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出發回府城
女穿男後,靠讀書為家族改換門楣 作者:小肉丸子超級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年節假期很快就從手指縫兒溜走了。
雪還未完全消融,蔣小七每天都宅在家中,白天和幾個姐姐一起吃吃喝喝玩玩,做一些小孩子該做的事。
畢竟早早做完了族學裏先生們安排下來的課業,不過晚上依舊在自習空間苦讀,從前是五個時辰,現在晝短夜長,延長到了六個時辰。
加上白天做課業的時間,一天之中一大半的時間在看書習字寫文章,實在累了,就看看棋譜‘放鬆’一下。
即使是如此,比起在族學的時候,也確實是懈怠了不少,畢竟卷王係統最近在他耳朵邊念叨的最多的就是:宿主,別人家的統子又升級了,我們得抓緊攢積分啊!
身上背著九千多積分負債的蔣小七一臉無語,想升級想瘋了?也不看看現在賬麵上啥實力!
何況在長壽村家裏,六個姐姐無論嫡庶都喜歡找他玩兒,他一年也回來不了幾次,自然是能多陪陪家人就盡量抽出時間。
姐弟七個人看燈會、聽折子戲,還在集市上看變戲法和胸口碎大石的,每一天都極為精彩。
每次出門文管家都會帶著自己大兒子,安排上十幾個小廝層層護住小主子們。
丫鬟婆子也是一個盯一個,緊拉著幾位小姐不撒手。
自從蔣小七讓蔣老太爺置下了鋪麵莊子後,租金已經收上來一批,家中也添置了一些人手。
如今出行也有兩三輛馬車一起,丫鬟婆子也是能在馬車上近身伺候的。
瘋玩兒了一個年節的蔣小七,終於在元宵節的次日等來了李山李墨父子倆的馬車。
父子二人沒有在興和府家裏過元宵,年十三就趕馬車出了門,生怕耽誤了自己少爺回程。
蔣小七見到李家父子,如野馬脫韁的心思終於回籠了。
林峰年三十讓人傳了信,說是有好友找上門,要招待好友,來蔣家一起過年的事情自然作罷。
李家父子到的時候,林峰也送走了友人,騎馬趕到了長壽村蔣家,這還是他第一次真正踏進蔣家門。
三人都被文管家安排在了前院客房修整,就等著蔣小七這邊收拾好一同出發。
文管家這次要去一家五口,除了文管家和文斌,還有文管家的老妻,文家老二和老二媳婦。
文家老大在過年期間已經接手了大部分蔣家事務,文管家親自指導,一切事物都在逐漸熟悉中。
文家其他人則是早就收拾起行李,畢竟這一去時日不會短,該帶的都得帶齊,府城物價貴,到時候再添置就不劃算了。
文斌帶回來的那些東西,文斌爹娘和祖母都不知道,文斌隻告訴了自己祖父。
畢竟在他心中,全家就阿爺最靠譜、最穩得住。
其實他高估了自家阿爺,天知道文管家看到那些東西的時候,心髒都要驟停了!
百般詢問文斌,生怕自己孫子成了偷主家的家賊,文斌無法,隻得呼叫自家少爺前來佐證。
文管家沒有細問東西的來路,有些事不是他一個小小管家該問的,他家少爺非池中物,他們一家老實跟隨就好。
不過文斌小心翼翼背回家的包袱,又被文管家裏三層外三層的包進了行李中,準備帶去府城。
家中無人,放在家中太危險。
文老大:我不算人唄?
臨行前,蔣長壽夫婦對著蔣小七又是一陣不舍,蔣文清也不舍,不過不是對著自己兒子。
他如今是有些舍不得自己的發妻,這人也是賤,從前不是窩在妾室那裏就是窩在書房,如今倒是又貼上來。
但此時林月娘已經對其無感,隻有涉及到正事的時候才讓人進院子,從上次大女兒的婚事一事,便覺得自家相公越發不靠譜了。
蔣文清也是臉皮還不夠厚,碰了幾次冷臉後,就一直住在前院書房,偶爾去潘姨娘那裏,發覺妾室也沒了以前的熱情。
但若是說再納個妾,他倒是也沒這個心思的,一把年紀了,沒的讓人笑話。
這個人說到底也沒什麽大毛病,頂多算是個糊塗、不上進,又有些自私自大的,本性確實沒多壞,小心思不少,膽子也小。
在有繩子拴著的情況下,不會捅大簍子,但是離了眼,又很容易被人忽悠利用,屬於耳根子軟好麵子那一掛的。
自從被縣學退回來,蔣長壽已經對其放棄,放在眼前養著也認了,畢竟還有孫子可靠。
大號練廢了,把全部心神都盯在小號上了。
蔣長壽將小孫子悄悄叫到一邊,從袖子裏抽出一疊銀票,看著得有上千兩。
“窮家富路,出門在外什麽都要錢,聽話,拿著!
爺爺知道你不缺錢,但長者賜不可辭,你帶上,家裏也安心些!”
蔣小七鼻子一酸,帶上祖父的愛,最後望了自家大門一眼,明年春假自己怕是不能回來過年了。
畢竟這次回去便要進甲班,明年這個時候怕是正要準備縣試了,一來一回太費時間精力。
到時候派人來接祖父母去府城過年也好,全家在一起,在哪裏過年都是團圓。
蔣小七指揮著李山李墨往馬車上裝東西,李山趕過來一駕馬車,蔣家現在有三駕馬車。
一共四駕馬車,無論是裝行李還是坐人都是夠用的。
蔣小七和李山父子還有文斌一輛馬車,車上裝著蔣小七的書和衣物,其實這些隻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被收進了空間。
車上的這些隻是為了做個樣子,不然一件行李都沒有就太奇怪了。
林月娘和兩個女兒一輛馬車,車上也裝了幾件行李,都是母女幾人日常用的,車夫大頭趕車。
翠兒和周嬤嬤加上文管家的兒媳一輛車,文家老二趕車。
最後一輛馬車文管家夫妻二人,大部分的行李物什都在這輛車上,包括文斌那個被包成粽子的包袱,文管家偏要自己趕這輛馬車,誰也不用。
林峰依舊騎著那匹租來的磕磣瘦馬,一行十五人,踏上前往興和府的路。
人多行李重,來時用了兩三天,回程卻用了四五天還未到,畢竟有女眷在,行程想快也快不起來。
就在眾人腰酸背痛腿抽筋兒之時,終於看到了興和府的城門冒了一點點頭兒。
雪還未完全消融,蔣小七每天都宅在家中,白天和幾個姐姐一起吃吃喝喝玩玩,做一些小孩子該做的事。
畢竟早早做完了族學裏先生們安排下來的課業,不過晚上依舊在自習空間苦讀,從前是五個時辰,現在晝短夜長,延長到了六個時辰。
加上白天做課業的時間,一天之中一大半的時間在看書習字寫文章,實在累了,就看看棋譜‘放鬆’一下。
即使是如此,比起在族學的時候,也確實是懈怠了不少,畢竟卷王係統最近在他耳朵邊念叨的最多的就是:宿主,別人家的統子又升級了,我們得抓緊攢積分啊!
身上背著九千多積分負債的蔣小七一臉無語,想升級想瘋了?也不看看現在賬麵上啥實力!
何況在長壽村家裏,六個姐姐無論嫡庶都喜歡找他玩兒,他一年也回來不了幾次,自然是能多陪陪家人就盡量抽出時間。
姐弟七個人看燈會、聽折子戲,還在集市上看變戲法和胸口碎大石的,每一天都極為精彩。
每次出門文管家都會帶著自己大兒子,安排上十幾個小廝層層護住小主子們。
丫鬟婆子也是一個盯一個,緊拉著幾位小姐不撒手。
自從蔣小七讓蔣老太爺置下了鋪麵莊子後,租金已經收上來一批,家中也添置了一些人手。
如今出行也有兩三輛馬車一起,丫鬟婆子也是能在馬車上近身伺候的。
瘋玩兒了一個年節的蔣小七,終於在元宵節的次日等來了李山李墨父子倆的馬車。
父子二人沒有在興和府家裏過元宵,年十三就趕馬車出了門,生怕耽誤了自己少爺回程。
蔣小七見到李家父子,如野馬脫韁的心思終於回籠了。
林峰年三十讓人傳了信,說是有好友找上門,要招待好友,來蔣家一起過年的事情自然作罷。
李家父子到的時候,林峰也送走了友人,騎馬趕到了長壽村蔣家,這還是他第一次真正踏進蔣家門。
三人都被文管家安排在了前院客房修整,就等著蔣小七這邊收拾好一同出發。
文管家這次要去一家五口,除了文管家和文斌,還有文管家的老妻,文家老二和老二媳婦。
文家老大在過年期間已經接手了大部分蔣家事務,文管家親自指導,一切事物都在逐漸熟悉中。
文家其他人則是早就收拾起行李,畢竟這一去時日不會短,該帶的都得帶齊,府城物價貴,到時候再添置就不劃算了。
文斌帶回來的那些東西,文斌爹娘和祖母都不知道,文斌隻告訴了自己祖父。
畢竟在他心中,全家就阿爺最靠譜、最穩得住。
其實他高估了自家阿爺,天知道文管家看到那些東西的時候,心髒都要驟停了!
百般詢問文斌,生怕自己孫子成了偷主家的家賊,文斌無法,隻得呼叫自家少爺前來佐證。
文管家沒有細問東西的來路,有些事不是他一個小小管家該問的,他家少爺非池中物,他們一家老實跟隨就好。
不過文斌小心翼翼背回家的包袱,又被文管家裏三層外三層的包進了行李中,準備帶去府城。
家中無人,放在家中太危險。
文老大:我不算人唄?
臨行前,蔣長壽夫婦對著蔣小七又是一陣不舍,蔣文清也不舍,不過不是對著自己兒子。
他如今是有些舍不得自己的發妻,這人也是賤,從前不是窩在妾室那裏就是窩在書房,如今倒是又貼上來。
但此時林月娘已經對其無感,隻有涉及到正事的時候才讓人進院子,從上次大女兒的婚事一事,便覺得自家相公越發不靠譜了。
蔣文清也是臉皮還不夠厚,碰了幾次冷臉後,就一直住在前院書房,偶爾去潘姨娘那裏,發覺妾室也沒了以前的熱情。
但若是說再納個妾,他倒是也沒這個心思的,一把年紀了,沒的讓人笑話。
這個人說到底也沒什麽大毛病,頂多算是個糊塗、不上進,又有些自私自大的,本性確實沒多壞,小心思不少,膽子也小。
在有繩子拴著的情況下,不會捅大簍子,但是離了眼,又很容易被人忽悠利用,屬於耳根子軟好麵子那一掛的。
自從被縣學退回來,蔣長壽已經對其放棄,放在眼前養著也認了,畢竟還有孫子可靠。
大號練廢了,把全部心神都盯在小號上了。
蔣長壽將小孫子悄悄叫到一邊,從袖子裏抽出一疊銀票,看著得有上千兩。
“窮家富路,出門在外什麽都要錢,聽話,拿著!
爺爺知道你不缺錢,但長者賜不可辭,你帶上,家裏也安心些!”
蔣小七鼻子一酸,帶上祖父的愛,最後望了自家大門一眼,明年春假自己怕是不能回來過年了。
畢竟這次回去便要進甲班,明年這個時候怕是正要準備縣試了,一來一回太費時間精力。
到時候派人來接祖父母去府城過年也好,全家在一起,在哪裏過年都是團圓。
蔣小七指揮著李山李墨往馬車上裝東西,李山趕過來一駕馬車,蔣家現在有三駕馬車。
一共四駕馬車,無論是裝行李還是坐人都是夠用的。
蔣小七和李山父子還有文斌一輛馬車,車上裝著蔣小七的書和衣物,其實這些隻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被收進了空間。
車上的這些隻是為了做個樣子,不然一件行李都沒有就太奇怪了。
林月娘和兩個女兒一輛馬車,車上也裝了幾件行李,都是母女幾人日常用的,車夫大頭趕車。
翠兒和周嬤嬤加上文管家的兒媳一輛車,文家老二趕車。
最後一輛馬車文管家夫妻二人,大部分的行李物什都在這輛車上,包括文斌那個被包成粽子的包袱,文管家偏要自己趕這輛馬車,誰也不用。
林峰依舊騎著那匹租來的磕磣瘦馬,一行十五人,踏上前往興和府的路。
人多行李重,來時用了兩三天,回程卻用了四五天還未到,畢竟有女眷在,行程想快也快不起來。
就在眾人腰酸背痛腿抽筋兒之時,終於看到了興和府的城門冒了一點點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