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離家
女穿男後,靠讀書為家族改換門楣 作者:小肉丸子超級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歲稚齡熟讀百三千,開始習四書文?”
“爹,這是誰家的孩子,未免太言過其實了吧?”
蔣長青的書房內,蔣家父子兩麵前一封普通的書信展開,但信上的內容卻實在不普通。
無他,說的未免太過了些,但是這是遠房堂弟寄來的,不能不給這個麵子看一看。
“文海,你怎麽看?”
“爹,如果信上所說屬實,那這個孩子可謂當之無愧的天才兒童,但是嘛~是真是假還有待考證。”
“嗯,蔣長壽這個人我有些了解,想當年他也有意讓蔣文清來族學讀書,但後來看兒子天賦實在一般,便自己放棄了。
其實當初他若拉下臉求一求當時的族長,族長未必不會給他這個麵子。
可他放棄了這個打算,可見此人是個有分寸有成算的,不想浪費了這點香火情。”
“還有這等事?那看來這個長壽族叔確實和旁的族人有所不同。是個值得相幫之人?”
“哎~也不能過早下定論,不過,還是得看看他信中所講是否屬實。
若是蔣家族裏真的出了個小天才,那也是我全族之幸,免得我致仕之後家中青黃不接,無人庇佑。”
蔣長青歎了口氣,他一向注重族中子弟的教學,族學裏不僅有三個舉人授課,他不忙的時候也常去指導。
但是這麽多年了,竟再也沒有出過兩榜進士。
考的最好的不過是三叔家的老二,那也隻是個同進士,以後頂天也就是做個六品小官,比他還不如。
“文海,收拾一下,去一趟長壽縣吧,看看這個孩子是否名副其實。”
“我一個人去?要不叫二弟一起?”
“也好,最近文浩有些過於用功了,距離鄉試還有一年多,不該如此緊張,是該出去散散心、換換腦子。”
“好,我去二弟院子找他,他肯定也想考考這小神童呢,嘿嘿~”
蔣文海顛顛兒的跑了,絲毫沒有一點兒身為人父的穩重,他那八歲的兒子看起來都比他穩重內斂些。
“穩重一點,跑跑跳跳成何體統!”
“知道了爹!”改跑為極速競走,嗖得一下消失在回廊。
“臭小子!”
蔣長青無奈,自己這倆兒子,大的過於活潑,小的過於穩重,要是能中和一下該多好。
老大已經二十有五了,如今還是個秀才。
老二身子不好,不然上次鄉試就不會落榜,早該是舉人的。
哎~這個年紀考上進士才能算青年才俊,終究是晚了一步。
官道
“駕!駕!”
“老王,快點兒,再快點兒!太慢了,比騾子還慢。”
“大哥,為何如此著急?”
“嗨~這不是著急見咱們族的神童嘛~你我三歲的時候會些什麽?
百三千咱們當然會,可三歲開始讀四書就未免太誇張了吧!你就不好奇真假?”
“嗯,好奇。”
“切~我沒看出來,你還有心思捧著書本,哪裏看出好奇了。”
“大哥,早一個時辰晚一個時辰會如何?
長壽縣的小神童又不會因你晚到憑空消失,作何如此心急,總會到的不是嗎?”
蔣文浩不緊不慢地翻了一頁書,又將茶水斟滿。
蔣文海無奈了,車夫不急,馬匹不急,二弟也不急,合著就他一個人著急是吧!
得得得,他也喝茶,不急了!
神童又不會跑!
蔣文浩偷偷抬眼,嘴角噙著一抹笑。
他也急著見族中神童小子,但他才不會像大哥那麽不穩重,他這一路還得好好想想到了之後給那孩子出些什麽考題呢~
“公子,進長壽縣城了,看著是再有兩三個時辰就能到長壽村了。”
“好,先找家客棧吧,天色漸晚,此時上門也不禮貌,明日一早我們帶上見麵禮再上門。”
“是,公子。”
“怎麽?大哥這是又不急了?”
“說什麽呢,就算再急也不能不顧禮數,不看看都什麽時辰了,太陽都快落山了。”
“嗬嗬,是,都聽大哥的!”
養尊處優的兩位公子倒是也住得慣這偏遠縣城的小客棧,畢竟都是經曆過鄉試小考舍洗禮的英才,這都不叫事兒~
蔣文清已經入了縣學,十日一休沐,但蔣地主不讓他十日一回家,規定了一個月歸家一次,一應用品自由小廝來送。
這日清晨,蔣文清上街買吃食,見到一輛印有蔣家族徽的青篷馬車從客棧駛出。
那不是他家的馬車,看族徽的顏色,像是府城嫡係一脈。
府城蔣家來人了?難道是來找爹的?
但他現在也不能回家一探究竟,畢竟剛來縣學沒幾日,距離可以歸家的日子還早著呢~
算了,估計也是和自己沒啥關係的,畢竟長這麽大除了祭祖,就沒見過蔣家嫡係的人,沒有任何交集。
蔣文清很快就把這個插曲拋諸腦後,買了最愛的燒雞回了縣學。
長壽村
“籲~”
“大娘,勞煩和您打聽一下,蔣家在哪個方向。”
大樹下三三兩兩乘涼的老婦人平時少見馬車,多是牛車、騾車。
見來人問路也不敢怠慢:“是哪裏來的客人啊,蔣家就在村尾,那個最氣派的二進院就是蔣家的宅子。”
“多謝大娘,我們是府城來的蔣家人,過來探望蔣族叔的。”
“哦哦,原來是本家來人啊,蔣家果然都是富貴人,蔣地主家就豪富,沒想到這府城來人更加氣派呢!”
“額,嗬嗬,走吧老王,時辰不早了。”
車夫老王看著剛剛升起不多的太陽,撓了撓頭:“駕!”
馬車‘噠噠噠’地往村尾去。
“蔣宅”
“沒錯,就是這裏了,爹說長壽村就族叔一家姓蔣的,當初分家之所以選在長壽縣的長壽村落戶,就是看重‘長壽’二字,寓意好,還恰巧和族叔同名。”
“族叔是個妙人。”蔣文浩道。
“哎呀,啥妙不妙的,去叫門吧!”蔣文海跳下車,也不支使車夫老王,自己上前叫門。
‘嗒嗒嗒’叩響門環。
沒叩幾下,門就開了一個小縫兒,門是開了,奇怪的是並不見有人出門相迎。
“爹,這是誰家的孩子,未免太言過其實了吧?”
蔣長青的書房內,蔣家父子兩麵前一封普通的書信展開,但信上的內容卻實在不普通。
無他,說的未免太過了些,但是這是遠房堂弟寄來的,不能不給這個麵子看一看。
“文海,你怎麽看?”
“爹,如果信上所說屬實,那這個孩子可謂當之無愧的天才兒童,但是嘛~是真是假還有待考證。”
“嗯,蔣長壽這個人我有些了解,想當年他也有意讓蔣文清來族學讀書,但後來看兒子天賦實在一般,便自己放棄了。
其實當初他若拉下臉求一求當時的族長,族長未必不會給他這個麵子。
可他放棄了這個打算,可見此人是個有分寸有成算的,不想浪費了這點香火情。”
“還有這等事?那看來這個長壽族叔確實和旁的族人有所不同。是個值得相幫之人?”
“哎~也不能過早下定論,不過,還是得看看他信中所講是否屬實。
若是蔣家族裏真的出了個小天才,那也是我全族之幸,免得我致仕之後家中青黃不接,無人庇佑。”
蔣長青歎了口氣,他一向注重族中子弟的教學,族學裏不僅有三個舉人授課,他不忙的時候也常去指導。
但是這麽多年了,竟再也沒有出過兩榜進士。
考的最好的不過是三叔家的老二,那也隻是個同進士,以後頂天也就是做個六品小官,比他還不如。
“文海,收拾一下,去一趟長壽縣吧,看看這個孩子是否名副其實。”
“我一個人去?要不叫二弟一起?”
“也好,最近文浩有些過於用功了,距離鄉試還有一年多,不該如此緊張,是該出去散散心、換換腦子。”
“好,我去二弟院子找他,他肯定也想考考這小神童呢,嘿嘿~”
蔣文海顛顛兒的跑了,絲毫沒有一點兒身為人父的穩重,他那八歲的兒子看起來都比他穩重內斂些。
“穩重一點,跑跑跳跳成何體統!”
“知道了爹!”改跑為極速競走,嗖得一下消失在回廊。
“臭小子!”
蔣長青無奈,自己這倆兒子,大的過於活潑,小的過於穩重,要是能中和一下該多好。
老大已經二十有五了,如今還是個秀才。
老二身子不好,不然上次鄉試就不會落榜,早該是舉人的。
哎~這個年紀考上進士才能算青年才俊,終究是晚了一步。
官道
“駕!駕!”
“老王,快點兒,再快點兒!太慢了,比騾子還慢。”
“大哥,為何如此著急?”
“嗨~這不是著急見咱們族的神童嘛~你我三歲的時候會些什麽?
百三千咱們當然會,可三歲開始讀四書就未免太誇張了吧!你就不好奇真假?”
“嗯,好奇。”
“切~我沒看出來,你還有心思捧著書本,哪裏看出好奇了。”
“大哥,早一個時辰晚一個時辰會如何?
長壽縣的小神童又不會因你晚到憑空消失,作何如此心急,總會到的不是嗎?”
蔣文浩不緊不慢地翻了一頁書,又將茶水斟滿。
蔣文海無奈了,車夫不急,馬匹不急,二弟也不急,合著就他一個人著急是吧!
得得得,他也喝茶,不急了!
神童又不會跑!
蔣文浩偷偷抬眼,嘴角噙著一抹笑。
他也急著見族中神童小子,但他才不會像大哥那麽不穩重,他這一路還得好好想想到了之後給那孩子出些什麽考題呢~
“公子,進長壽縣城了,看著是再有兩三個時辰就能到長壽村了。”
“好,先找家客棧吧,天色漸晚,此時上門也不禮貌,明日一早我們帶上見麵禮再上門。”
“是,公子。”
“怎麽?大哥這是又不急了?”
“說什麽呢,就算再急也不能不顧禮數,不看看都什麽時辰了,太陽都快落山了。”
“嗬嗬,是,都聽大哥的!”
養尊處優的兩位公子倒是也住得慣這偏遠縣城的小客棧,畢竟都是經曆過鄉試小考舍洗禮的英才,這都不叫事兒~
蔣文清已經入了縣學,十日一休沐,但蔣地主不讓他十日一回家,規定了一個月歸家一次,一應用品自由小廝來送。
這日清晨,蔣文清上街買吃食,見到一輛印有蔣家族徽的青篷馬車從客棧駛出。
那不是他家的馬車,看族徽的顏色,像是府城嫡係一脈。
府城蔣家來人了?難道是來找爹的?
但他現在也不能回家一探究竟,畢竟剛來縣學沒幾日,距離可以歸家的日子還早著呢~
算了,估計也是和自己沒啥關係的,畢竟長這麽大除了祭祖,就沒見過蔣家嫡係的人,沒有任何交集。
蔣文清很快就把這個插曲拋諸腦後,買了最愛的燒雞回了縣學。
長壽村
“籲~”
“大娘,勞煩和您打聽一下,蔣家在哪個方向。”
大樹下三三兩兩乘涼的老婦人平時少見馬車,多是牛車、騾車。
見來人問路也不敢怠慢:“是哪裏來的客人啊,蔣家就在村尾,那個最氣派的二進院就是蔣家的宅子。”
“多謝大娘,我們是府城來的蔣家人,過來探望蔣族叔的。”
“哦哦,原來是本家來人啊,蔣家果然都是富貴人,蔣地主家就豪富,沒想到這府城來人更加氣派呢!”
“額,嗬嗬,走吧老王,時辰不早了。”
車夫老王看著剛剛升起不多的太陽,撓了撓頭:“駕!”
馬車‘噠噠噠’地往村尾去。
“蔣宅”
“沒錯,就是這裏了,爹說長壽村就族叔一家姓蔣的,當初分家之所以選在長壽縣的長壽村落戶,就是看重‘長壽’二字,寓意好,還恰巧和族叔同名。”
“族叔是個妙人。”蔣文浩道。
“哎呀,啥妙不妙的,去叫門吧!”蔣文海跳下車,也不支使車夫老王,自己上前叫門。
‘嗒嗒嗒’叩響門環。
沒叩幾下,門就開了一個小縫兒,門是開了,奇怪的是並不見有人出門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