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出身最低的皇帝,朱元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別說努爾哈赤,在古代,誰家底層人能拿的出鎧甲,更何況努爾哈赤那所謂的十三副鎧甲實際上是十三個誓死追隨努爾哈赤的部落,說白了努爾哈赤就是個部落聯盟首領。)
【論得國之正,無人能與朱元璋爭鋒。】
這句話讓朱元璋像吃了蜜一樣:“這話,咱愛聽,咱可沒吃過蒙元的俸祿。”
【也正因為出身低微,朱元璋深知底層百姓的困苦,同樣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絕。】
【在之前,有法不責眾一說。】
【但法不責眾這個成語在朱元璋這裏行不通,朱元璋在位期間,足足誅殺了十五萬貪官汙吏。】
“多少?”李世民愣住了,難怪朱元璋眉宇間有煞氣。
【並且編寫了《大誥》一書,底層百姓可以攜帶著《大誥》捉拿官員送到京城,各地不能阻攔,為防止官官相護,扭送官員的百姓若犯罪,官員無權懲治,隻能由皇帝審判。】
元末的貪官汙吏傻了,天幕可是報出年號了,也就是說很快,這個大明朝就要來了。
和貪官汙吏不同,明末的窮苦百姓卻很期待這位皇帝的到來。
“鳳陽!鳳陽在哪!”蒙元貴族急的焦頭爛額,到無論怎麽找都找不到那個鳳陽。
“江南!對,江南!是那些南人!”
【作為農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深知底層百姓的力量,在位期間提出了民為國本,大幅度減免賦稅並且鼓勵開荒,實施均田製。】
【在朱元璋統治的三十一年裏,各地經濟開始恢複,百姓開始富足。】
【元朝鼎盛時期的耕地麵積隻有一億四千萬畝,但僅僅洪武一朝,大明耕地麵積就有八億五千萬畝。】
對於古代的華夏百姓來說,耕地多就代表著富足。
元末的百姓雙目赤紅,也就是說,他們的好日子就快來了。
洪武時空的百姓經曆過元末,此時的百姓對著南京叩拜,表達著感激之情。
“哼,咱知道蒙元的耕地少,但是沒想到這麽少,蒙元百年積蓄都比不上咱的三十年。”
朱元璋很清楚,蒙元是遊牧民族入主中原,自然不注重耕地麵積,但是沒關係,大明百姓關注耕地就行。
這一對比,百姓自然更擁護他。
【但正因為出身低微,導致缺乏遠見。】
。。。。。朱元璋的笑意凝固了:“張公子,你讓咱好好高興一下不行嗎?”
“張公子既然指出來了,那你就聽著。”馬皇後是個明事理的。
從得國之正,無人與之爭鋒來看,張公子是很喜歡大明的,既然指出了錯誤,那就聽著。
【朱元璋在位期間,重農抑商,但是商業隻需要掌握好平衡,就是讓國家快速富裕的最快捷徑。】
朱元璋傻了,沒想到第一刀就是砍在他重農抑商的策略上。
馬皇後則是若有所思:“重八,你想想唐太宗。”
“哼,別提李世民,他憑什麽拿老四當墊腳石。”
雖然朱元璋這麽說,但是他依舊在思索是不是該改變一下了。
“這時候開始為老四鳴不平了?”馬皇後也是服氣了,這家夥總是變臉。
【海禁,沿海漁民賴以生存的方式就是出海,朱元璋命令沿海片板不得下海,導致沿海漁民失去生計,不得已淪為海寇。】
“張公子,海禁咱已經改了!別提這個了。”朱元璋臉紅了。
以前海禁隻是為了防禦倭寇,現在有新火藥了,自然不需要單純防禦了,大明火炮可以教倭寇做人。
【恢複殉葬,這也是朱元璋最大的汙點。】
朱元璋扶額:“咱改,咱改,張公子,停下吧。”
朱元璋可是知道的,秦始皇都沒讓人殉葬。
仿佛聽到了朱元璋的要求,天幕停下了。
這也是張彥給朱元璋留了一些臉麵,藩王供養製度沒提,畢竟大明後期藩王吃垮大明,朱棣也有責任,不能全推給朱元璋。
戶籍製度也沒說。
(不要提分封,如果從地圖上看就知道朱元璋分封藩王的苦心。)
(封地的分布在長城防線,黃河防線,長江防線,三道防線鞏固京師防禦北元,而且越靠近南京的藩王兵力越少。)
(而且三道防線之間南京實際直屬的地方很多,三道防線的藩王土地不連接。直屬地區都有對抗藩王的實力,隻不過朱元璋高估了朱允炆。)
【洪武皇帝朱元璋,綜合評價,明君。】
【帝王獎勵榜。】
【朱元璋,明太祖,恢複中華已為不世之功,但因眼界原因與千古一帝失之交臂。特此獎勵所在時空風調雨順十五年,皇帝壽命獎勵七年,國運獎勵二十年,一生頭腦清醒,身體強壯。】
“咱不服!咱要去找朱棣,不打那個兔崽子一頓,咱心裏不舒服!”
雖然朱元璋認命了,但是那一句與千古一帝失之交臂又點燃了朱元璋的怒火。
他朱棣憑什麽!
“你快閉嘴吧。”馬皇後強行按住了朱元璋:“天幕給你的評價是明君,而且獎勵比其他明君都多。”
“妹子,咱生氣啊,憑什麽朱棣可以,咱就不可以!”
馬皇後歎了口氣,又要安慰這家夥了:“重八,張公子給你指出錯誤了,你改過來不就行了嘛。”
“可是,二十年風調雨順啊!”朱元璋在意風調雨順。
因為有張彥,有後世的方法,馬皇後和朱雄英不會出事,而且朱元璋也讓朱標鍛煉身體了。
所以在這方麵,朱元璋不擔心。
洪武時空,大明百姓炸鍋了,十五年不用擔心天災,等了這麽長時間,終於等到了。
【檢測到元末百姓的期望,時空隧道開啟,所選時空,洪武十四年,由洪武皇帝開啟。】
元朝至正三年,元朝貴族氣的罵娘:“蒼天不公!蒼天不公!”
這個殺才一來,還有他們的好日子過嗎?
最?鬱悶的是孛兒隻斤·妥懽帖睦爾:“朱元璋是吧,讓朕看看你的實力。”
(元惠宗孛兒隻斤·妥懽帖睦爾在親政初期有實權,但後期逐漸失去控製。)
(別說努爾哈赤,在古代,誰家底層人能拿的出鎧甲,更何況努爾哈赤那所謂的十三副鎧甲實際上是十三個誓死追隨努爾哈赤的部落,說白了努爾哈赤就是個部落聯盟首領。)
【論得國之正,無人能與朱元璋爭鋒。】
這句話讓朱元璋像吃了蜜一樣:“這話,咱愛聽,咱可沒吃過蒙元的俸祿。”
【也正因為出身低微,朱元璋深知底層百姓的困苦,同樣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絕。】
【在之前,有法不責眾一說。】
【但法不責眾這個成語在朱元璋這裏行不通,朱元璋在位期間,足足誅殺了十五萬貪官汙吏。】
“多少?”李世民愣住了,難怪朱元璋眉宇間有煞氣。
【並且編寫了《大誥》一書,底層百姓可以攜帶著《大誥》捉拿官員送到京城,各地不能阻攔,為防止官官相護,扭送官員的百姓若犯罪,官員無權懲治,隻能由皇帝審判。】
元末的貪官汙吏傻了,天幕可是報出年號了,也就是說很快,這個大明朝就要來了。
和貪官汙吏不同,明末的窮苦百姓卻很期待這位皇帝的到來。
“鳳陽!鳳陽在哪!”蒙元貴族急的焦頭爛額,到無論怎麽找都找不到那個鳳陽。
“江南!對,江南!是那些南人!”
【作為農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深知底層百姓的力量,在位期間提出了民為國本,大幅度減免賦稅並且鼓勵開荒,實施均田製。】
【在朱元璋統治的三十一年裏,各地經濟開始恢複,百姓開始富足。】
【元朝鼎盛時期的耕地麵積隻有一億四千萬畝,但僅僅洪武一朝,大明耕地麵積就有八億五千萬畝。】
對於古代的華夏百姓來說,耕地多就代表著富足。
元末的百姓雙目赤紅,也就是說,他們的好日子就快來了。
洪武時空的百姓經曆過元末,此時的百姓對著南京叩拜,表達著感激之情。
“哼,咱知道蒙元的耕地少,但是沒想到這麽少,蒙元百年積蓄都比不上咱的三十年。”
朱元璋很清楚,蒙元是遊牧民族入主中原,自然不注重耕地麵積,但是沒關係,大明百姓關注耕地就行。
這一對比,百姓自然更擁護他。
【但正因為出身低微,導致缺乏遠見。】
。。。。。朱元璋的笑意凝固了:“張公子,你讓咱好好高興一下不行嗎?”
“張公子既然指出來了,那你就聽著。”馬皇後是個明事理的。
從得國之正,無人與之爭鋒來看,張公子是很喜歡大明的,既然指出了錯誤,那就聽著。
【朱元璋在位期間,重農抑商,但是商業隻需要掌握好平衡,就是讓國家快速富裕的最快捷徑。】
朱元璋傻了,沒想到第一刀就是砍在他重農抑商的策略上。
馬皇後則是若有所思:“重八,你想想唐太宗。”
“哼,別提李世民,他憑什麽拿老四當墊腳石。”
雖然朱元璋這麽說,但是他依舊在思索是不是該改變一下了。
“這時候開始為老四鳴不平了?”馬皇後也是服氣了,這家夥總是變臉。
【海禁,沿海漁民賴以生存的方式就是出海,朱元璋命令沿海片板不得下海,導致沿海漁民失去生計,不得已淪為海寇。】
“張公子,海禁咱已經改了!別提這個了。”朱元璋臉紅了。
以前海禁隻是為了防禦倭寇,現在有新火藥了,自然不需要單純防禦了,大明火炮可以教倭寇做人。
【恢複殉葬,這也是朱元璋最大的汙點。】
朱元璋扶額:“咱改,咱改,張公子,停下吧。”
朱元璋可是知道的,秦始皇都沒讓人殉葬。
仿佛聽到了朱元璋的要求,天幕停下了。
這也是張彥給朱元璋留了一些臉麵,藩王供養製度沒提,畢竟大明後期藩王吃垮大明,朱棣也有責任,不能全推給朱元璋。
戶籍製度也沒說。
(不要提分封,如果從地圖上看就知道朱元璋分封藩王的苦心。)
(封地的分布在長城防線,黃河防線,長江防線,三道防線鞏固京師防禦北元,而且越靠近南京的藩王兵力越少。)
(而且三道防線之間南京實際直屬的地方很多,三道防線的藩王土地不連接。直屬地區都有對抗藩王的實力,隻不過朱元璋高估了朱允炆。)
【洪武皇帝朱元璋,綜合評價,明君。】
【帝王獎勵榜。】
【朱元璋,明太祖,恢複中華已為不世之功,但因眼界原因與千古一帝失之交臂。特此獎勵所在時空風調雨順十五年,皇帝壽命獎勵七年,國運獎勵二十年,一生頭腦清醒,身體強壯。】
“咱不服!咱要去找朱棣,不打那個兔崽子一頓,咱心裏不舒服!”
雖然朱元璋認命了,但是那一句與千古一帝失之交臂又點燃了朱元璋的怒火。
他朱棣憑什麽!
“你快閉嘴吧。”馬皇後強行按住了朱元璋:“天幕給你的評價是明君,而且獎勵比其他明君都多。”
“妹子,咱生氣啊,憑什麽朱棣可以,咱就不可以!”
馬皇後歎了口氣,又要安慰這家夥了:“重八,張公子給你指出錯誤了,你改過來不就行了嘛。”
“可是,二十年風調雨順啊!”朱元璋在意風調雨順。
因為有張彥,有後世的方法,馬皇後和朱雄英不會出事,而且朱元璋也讓朱標鍛煉身體了。
所以在這方麵,朱元璋不擔心。
洪武時空,大明百姓炸鍋了,十五年不用擔心天災,等了這麽長時間,終於等到了。
【檢測到元末百姓的期望,時空隧道開啟,所選時空,洪武十四年,由洪武皇帝開啟。】
元朝至正三年,元朝貴族氣的罵娘:“蒼天不公!蒼天不公!”
這個殺才一來,還有他們的好日子過嗎?
最?鬱悶的是孛兒隻斤·妥懽帖睦爾:“朱元璋是吧,讓朕看看你的實力。”
(元惠宗孛兒隻斤·妥懽帖睦爾在親政初期有實權,但後期逐漸失去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