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牛衛和玄甲軍很快集結完畢了。


    “大唐皇帝令。令千牛衛,玄甲軍前往大唐大中時空,撥亂反正!”


    隨著張阿難宣讀李世民的旨意,千牛衛和玄甲軍士氣大漲。


    天幕再次打開。張彥可不會放棄這個曆史性的時刻。必須要直播才行。


    天幕中,李世民率領軍隊走進光幕。


    大中十二年,此時的張議潮正抬頭看向天幕,內心的激動無法用言語表明了。


    這個時期的大明宮前,光幕出現了,隻見李世民一身戰甲,帶著初唐時期的軍隊到達了。


    李世民抬頭看向天幕冷冷一笑:“朕來了。”


    與此同時,李世民身後的軍隊也是抬頭。


    宣告天下,貞觀時期的最強軍隊,玄甲軍的到來。


    大中時期的百姓已經沸騰了。


    而李忱則是慌慌張張的去迎接,這可是祖宗降臨。


    洪武時期,朱元璋看著天幕,輕輕一笑:“看來李世民要撥亂反正了。”


    馬皇後也深以為然:“確實,以他的能力足夠掃清大中時期的弊病。更何況他還帶著玄甲軍。”


    初唐時期的軍隊可不是後期大唐可以比的,初唐軍隊可以說能吊打當時的一切。


    “後世子孫李忱叩見太宗皇帝。”李忱跪在李世民麵前,根本不敢抬頭。


    “就你?小太宗?能力不夠就不要想著和朕相提並論。”


    天幕空間中,張彥扶額。


    朱瞻基也有些無語:“這唐太宗還想讓他的子孫都像他一樣?這不是開玩笑嗎。”


    “確實,如果都是千古一帝級別的,那真的是萬世一朝了。”張彥也覺得李世民的要求太高了。


    李忱內心複雜,這是當著天下人的麵被訓了,關鍵是還被祖宗給訓了。


    “小郎君,你說。”李世民對著戒指開口,這把大中時期的人整懵了。


    “嗯,朕知道了。”


    隨後李世民看向宦官:“你們是準備自己把兵權交出來,還是朕把你們都宰了,再把兵權收回來?”


    一句話把大中時期的宦官嚇的瑟瑟發抖,當場表示願意交權,都沒有一點猶豫。


    天幕空間中,朱瞻基傻眼了:“不是,這麽簡單?”


    張彥白了他一眼:“這不廢話嘛,先別說唐太宗的威望,就說他身後的軍隊,那些宦官敢動嗎?”


    “縱然神策軍有十幾萬又如何?虎牢關一戰,玄甲軍三千破十萬,更何況,你認為神策軍敢對唐太宗動手?”


    “也對。”朱瞻基釋懷了,畢竟一提大唐,第一個想起的皇帝就是李世民,這是無可爭議的。


    在朝臣的簇擁下,李世民進了皇宮。


    李忱這個晚唐最強帝王也隻能是陪襯。


    “李忱,給各地節度使傳旨,讓他們立刻進京,那些造反的也一樣。”


    李忱有些懵:“太宗,那些造反的節度使不會來的。”


    “沒關係,你的聖旨請不來他們,朕就讓李靖親自去請他們。”


    作為馬上皇帝,李世民可不會跟那些節度使廢話,如果給臉不要,那就去投胎吧。


    貞觀時期,看著天幕的李靖興奮了,自從滅掉突厥,他都快閑的長草了,正好去大中時期陪那些後輩們玩玩,就當哄孩子了。


    李世民在張彥口中得知了節度使的存在。


    “節度使是哪個蠢貨設立的?”李世民覺得不可思議,這個節度使的權力大的離譜,軍政財一把抓,有這樣的嗎?


    幹脆直接封個諸侯王多好。


    李忱唯唯諾諾的:“是玄宗皇帝設立的。”


    “玄宗?”李世民不理解。畢竟在李隆基以前,沒有玄宗這個廟號。


    “說一下諡號。”李世民有些不耐煩,竟然觸及到了知識盲區。


    “是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李忱根本不敢隱瞞。


    “什麽?”李世民再次傻眼,又觸及到了知識盲區。


    李忱看出了李世民的疑惑:“太宗,您的諡號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天幕空間中,張彥笑噴了,也對,諡號是從李世民之後才開始崩的。他不知道很正常。


    “這是誰定的。”李世民想捶人。


    春秋時期,孔子一臉複雜:“說李世民是文皇帝可以,武皇帝也合適,但是這個孝?”


    孔子表示不認同。


    李忱看著麵色鐵青的李世民也有些心虛:“是玄宗皇帝。”


    李世民的諡號不止改了一次,隻不過最後定下的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改回去。”李世民一錘定音,他為廟號撥亂反正了,結果諡號又毀了。


    “那太宗皇帝,是改回文皇帝嗎?”


    “對。”李世民挺喜歡‘文’這個諡號的。


    李淵以武立國建立大唐,他順位繼承以文治天下就挺好。你別管他那太子之位是怎麽來的吧。


    就算說破天,他也是先被封為太子,之後繼承皇位的。


    李忱這邊心驚膽戰的,節度使那邊也好不到哪裏去。


    本來天幕一出,人心向唐,結果時空通道一開,太宗降臨,天下百姓更加向往大唐了。


    那些造反的節度使悔不當初,不過無論如何都要去長安了,不然等貞觀時期的兵馬一到,那就難說了。


    這也不用等聖旨了,畢竟天幕一直在直播,你等聖旨到了之後再去,和自動去請罪,意義不一樣。


    “還有,香積寺之戰是什麽時候的事?”李世民可沒忘記那場慘烈的戰鬥。


    看著一直握著天子劍的李世民,李忱覺得自己後背發涼:“是至德二年。”


    “皇帝是誰。直接說名字。”李世民已經不想問廟號和諡號了,心累。


    “李亨。”李忱心裏苦,隻能委屈祖宗了,畢竟麵前有一位更大的祖宗。


    開元時期,李隆基怒了:“來人,把李亨帶過來!朕要讓他給祖宗賠罪!”


    “具體發生了什麽?”李世民有些不耐煩。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叛亂,香積寺一戰就是那場叛亂中的戰爭,那場叛亂持續了八年。”


    “天寶是誰的年號?”李世民握劍的手更加用力了。


    李忱渾身顫抖:“唐玄宗,李隆基。是太宗皇帝的曾孫。”


    開元年間,李隆基已經傻眼了,怎麽會是他?


    “知道了。”李世民很平靜,但是隻有李世民自己知道他有多憤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紛紛落花櫻吹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紛紛落花櫻吹雪並收藏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