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也沒管清朝皇帝們如何崩潰。
一轉身,張彥發現李治已經走了,不走不行,不走還要挨揍。
“張彥,這個新年你準備在哪裏過?”
張彥想了想:“在天幕空間吧。”
張彥也沒其他地方去。
“要不你去大唐,你還沒去過大唐呢。”李麗質也是第一次離開皇宮那麽長時間。
(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並在漢武帝時期正式確立為農曆新年的歲首,這裏直接統一了。)
“也不是不可以,不過要多穿一點,外麵挺冷的。”
隨後張彥兌換了很多零食,空著手去不好。
李麗質笑眯眯的:“新年我們在大唐通宵雙排。”
“麗質,你忘了,手機帶不出去。”張彥很不客氣的打碎了李麗質的幻想。
“啊!把這茬忘了。”
隨後李麗質內心開始掙紮了,腦海中出現了一黑一白兩個小人。
小黑人對李麗質說:“回大唐就玩不了手機了,不能打遊戲了,所以這個新年在天幕空間過吧。”
之後便是小白人:“好呀,好呀。”
拿定主意的李麗質開口了:“算了,不回去了,在天幕空間過吧。”
。。。。。張彥有些震驚,網癮少女恐怖如斯:“行,你開心就好。”
“不過,你阿耶不會生氣吧。”張彥還是很擔心李世民的,閨女過年都不回去,身為老父親會是什麽感受。
“我陪大父啊。”李麗質指了指在不遠處鬥地主的李淵。
“嗯,我相信。”張彥沒打算拆穿李麗質。
雖然李麗質不回去了,但是該準備的禮物還是要準備的。
“張彥,你看,這是那個朱由檢吧,他的臣子逼宮了。”
李麗質現在是個稱職的助理,有事沒事就觀察曆朝曆代。
“大明養士三百年,就養出來一堆蛀蟲。”張彥很鄙視明末的士大夫。
(2000年那段時間,具體時間作者忘了,大眾普遍厭惡明朝皇帝,反而對清朝皇帝和明朝士大夫很推崇。)
(還記得那時電影開頭就是大明成化年間朝廷腐敗黑暗,還有很多人黑朱元璋,說朱元璋弑殺成性,朱棣窮兵黷武,朱由檢更別說了,亡國之君。)
(不過隨著網絡的發展和對曆史的了解,人們開始覺得明朝皇帝其實不錯,既然明朝皇帝沒錯,那錯的就是明朝士大夫。)
(其實這就偏頗了,冤枉明朝士大夫了,士大夫也是有好有壞,不然大明兩百多年,隻依靠皇帝,根本走不下去。當然明末的除外。)
張彥和李麗質聽明白了,朱由檢為了籌錢,找理由抄了幾個大臣的家,這讓朝臣不願意了,以集體辭官威脅朱由檢。
張彥搖了搖頭:“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朱由檢依舊是個扶不上牆的。”
李麗質不解:“你不是挺欣賞朱由檢的嗎?”
李麗質知道,張彥最尊敬的皇帝是四位千古一帝,隨後是朱元璋,再之後便是中興之主。
中興之主之後,張彥最推崇的便是這個朱由檢。
“欣賞他是一方麵,不過這不代表他有能力。”
張彥開始給李麗質解釋:“麗質,我之所以欣賞中興之主,是因為他們就是走鋼絲,進,萬事大吉,退,萬劫不複。”
“如果說繼承盛世並把盛世延續下去,一個守成之君就可以,但中興之主繼承的是走下坡路,甚至瀕臨滅亡的王朝,把這種王朝拉回正軌,這才是本事。”
“哦。”李麗質似懂非懂的:“你喜歡有本事的皇帝唄,可是這個朱由檢能力不行啊。”
張彥笑了笑:“自古以來,最高榮譽的死法就是以身殉國。”
“崇禎做到了這一點,先別說是不是為了所謂的麵子不想提,想讓大臣提,但結果就是他殉國了。”
“就因為他以身殉國,他所有的罪責和愚蠢都被人忽視了。”
“啊,原來是這樣啊。”李麗質好像明白了:“如果我阿耶當麵南遷呢?”
“那就沒有天可汗了,天可汗是絕對不能丟下百姓逃跑的。”
李麗質有些慶幸:“多虧當年阿耶沒有南遷。”
張彥知道,李世民不可能南遷,僅僅一個渭水之盟都能讓李世民記一輩子,讓他南遷?還不如一刀砍死他呢。
“張彥,你想怎麽幫朱由檢?”李麗質知道張彥在想什麽。
張彥冷笑:“怎麽幫?多簡單啊,讓士大夫身敗名裂,給朱由檢一個天降祖宗。”
李麗質憐憫的看了一眼明末的士大夫,這個祖宗是誰,不用考慮,指定是朱元璋,而且還帶兩個贈品,朱棣和朱見深。
“你這是想讓明朝三個皇帝過去啊。”
張彥很實在的點頭:“士大夫由朱元璋解決,草原蒙古有朱棣,滿清有朱見深,多合適呀,術業有專攻。”
“麗質,你給他們三個傳話,讓他們準備好。”
張彥現在要製作視頻,明末士大夫的嘴臉讓張彥覺得惡心,還有就是朱由檢的無能,孫傳庭都給你複活了,忠臣名單和奸臣名單也給了,這還解決不了?
就為了那點臉麵?還大言不慚的告訴孫傳庭他不會拖後腿了。
【倘若把崇禎皇帝換成明太祖,大明還有希望嗎?】
此時的朱由檢渾身顫抖,這次是說他這個時空的。
崇禎時空的群臣也停下了,紛紛抬頭。
【這一點無可否認,明太祖一定可以拯救大明,明末的局勢再亂,也不如明太祖開局一個碗來的艱難,最多就是再打一遍天下。】
洪武時空的朱元璋目光複雜:“張公子,這話怎麽怪怪的?”
“怪什麽怪,趕緊的,隨時準備出征。”馬皇後憋著一口氣呢,什麽阿貓阿狗,敢欺負大明後世皇帝。
與此同時,朱棣和朱見深也到了。
“見深,過來。”朱元璋對朱見深笑臉相迎,這可把朱棣羨慕壞了。
“爹,我呢?”朱棣還抱有僥幸心理。
“你先跪下,爹求你個事,你那三大營不錯。”
“爹,我沒事了,你不必這樣。”朱棣擦了擦汗,這是給他釜底抽薪啊。
“就算不必了,你也給咱在一邊跪著。”
一轉身,張彥發現李治已經走了,不走不行,不走還要挨揍。
“張彥,這個新年你準備在哪裏過?”
張彥想了想:“在天幕空間吧。”
張彥也沒其他地方去。
“要不你去大唐,你還沒去過大唐呢。”李麗質也是第一次離開皇宮那麽長時間。
(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並在漢武帝時期正式確立為農曆新年的歲首,這裏直接統一了。)
“也不是不可以,不過要多穿一點,外麵挺冷的。”
隨後張彥兌換了很多零食,空著手去不好。
李麗質笑眯眯的:“新年我們在大唐通宵雙排。”
“麗質,你忘了,手機帶不出去。”張彥很不客氣的打碎了李麗質的幻想。
“啊!把這茬忘了。”
隨後李麗質內心開始掙紮了,腦海中出現了一黑一白兩個小人。
小黑人對李麗質說:“回大唐就玩不了手機了,不能打遊戲了,所以這個新年在天幕空間過吧。”
之後便是小白人:“好呀,好呀。”
拿定主意的李麗質開口了:“算了,不回去了,在天幕空間過吧。”
。。。。。張彥有些震驚,網癮少女恐怖如斯:“行,你開心就好。”
“不過,你阿耶不會生氣吧。”張彥還是很擔心李世民的,閨女過年都不回去,身為老父親會是什麽感受。
“我陪大父啊。”李麗質指了指在不遠處鬥地主的李淵。
“嗯,我相信。”張彥沒打算拆穿李麗質。
雖然李麗質不回去了,但是該準備的禮物還是要準備的。
“張彥,你看,這是那個朱由檢吧,他的臣子逼宮了。”
李麗質現在是個稱職的助理,有事沒事就觀察曆朝曆代。
“大明養士三百年,就養出來一堆蛀蟲。”張彥很鄙視明末的士大夫。
(2000年那段時間,具體時間作者忘了,大眾普遍厭惡明朝皇帝,反而對清朝皇帝和明朝士大夫很推崇。)
(還記得那時電影開頭就是大明成化年間朝廷腐敗黑暗,還有很多人黑朱元璋,說朱元璋弑殺成性,朱棣窮兵黷武,朱由檢更別說了,亡國之君。)
(不過隨著網絡的發展和對曆史的了解,人們開始覺得明朝皇帝其實不錯,既然明朝皇帝沒錯,那錯的就是明朝士大夫。)
(其實這就偏頗了,冤枉明朝士大夫了,士大夫也是有好有壞,不然大明兩百多年,隻依靠皇帝,根本走不下去。當然明末的除外。)
張彥和李麗質聽明白了,朱由檢為了籌錢,找理由抄了幾個大臣的家,這讓朝臣不願意了,以集體辭官威脅朱由檢。
張彥搖了搖頭:“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朱由檢依舊是個扶不上牆的。”
李麗質不解:“你不是挺欣賞朱由檢的嗎?”
李麗質知道,張彥最尊敬的皇帝是四位千古一帝,隨後是朱元璋,再之後便是中興之主。
中興之主之後,張彥最推崇的便是這個朱由檢。
“欣賞他是一方麵,不過這不代表他有能力。”
張彥開始給李麗質解釋:“麗質,我之所以欣賞中興之主,是因為他們就是走鋼絲,進,萬事大吉,退,萬劫不複。”
“如果說繼承盛世並把盛世延續下去,一個守成之君就可以,但中興之主繼承的是走下坡路,甚至瀕臨滅亡的王朝,把這種王朝拉回正軌,這才是本事。”
“哦。”李麗質似懂非懂的:“你喜歡有本事的皇帝唄,可是這個朱由檢能力不行啊。”
張彥笑了笑:“自古以來,最高榮譽的死法就是以身殉國。”
“崇禎做到了這一點,先別說是不是為了所謂的麵子不想提,想讓大臣提,但結果就是他殉國了。”
“就因為他以身殉國,他所有的罪責和愚蠢都被人忽視了。”
“啊,原來是這樣啊。”李麗質好像明白了:“如果我阿耶當麵南遷呢?”
“那就沒有天可汗了,天可汗是絕對不能丟下百姓逃跑的。”
李麗質有些慶幸:“多虧當年阿耶沒有南遷。”
張彥知道,李世民不可能南遷,僅僅一個渭水之盟都能讓李世民記一輩子,讓他南遷?還不如一刀砍死他呢。
“張彥,你想怎麽幫朱由檢?”李麗質知道張彥在想什麽。
張彥冷笑:“怎麽幫?多簡單啊,讓士大夫身敗名裂,給朱由檢一個天降祖宗。”
李麗質憐憫的看了一眼明末的士大夫,這個祖宗是誰,不用考慮,指定是朱元璋,而且還帶兩個贈品,朱棣和朱見深。
“你這是想讓明朝三個皇帝過去啊。”
張彥很實在的點頭:“士大夫由朱元璋解決,草原蒙古有朱棣,滿清有朱見深,多合適呀,術業有專攻。”
“麗質,你給他們三個傳話,讓他們準備好。”
張彥現在要製作視頻,明末士大夫的嘴臉讓張彥覺得惡心,還有就是朱由檢的無能,孫傳庭都給你複活了,忠臣名單和奸臣名單也給了,這還解決不了?
就為了那點臉麵?還大言不慚的告訴孫傳庭他不會拖後腿了。
【倘若把崇禎皇帝換成明太祖,大明還有希望嗎?】
此時的朱由檢渾身顫抖,這次是說他這個時空的。
崇禎時空的群臣也停下了,紛紛抬頭。
【這一點無可否認,明太祖一定可以拯救大明,明末的局勢再亂,也不如明太祖開局一個碗來的艱難,最多就是再打一遍天下。】
洪武時空的朱元璋目光複雜:“張公子,這話怎麽怪怪的?”
“怪什麽怪,趕緊的,隨時準備出征。”馬皇後憋著一口氣呢,什麽阿貓阿狗,敢欺負大明後世皇帝。
與此同時,朱棣和朱見深也到了。
“見深,過來。”朱元璋對朱見深笑臉相迎,這可把朱棣羨慕壞了。
“爹,我呢?”朱棣還抱有僥幸心理。
“你先跪下,爹求你個事,你那三大營不錯。”
“爹,我沒事了,你不必這樣。”朱棣擦了擦汗,這是給他釜底抽薪啊。
“就算不必了,你也給咱在一邊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