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內涵的劉徹也懶得生氣了:“張公子,有酒嗎?朕饞了。”
“長樂公主,你別這樣看朕,朕拿其他的東西跟你換。”
“這還差不多。”李麗質鬆口了。
從前因為支援曆朝曆代,張彥兌換了很多東西,查了很多資料,以至於張彥過很長時間才能開葷。
這是李麗質不能接受的,但是張彥不會拒絕人,而且李麗質也不能攔著張彥,所以隻能當壞人,主打一個薅羊毛。
尤其是李世民,被薅的最慘。
“張彥,要不拉一個宋朝皇帝?”
正要喝酒的劉徹愣住了:“別,朕丟不起這個人。”
劉徹可以對嬴政和顏悅色,可以和李世民談笑風生,也可以和朱棣稱兄道弟,但是劉徹不能接受宋朝皇帝。
什麽檔次?敢和他們為伍?
“長樂公主,李世民也看不起宋朝皇帝,你確定要拉進來?”
李麗質點頭:“確定啊,宋朝有一個很大的優勢。”
“什麽優勢?”劉徹不理解。
“他們有錢啊,多好的冤大頭啊。”
“這。。。。”劉徹有些傻眼:“不是,李世民不是說你很懂事的嗎?他一個皇帝,為什麽要說謊?”
“不當家不知道油鹽貴。”
張彥有些不好意思,現代青年對錢本來就沒多少概念,更何況對於現在的張彥來說,錢就是那些數字,天幕的獎勵。
“唉,難怪李世民總是訴苦。”劉徹也覺得李世民有些可憐了,好好的閨女,竟然跑偏了。
“曾祖,你不表示一下?”
張彥對大漢沒有保留,劉徹自然也不能小氣,既然劉邦是大漢開國皇帝,劉家的長輩,不表示一下說不過去。
劉邦又傻眼了:“乃公也窮啊。”
“你少來,把給匈奴的東西停了,和親也停了。他們不服就打。打到他們服氣為止。大父給你的東西,不是讓你擺著看的。”
劉徹本來就對和親不感冒,現在就更看不上了,人家大明也不和親,不服就打。
(?劉徹曾經和親過?。劉徹即位之初,繼續推行和親政策,給匈奴送去小公主,並派公孫弘出使匈奴,與匈奴結下友好關係?。)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轉向對匈奴的征伐。劉徹誌在征討匈奴,為先輩報仇雪恥,因此主和的老臣被冷落,而主戰的大臣則受到了重用?。)
這也是李世民和劉徹最佩服大明的地方,和平不是依靠女人和親得來的,而是靠真刀真槍打出來的。
用朱棣的話來說就是,男人都死光了嗎?依靠女人來換取和平了嗎?
所以在對待外族態度上,劉徹和李世民比以前更加強硬了,不服就打,你不跪下叫我爸爸,那我就把你打到跪下叫我爸爸?
劉邦無言以對:“乃公知道了。”
“這才對嘛,不和親,這是大明受後世喜歡的最根本原因,鐵血大明,實至名歸。”
劉徹很實在的點頭:“沒錯,鐵血大明,當然,沒有朱祁鎮,就更完美了。”
“呃,話糙理不糙。”張彥被懟的沒脾氣。
“講真的,明朝很對朕胃口,這樣吧,再抽朱祁鎮時帶朕一個。”
劉徹作為漢朝人,都看不慣朱祁鎮了。
“呃,我相信明太祖會很樂意。”張彥對朱元璋有了新的認識,那家夥確實很疼愛子孫,但他更疼愛大明。
明朝皇帝隻要做的好,朱元璋能幫的一定幫,做的不好,直接大鞭子抽死。
洪武時空,朱祁鈺回來了:“太,,太祖。”
朱元璋注視著朱祁鈺,現在的朱元璋已經沒有以前那樣疼愛朱祁鈺了:“咱會隨時盯著你,你要是不行,那就讓見深上,別給咱丟臉,朱祁鎮的下場,你也知道。”
“重八。”陳氏還打算勸朱元璋。
“娘,這事你別管,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那就不是咱朱家的子孫。”
陳氏歎了口氣,她看出來了,這個時空,她兒子已經不是從前的那個兒子了,雖然對他們的態度沒變,但卻多了皇帝的威嚴,讓人害怕。
“重八,都是朱家子孫,如果不行,也別打死,讓他們當個王。”
“當王?娘,咱去了順治時空還有崇禎時空,那裏的朱家子孫還是朱家子孫嗎?那就是一群豬!蠢豬!”
“百萬朱家子孫,出不了一個漢世祖!”
朱元璋知道,這個鍋也有朱棣的份,但是都到最後時刻了,那些豬還抱有僥幸心理,也不知道怎麽想的。
“如果真變成那樣,咱倒是希望大明宗室能像唐朝宗室一樣,二十年殺一批。”
陳氏被嚇了一跳:“重八,你不許這樣!”
朱祁鈺隻想當個小透明,一個高皇帝,一個高皇後,一個淳皇後,這裏就他地位最低。
陳氏看了看馬皇後,見馬皇後不說話,陳氏隻能安慰朱祁鈺:“祁鈺,沒事,你不用怕。”
馬皇後搖了搖頭:“娘,我們去唐朝吧,見見長孫皇後。”
馬皇後現在把長孫皇後當成知音,二人有很多共同點,希望長孫皇後能勸勸娘。
她作為兒媳婦,有的事不能開口,長孫皇後那麽聰明,一定能知道她想什麽。
“啊?這,,,我不敢。”那位可是千古一後,和另一位爭奪第一的存在,雖然她不知道另一位是誰,但是絕對不能小視。
馬皇後笑了笑:“娘,長孫皇後很好,你絕對會喜歡。”
也就長孫皇後的母親還在世,不然馬皇後一定攛掇陳氏認個義女。
雖然唐突,但是朱元璋和他說了,李世民為了占老四便宜,甚至想和朱元璋結為異姓兄弟。
為了陳氏,馬皇後才不會管朱棣的感受,不服也要憋著。
“可是,地位差太多了。”
雖然來到了洪武時空,陳氏成了那個受朝臣尊重的大明淳皇後,但是陳氏依舊沒習慣,依舊把自己當成平民。
也因為這個原因,經常把宮女嚇的心驚膽戰的。
陳氏講道理,不代表朱元璋講道理,朱元璋如果講道理,那就不是朱元璋了。
“娘,長孫皇後不在意所謂的地位。”
“長樂公主,你別這樣看朕,朕拿其他的東西跟你換。”
“這還差不多。”李麗質鬆口了。
從前因為支援曆朝曆代,張彥兌換了很多東西,查了很多資料,以至於張彥過很長時間才能開葷。
這是李麗質不能接受的,但是張彥不會拒絕人,而且李麗質也不能攔著張彥,所以隻能當壞人,主打一個薅羊毛。
尤其是李世民,被薅的最慘。
“張彥,要不拉一個宋朝皇帝?”
正要喝酒的劉徹愣住了:“別,朕丟不起這個人。”
劉徹可以對嬴政和顏悅色,可以和李世民談笑風生,也可以和朱棣稱兄道弟,但是劉徹不能接受宋朝皇帝。
什麽檔次?敢和他們為伍?
“長樂公主,李世民也看不起宋朝皇帝,你確定要拉進來?”
李麗質點頭:“確定啊,宋朝有一個很大的優勢。”
“什麽優勢?”劉徹不理解。
“他們有錢啊,多好的冤大頭啊。”
“這。。。。”劉徹有些傻眼:“不是,李世民不是說你很懂事的嗎?他一個皇帝,為什麽要說謊?”
“不當家不知道油鹽貴。”
張彥有些不好意思,現代青年對錢本來就沒多少概念,更何況對於現在的張彥來說,錢就是那些數字,天幕的獎勵。
“唉,難怪李世民總是訴苦。”劉徹也覺得李世民有些可憐了,好好的閨女,竟然跑偏了。
“曾祖,你不表示一下?”
張彥對大漢沒有保留,劉徹自然也不能小氣,既然劉邦是大漢開國皇帝,劉家的長輩,不表示一下說不過去。
劉邦又傻眼了:“乃公也窮啊。”
“你少來,把給匈奴的東西停了,和親也停了。他們不服就打。打到他們服氣為止。大父給你的東西,不是讓你擺著看的。”
劉徹本來就對和親不感冒,現在就更看不上了,人家大明也不和親,不服就打。
(?劉徹曾經和親過?。劉徹即位之初,繼續推行和親政策,給匈奴送去小公主,並派公孫弘出使匈奴,與匈奴結下友好關係?。)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轉向對匈奴的征伐。劉徹誌在征討匈奴,為先輩報仇雪恥,因此主和的老臣被冷落,而主戰的大臣則受到了重用?。)
這也是李世民和劉徹最佩服大明的地方,和平不是依靠女人和親得來的,而是靠真刀真槍打出來的。
用朱棣的話來說就是,男人都死光了嗎?依靠女人來換取和平了嗎?
所以在對待外族態度上,劉徹和李世民比以前更加強硬了,不服就打,你不跪下叫我爸爸,那我就把你打到跪下叫我爸爸?
劉邦無言以對:“乃公知道了。”
“這才對嘛,不和親,這是大明受後世喜歡的最根本原因,鐵血大明,實至名歸。”
劉徹很實在的點頭:“沒錯,鐵血大明,當然,沒有朱祁鎮,就更完美了。”
“呃,話糙理不糙。”張彥被懟的沒脾氣。
“講真的,明朝很對朕胃口,這樣吧,再抽朱祁鎮時帶朕一個。”
劉徹作為漢朝人,都看不慣朱祁鎮了。
“呃,我相信明太祖會很樂意。”張彥對朱元璋有了新的認識,那家夥確實很疼愛子孫,但他更疼愛大明。
明朝皇帝隻要做的好,朱元璋能幫的一定幫,做的不好,直接大鞭子抽死。
洪武時空,朱祁鈺回來了:“太,,太祖。”
朱元璋注視著朱祁鈺,現在的朱元璋已經沒有以前那樣疼愛朱祁鈺了:“咱會隨時盯著你,你要是不行,那就讓見深上,別給咱丟臉,朱祁鎮的下場,你也知道。”
“重八。”陳氏還打算勸朱元璋。
“娘,這事你別管,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那就不是咱朱家的子孫。”
陳氏歎了口氣,她看出來了,這個時空,她兒子已經不是從前的那個兒子了,雖然對他們的態度沒變,但卻多了皇帝的威嚴,讓人害怕。
“重八,都是朱家子孫,如果不行,也別打死,讓他們當個王。”
“當王?娘,咱去了順治時空還有崇禎時空,那裏的朱家子孫還是朱家子孫嗎?那就是一群豬!蠢豬!”
“百萬朱家子孫,出不了一個漢世祖!”
朱元璋知道,這個鍋也有朱棣的份,但是都到最後時刻了,那些豬還抱有僥幸心理,也不知道怎麽想的。
“如果真變成那樣,咱倒是希望大明宗室能像唐朝宗室一樣,二十年殺一批。”
陳氏被嚇了一跳:“重八,你不許這樣!”
朱祁鈺隻想當個小透明,一個高皇帝,一個高皇後,一個淳皇後,這裏就他地位最低。
陳氏看了看馬皇後,見馬皇後不說話,陳氏隻能安慰朱祁鈺:“祁鈺,沒事,你不用怕。”
馬皇後搖了搖頭:“娘,我們去唐朝吧,見見長孫皇後。”
馬皇後現在把長孫皇後當成知音,二人有很多共同點,希望長孫皇後能勸勸娘。
她作為兒媳婦,有的事不能開口,長孫皇後那麽聰明,一定能知道她想什麽。
“啊?這,,,我不敢。”那位可是千古一後,和另一位爭奪第一的存在,雖然她不知道另一位是誰,但是絕對不能小視。
馬皇後笑了笑:“娘,長孫皇後很好,你絕對會喜歡。”
也就長孫皇後的母親還在世,不然馬皇後一定攛掇陳氏認個義女。
雖然唐突,但是朱元璋和他說了,李世民為了占老四便宜,甚至想和朱元璋結為異姓兄弟。
為了陳氏,馬皇後才不會管朱棣的感受,不服也要憋著。
“可是,地位差太多了。”
雖然來到了洪武時空,陳氏成了那個受朝臣尊重的大明淳皇後,但是陳氏依舊沒習慣,依舊把自己當成平民。
也因為這個原因,經常把宮女嚇的心驚膽戰的。
陳氏講道理,不代表朱元璋講道理,朱元璋如果講道理,那就不是朱元璋了。
“娘,長孫皇後不在意所謂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