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算一筆賬
女穿男後,靠讀書為家族改換門楣 作者:小肉丸子超級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歲考成績下發的當天,蔣小七便帶著文斌坐上了回鄉的馬車。
劉大頭帶著一個小廝趕著自家馬車,車上塞滿行李和蔣府給長壽縣蔣家、臨江縣林家兩家準備的年禮。
跟著來的另一個年紀大些的小廝趕著另外一輛更寬敞的馬車,車上沒有放行李。
蔣小七和文斌就團坐在這輛蔣大人夫婦提供的馬車上,臨行前被蔣夫人身邊的劉嬤嬤用棉被裹了個嚴嚴實實。
馬車的車窗和車門也都用厚重的簾子封上了,確保吹不進寒風。
除此之外,蔣大人還安排了家中兩個護衛一路護送,這下可省了蔣小七請鏢師的錢。
兩個小孩子,一個剛滿四歲,一個七歲,天寒地凍的趕路,怎麽不讓人掛心。
當然,族學裏其它的學生就沒這待遇了。
一路上,蔣小七和文斌透過棉門簾的的縫隙看到一絲路上的雪景。
銀裝素裹,美則美矣,又有多少燒不起柴火的人家要挨凍受罪?
蔣小七覺得自己作為穿越人士,除了好學上進外,真的沒給這個時代帶來什麽。
科舉為官,或許真的是唯一能在這個時代激起一絲浪花的方式,站的高一些,力氣才能大一些。
力氣大一些,才能和民生艱難、百姓困苦的始作俑者掰掰手腕。
“少爺,我們還有多久才能到家呀?”文斌小聲問道。
“我也不知道,雪天路滑,同樣的路程肯定比我們夏天出門用的時間要長不少。
沒關係,路上遇到客棧可以休整一晚,晚上也不適合趕路,太危險了。”
蔣小七心裏沒底,看馬車這慢吞吞的樣子,除夕之前能到家就不錯了。
雪越下越大,車轍越來越深。
在路上走走停停了八九天天,終於回到了長壽村。
蔣府門口,林月娘急切張望,自己車夫和小廝先一步到家,她才知道兒子的馬車就在後麵。
裹著披風就和兩個女兒來到門前等候,周嬤嬤和翠兒也跟著隨時留意村口。
蔣小七一下車,就被娘和姐姐們團團圍住。
“明哥兒!我的兒!受苦了,受罪了,快快快,進去暖和暖和!”
周嬤嬤把一個暖烘烘的湯婆子被塞進了蔣小七的懷裏,翠兒也給文斌塞了一個。
“小弟,小弟你終於到家了!”
“娘!大姐!二姐!”一一行了禮,抱著暖呼呼的湯婆子跟著家人進了門。
“周嬤嬤,再去加一個炭盆來。翠兒,去煮兩碗雞絲麵。”林月娘吩咐道。
“娘的心肝,明年咱不去族學了好不好,你這一走大半年,娘真是揪心的很。”
“還有文斌,一路照顧少爺辛苦了,吃了麵再回你爺奶那裏。”
“是,多謝夫人!照顧少爺是應該的,小的不辛苦。”
蔣小七沒插上話,就隻甜甜的看著自己的娘和兩個姐姐。
“娘,我想讀書考科舉,咱們家雖然還過得去,但也僅限於長壽村,您不知道六月時幹旱,我有多擔心家裏的收成。”
“你個小孩子家家的,家裏的出產哪裏就需要你來擔心了?你就隻管好好的、健健康康的長大就好,總操心可是會長不高的!”
林月娘有時候覺得自己的兒子不像兒子,倒像個老爹,每天想的不是好吃的好玩兒的,倒是擔心起家裏的生計了。
“不能這麽說啊,家裏產業經營的好壞也是會間接影響我求學的呀。
這半年我竟然花了近百兩銀子,這還是省著花。
吃在府城蔣家,穿上麵也不多講究,住在蔣家側院,走一條街就能上族學。
這已經是非常好的條件了吧?我本想著花不到什麽錢的,可我哪能真的厚臉皮白吃白住?
蔣大人和蔣夫人的壽禮,蔣家下人的打賞,同窗之間的人情往來,哪一樣都要花銀子。
我從前都從不知道幾歲的小孩子間,送禮竟也要花上好幾兩銀子。
往往剛取出一個十兩的銀錠,很快就由銀錠邊變成碎銀、由碎銀變成銅錢。
整錢隻要一破開,沒多久就什麽都不剩了。
在家的時候不覺得,到了府城,銀子真的不禁花啊。”
林月娘聽了這麽一大通,頓時有一種想去清點一下自己的嫁妝的衝動。
兒子半年花一百兩,一年就要兩百兩,大女兒已經快十三歲了,過兩年及笄後就要說親。
二女兒十一了,等辦完大女兒的婚事,緊接著就是二女兒,兩個女兒的嫁妝要留出來。剩下的都用來貼補兒子。
兒子要考科舉,公中肯定會出錢,公婆都不會委屈自己的親孫子,但是長壽村的五百畝地和鎮上幾間店鋪每年的營收不過五百兩。
這麽一大家子上上下下要吃飯,下人要發月錢,還要養著兩個姨娘四個庶女,哦對了,差點忘了,還有在縣學讀書的相公。
每個月花在衣食采買上的銀子大概是五兩,一年算下來就是六十兩,家裏下人不多,每個月是六兩,一年就是七十二兩。
馬匹草料、宅子修補、人情往來、宴會宴請七七八八加在一起一年也得上百兩。
加上相公和兒子讀書的束修、筆墨紙硯差不多是三百兩。
以上就是五百三十二兩,天呐!家裏這是入不敷出了,一年到頭攢不下一兩銀子!
“唉……”一聲歎息,風光也僅限於在村裏。
“不過娘也別擔心,之前叔祖母不是給您來信說合作美顏丹的生意嗎?
前前後後我也做了幾十顆,估計明年就好了,怎麽著不能賺個幾百兩,有可能更多。
但是這生意來錢快,就容易招別人的眼,如果沒有強大的背景,很容易被人盯上。
現在我們是有府城蔣家和京城劉家依靠,但是靠別人始終是下策。
所以娘,我不但不能退學歸家,反而要努力讀書考取功名,當大官。”
蔣小七目光堅定地看著母親,“隻有我有了足夠的實力,才能成為您、成為姐姐、成為我們一家人的依靠。”
林月娘看著眼前的小小的兒子,一時間眼睛酸澀,欣慰又感動。
臘月二十八,蔣小七終於也見到了那個不怎麽熟悉的童生爹。
與蔣小七此次考取丙班第一不同,蔣文清這個當爹的在縣學次次考試墊底,掙紮在被勸退的邊緣。
劉大頭帶著一個小廝趕著自家馬車,車上塞滿行李和蔣府給長壽縣蔣家、臨江縣林家兩家準備的年禮。
跟著來的另一個年紀大些的小廝趕著另外一輛更寬敞的馬車,車上沒有放行李。
蔣小七和文斌就團坐在這輛蔣大人夫婦提供的馬車上,臨行前被蔣夫人身邊的劉嬤嬤用棉被裹了個嚴嚴實實。
馬車的車窗和車門也都用厚重的簾子封上了,確保吹不進寒風。
除此之外,蔣大人還安排了家中兩個護衛一路護送,這下可省了蔣小七請鏢師的錢。
兩個小孩子,一個剛滿四歲,一個七歲,天寒地凍的趕路,怎麽不讓人掛心。
當然,族學裏其它的學生就沒這待遇了。
一路上,蔣小七和文斌透過棉門簾的的縫隙看到一絲路上的雪景。
銀裝素裹,美則美矣,又有多少燒不起柴火的人家要挨凍受罪?
蔣小七覺得自己作為穿越人士,除了好學上進外,真的沒給這個時代帶來什麽。
科舉為官,或許真的是唯一能在這個時代激起一絲浪花的方式,站的高一些,力氣才能大一些。
力氣大一些,才能和民生艱難、百姓困苦的始作俑者掰掰手腕。
“少爺,我們還有多久才能到家呀?”文斌小聲問道。
“我也不知道,雪天路滑,同樣的路程肯定比我們夏天出門用的時間要長不少。
沒關係,路上遇到客棧可以休整一晚,晚上也不適合趕路,太危險了。”
蔣小七心裏沒底,看馬車這慢吞吞的樣子,除夕之前能到家就不錯了。
雪越下越大,車轍越來越深。
在路上走走停停了八九天天,終於回到了長壽村。
蔣府門口,林月娘急切張望,自己車夫和小廝先一步到家,她才知道兒子的馬車就在後麵。
裹著披風就和兩個女兒來到門前等候,周嬤嬤和翠兒也跟著隨時留意村口。
蔣小七一下車,就被娘和姐姐們團團圍住。
“明哥兒!我的兒!受苦了,受罪了,快快快,進去暖和暖和!”
周嬤嬤把一個暖烘烘的湯婆子被塞進了蔣小七的懷裏,翠兒也給文斌塞了一個。
“小弟,小弟你終於到家了!”
“娘!大姐!二姐!”一一行了禮,抱著暖呼呼的湯婆子跟著家人進了門。
“周嬤嬤,再去加一個炭盆來。翠兒,去煮兩碗雞絲麵。”林月娘吩咐道。
“娘的心肝,明年咱不去族學了好不好,你這一走大半年,娘真是揪心的很。”
“還有文斌,一路照顧少爺辛苦了,吃了麵再回你爺奶那裏。”
“是,多謝夫人!照顧少爺是應該的,小的不辛苦。”
蔣小七沒插上話,就隻甜甜的看著自己的娘和兩個姐姐。
“娘,我想讀書考科舉,咱們家雖然還過得去,但也僅限於長壽村,您不知道六月時幹旱,我有多擔心家裏的收成。”
“你個小孩子家家的,家裏的出產哪裏就需要你來擔心了?你就隻管好好的、健健康康的長大就好,總操心可是會長不高的!”
林月娘有時候覺得自己的兒子不像兒子,倒像個老爹,每天想的不是好吃的好玩兒的,倒是擔心起家裏的生計了。
“不能這麽說啊,家裏產業經營的好壞也是會間接影響我求學的呀。
這半年我竟然花了近百兩銀子,這還是省著花。
吃在府城蔣家,穿上麵也不多講究,住在蔣家側院,走一條街就能上族學。
這已經是非常好的條件了吧?我本想著花不到什麽錢的,可我哪能真的厚臉皮白吃白住?
蔣大人和蔣夫人的壽禮,蔣家下人的打賞,同窗之間的人情往來,哪一樣都要花銀子。
我從前都從不知道幾歲的小孩子間,送禮竟也要花上好幾兩銀子。
往往剛取出一個十兩的銀錠,很快就由銀錠邊變成碎銀、由碎銀變成銅錢。
整錢隻要一破開,沒多久就什麽都不剩了。
在家的時候不覺得,到了府城,銀子真的不禁花啊。”
林月娘聽了這麽一大通,頓時有一種想去清點一下自己的嫁妝的衝動。
兒子半年花一百兩,一年就要兩百兩,大女兒已經快十三歲了,過兩年及笄後就要說親。
二女兒十一了,等辦完大女兒的婚事,緊接著就是二女兒,兩個女兒的嫁妝要留出來。剩下的都用來貼補兒子。
兒子要考科舉,公中肯定會出錢,公婆都不會委屈自己的親孫子,但是長壽村的五百畝地和鎮上幾間店鋪每年的營收不過五百兩。
這麽一大家子上上下下要吃飯,下人要發月錢,還要養著兩個姨娘四個庶女,哦對了,差點忘了,還有在縣學讀書的相公。
每個月花在衣食采買上的銀子大概是五兩,一年算下來就是六十兩,家裏下人不多,每個月是六兩,一年就是七十二兩。
馬匹草料、宅子修補、人情往來、宴會宴請七七八八加在一起一年也得上百兩。
加上相公和兒子讀書的束修、筆墨紙硯差不多是三百兩。
以上就是五百三十二兩,天呐!家裏這是入不敷出了,一年到頭攢不下一兩銀子!
“唉……”一聲歎息,風光也僅限於在村裏。
“不過娘也別擔心,之前叔祖母不是給您來信說合作美顏丹的生意嗎?
前前後後我也做了幾十顆,估計明年就好了,怎麽著不能賺個幾百兩,有可能更多。
但是這生意來錢快,就容易招別人的眼,如果沒有強大的背景,很容易被人盯上。
現在我們是有府城蔣家和京城劉家依靠,但是靠別人始終是下策。
所以娘,我不但不能退學歸家,反而要努力讀書考取功名,當大官。”
蔣小七目光堅定地看著母親,“隻有我有了足夠的實力,才能成為您、成為姐姐、成為我們一家人的依靠。”
林月娘看著眼前的小小的兒子,一時間眼睛酸澀,欣慰又感動。
臘月二十八,蔣小七終於也見到了那個不怎麽熟悉的童生爹。
與蔣小七此次考取丙班第一不同,蔣文清這個當爹的在縣學次次考試墊底,掙紮在被勸退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