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皇帝的心思
女穿男後,靠讀書為家族改換門楣 作者:小肉丸子超級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周皇帝趙雍還是下了旨,讓四皇子代天子巡視河道。
不過巡視河道是大事,他本就有別的更合適的人選。
這次老四自請差事,也不知是在宮裏憋悶了還是另有所圖。
不過是哪種情況都沒關係,自己的人為主導,讓其從旁做個副手便是。
不僅起到監管之責,還能看看老四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自己如今還是壯年,這幾個年紀大些的皇子便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了,哼!
佟家掌管禮部,吏部龔家,戶部王家,刑部陳家,兵部和工部算是完完全全自己的人。
不過最近兵部和戶部走得很近,也就是王家和兵部走得很近。
佟、龔、王、陳四家都是皇子的外家。
丞相劉家和工部吳家雖也是皇子外家,不過那兩個皇子如今都還小,不過八九歲。
而佟、龔、王、陳四家,都對太子之位虎視眈眈,畢竟這四個皇子都接近成年。
按道理,皇後所出嫡子應為太子,奈何老二先天不足,如今經過太醫調理多年,也是呆滯癡傻的模樣。
雖然是嫡出,可這樣的情況實在難當大位,一味遵從嫡出為尊,就是害了整個大周的百姓。
到時候就算皇後不犯糊塗,承恩伯府楊家不會不借著機會挾天子令諸侯。
唉,這也就難怪剩下幾個家世好的嬪妃之子有了爭奪之心,這是人之常情。
皇帝趙雍不怕兒子們爭,就算爭得頭破血流,那也是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
隻不過,爭歸爭,若是一再使用肮髒手段,就別怪他這做父皇的心狠了……
自己還未到不惑之年,如無意外,還能在位十幾年,他打下來的江山必須送到德才兼備的繼承人手中!
誰若是想要動搖大周根基,那就別怪他無情了!
四皇子趙宏晟得了旨意後,心中暗喜,不過就是對自己父皇的安排有些不滿意。
副手,竟然是給工部那個老東西當副手,憑什麽?!
就憑他是工部尚書?就憑他懂河道建造加固?就憑他資曆深經驗豐富?
哼!憑他是什麽工部尚書,自己外祖父還是禮部尚書呢!
呸!到時候要是敢壞自己的事,擋自己的路,一樣吃不了兜著走!
他早有盤算,此次巡視河道,一來可以遠離宮中明爭暗鬥,給自己掙點功績,二來能借機找到七七。
到時候把人帶回來,再想辦法為對方換個身份,納進宮來長久相伴。
至於太子之位,爭是可以爭一爭,不過沒必要太拚命,父皇又不老。
現在就爭得你死我活的,太難看。
估計父皇心裏也會不喜吧?
剛才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他仿佛感受到了父皇的怒氣,雖然隻是一閃而過。
最近大哥三哥和五弟在朝中和各位大臣們走得很近,自己不是沒想過效仿,隻是他們說的那些玩意兒自己是真聽不懂,也是真不感興趣。
唉,算了算了,順其自然的努努力,不行就算,當個像蜀王那樣的親王也不錯。
有自己的封地,和皇帝關係也還處的不錯,老老實實、安安穩穩。
到時候,七七就是他的王妃,嘿嘿~
趙宏晟的口水差點兒流出來,趕忙吸溜回去。
四下看看,沒人注意到他,畢竟宮人們全都彎著腰、低著頭呢~
趙宏晟回了皇子所,便安排小德子著手準備巡視河道之事。
他叫來心腹影衛吩咐道:“去查一查工部那老東西的喜好習性,咱們這次出行,要做到知己知彼。”
影衛領命而去,小德子則是。
再說那工部尚書吳大人,得知自己帶著四皇子巡視河道,不禁搖頭歎息。
他深知這四皇子誌大才疏,怕此行會多生出事端。
但君命難違,隻能硬著頭皮應對。
“唉……”
“老爺,您今日接了聖旨後就一直歎氣,這,不就是巡視河道嗎?
雖然讓一部尚書親自帶隊是大材小用了些,不過,這還不是皇帝陛下看重、信任的緣故?
老爺又何必一直愁眉不展呢?看看這眉心的皺紋,又得重三分。”
尚書夫人薑氏抬手撫了撫自家老爺的額頭,尚書吳淵才鬆了鬆眉頭。
“夫人說的是,聖上的確倚重,我自不會辜負聖恩。唉~可這四皇子的性子……
與另外幾個皇子相較,我對其實在是知之甚少,隻不過從同僚的口中聽來一些對其的評價。”
“如何?”尚書夫人問。
“要說心思單純吧……他又知道學著別的皇子那般和朝中大臣走動。
可要說他胸有城府吧……大臣們話裏話外的拒絕之意都聽不出來。
看著也不像是裝糊塗,那就是真糊塗?唉,總之,我這趟差事不好辦。
若是別的皇子同行,自己還能有應對之法,可這位………總管覺不知道路上會有什麽幺蛾子在等著自己。”
尚書夫人薑氏略一沉思,也覺得這種個性最是不可控,雖然老爺是尚書,可畢竟人家是皇家血脈。
而自家,是六部中除兵部外唯一沒有女兒在內宮中的。
說是純臣也好,說是清流也罷,雖得陛下看重,可畢竟少了皇帝近前的人照應。
人家家裏出點兒什麽事兒,還有女兒在宮裏求求情、吹個枕邊風什麽的。
而自家,隻能走禦前大太監的門路打探消息,這就是他們吳家的短板啊!
“老爺,你要不要再重新考慮考慮讓婉兒進宮的事。”
“夫人!此話不要再提!從前我便說過了,吳家女子不入內宮王廷!”
“是,老爺,妾身再不提了,隻是您……。”薑氏欲言又止。
“為官者,上無愧於天地,中無愧於聖上,下無愧於百姓,足矣。
若是命中終有劫難,也不是送一兩個女兒、孫女入宮就能解決的。
一入宮門深似海,何必為了一些浮若雲煙的東西毀了吳家女子的一生?”
薑氏點了點頭,曾經自己不顧家人反對嫁給官位末流的老爺,正是看中老爺的品格。
如今,倒是她自己,忘了初心了。
自己在吳家幸福一生,怎能反過來將自己女兒、孫女的幸福奪走?
不過巡視河道是大事,他本就有別的更合適的人選。
這次老四自請差事,也不知是在宮裏憋悶了還是另有所圖。
不過是哪種情況都沒關係,自己的人為主導,讓其從旁做個副手便是。
不僅起到監管之責,還能看看老四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自己如今還是壯年,這幾個年紀大些的皇子便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了,哼!
佟家掌管禮部,吏部龔家,戶部王家,刑部陳家,兵部和工部算是完完全全自己的人。
不過最近兵部和戶部走得很近,也就是王家和兵部走得很近。
佟、龔、王、陳四家都是皇子的外家。
丞相劉家和工部吳家雖也是皇子外家,不過那兩個皇子如今都還小,不過八九歲。
而佟、龔、王、陳四家,都對太子之位虎視眈眈,畢竟這四個皇子都接近成年。
按道理,皇後所出嫡子應為太子,奈何老二先天不足,如今經過太醫調理多年,也是呆滯癡傻的模樣。
雖然是嫡出,可這樣的情況實在難當大位,一味遵從嫡出為尊,就是害了整個大周的百姓。
到時候就算皇後不犯糊塗,承恩伯府楊家不會不借著機會挾天子令諸侯。
唉,這也就難怪剩下幾個家世好的嬪妃之子有了爭奪之心,這是人之常情。
皇帝趙雍不怕兒子們爭,就算爭得頭破血流,那也是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
隻不過,爭歸爭,若是一再使用肮髒手段,就別怪他這做父皇的心狠了……
自己還未到不惑之年,如無意外,還能在位十幾年,他打下來的江山必須送到德才兼備的繼承人手中!
誰若是想要動搖大周根基,那就別怪他無情了!
四皇子趙宏晟得了旨意後,心中暗喜,不過就是對自己父皇的安排有些不滿意。
副手,竟然是給工部那個老東西當副手,憑什麽?!
就憑他是工部尚書?就憑他懂河道建造加固?就憑他資曆深經驗豐富?
哼!憑他是什麽工部尚書,自己外祖父還是禮部尚書呢!
呸!到時候要是敢壞自己的事,擋自己的路,一樣吃不了兜著走!
他早有盤算,此次巡視河道,一來可以遠離宮中明爭暗鬥,給自己掙點功績,二來能借機找到七七。
到時候把人帶回來,再想辦法為對方換個身份,納進宮來長久相伴。
至於太子之位,爭是可以爭一爭,不過沒必要太拚命,父皇又不老。
現在就爭得你死我活的,太難看。
估計父皇心裏也會不喜吧?
剛才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他仿佛感受到了父皇的怒氣,雖然隻是一閃而過。
最近大哥三哥和五弟在朝中和各位大臣們走得很近,自己不是沒想過效仿,隻是他們說的那些玩意兒自己是真聽不懂,也是真不感興趣。
唉,算了算了,順其自然的努努力,不行就算,當個像蜀王那樣的親王也不錯。
有自己的封地,和皇帝關係也還處的不錯,老老實實、安安穩穩。
到時候,七七就是他的王妃,嘿嘿~
趙宏晟的口水差點兒流出來,趕忙吸溜回去。
四下看看,沒人注意到他,畢竟宮人們全都彎著腰、低著頭呢~
趙宏晟回了皇子所,便安排小德子著手準備巡視河道之事。
他叫來心腹影衛吩咐道:“去查一查工部那老東西的喜好習性,咱們這次出行,要做到知己知彼。”
影衛領命而去,小德子則是。
再說那工部尚書吳大人,得知自己帶著四皇子巡視河道,不禁搖頭歎息。
他深知這四皇子誌大才疏,怕此行會多生出事端。
但君命難違,隻能硬著頭皮應對。
“唉……”
“老爺,您今日接了聖旨後就一直歎氣,這,不就是巡視河道嗎?
雖然讓一部尚書親自帶隊是大材小用了些,不過,這還不是皇帝陛下看重、信任的緣故?
老爺又何必一直愁眉不展呢?看看這眉心的皺紋,又得重三分。”
尚書夫人薑氏抬手撫了撫自家老爺的額頭,尚書吳淵才鬆了鬆眉頭。
“夫人說的是,聖上的確倚重,我自不會辜負聖恩。唉~可這四皇子的性子……
與另外幾個皇子相較,我對其實在是知之甚少,隻不過從同僚的口中聽來一些對其的評價。”
“如何?”尚書夫人問。
“要說心思單純吧……他又知道學著別的皇子那般和朝中大臣走動。
可要說他胸有城府吧……大臣們話裏話外的拒絕之意都聽不出來。
看著也不像是裝糊塗,那就是真糊塗?唉,總之,我這趟差事不好辦。
若是別的皇子同行,自己還能有應對之法,可這位………總管覺不知道路上會有什麽幺蛾子在等著自己。”
尚書夫人薑氏略一沉思,也覺得這種個性最是不可控,雖然老爺是尚書,可畢竟人家是皇家血脈。
而自家,是六部中除兵部外唯一沒有女兒在內宮中的。
說是純臣也好,說是清流也罷,雖得陛下看重,可畢竟少了皇帝近前的人照應。
人家家裏出點兒什麽事兒,還有女兒在宮裏求求情、吹個枕邊風什麽的。
而自家,隻能走禦前大太監的門路打探消息,這就是他們吳家的短板啊!
“老爺,你要不要再重新考慮考慮讓婉兒進宮的事。”
“夫人!此話不要再提!從前我便說過了,吳家女子不入內宮王廷!”
“是,老爺,妾身再不提了,隻是您……。”薑氏欲言又止。
“為官者,上無愧於天地,中無愧於聖上,下無愧於百姓,足矣。
若是命中終有劫難,也不是送一兩個女兒、孫女入宮就能解決的。
一入宮門深似海,何必為了一些浮若雲煙的東西毀了吳家女子的一生?”
薑氏點了點頭,曾經自己不顧家人反對嫁給官位末流的老爺,正是看中老爺的品格。
如今,倒是她自己,忘了初心了。
自己在吳家幸福一生,怎能反過來將自己女兒、孫女的幸福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