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準備入場
女穿男後,靠讀書為家族改換門楣 作者:小肉丸子超級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蔣小七很久都沒有用無憂筆了。
有洗髓丹的加持下,又加上跟著林師傅習武射箭的,還真是很少再出現手腕酸痛、精力不濟的情況了。
就算連續寫上五個時辰大字,也還是精神奕奕,神清氣爽的。
兩個月的時間,臨時所練的館閣體小有所成,從字跡上,完全看不出是出自六歲小孩之手。
字裏行間,自有一股沉穩大氣的風度。
縣試考前的一個月,縣署就已經發了公告,公布了縣試的具體考試日期。
這一個月也是縣試的報名期,報考人需要填寫親供、互結和具結。
親供是考生的具體信息,包括姓名、年歲、籍貫、體格、容貌特征以及父母三代具體情況。
而互結就是五名考生互相作保,如果其中一人作弊,其餘四人連坐。這一點也是之前蔣地主一再和幾家強調的。
而具結就是請本縣廩生具保,保證考生家室清白,身份沒有作假的情況。
廩生是蔣地主托縣學的熟人幫忙聯係的,每家都要給擔保費二兩到五兩左右。
二兩是最低限,家境好的有些也會多給一些,具體給多少全看自願。
縣試一共要考五場,每場考一天,當天考試當天回,不需要住在考場過夜。
第一場被錄取的考生才能參加第二場考試,第一場沒過的第二場就不用再來了。
第一場考試的前20名算正式錄取,其餘通過第一場的考生要通過後麵幾場考試來選定最終的錄取名單。
很多第一場通過正式錄取的考生都不會選擇參加後麵的考試。
一般來說,縣試錄取人數要根據該縣人口和參考人數按比例定奪,一個縣最低不得少於三人。
大一些的縣一般錄取人數也在50名以下,有特殊情況的,除非縣令向上一級申請才能增加一些名額,但這種情況很少見。
縣試的第一名為縣案首,如果沒有意外的話,縣、府雙案首基本是默認的秀才了。
中了縣、府案首的,隻要院試的時候不在考場裸奔什麽的,基本就鎖定了一個秀才名額了。
蔣小七最初的決定本是不打算考院試的,但是如果萬一自己真的拿了縣案首……
他可能會改變原有計劃,畢竟這樣還能避免和隱藏在暗處的毒蛇交鋒。
既然能成為小秀才,又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六歲的秀才有點太惹眼了,但是自己又不會急著去考鄉試,也不會進府學讀書。
這期間,去拜劉家介紹的大儒也好,遊學也好,或是繼續精進武藝、尋找適合自己的武學秘籍都行嘛~
遠離人群,猥瑣發育,一鳴驚人。
咳咳~扯遠了。
通過縣試了的考生才有資格參加府試,府試要到考生戶籍所在府進行參考。
也就是說,如果蔣小七過了縣試,府試就得去興和府了。
府試由知府主持,流程與縣試基本相同,也是第一場為正場,第一名為是府案首。
府試的錄取人數一般在100名以內,興和府有十幾個縣,府試的報考人數應該也是相當可觀的。
通過府試的考生就取得了參加院試的入場券,院試由各省學政(皇帝欽派翰林充任)主持。
院試和縣府試的一年一次不一樣,院試是三年兩次的。
學政依次分期到各府案臨考試,正場一場,複試一場。錄取者為生員,也稱秀才,第一名為院案首。
不過相對參加府試的考生來說院試錄取人數更加少了,一共才錄取50人左右。
所以能考上秀才的也算是過五關斬六將,百裏挑一的人才了。
院試錄取的考生又分三等,即廩生、增生和附生,廩生是正式生員,也稱廩膳生員,由朝廷每年提供廩米或廩銀。
廩生可以為童生考試具結作保獲得收入,這還是挺可觀的一筆收入,也是大多數廩生的主要經濟來源。
不過廩生名額有限,一般是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
而廩生名額有限,於是又在廩生外設立增生,即增廣生員,名額與廩生相同,如廩生出缺可以通過考試成為廩生。
“文斌,考籃裝好了嗎?”
“好了少爺,不過,真的不帶些幹糧嗎?可是要考上一整天的,不吃東西怎麽有力氣做題啊!”
二月的天還很冷,進考場不能穿有夾層的衣服,蔣小七穿了五六層單衣,又披上了兔毛鬥篷。
“考場過安、不是,考場驗身的時候也會查驗帶進去的所有物品,點心饅頭什麽的都要被差役捏成碎渣兒。
他們肯定不會洗了手再來,與其吃了不幹淨的東西拉肚子,我還是忍一忍吧。
何況,我會盡量趕在第一批放頭牌的時候出來的,你拿著食盒在考場大門外等我,出了門我就第一時間吃。”
“啊?這樣啊,那、那成,我讓我娘熬鹹蛋雞茸粥,再放些切得細細碎碎的小青菜進去,保證少爺喝了暖和又養胃!”
蔣小七就是喜歡文斌這樣的書童,嗯,好忽悠~不用太廢話。
有在係統那裏領取的辟穀丹,就算考上三天三夜也是不用擔心吃飯問題的。
不過,水還是要喝的,考場裏麵是提供幹淨水的。
又檢查了一遍隨身要帶的物品,確認無誤後就直接將考籃裝進了玲瓏空間內。
沒辦法,放在哪裏都不如放在空間裏讓人放心。
即使有人想要往考籃裏塞些有的沒的、栽個贓使個壞什麽的,也得先找得到他的考籃不是?
白天已經補了一覺了,即使寅時起床也不會覺得困。
夜色深沉,蔣小七索性又進了自習空間,趁著起床前的兩個時辰看看算學相關的書。
換換最近被館閣體、四書五經、試帖詩之類荼毒的腦子。
想想有些對不住和自己互結的四人,因為自己的某些顧慮,大家也都得寅時起呢~
唉,但願明天一切順利,阿彌陀佛、無量天尊,阿門。
有洗髓丹的加持下,又加上跟著林師傅習武射箭的,還真是很少再出現手腕酸痛、精力不濟的情況了。
就算連續寫上五個時辰大字,也還是精神奕奕,神清氣爽的。
兩個月的時間,臨時所練的館閣體小有所成,從字跡上,完全看不出是出自六歲小孩之手。
字裏行間,自有一股沉穩大氣的風度。
縣試考前的一個月,縣署就已經發了公告,公布了縣試的具體考試日期。
這一個月也是縣試的報名期,報考人需要填寫親供、互結和具結。
親供是考生的具體信息,包括姓名、年歲、籍貫、體格、容貌特征以及父母三代具體情況。
而互結就是五名考生互相作保,如果其中一人作弊,其餘四人連坐。這一點也是之前蔣地主一再和幾家強調的。
而具結就是請本縣廩生具保,保證考生家室清白,身份沒有作假的情況。
廩生是蔣地主托縣學的熟人幫忙聯係的,每家都要給擔保費二兩到五兩左右。
二兩是最低限,家境好的有些也會多給一些,具體給多少全看自願。
縣試一共要考五場,每場考一天,當天考試當天回,不需要住在考場過夜。
第一場被錄取的考生才能參加第二場考試,第一場沒過的第二場就不用再來了。
第一場考試的前20名算正式錄取,其餘通過第一場的考生要通過後麵幾場考試來選定最終的錄取名單。
很多第一場通過正式錄取的考生都不會選擇參加後麵的考試。
一般來說,縣試錄取人數要根據該縣人口和參考人數按比例定奪,一個縣最低不得少於三人。
大一些的縣一般錄取人數也在50名以下,有特殊情況的,除非縣令向上一級申請才能增加一些名額,但這種情況很少見。
縣試的第一名為縣案首,如果沒有意外的話,縣、府雙案首基本是默認的秀才了。
中了縣、府案首的,隻要院試的時候不在考場裸奔什麽的,基本就鎖定了一個秀才名額了。
蔣小七最初的決定本是不打算考院試的,但是如果萬一自己真的拿了縣案首……
他可能會改變原有計劃,畢竟這樣還能避免和隱藏在暗處的毒蛇交鋒。
既然能成為小秀才,又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六歲的秀才有點太惹眼了,但是自己又不會急著去考鄉試,也不會進府學讀書。
這期間,去拜劉家介紹的大儒也好,遊學也好,或是繼續精進武藝、尋找適合自己的武學秘籍都行嘛~
遠離人群,猥瑣發育,一鳴驚人。
咳咳~扯遠了。
通過縣試了的考生才有資格參加府試,府試要到考生戶籍所在府進行參考。
也就是說,如果蔣小七過了縣試,府試就得去興和府了。
府試由知府主持,流程與縣試基本相同,也是第一場為正場,第一名為是府案首。
府試的錄取人數一般在100名以內,興和府有十幾個縣,府試的報考人數應該也是相當可觀的。
通過府試的考生就取得了參加院試的入場券,院試由各省學政(皇帝欽派翰林充任)主持。
院試和縣府試的一年一次不一樣,院試是三年兩次的。
學政依次分期到各府案臨考試,正場一場,複試一場。錄取者為生員,也稱秀才,第一名為院案首。
不過相對參加府試的考生來說院試錄取人數更加少了,一共才錄取50人左右。
所以能考上秀才的也算是過五關斬六將,百裏挑一的人才了。
院試錄取的考生又分三等,即廩生、增生和附生,廩生是正式生員,也稱廩膳生員,由朝廷每年提供廩米或廩銀。
廩生可以為童生考試具結作保獲得收入,這還是挺可觀的一筆收入,也是大多數廩生的主要經濟來源。
不過廩生名額有限,一般是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
而廩生名額有限,於是又在廩生外設立增生,即增廣生員,名額與廩生相同,如廩生出缺可以通過考試成為廩生。
“文斌,考籃裝好了嗎?”
“好了少爺,不過,真的不帶些幹糧嗎?可是要考上一整天的,不吃東西怎麽有力氣做題啊!”
二月的天還很冷,進考場不能穿有夾層的衣服,蔣小七穿了五六層單衣,又披上了兔毛鬥篷。
“考場過安、不是,考場驗身的時候也會查驗帶進去的所有物品,點心饅頭什麽的都要被差役捏成碎渣兒。
他們肯定不會洗了手再來,與其吃了不幹淨的東西拉肚子,我還是忍一忍吧。
何況,我會盡量趕在第一批放頭牌的時候出來的,你拿著食盒在考場大門外等我,出了門我就第一時間吃。”
“啊?這樣啊,那、那成,我讓我娘熬鹹蛋雞茸粥,再放些切得細細碎碎的小青菜進去,保證少爺喝了暖和又養胃!”
蔣小七就是喜歡文斌這樣的書童,嗯,好忽悠~不用太廢話。
有在係統那裏領取的辟穀丹,就算考上三天三夜也是不用擔心吃飯問題的。
不過,水還是要喝的,考場裏麵是提供幹淨水的。
又檢查了一遍隨身要帶的物品,確認無誤後就直接將考籃裝進了玲瓏空間內。
沒辦法,放在哪裏都不如放在空間裏讓人放心。
即使有人想要往考籃裏塞些有的沒的、栽個贓使個壞什麽的,也得先找得到他的考籃不是?
白天已經補了一覺了,即使寅時起床也不會覺得困。
夜色深沉,蔣小七索性又進了自習空間,趁著起床前的兩個時辰看看算學相關的書。
換換最近被館閣體、四書五經、試帖詩之類荼毒的腦子。
想想有些對不住和自己互結的四人,因為自己的某些顧慮,大家也都得寅時起呢~
唉,但願明天一切順利,阿彌陀佛、無量天尊,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