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這幾日一到夜裏就開始降溫,要是再找不到能擋風的地方,照這樣下去,在結實的身子也扛不住。
就在城外流民犯難之時,城門打開了,一些守衛扛著油布和木頭出現在城門口,在領隊的指揮下,訓練有素地在城外找沒被雨水淹沒的位置開始搭建雨棚。
那領隊的見流民們還呆愣在原處,大聲道:“要是想早點有個擋風的棚子,就趕緊過來搭把手。”
流民們這時才恍然,原來那些棚子是給他們準備了,這下不用那領隊的吩咐,紛紛過去幫忙搭棚子,人多力量大,在眾多流民的幫助下,二十個棚子在天色完全黑下來前搭好。
大棚數量有限,一通安排下來,每個大棚都擠滿了人,雖說隻是用油布和木頭簡單搭建起來的大棚,但總算是有了個能遮風擋雨的地方,隻是這地都被雨水淋濕了,有油布的人家就將油布墊在底下,早鋪上草席,沒有的就隻能這麽將就著睡了,總比在外頭挨凍的好。
與此同時,小二這邊也給林冬至帶來了消息。
此時,林冬至正在一樓享用住店贈送的湯麵,就見小二從外頭進來,臉上還帶著笑:“姑娘,您讓我打聽的消息有信了。”
林冬至猛地抬頭,“真的?”
“千真萬確,你找那地方應該就是先前說的寧縣大嶺村,我哥認識一個獵戶,就叫林平,家中有對龍鳳胎,和您說的一些信息都對得上,那林平就是大嶺村人士,所以姑娘您應該是記岔了。”小二將打聽到的消息說出。
“那從這去大嶺村需要多久?”林冬至問道。
小二腦撓頭想了想:“寧縣離府城不遠,坐馬車的話差不多半天,牛車和驢車得一天,若是腿著去的話,估計得走上個三兩天。”
“姑娘您想什麽時候出發?我哥明日正好要去寧縣送貨,他有驢車,可以讓他載您一程,等到了寧縣,城門處一般都會有拉人的牛車,您在花個三五文錢,就能讓他們送您到大嶺村。”
小二講話極為妥帖,把事情都講明白了不說,還能順帶給他哥拉個私活。
“我明日就能出發,那就麻煩你和你兄長說一聲了,隻是不知這路費怎麽算?”
能搭便車,林冬至自然是願意的,不過還是得問問價格如何。
“城裏車馬行租車去寧縣是兩百文一趟,我哥車上還有貨物,姑娘您隻能和我哥一起坐車轅上,您看著給個百八十文就行。”
因為接的是私活,小二不敢開價太高。
“好,那就麻煩你安排一下。”
敲定好後,林冬至吃完麵就回房間了,剛吃飽還不想躺下,她便將空間裏的銀子都掏出來數了一遍,銀子估摸著還有個十六七兩,銅板本身有兩百零三文,再加上今日剩的一百七十文,一共還有三百七十三文,減去明天要給的一百文車費,還剩兩百七十三文,足夠她走到大嶺鎮了。
數完錢後又盤點了下空間裏的物資,這些時日消耗的大多都是壓縮餅幹和水,其餘的倒是沒怎麽動,壓縮餅幹她當初圖它省事又不占空間,屯了不少,至少還夠她啃三個月。
清點完物資,林冬至便早早歇下了,第二日天一亮,趕路以來養成的生物鍾迫使她睜開眼。
簡單漱了漱口後,順便在房間裏解決了早餐,等她下樓時,小二已經上工了。
“姑娘早,您吃早食了沒?這是我從家裏給您帶的餅子,還熱乎著呢,您嚐嚐。”
見她下樓,小二熱情地打著招呼,把餅子塞給她後又道:“我哥吃完早食就來,您還得再等一會。”
“沒事,我早起習慣了,多謝你的餅子。”
林冬至沒能拒絕小二的好意,因為和幹巴巴的壓縮餅幹比起來,這塊熱乎乎的餅子著實有點誘人,她找了個桌子坐下,細細品嚐著手裏的菜幹餅,小二見她幹吃餅子,還十分貼心地給她倒了杯水。
沒過一會,小二的哥哥就趕著驢車過來了,簡單交談後,兩人和小二揮手告別。
同福客棧離南門很近,走了一盞茶的功夫就能看到城門了,林冬至下車將木牌交給南門的守衛,守衛檢查確認無誤後便放行了。
由於昨日暴雨的原因,今日太陽還沒升高,地上的泥濘還是濕噠噠的,驢車的速度要比平常慢上一些。
林冬至是第一次坐驢車,這可比走路難受多了,她屁股都快顛散架了,尤其是地上還濕噠噠的容易打滑,若不是有車上貨物的重量在,估計早就翻車了。
一上午都在顛簸和打滑刹車中度過,直到太陽高掛將泥濘的土地烤幹,路才好走了些,隻不過太陽不僅將把路烤幹,他們也快被曬懵了,最後連驢都撂擔子不幹了,拉著他們跑向遮陰處,躲過了最熱的時辰後才重新上路。
一路上走走停停,直至走到月上中天,他們才趕到寧縣,此時寧縣城門已關,他們隻能在城外歇息一晚,明日再進城。
次日一大早,林冬至就和楊大,也就是小二他哥分道揚鑣,楊大趕著進城送貨,送完貨還得去下一個縣城收貨,就隻能送她到這了。
臨分別時楊大告訴她,現在沒什麽人會出來趕集了,要是在城門口等牛車,怕是等上一天都等不到一輛。
大嶺村離縣城不遠,若是腿腳快的,一個時辰就能到,隻是山路不似官道,複雜了些,但沿著大路走,一路上有不少村子,可以一路打聽著過去。
林冬至結清路費,道完謝後便朝著大嶺村的方向開始趕路。
正如楊大所說,山路地形複雜,岔路口多,林冬至一路走一路打聽,有些村子見她一副流民打扮,還不等她靠近就開始驅逐了。
一路上走過來,林冬至發現寧縣的村子大部分都還有人居住,村口還有安排村民把守,一旦有流民靠近,便會搭弓警告,這樣看來,寧縣受災情況還不算嚴重,大部分百姓還能生活下去。
一路兜兜轉轉,就在林冬至以為自己又一次走錯道時,看到前麵村口處有棵大樹,在看到那棵大樹的瞬間,內心深處有個聲音告訴她:“就是這裏了”。
就在城外流民犯難之時,城門打開了,一些守衛扛著油布和木頭出現在城門口,在領隊的指揮下,訓練有素地在城外找沒被雨水淹沒的位置開始搭建雨棚。
那領隊的見流民們還呆愣在原處,大聲道:“要是想早點有個擋風的棚子,就趕緊過來搭把手。”
流民們這時才恍然,原來那些棚子是給他們準備了,這下不用那領隊的吩咐,紛紛過去幫忙搭棚子,人多力量大,在眾多流民的幫助下,二十個棚子在天色完全黑下來前搭好。
大棚數量有限,一通安排下來,每個大棚都擠滿了人,雖說隻是用油布和木頭簡單搭建起來的大棚,但總算是有了個能遮風擋雨的地方,隻是這地都被雨水淋濕了,有油布的人家就將油布墊在底下,早鋪上草席,沒有的就隻能這麽將就著睡了,總比在外頭挨凍的好。
與此同時,小二這邊也給林冬至帶來了消息。
此時,林冬至正在一樓享用住店贈送的湯麵,就見小二從外頭進來,臉上還帶著笑:“姑娘,您讓我打聽的消息有信了。”
林冬至猛地抬頭,“真的?”
“千真萬確,你找那地方應該就是先前說的寧縣大嶺村,我哥認識一個獵戶,就叫林平,家中有對龍鳳胎,和您說的一些信息都對得上,那林平就是大嶺村人士,所以姑娘您應該是記岔了。”小二將打聽到的消息說出。
“那從這去大嶺村需要多久?”林冬至問道。
小二腦撓頭想了想:“寧縣離府城不遠,坐馬車的話差不多半天,牛車和驢車得一天,若是腿著去的話,估計得走上個三兩天。”
“姑娘您想什麽時候出發?我哥明日正好要去寧縣送貨,他有驢車,可以讓他載您一程,等到了寧縣,城門處一般都會有拉人的牛車,您在花個三五文錢,就能讓他們送您到大嶺村。”
小二講話極為妥帖,把事情都講明白了不說,還能順帶給他哥拉個私活。
“我明日就能出發,那就麻煩你和你兄長說一聲了,隻是不知這路費怎麽算?”
能搭便車,林冬至自然是願意的,不過還是得問問價格如何。
“城裏車馬行租車去寧縣是兩百文一趟,我哥車上還有貨物,姑娘您隻能和我哥一起坐車轅上,您看著給個百八十文就行。”
因為接的是私活,小二不敢開價太高。
“好,那就麻煩你安排一下。”
敲定好後,林冬至吃完麵就回房間了,剛吃飽還不想躺下,她便將空間裏的銀子都掏出來數了一遍,銀子估摸著還有個十六七兩,銅板本身有兩百零三文,再加上今日剩的一百七十文,一共還有三百七十三文,減去明天要給的一百文車費,還剩兩百七十三文,足夠她走到大嶺鎮了。
數完錢後又盤點了下空間裏的物資,這些時日消耗的大多都是壓縮餅幹和水,其餘的倒是沒怎麽動,壓縮餅幹她當初圖它省事又不占空間,屯了不少,至少還夠她啃三個月。
清點完物資,林冬至便早早歇下了,第二日天一亮,趕路以來養成的生物鍾迫使她睜開眼。
簡單漱了漱口後,順便在房間裏解決了早餐,等她下樓時,小二已經上工了。
“姑娘早,您吃早食了沒?這是我從家裏給您帶的餅子,還熱乎著呢,您嚐嚐。”
見她下樓,小二熱情地打著招呼,把餅子塞給她後又道:“我哥吃完早食就來,您還得再等一會。”
“沒事,我早起習慣了,多謝你的餅子。”
林冬至沒能拒絕小二的好意,因為和幹巴巴的壓縮餅幹比起來,這塊熱乎乎的餅子著實有點誘人,她找了個桌子坐下,細細品嚐著手裏的菜幹餅,小二見她幹吃餅子,還十分貼心地給她倒了杯水。
沒過一會,小二的哥哥就趕著驢車過來了,簡單交談後,兩人和小二揮手告別。
同福客棧離南門很近,走了一盞茶的功夫就能看到城門了,林冬至下車將木牌交給南門的守衛,守衛檢查確認無誤後便放行了。
由於昨日暴雨的原因,今日太陽還沒升高,地上的泥濘還是濕噠噠的,驢車的速度要比平常慢上一些。
林冬至是第一次坐驢車,這可比走路難受多了,她屁股都快顛散架了,尤其是地上還濕噠噠的容易打滑,若不是有車上貨物的重量在,估計早就翻車了。
一上午都在顛簸和打滑刹車中度過,直到太陽高掛將泥濘的土地烤幹,路才好走了些,隻不過太陽不僅將把路烤幹,他們也快被曬懵了,最後連驢都撂擔子不幹了,拉著他們跑向遮陰處,躲過了最熱的時辰後才重新上路。
一路上走走停停,直至走到月上中天,他們才趕到寧縣,此時寧縣城門已關,他們隻能在城外歇息一晚,明日再進城。
次日一大早,林冬至就和楊大,也就是小二他哥分道揚鑣,楊大趕著進城送貨,送完貨還得去下一個縣城收貨,就隻能送她到這了。
臨分別時楊大告訴她,現在沒什麽人會出來趕集了,要是在城門口等牛車,怕是等上一天都等不到一輛。
大嶺村離縣城不遠,若是腿腳快的,一個時辰就能到,隻是山路不似官道,複雜了些,但沿著大路走,一路上有不少村子,可以一路打聽著過去。
林冬至結清路費,道完謝後便朝著大嶺村的方向開始趕路。
正如楊大所說,山路地形複雜,岔路口多,林冬至一路走一路打聽,有些村子見她一副流民打扮,還不等她靠近就開始驅逐了。
一路上走過來,林冬至發現寧縣的村子大部分都還有人居住,村口還有安排村民把守,一旦有流民靠近,便會搭弓警告,這樣看來,寧縣受災情況還不算嚴重,大部分百姓還能生活下去。
一路兜兜轉轉,就在林冬至以為自己又一次走錯道時,看到前麵村口處有棵大樹,在看到那棵大樹的瞬間,內心深處有個聲音告訴她:“就是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