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禪和廟號是怎麽貶值的。】


    【曆史上,在泰山封禪的帝王有六位,分別為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恒。】


    (武則天沒有泰山封禪,她封禪的地點是嵩山。)


    “李隆基?他也配封禪泰山!”原武德時空的李淵氣的跳腳:“逆子,你過來,先把皇位還給朕,朕去泰山封個禪。”


    宋朝,趙匡胤眼前一亮:“趙恒?是大宋的哪一位皇帝?真長臉啊。”


    (趙恒出生於乾德六年,即968年。這裏設定為建隆二年,即962年。)


    【所以很多人都會問,唐太宗為何沒有封禪?論功績,唐太宗完全可以把唐高宗和唐玄宗踩在腳下的。】


    鹹亨時空,李治的笑容凝固了:“什麽意思?”


    (鹹亨元年的李治已經封禪了。)


    【其實唐太宗確實有封禪的想法,第一次便是貞觀六年,但是被魏征以勞民傷財的理由拒絕了。】


    【第二次是貞觀十五年,但是這一年天降彗星,太史令認為這是上天警示,不適合封禪。】


    【第三次是貞觀二十二年,這次的原因非常簡單,這個時候的唐太宗的身體已經油盡燈枯了,開始準備磕藥了。】


    “兔崽子!”李世民拿起熱熔膠棒,下意識的摸了摸手指,結果沒摸到戒指。


    李世民身邊,長孫皇後拿著戒指對李世民笑了笑:“二哥,張彥說的是實話。”


    【雖然唐太宗未能封禪,但縱觀曆史,這何嚐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


    曆朝曆代一頭問號,明智的做法?


    劉秀則是鬱悶的看向東方:“泰山不會也臭了吧?”


    【如果說唐太宗是因為特殊原因未能封禪,那大明的永樂皇帝則是直接拒絕封禪。】


    “朱棣為什麽拒絕?”長孫皇後不解,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仿佛猜到了原因:“看來問題出在這個趙恒身上。朱棣那個家夥雖然姓朱,但是別把他當成豬,他很厲害。”


    【永樂十四年,禮部祠祭清吏司郎中周訥就上言朱棣封禪。】


    【但是被朱棣駁回了。】


    【隨後大臣呂震再次上言:皇上聖德神功,昭格上下,宜加訥請。】


    【這一次,朱棣依舊拒絕:今天下雖無事,然水旱疾疫亦間有之,朕每聞郡縣上奏未嚐不惕然於心,豈敢自謂太平之世?且聖經未嚐言封禪,唐太宗亦不為封禪,魏徽每以堯舜之事望太宗,爾欲處朕於太宗之下?亦異乎徽之愛君矣,爾當以古人自勉,庶幾不忝宗伯之任!】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家魏徵常常用堯舜的事跡來要求太宗,你是要把我置於唐太宗之下?你怎麽就和人家魏徵愛唐太宗那麽不一樣呢!你應當以古人自勉,這才不辱沒你的職位】


    “朱棣還不服氣。”李世民總算高興了,被別人當做榜樣,是一件讓人自豪的事。


    【除了這方麵原因以外,朱棣還知道上一個封禪的到底是什麽成色,和他封禪泰山,丟人。】


    始皇時空,嬴政僵住了,他現在後悔封禪了,現在撤回還來得及嗎?


    【唐太宗沒有封禪的事給了永樂皇帝一個完美的理由。】


    【眾所周知,永樂皇帝一直以唐太宗為榜樣。】


    【治國,永樂皇帝學了,打仗,永樂皇帝學了,親自帶兵出征,永樂皇帝也學了。】


    李世民更開心了,隻不過下一刻,李世民就開心不起來了。


    【這皇位怎麽來的,永樂皇帝更是青出於藍勝於藍。】


    “觀音婢!把戒指給朕!”


    “張彥!朕和你沒完!”朱棣也繃不住了,張彥變了,熟悉之後就變了。


    漢武時空,劉徹已經笑的直不起腰了:“不愧是標杆,朕服氣。”


    【永樂皇帝一生都在拿唐太宗當口頭禪,這也從側麵告訴大臣,他死之後,就要太宗這個廟號。】


    【雖然曆史上的太宗沒有幾個是和平繼位的,但是太宗這個廟號卻是最能證明二代皇帝正統的廟號。】


    曆代太宗有些不好意思,這能怪他們嗎?


    【像永樂皇帝這種通過前代君主的廟號來證明自己的很多。】


    【比如乾隆皇帝。】


    乾隆時空,身體剛剛恢複的乾隆咬牙切齒的看著天幕:“你最好說一句好話。”


    【乾隆皇帝崇拜他的祖父康熙皇帝,這也是暗示大臣,他死後要給他一個祖的廟號。】


    【繼位的嘉慶皇帝也是個孝順的孩子,都沒和大臣商議,就給了乾隆一個高宗的廟號。】


    此時的乾隆一口血吐了出來:“逆,,,逆子!”


    “太高中世,高宗這個廟號挺好的啊。”李治心頭湧現出不好的感覺。


    【乾隆皇帝曾經寫了一首詩,叫做題宋中興聖政草。】


    【少康光武始堪稱,何事建炎號中興。


    輕議武湯慚盡善,高談堯舜匹先登。


    偏安祗有姑息計,北伐曾無恢複能。


    徒曰親征望敵返,未聞業創受終膺。


    求賢進退都無定,遠佞優遊幾實曾。


    碎寶細人索供故,斥璫內侍竊權仍。


    舉凡率可知時政,曲譽安能逃後繩。


    七字永言昭鑒戒,艱哉天命慎欽承。】


    【全篇翻譯下來就是罵宋高宗,也就是建炎(紹興)皇帝。】


    【在宋高宗之後,元明兩代四百年無人願意用高宗這個廟號。】


    【嘉慶皇帝此舉也是彌補了這四百年的空缺。】


    不出意外,乾隆皇帝又被氣暈了。


    鹹亨時空,李治當即讓大臣上朝,你別管現在是什麽時候吧,反正上朝就對了。


    李治也接受不了了,他不想和昏君用一個廟號。


    天幕關閉後,朱棣第一時間出現在了天幕空間:“張彥!你給朕出來!”


    朱媺娖默默的遠離張彥,她都提醒了,不能這樣剪輯視頻的。


    張彥就實在多了:“麗質,交給你了。”


    “好。”李麗質調出小天幕,直接把朱棣踢了出去。


    李麗質是個連親爹都敢踢的狠人,更別說朱棣了。


    被踢出去的朱棣還是懵圈的:“長樂公主,你幾個意思啊。”


    “天幕空間是個講文明的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紛紛落花櫻吹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紛紛落花櫻吹雪並收藏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