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上山拜師
女穿男後,靠讀書為家族改換門楣 作者:小肉丸子超級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兩輛馬車整備,李墨、阿牛各駕一車。
文斌和蔣小七分坐兩車,馬車內,蔣小七伏案幾上將蒲州見聞記錄下來。
想到因為坐船繞過去的幾座城,決定學成歸家的時候還是走陸路。
一來補齊自己的地圖,二來也將錯過的風景一一收入筆下。
陸路明顯顛簸,二百多裏的路程,走了三日。
從蒲州城出發的三日後,一行人抵達益州。
此時已臨近晌午,天氣炎熱,車內蒸籠一般。
文斌撩開簾子,探頭向外望去,隻見遠處山巒起伏。
這是遠離市井煙火,進山了?
“再往前些便是大儒所在的雲清山了,我們先到山腳下歇歇腳吧。”
李墨在前頭邊趕車邊說,畢竟是拜師,總不好讓少爺如此灰撲撲的。
蔣小七點點頭,收起紙筆,一路上的見聞已經被他整理成冊。
目的地近在眼前,他也是鬆了口氣,等以後有機會,能出本遊記也是好的。
“少爺,前麵有個茶攤,我們喝點水休息一下,您換件幹淨衣衫再上山。”
文斌拿出擦臉用的麵巾,還拿著一個小包袱,裏麵是蔣小七的換洗衣物。
“也好,馬車上不了山,李墨陪我上山,文斌、阿牛在山下看著行李馬車。”
蔣小七吩咐道。
“是,少爺!”
文斌雖然也想去,但又不放心阿牛一個人看東西,畢竟是新人,他不能全然信任。
算了算了,爬山這等苦差事就交給李墨吧,他隻管看好少爺的家當。
四人來到茶攤,叫了幾碗粗茶,文斌和店家要了一些熱水,給自家少爺淨麵。
蔣小七也在馬車裏換好了衣服,接過文斌遞過來的麵巾,幾下擦幹淨臉。
連日來的趕路也並未讓其麵露疲態,皮膚瑩潤,眉眼精神。
雖不到七歲,卻是亦可望見未來佳公子的風姿。
同飲了一杯粗茶後,蔣小七便帶著李墨一道往山上走去。
山路崎嶇,越往上走,樹木越發繁茂。
偶爾有鳥叫聲傳來,卻不見其身影。
大約半個時辰後,兩人終於看到了一片略微平坦的竹林。
蔣長青蔣大人給他那封劉家送來的推薦信時說過,雲清山,翠竹林,乃是隱士大儒之住所所在。
望著一片攀天而去的茂密竹林,蔣小七暗歎:嗯,果然是隱士大儒,這竹林很適合,隱身。
蔣小七和李墨沿著蜿蜒的小徑走進竹林,所過之處衣擺浸染草露。
微風吹過,竹葉沙沙作響,空氣中亦彌漫著竹子的清香。
不多時,終於見到形狀各異的石塊鋪成的台階,拾階而上,走到盡頭看到一座簡樸的竹屋。
竹屋前有一張石桌和兩個石凳,窗下掛著一些剛晾曬了幾日的幹菜,顯然是有人在此居住。
蔣小七走上前,輕叩門扉。
片刻後,門緩緩打開,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出現在門口。
他目光清澈,神態淡然,仿佛超脫於塵世之外。
“你們是何人?為何來此?”老者聲音低沉而溫和。
蔣小七躬身行禮,恭敬地說道:“晚輩蔣明斐,從興和府而來,特來拜見先生。”
說罷,遞上劉家給的推薦信。
老者接過信,看完後微微皺眉:“原來是劉家,這個劉茂,真是會給我找事。”
劉茂,京城劉家現任家主,蔣小七也是舍了大利益,才得了這推薦信。
雖然自己的作坊也套了個別的殼子依舊在運行,可到底是給了劉家實在的實惠的。
這封推薦信,他拿得很是硬氣。
如今見老者這副表現,他也是不慌,他知道,他會被收下的。
“罷了罷了,不過就是多年前欠了他劉家一點點情,這就要著急討回去。
小娃娃,你和劉家是何關係?”
“小子的長輩與劉家有親,長輩也是疼愛小子,這才托了劉家寫此信。”
“罷了罷了,你不願說便作罷,老頭子可是提前和你說清楚,我這山上可不是什麽世外桃源。
你若是留下,身邊不能留伺候的下人小廝,砍柴挑水做飯洗衣的活計都是你的!
你可要想好了,到底是留下還是就此作罷。”
蔣小七聽到此也並無什麽意外,畢竟這竹屋不過三小間,真是帶著書童小廝來,也是沒地方容身的。
砍柴挑水做飯洗衣他也不怕,就是不知這是故意為難還是……
“少爺!你從未做過那些粗活,不讓我們跟著,這怎麽能行?”
蔣小七還沒說什麽,李墨先急了,不讓帶太多人擾了清靜,他一人來不就行了,他可以打地鋪!
蔣小七抬手示意李墨噤聲,“我自有考量。”
能讓劉家浪費一次人情才能請動的大儒啊,他怎麽能放過?!
“老先生,小子決定留下侍奉先生左右,跟隨先生研修文道,還望先生收我為徒!”
老者微笑著點點頭,“既如此,下山安頓好隨從後,便來此處吧。”
蔣小七再次躬身行禮,隨後帶著李墨離開,準備下山找個村落,置辦個小院子,用以安頓跟著自己的三人。
待二人身影消失不見,老者臉上的笑容消散,輕聲歎息:“但願這個能堅持多幾天……”
到山下和文斌他們碰頭後,說了之後的安排,文斌第一個哀嚎出聲。
“什麽嘛!這算哪門子大儒,隱士高人也不能不講理啊!少爺才幾歲?
小小的人兒就要給那老頭子砍柴挑水做飯洗衣,咱們少爺什麽時候幹過那等粗活!
這不明擺著欺負人嘛!少爺,這師咱不拜了,您自己自學也能考上進士當大官,用不著跟著這勞什子大儒!”
文斌說出了李墨的心聲,李墨點頭,頭一次向文斌投去讚許的目光,弄得文斌滿身不自在。
阿牛呆呆地站在一旁,不敢搭話,他搞不懂什麽拜師啊大儒啊之類的,他隻是在想,不能上山的話,怎麽才能幫少爺幹活呢?
挑水劈柴他都很擅長的,他可以劈了柴偷偷送去給少爺,也可以每日早早把水挑好,少爺隻管安心讀書就行。
蔣小七無奈地看著幾人,開口說道:“好了,你們也知道我的性子,一旦決定了就不會改變。
不過就是些雜事罷了,我自會處理好,我也不是三四歲的小孩子了,些許小事罷了,能奈我何?”
三人:可你是六七歲的小孩子啊!
文斌和蔣小七分坐兩車,馬車內,蔣小七伏案幾上將蒲州見聞記錄下來。
想到因為坐船繞過去的幾座城,決定學成歸家的時候還是走陸路。
一來補齊自己的地圖,二來也將錯過的風景一一收入筆下。
陸路明顯顛簸,二百多裏的路程,走了三日。
從蒲州城出發的三日後,一行人抵達益州。
此時已臨近晌午,天氣炎熱,車內蒸籠一般。
文斌撩開簾子,探頭向外望去,隻見遠處山巒起伏。
這是遠離市井煙火,進山了?
“再往前些便是大儒所在的雲清山了,我們先到山腳下歇歇腳吧。”
李墨在前頭邊趕車邊說,畢竟是拜師,總不好讓少爺如此灰撲撲的。
蔣小七點點頭,收起紙筆,一路上的見聞已經被他整理成冊。
目的地近在眼前,他也是鬆了口氣,等以後有機會,能出本遊記也是好的。
“少爺,前麵有個茶攤,我們喝點水休息一下,您換件幹淨衣衫再上山。”
文斌拿出擦臉用的麵巾,還拿著一個小包袱,裏麵是蔣小七的換洗衣物。
“也好,馬車上不了山,李墨陪我上山,文斌、阿牛在山下看著行李馬車。”
蔣小七吩咐道。
“是,少爺!”
文斌雖然也想去,但又不放心阿牛一個人看東西,畢竟是新人,他不能全然信任。
算了算了,爬山這等苦差事就交給李墨吧,他隻管看好少爺的家當。
四人來到茶攤,叫了幾碗粗茶,文斌和店家要了一些熱水,給自家少爺淨麵。
蔣小七也在馬車裏換好了衣服,接過文斌遞過來的麵巾,幾下擦幹淨臉。
連日來的趕路也並未讓其麵露疲態,皮膚瑩潤,眉眼精神。
雖不到七歲,卻是亦可望見未來佳公子的風姿。
同飲了一杯粗茶後,蔣小七便帶著李墨一道往山上走去。
山路崎嶇,越往上走,樹木越發繁茂。
偶爾有鳥叫聲傳來,卻不見其身影。
大約半個時辰後,兩人終於看到了一片略微平坦的竹林。
蔣長青蔣大人給他那封劉家送來的推薦信時說過,雲清山,翠竹林,乃是隱士大儒之住所所在。
望著一片攀天而去的茂密竹林,蔣小七暗歎:嗯,果然是隱士大儒,這竹林很適合,隱身。
蔣小七和李墨沿著蜿蜒的小徑走進竹林,所過之處衣擺浸染草露。
微風吹過,竹葉沙沙作響,空氣中亦彌漫著竹子的清香。
不多時,終於見到形狀各異的石塊鋪成的台階,拾階而上,走到盡頭看到一座簡樸的竹屋。
竹屋前有一張石桌和兩個石凳,窗下掛著一些剛晾曬了幾日的幹菜,顯然是有人在此居住。
蔣小七走上前,輕叩門扉。
片刻後,門緩緩打開,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出現在門口。
他目光清澈,神態淡然,仿佛超脫於塵世之外。
“你們是何人?為何來此?”老者聲音低沉而溫和。
蔣小七躬身行禮,恭敬地說道:“晚輩蔣明斐,從興和府而來,特來拜見先生。”
說罷,遞上劉家給的推薦信。
老者接過信,看完後微微皺眉:“原來是劉家,這個劉茂,真是會給我找事。”
劉茂,京城劉家現任家主,蔣小七也是舍了大利益,才得了這推薦信。
雖然自己的作坊也套了個別的殼子依舊在運行,可到底是給了劉家實在的實惠的。
這封推薦信,他拿得很是硬氣。
如今見老者這副表現,他也是不慌,他知道,他會被收下的。
“罷了罷了,不過就是多年前欠了他劉家一點點情,這就要著急討回去。
小娃娃,你和劉家是何關係?”
“小子的長輩與劉家有親,長輩也是疼愛小子,這才托了劉家寫此信。”
“罷了罷了,你不願說便作罷,老頭子可是提前和你說清楚,我這山上可不是什麽世外桃源。
你若是留下,身邊不能留伺候的下人小廝,砍柴挑水做飯洗衣的活計都是你的!
你可要想好了,到底是留下還是就此作罷。”
蔣小七聽到此也並無什麽意外,畢竟這竹屋不過三小間,真是帶著書童小廝來,也是沒地方容身的。
砍柴挑水做飯洗衣他也不怕,就是不知這是故意為難還是……
“少爺!你從未做過那些粗活,不讓我們跟著,這怎麽能行?”
蔣小七還沒說什麽,李墨先急了,不讓帶太多人擾了清靜,他一人來不就行了,他可以打地鋪!
蔣小七抬手示意李墨噤聲,“我自有考量。”
能讓劉家浪費一次人情才能請動的大儒啊,他怎麽能放過?!
“老先生,小子決定留下侍奉先生左右,跟隨先生研修文道,還望先生收我為徒!”
老者微笑著點點頭,“既如此,下山安頓好隨從後,便來此處吧。”
蔣小七再次躬身行禮,隨後帶著李墨離開,準備下山找個村落,置辦個小院子,用以安頓跟著自己的三人。
待二人身影消失不見,老者臉上的笑容消散,輕聲歎息:“但願這個能堅持多幾天……”
到山下和文斌他們碰頭後,說了之後的安排,文斌第一個哀嚎出聲。
“什麽嘛!這算哪門子大儒,隱士高人也不能不講理啊!少爺才幾歲?
小小的人兒就要給那老頭子砍柴挑水做飯洗衣,咱們少爺什麽時候幹過那等粗活!
這不明擺著欺負人嘛!少爺,這師咱不拜了,您自己自學也能考上進士當大官,用不著跟著這勞什子大儒!”
文斌說出了李墨的心聲,李墨點頭,頭一次向文斌投去讚許的目光,弄得文斌滿身不自在。
阿牛呆呆地站在一旁,不敢搭話,他搞不懂什麽拜師啊大儒啊之類的,他隻是在想,不能上山的話,怎麽才能幫少爺幹活呢?
挑水劈柴他都很擅長的,他可以劈了柴偷偷送去給少爺,也可以每日早早把水挑好,少爺隻管安心讀書就行。
蔣小七無奈地看著幾人,開口說道:“好了,你們也知道我的性子,一旦決定了就不會改變。
不過就是些雜事罷了,我自會處理好,我也不是三四歲的小孩子了,些許小事罷了,能奈我何?”
三人:可你是六七歲的小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