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隨行隊伍集結,出發
女穿男後,靠讀書為家族改換門楣 作者:小肉丸子超級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河道巡視隊伍出發的前一天,佟尚書終於逮到機會單獨見了自己外孫一麵。
“四皇子殿下,老臣剛剛說的,您這一路莫要忘記啊,切記切記!”
“哎呦外祖父,孫兒知道了,您這一會兒功夫已經說了多次了,我又不是上了歲數,哪能記性那麽差。”
佟尚書見對方還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顯然是沒把自己剛剛說的話放在心上。
這孩子唯一的優點,可能就是親近自己這個祖父,且有些孝心了。
資質方麵,就算他是其親外祖,也不好昧著良心說對方資質上佳,潛力無限。
唉~罷了,自己能做的都做了,這次更是又派出六名影衛隨行,加上之前的十二人,這十八人足以護得晟兒一路周全。
隻要命在就好,命在就有希望在。
想到此,佟尚書也不再多說,臨走前交代小德子再檢查一遍隨行之物,莫要有遺漏。
這一路山高水遠,他處的東西再好,也是比不過內務府準備的。
“老大人請安心,小的都安排好了,這一路定會照顧好主子的。”
佟尚書點點頭,他知道外孫身邊這個叫小德子的小太監極為機靈,有這樣的奴才跟著,他確實放心不少。
臨走前,給隨從使了個眼色,隨從直接掏出一個精致小巧的荷包塞給小德子。
小德子假意推辭了兩下,還是麻利的塞入懷中。
雖然這是主子的長輩,但是這會兒自己還是收下比較好,收下了佟大人的銀子,老人家才能真正安心。
待佟尚書走遠後,四皇子拍了拍小德子的肩膀打趣道:“你這狗東西,銀子收得倒是快。”
小德子嘿嘿笑著回應:“主子,佟大人一片苦心呐,奴才不是貪圖銀子。隻是這個節骨眼兒,收下銀子老大人才踏實不是?”
四皇子嘴角微挑,微微點頭,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不過就是馬上要出發心情好,打趣手下玩玩兒。
第二日,河道巡視隊伍在皇宮外集結。
皇帝雖然沒有親自來送,不過派了兵部尚書和禦前大太監馮寶來送。
這兩位加一起,已經足夠表示皇帝對他們一眾人的重視。
工部尚書吳大人和兵部尚書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兩人關係自是比旁人親近些。
況且兩家都和皇家不沾親不帶故,沒有利益粘連,兩人的同僚情也還算單純。
蔣長青滿臉忐忑糾結地藏在隊伍的末尾,畢竟他在此行中官職最低,在末尾也正常。
隻有一些沒有品級的小吏在他後麵,軍中將士壓陣護送。
所有文官按照品級都配有馬車,隻不過豪華程度和馬車大小各有不同。
當然,作為隊伍中的主官的吳大人,其馬車的豪華程度不能超過四皇子。
而作為副主官的四皇子,馬車也是排在隊伍的最前方的。
蔣文清看了眼馬車安排,懸著的心安下了一大半兒,他和四皇子一個打頭兒,一個殿後,中間隔著十幾輛馬車,根本沒機會碰見。
挺好挺好,這個時候他還挺慶幸,自己的官位足夠小。
誰說官兒小不好了?這官兒小可太好了!
一陣肅穆莊嚴的鼓樂聲奏起,隊伍開拔,浩浩蕩蕩行於皇城主街。
此次由陸路開啟,到了半路會改走水路,這也是為了巡視河道更加直觀方便。
免得地方官員對河道的真實狀況瞞報謊報,這是吳大人出京前就計劃好的。
隻不過,此事除了皇帝知道,就隻有工部有限幾個官員知道,免得有人通風報信。
隊伍行了不過半日,蔣文清就發現,車隊停在了他管轄的通州。
這讓他有點心癢癢,昨日進城走得急,忘記帶漁具了,這都到家門口了,回縣衙拿一趟魚竿兒不過分吧?
反正大家也要在驛站休息吃飯,他大不了不吃飯了,拿了魚竿兒就回來。
隻不過看著站崗的眾多士兵,他又有點猶豫,這和兒子經常說起的什麽“員工無故離崗”好像很像啊~
但,他這不是“無故離崗”啊,他這是“有故離崗”呀!
隊伍最前方,四皇子趙宏晟在小德子的攙扶下,下了馬車舒展筋骨。
趙宏晟還未吩咐,小德子就又第一時間遞上溫度適宜的茶水。
“這是通州?”
“是,主子,是通州。”
隊伍不過走了幾十裏,還沒完全出京城範圍,出了通州,才算真正出京。
由於古代的工業技術限製,沒有橡膠輪胎也沒有減震,再豪華的馬車都難免顛簸。
這幾十裏還能行,再走上幾百裏,人就會越發萎靡。
趙宏晟將茶杯遞給小德子,往車隊的末端看了看。
蔣文清不知是第六感太強還是一直注意外邊情況的原因,突然有一種自己被盯上了的感覺。
立馬打消了回縣衙取漁具的念頭兒,聽兒子的話保平安,保平安。
這一路上總會有賣漁具釣竿之類的小攤子,何況這次是巡視河道,那這一路能少的了河嗎?
有了河和釣竿,還有他蔣文清,那還少的了魚嗎?
嘿嘿,這隊伍數百人,還消耗不掉每天十幾條魚?這趟差事簡直就是垂釣最佳路線。
此次本想帶著錢、邢兩位師爺,奈何兩位師爺太忙,抽不開身。
唉,多好的“公費旅遊”的機會啊,這兩位怎麽就這麽忙呢?到底忙啥呢?
錢師爺vs邢師爺:哎~這不巧了嗎?我們也想問呢,為啥當個師爺忙成這樣兒?
不過蔣地主聽到自己傻兒子竟然接了工部調令,也是急得團團轉。
還好孫子走之前給自己身邊也留了兩個得用的人,如今隻好勻出一個機靈懂變通的孫先生跟著蔣文清同去。
這位孫先生算是幕僚的存在,按說蔣家都是六七品的小官,最大的也不過四品侍郎,根本用不上什麽幕僚。
可是蔣小七這些年讓林峰挖掘了不少有才華有才幹、但是又不得誌的秀才甚至舉人。
許以重金,或資助其繼續科考,或資助其置下產業,唯一的要求就是要為蔣家所用。
這和蔣長青當初的族學有異曲同工之處,蔣氏族學至今也在資助一些窮苦人家的聰明孩子開蒙,甚至考童生、秀才。
隻不過族學的這些人剛剛踏進學問的門檻,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培養出人才,為蔣家所用。
蔣小七則是直接挑選現成的人才,給車給房給銀子。
直接高薪聘請“高管”、“助理”、“秘書”等等等等。
可謂略勝叔祖父蔣長青一籌,當然,蔣長青未必想不到這一點。
隻不過是限製於蔣家當時的財務,讓他沒辦法像如今的蔣小七一樣千金換才俊。
“四皇子殿下,老臣剛剛說的,您這一路莫要忘記啊,切記切記!”
“哎呦外祖父,孫兒知道了,您這一會兒功夫已經說了多次了,我又不是上了歲數,哪能記性那麽差。”
佟尚書見對方還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顯然是沒把自己剛剛說的話放在心上。
這孩子唯一的優點,可能就是親近自己這個祖父,且有些孝心了。
資質方麵,就算他是其親外祖,也不好昧著良心說對方資質上佳,潛力無限。
唉~罷了,自己能做的都做了,這次更是又派出六名影衛隨行,加上之前的十二人,這十八人足以護得晟兒一路周全。
隻要命在就好,命在就有希望在。
想到此,佟尚書也不再多說,臨走前交代小德子再檢查一遍隨行之物,莫要有遺漏。
這一路山高水遠,他處的東西再好,也是比不過內務府準備的。
“老大人請安心,小的都安排好了,這一路定會照顧好主子的。”
佟尚書點點頭,他知道外孫身邊這個叫小德子的小太監極為機靈,有這樣的奴才跟著,他確實放心不少。
臨走前,給隨從使了個眼色,隨從直接掏出一個精致小巧的荷包塞給小德子。
小德子假意推辭了兩下,還是麻利的塞入懷中。
雖然這是主子的長輩,但是這會兒自己還是收下比較好,收下了佟大人的銀子,老人家才能真正安心。
待佟尚書走遠後,四皇子拍了拍小德子的肩膀打趣道:“你這狗東西,銀子收得倒是快。”
小德子嘿嘿笑著回應:“主子,佟大人一片苦心呐,奴才不是貪圖銀子。隻是這個節骨眼兒,收下銀子老大人才踏實不是?”
四皇子嘴角微挑,微微點頭,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不過就是馬上要出發心情好,打趣手下玩玩兒。
第二日,河道巡視隊伍在皇宮外集結。
皇帝雖然沒有親自來送,不過派了兵部尚書和禦前大太監馮寶來送。
這兩位加一起,已經足夠表示皇帝對他們一眾人的重視。
工部尚書吳大人和兵部尚書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兩人關係自是比旁人親近些。
況且兩家都和皇家不沾親不帶故,沒有利益粘連,兩人的同僚情也還算單純。
蔣長青滿臉忐忑糾結地藏在隊伍的末尾,畢竟他在此行中官職最低,在末尾也正常。
隻有一些沒有品級的小吏在他後麵,軍中將士壓陣護送。
所有文官按照品級都配有馬車,隻不過豪華程度和馬車大小各有不同。
當然,作為隊伍中的主官的吳大人,其馬車的豪華程度不能超過四皇子。
而作為副主官的四皇子,馬車也是排在隊伍的最前方的。
蔣文清看了眼馬車安排,懸著的心安下了一大半兒,他和四皇子一個打頭兒,一個殿後,中間隔著十幾輛馬車,根本沒機會碰見。
挺好挺好,這個時候他還挺慶幸,自己的官位足夠小。
誰說官兒小不好了?這官兒小可太好了!
一陣肅穆莊嚴的鼓樂聲奏起,隊伍開拔,浩浩蕩蕩行於皇城主街。
此次由陸路開啟,到了半路會改走水路,這也是為了巡視河道更加直觀方便。
免得地方官員對河道的真實狀況瞞報謊報,這是吳大人出京前就計劃好的。
隻不過,此事除了皇帝知道,就隻有工部有限幾個官員知道,免得有人通風報信。
隊伍行了不過半日,蔣文清就發現,車隊停在了他管轄的通州。
這讓他有點心癢癢,昨日進城走得急,忘記帶漁具了,這都到家門口了,回縣衙拿一趟魚竿兒不過分吧?
反正大家也要在驛站休息吃飯,他大不了不吃飯了,拿了魚竿兒就回來。
隻不過看著站崗的眾多士兵,他又有點猶豫,這和兒子經常說起的什麽“員工無故離崗”好像很像啊~
但,他這不是“無故離崗”啊,他這是“有故離崗”呀!
隊伍最前方,四皇子趙宏晟在小德子的攙扶下,下了馬車舒展筋骨。
趙宏晟還未吩咐,小德子就又第一時間遞上溫度適宜的茶水。
“這是通州?”
“是,主子,是通州。”
隊伍不過走了幾十裏,還沒完全出京城範圍,出了通州,才算真正出京。
由於古代的工業技術限製,沒有橡膠輪胎也沒有減震,再豪華的馬車都難免顛簸。
這幾十裏還能行,再走上幾百裏,人就會越發萎靡。
趙宏晟將茶杯遞給小德子,往車隊的末端看了看。
蔣文清不知是第六感太強還是一直注意外邊情況的原因,突然有一種自己被盯上了的感覺。
立馬打消了回縣衙取漁具的念頭兒,聽兒子的話保平安,保平安。
這一路上總會有賣漁具釣竿之類的小攤子,何況這次是巡視河道,那這一路能少的了河嗎?
有了河和釣竿,還有他蔣文清,那還少的了魚嗎?
嘿嘿,這隊伍數百人,還消耗不掉每天十幾條魚?這趟差事簡直就是垂釣最佳路線。
此次本想帶著錢、邢兩位師爺,奈何兩位師爺太忙,抽不開身。
唉,多好的“公費旅遊”的機會啊,這兩位怎麽就這麽忙呢?到底忙啥呢?
錢師爺vs邢師爺:哎~這不巧了嗎?我們也想問呢,為啥當個師爺忙成這樣兒?
不過蔣地主聽到自己傻兒子竟然接了工部調令,也是急得團團轉。
還好孫子走之前給自己身邊也留了兩個得用的人,如今隻好勻出一個機靈懂變通的孫先生跟著蔣文清同去。
這位孫先生算是幕僚的存在,按說蔣家都是六七品的小官,最大的也不過四品侍郎,根本用不上什麽幕僚。
可是蔣小七這些年讓林峰挖掘了不少有才華有才幹、但是又不得誌的秀才甚至舉人。
許以重金,或資助其繼續科考,或資助其置下產業,唯一的要求就是要為蔣家所用。
這和蔣長青當初的族學有異曲同工之處,蔣氏族學至今也在資助一些窮苦人家的聰明孩子開蒙,甚至考童生、秀才。
隻不過族學的這些人剛剛踏進學問的門檻,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培養出人才,為蔣家所用。
蔣小七則是直接挑選現成的人才,給車給房給銀子。
直接高薪聘請“高管”、“助理”、“秘書”等等等等。
可謂略勝叔祖父蔣長青一籌,當然,蔣長青未必想不到這一點。
隻不過是限製於蔣家當時的財務,讓他沒辦法像如今的蔣小七一樣千金換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