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十九年登進士,成為永樂大帝的臣子,剛成為進士時,就敢直言不諱,痛罵永樂大帝。】


    【能言,敢言,國之瑰寶。整治他也好,教他也罷,但是有一點,絕不能殺。】


    【他能讓當時的皇太子親自給他蓋被褥,他也是永樂大帝給皇太孫也就是以後的宣德皇帝留下的得力大臣。】


    這話一出,朱高煦直接破防了,他被自己的親爹,喂了個大餅!


    朱棣自知理虧,默默的低下了頭,沒辦法,老二確實不適合當皇帝。


    【宣德五年,他被派遣巡撫兩地,給兩地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呼青天,就算是盜賊,聽到他的名字也要退避三舍,因為盜賊們知道,這位是真正好官。】


    朱元璋愣了一下:“妹子,你覺不覺得這很像一個人?”


    “魏征。”馬皇後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魏征。


    “是呀。”朱元璋很在意君臣有別,這是底線。


    但如果是像魏征那種人物,他的底線變一變,也不是不可以。


    【正統年間,他因為不給皇帝的心腹太監送禮,被誣告入獄。】


    【這也惹惱了另一批人,那就是他曾經治理下的百姓。百姓放下農活,進京為他請願。】


    【正統十四年,屬於他的高光時刻,來了。】


    【他出生於洪武三十一年,好像是注定為挽救這個帝國而出生的。】


    朱元璋傻眼了:“啥?洪武三十一年?大明的人?標兒?千古一帝?還有?那個太監是怎麽回事?”


    朱元璋現在不知道是該生氣還是該高興了。


    但是天幕的那一句挽救帝國,朱元璋知道,要出事。


    【正統十四年,瓦剌入侵,正統皇帝率二十萬大軍禦駕親征,可笑的是,二十萬大軍僅僅準備兩天,就出發了。】


    這話一出,曆朝曆代的武將和懂軍事的帝王怒了。


    “混賬!朱標怎麽教育子孫的?這是白癡嗎?”朱元璋是皇帝,也是將領,而且是大明最厲害的將領,沒有之一,所以朱元璋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貞觀年的武將們差點氣死:“兩天,兩天夠幹什麽的?二十萬大軍,把這二十萬大軍當成二十個人了嗎?”


    身為軍神的李靖看不下去了,他知道,這場仗,必輸無疑,再精銳的士兵,沒飯吃,那就是白搭。


    【最為炸裂的是,正統皇帝竟然讓太監領兵。】


    朱元璋此時的心情不能用生氣來形容了,不孝子孫,把他的話當放屁了。


    【在太監神奇的操作下,二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瓦剌向國都挺進。亡國在即。】


    這四個字差點讓朱元璋暈過去。


    而朱棣此時也黑著一張臉:“朕的好聖孫,過來,讓朕好好疼愛疼愛你。”


    朱瞻基差點被嚇死:“爺爺,這不關我的事啊。”


    但是暴怒的朱棣可不管這些,打不到正統,還打不到宣德嗎?


    【九門乃京師門戶,分派諸將守護。】


    【在麵對瓦剌大軍圍攻,麵對皇帝叫門,他喊出了社稷為重君為輕的口號,尊正統皇帝為太上皇,並把自己安排在最危險的地方。】


    【大軍出城後,關閉城門,將領逃跑,士兵斬將領,前隊逃跑,後隊斬前隊,開戰即死戰。】


    開戰前,各地援兵順路取糧入城,開戰後,城防兵力配置展現在天幕之上。


    楚漢時期,韓信眼前一亮:“厲害。”


    貞觀年間,李靖笑了:“終於來了個能人了。就是不知道那些噴火的棍子是什麽。”


    但是朱元璋和朱棣更關心另一件事,叫門?是他們理解中的叫門嗎?


    【戰爭勝利後,他繼續在京城任職,直到景泰皇帝病重,正統皇帝發動奪門之變複辟。】


    【他和景泰皇帝做的最錯誤的一件事就是心軟,沒有斬草除根。】


    【奪門之變時,他完全有能力製止,如果他出手,奪門之變不可能成功。】


    【但景泰皇帝沒有子嗣,為了這個帝國的安穩,他並沒有反抗。】


    【他失信了,他曾經說過,不會讓正統皇帝再登基,但是為了帝國,他袖手旁觀了。】


    朱元璋已經傻眼了,這是他大明的臣子?他知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他無愧於天下,有愧於景泰皇帝,他拯救了這個帝國,但沒辦法拯救自己。】


    【他被斬首的時候,全城百姓來送行,而斬殺他的劊子手,也因為羞愧,當場自殺。】


    此時朱棣的臉色不能用精彩來形容了,暴打朱瞻基的力度越來越大。


    【按照慣例,錦衣衛開始抄家,這也是讓錦衣衛最破防的時候,參與抄家的錦衣衛皆後悔領這份差事。】


    【錦衣衛掘地三尺,發現這位位極人臣的官員,家境貧寒,他自始至終都沒有貪汙一文錢。】


    【他的死,也意味著帝國的脊梁,斷了,朝中有能力的大臣皆心灰意冷,辭去官職。】


    “畜牲!”朱元璋的怒火直衝天際,他太清楚這名大臣意味著什麽了,這種人就算給朱元璋一百個膽子也不敢殺,當然,也舍不得殺。


    “這個什麽正統皇帝是蠢貨嗎?這種人都敢殺?”李世民已經懷疑人生了,很懷疑這正統皇帝是不是個人。


    嬴政也瘋了:“朕怎麽會有如此愚蠢的後代!”


    【古人說,不爭一世爭百世,我的誌氣比古人更大,我爭的是,萬世之名。】


    【他成功了,他爭到了萬世之名,他就是大明兵部尚書,少保於謙。】


    嬴政瞬間傻眼:“大明?朕的大秦呢?”


    隨著姓名揭秘,於謙的身影清晰了。


    宣德年間,朱瞻基渾身顫抖:“皇爺爺,,,皇爺爺會砍了我的。”


    【於謙,無愧於天下,為文臣楷模,各朝各代除大明外,可對於謙和王文發出邀請,經於謙與王文同意後,消除選擇朝代的記憶,穿越至選擇朝代。】


    已經被處死的於謙和王文的虛影出現在曾經的刑場。


    百姓們興奮了:“於大人,王大人,快離開這裏,去哪都行,不要待在這裏。”


    這場麵被曆朝曆代看到了。


    賢明的君主先是一愣,隨後欣喜若狂,趕緊在麵前出現的邀請書上寫下條件。


    此時最破防的還是朱元璋和朱棣,憑什麽把大明拋棄!


    “混蛋!這是我大明的臣子!”朱元璋都快急哭了,挑不出毛病的臣子,誰不想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紛紛落花櫻吹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紛紛落花櫻吹雪並收藏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