
皇帝趙雍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折子上所有內容,臉色越發陰沉。
奪官船,驅工部,扔文書,逼朝廷命官投江,至今不知去向,這逆子!
吳尚書的折子遭了殃,被皇帝無情地摔在地上。
“陛下息怒,可是吳尚書遇到了麻煩?”
作為禦前大太監,本不該打聽朝廷的事,可金喜自小跟著大周皇帝趙雍,不同於別的太監。
此時問話也不是想摻和朝政,隻是單純的關心趙雍,不想自己主子生氣。
“吳尚書豈止是遇到麻煩,哼,還好出境前給了他令牌,不然我大周的朝廷命官將會是史上第一個步行巡視河道的!”
“啊?這,陛下,這從何說起啊,工部的諸位大人們不是該在半路轉水路了嗎?
往年都是這般行事啊,難道是,難道是官船壞在路上了?”
金喜最多也隻能這樣猜測,要不是官船壞了,有什麽理由讓工部官員和工匠們步行啊?
皇帝趙雍冷笑一聲,“金喜,去查一查,佟家最近都在幹什麽?”
若是官船壞了便罷了,換一艘便是,可這分明是老四那孽子人為製造出來的。
工部和兵部,官員統領加上辦事的工匠和負責保護的兵丁加起來二三百人,就這麽被他的逆子趕下了船。
這讓天下人如何看他,如何看待趙家江山?
若不是自己位子得來的正正當當,他真怕引得百姓官員暴動,危及社稷江山安定。
金喜聽了皇帝的吩咐,心中一驚,卻不敢多言語,隻領了命去辦事。
趙雍站起身來踱步,喃喃:“朕本以為老四隻是貪玩些,沒想到如今竟敢做出如此膽大妄為之事。”
趙雍下令召回四皇子趙宏晟,雖然現在根本不知道這逆子人在何處,又不能發“海捕文書”。
無奈之下,隻得將兵部尚書緊急召入宮中商議此事。
畢竟被趕下船的除了工部官員,還有兵部的官員,此事和兵部尚書商議最合適。
兵部尚書匆匆入宮,見到皇帝恭敬行禮。
皇帝趙雍擺了擺手示意他平身,又讓人搬了個椅子上來。
這是劉丞相都沒有的待遇,可兵部林尚書有,工部吳尚書也有,這就是趙雍對自己的人的厚待。
“愛卿可知,吳尚書他們在蜀地遇到了麻煩。”
林尚書屁股剛沾到椅子,就又起來了:“陛下,此事臣不知,張封那邊還未傳回來什麽消息。”
張封就是帶隊兵部保護眾官員的張統領,也是兵部侍郎,是林尚書的得力部下。
皇帝身邊的金喜將事情的經過複述了一遍,此時林尚書的麵色也非常精彩。
“這,這這這,陛下,吳尚書他們現在可是安頓好了?”
林尚書沒有對四皇子做的事發表看法,他隻是臣子,皇子的事自由皇子的老子去處理,輪不到他這個臣子。
此次四皇子做得太過火了,他趕走工部與兵部眾人,這可不是小孩子之間的打鬧。
工部眾官員領的是皇命,兵部亦是。
四皇子這是任性嗎?不!他這是在打自己父皇的臉!
是不把皇權看在眼裏,也是對自己父皇的挑釁,同時挑釁皇權和父權,四皇子很頭鐵啊。
就是不知道這件事佟家和佟尚書知不知道,若是知道,那事情就有意思了。
不過林尚書猜測,佟尚書應該不知情,那老狐狸是奸詐沒錯,但是絕對不糊塗。
兵部尚書擦了擦額頭的冷汗,“陛下,接下來要如何?四殿下平日雖淘氣但也不至於如此大膽,會不會其中有什麽誤會?”
林尚書並不想給四皇子趙宏晟求情,但是真的一句都不說,顯得自己很無情很冷血嘛~
那就假模假式地說兩句?反正陛下也不會聽進去就是了。
果然,皇帝趙雍冷哼一聲,“誤會?吳尚書的折子寫得清清楚楚,豈會有假。
一部尚書,幾十名工部官員和眾多工匠兵士,還能合起夥來誣陷他不成?”
林尚書當然不會繼續給四皇子趙宏晟開脫,正好借此止住話頭,岔開話題。
“陛下,還好您給了吳尚書他們特令,這才能快速調派新的官船,不然那麽多人就得住在野外了。”
本是奉了皇命出公差,結果被皇帝的兒子扔下船,不說麵子上過得去過不去,裏子上也是傷了不少。
聽說還有一個姓蔣的縣令直接被四皇子扔下了船,還是工部的一個主事跳下江水將人救了上來。
人剛撈上來的時候都半死不活了,所有是貼身細軟、行李衣衫都被留在了船上。
可以說那麽多被趕下來的官員中,就這個蔣縣令最慘,失了財還差點兒丟了命。
“嗯,若不是如此,朕心中隻會更加愧疚,還好吳尚書清點了文書,之前巡視河道的材料沒有損壞。”
此時趙雍對吳尚書一行人真是有愧疚也有滿意,在被丟下官船的當口肯定大家都很憤怒。
可在憤怒之下,還能以朝廷事務為先,不得不說,吳尚書將工部帶領的很好。
最讓皇帝趙雍意外的是,那個他一直認為是被老四拉攏的蔣縣令。
這人竟然被直接扔下滔滔江水,還差點兒丟了命。
老四拉攏這人不會有假,那這人依舊投了江,就證明蔣家沒有接受老四的拉攏。
嗯,看來自己對蔣家應該重新評估了,蔣家如此抉擇,不愧清流之稱。
“金喜,新來的兩個起居郎是蔣家女婿?”
“是,當初您定下起居郎的標準,隻有這兩人符合,樣貌不說絕佳,在整個翰林院也無出其右者。”
“嗯,知道了,不必讓人繼續監視了。”
趙雍對蔣家人改觀,對蔣家兩個女婿自然也跟著改觀。
何況這段時間觀察下來,這兩位起居郎不僅沒有不妥之處,還處處謹小慎微,從未有過差錯。
經過跳江事件後,蔣文清也算在工部尚書吳大人麵前掛了號。
不管怎麽說,不再是巡視隊伍中的小透明了。
又有皇甫仲聞這個新結交的好友,蔣文清如同誤入狼群的二哈,把自己裝得很像一匹狼。
文管家和孫先生是除了蔣文清自己唯二知道“跳江”真相的,但那又怎樣,二人絕不可能給自家大人拆台。
這個秘密就爛在肚子裏吧,嗯,沒錯!他們大人就是那心懷大義之人!
吳尚書的折子八百裏加急送回京城,現在這折子就放在皇帝的書案上。
看大周帝趙雍的麵色,很顯然還沒來得及看內容。
終於放下手中的事,這才想起來今早送進來的折子,是吳尚書遇到什麽麻煩了?
“金喜,吳尚書的折子放哪了?”
“陛下,這邊是吳尚書遞上來的八百裏加急文書。”
大太監金喜將折子攤開,放到皇帝麵前。
皇帝趙雍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折子上所有內容,臉色越發陰沉。
奪官船,驅工部,扔文書,逼朝廷命官投江,至今不知去向,這逆子!
吳尚書的折子遭了殃,被皇帝無情地摔在地上。
“陛下息怒,可是吳尚書遇到了麻煩?”
作為禦前大太監,本不該打聽朝廷的事,可金喜自小跟著大周皇帝趙雍,不同於別的太監。
此時問話也不是想摻和朝政,隻是單純的關心趙雍,不想自己主子生氣。
“吳尚書豈止是遇到麻煩,哼,還好出境前給了他令牌,不然我大周的朝廷命官將會是史上第一個步行巡視河道的!”
“啊?這,陛下,這從何說起啊,工部的諸位大人們不是該在半路轉水路了嗎?
往年都是這般行事啊,難道是,難道是官船壞在路上了?”
金喜最多也隻能這樣猜測,要不是官船壞了,有什麽理由讓工部官員和工匠們步行啊?
皇帝趙雍冷笑一聲,“金喜,去查一查,佟家最近都在幹什麽?”
若是官船壞了便罷了,換一艘便是,可這分明是老四那孽子人為製造出來的。
工部和兵部,官員統領加上辦事的工匠和負責保護的兵丁加起來二三百人,就這麽被他的逆子趕下了船。
這讓天下人如何看他,如何看待趙家江山?
若不是自己位子得來的正正當當,他真怕引得百姓官員暴動,危及社稷江山安定。
金喜聽了皇帝的吩咐,心中一驚,卻不敢多言語,隻領了命去辦事。
趙雍站起身來踱步,喃喃:“朕本以為老四隻是貪玩些,沒想到如今竟敢做出如此膽大妄為之事。”
趙雍下令召回四皇子趙宏晟,雖然現在根本不知道這逆子人在何處,又不能發“海捕文書”。
無奈之下,隻得將兵部尚書緊急召入宮中商議此事。
畢竟被趕下船的除了工部官員,還有兵部的官員,此事和兵部尚書商議最合適。
兵部尚書匆匆入宮,見到皇帝恭敬行禮。
皇帝趙雍擺了擺手示意他平身,又讓人搬了個椅子上來。
這是劉丞相都沒有的待遇,可兵部林尚書有,工部吳尚書也有,這就是趙雍對自己的人的厚待。
“愛卿可知,吳尚書他們在蜀地遇到了麻煩。”
林尚書屁股剛沾到椅子,就又起來了:“陛下,此事臣不知,張封那邊還未傳回來什麽消息。”
張封就是帶隊兵部保護眾官員的張統領,也是兵部侍郎,是林尚書的得力部下。
皇帝身邊的金喜將事情的經過複述了一遍,此時林尚書的麵色也非常精彩。
“這,這這這,陛下,吳尚書他們現在可是安頓好了?”
林尚書沒有對四皇子做的事發表看法,他隻是臣子,皇子的事自由皇子的老子去處理,輪不到他這個臣子。
此次四皇子做得太過火了,他趕走工部與兵部眾人,這可不是小孩子之間的打鬧。
工部眾官員領的是皇命,兵部亦是。
四皇子這是任性嗎?不!他這是在打自己父皇的臉!
是不把皇權看在眼裏,也是對自己父皇的挑釁,同時挑釁皇權和父權,四皇子很頭鐵啊。
就是不知道這件事佟家和佟尚書知不知道,若是知道,那事情就有意思了。
不過林尚書猜測,佟尚書應該不知情,那老狐狸是奸詐沒錯,但是絕對不糊塗。
兵部尚書擦了擦額頭的冷汗,“陛下,接下來要如何?四殿下平日雖淘氣但也不至於如此大膽,會不會其中有什麽誤會?”
林尚書並不想給四皇子趙宏晟求情,但是真的一句都不說,顯得自己很無情很冷血嘛~
那就假模假式地說兩句?反正陛下也不會聽進去就是了。
果然,皇帝趙雍冷哼一聲,“誤會?吳尚書的折子寫得清清楚楚,豈會有假。
一部尚書,幾十名工部官員和眾多工匠兵士,還能合起夥來誣陷他不成?”
林尚書當然不會繼續給四皇子趙宏晟開脫,正好借此止住話頭,岔開話題。
“陛下,還好您給了吳尚書他們特令,這才能快速調派新的官船,不然那麽多人就得住在野外了。”
本是奉了皇命出公差,結果被皇帝的兒子扔下船,不說麵子上過得去過不去,裏子上也是傷了不少。
聽說還有一個姓蔣的縣令直接被四皇子扔下了船,還是工部的一個主事跳下江水將人救了上來。
人剛撈上來的時候都半死不活了,所有是貼身細軟、行李衣衫都被留在了船上。
可以說那麽多被趕下來的官員中,就這個蔣縣令最慘,失了財還差點兒丟了命。
“嗯,若不是如此,朕心中隻會更加愧疚,還好吳尚書清點了文書,之前巡視河道的材料沒有損壞。”
此時趙雍對吳尚書一行人真是有愧疚也有滿意,在被丟下官船的當口肯定大家都很憤怒。
可在憤怒之下,還能以朝廷事務為先,不得不說,吳尚書將工部帶領的很好。
最讓皇帝趙雍意外的是,那個他一直認為是被老四拉攏的蔣縣令。
這人竟然被直接扔下滔滔江水,還差點兒丟了命。
老四拉攏這人不會有假,那這人依舊投了江,就證明蔣家沒有接受老四的拉攏。
嗯,看來自己對蔣家應該重新評估了,蔣家如此抉擇,不愧清流之稱。
“金喜,新來的兩個起居郎是蔣家女婿?”
“是,當初您定下起居郎的標準,隻有這兩人符合,樣貌不說絕佳,在整個翰林院也無出其右者。”
“嗯,知道了,不必讓人繼續監視了。”
趙雍對蔣家人改觀,對蔣家兩個女婿自然也跟著改觀。
何況這段時間觀察下來,這兩位起居郎不僅沒有不妥之處,還處處謹小慎微,從未有過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