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買自行車
八零:老姑娘重生,幹翻繼父全家 作者:妙無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至於那個民辦教師的工作,她冷靜下來仔細想過,要是真出了問題,會牽連到家人,她和大華,就與小曼登報斷絕關係。
大華眼見著是好了,隻要他在,少了小曼,也不打緊,她照樣有孩子陪伴依靠。
反正登報斷絕關係,她已經做過一次,輕車熟路!
這樣,就能保全住她們母子兩個。
田玉芬把大米拎回地裏,略作遮蓋,繼續幹活。
她的改變,讓蘇曼的心起了一絲波瀾,也僅是一絲而已,隨即就拋諸腦後,半點沒受影響。
第二天一大早,兄妹兩個雞叫就起床,外麵還是伸手不見五指,煙囪就開始冒煙。
把豬食煮好,拎到豬圈門口,雞食,兔子食拌好,大盆也都端到圈門那。
兄妹倆就把自己收拾幹淨,整齊,鎖上大門,點著手電筒,往鎮裏趕去。
按著原計劃,今天兄妹兩個去城裏買自行車。
等天亮了,趙大奶手裏有鑰匙,會開門來喂牲口,連帶著給蘇曼看家。
兩人到了市裏,目標明確,直奔大商店。
三樓自行車櫃台,有三個牌子的自行車,鳳凰,永久,飛鴿,擺放著24,26,28不同尺寸的樣品。
鳳凰牌,二八自行車,218 塊,一張自行車票。
售貨員把蘇曼交給她的錢和票,用夾子夾好,掛在頭頂的一根線上,巧勁一甩,嗖的一下,直接滑到收款台。
一會,那個夾子夾著發票找零,還有取貨的票據,又飛了回來。
售貨員就領著兩人去倉庫提貨。
倉庫裏的車,齊刷刷的擺放著,跟多胞胎似的,也沒什麽可挑的。
蘇曼指著第二輛,對售貨員道,“就要那輛,那個亮堂” 嗬嗬~ 肯定比別的漆的好。
售貨員:一毛一樣,那個是倉庫門漏進來的光,照在那台自行車上的多而已。
還是按著她的要求,推了第二輛出來。
指著倉庫門口,提醒道,“那邊有氣管子” 新車的裏胎氣都不足,半氣騎回家,那裏胎沒準就被外胎和鋼圈給磨漏了。
“好嘞~”
兄妹倆打滿氣,就喜滋滋的推著車走了。
買了車還要上車牌,打鋼印,領自行車本,這些回鎮裏的公安局辦就行。
現在自行車沒鋼印,也不能在城裏亂騎。
如果被檢查人員發現沒有鋼印,要暫扣自行車,還要罰款。
還得回村裏開證明,交了罰款,才能把車取回來。
兄妹倆也沒繼續逛,一直把自行車推到車少人少的城邊,才開始試著騎車。
兩人都是看過別人騎自行車,都不會騎,上輩子後來百姓普遍的生活條件好了,買個自行車很容易,蘇曼那時腿瘸著,也沒騎過。
“曼,你坐上,哥在後邊給你扶著。” 蘇華穩穩的抓住自行車後座,讓蘇曼先學著騎。
“好,那我先試試。”
28的車子,她的身高不能兩條腿都支地。
蘇曼雙手扶著車把,右腿跨過大梁,左腳跟翹起,一個巧勁就坐到自行車座上。
騎自行車,就是要保持住平衡,腳蹬,手扶,腰胯左右用力,要互相配合。
她身子本就輕巧靈活,心也靈,騎了一段,就讓蘇華放開手,能自己騎了。
也學會了腿從後麵上車,從前麵的橫梁上車。
掌控車把,微風從身邊吹過,這種感覺好美妙極了。
蘇曼心情雀躍,鼻尖起了一層的細汗,“哥,你試試。”
“欸~”
蘇華快一米八的身高,騎著更容易,跨坐在車坐上,雙腿一蹬就呲溜走了,都不用蘇曼幫他扶著。
感覺要摔,雙腿一支地,就能控製住自行車。
騎了一段,感覺自己騎穩了,就高聲對著後麵喊,“曼,快上來。”
“哎!”
蘇曼抓著蘇華的衣服,跟著自行車跑了幾小步,輕輕一跳,穩穩坐到了自行車後座上。
兄妹倆,一路都笑著,騎車回了鎮裏。
用了一個小時多一點的時間。
到了鎮公安局,韓濤領著他們兄妹倆找了找了管自行車的辦事員,辦的很快。
牌照要交稅,還有工本費,一共是三塊五毛。
以後每年還要交三塊錢的行駛稅。
鋼印打在車把的中間,牌子釘在後車架上,蘇曼領了綠皮的自行車本。
和韓濤打了聲招呼,兩人就騎車回家,進村時太陽正當午,估計還沒到12點。
蘇華車子蹬的飛快,帶著一股風,正在大太陽下玩的小石頭那些皮孩子見了,呼啦就圍上來,吵吵鬧鬧的喊著,“小曼姑家買自行車啦~”
這可是繼村支書,倉庫保管員家之後,村裏的第三輛自行車。
皮孩子們頂著一腦門汗,都追在後麵嘻嘻哈哈的跑。
小石頭邊跑還邊大著膽子和蘇曼打商量,“小曼姑,一會讓我坐自行車上呆一會中不?”
蘇曼笑哈哈,“中,一會你們輪流坐,不過,排隊來,不許搶的打架!”
“哦~ 哦~ 哦~”
“坐自行車嘍~”
一時,蘇曼和蘇華成了這群孩子中間,最靚的崽。
趙大奶和範二嬸子他們,正坐在房蔭下嘮嗑呢。
老太太手裏摘著韭菜,知道兩人回來的不會太晚,估摸可能會過晌,想著一會做個韭菜炒雞蛋,炸個茄醬,涼快的高粱米水飯,兩人騎車回來又渴又熱的,吃這個正好。
聽到一幫孩子的吵鬧聲,蘇華直接騎車進了院裏,一拉車閘,發出“刺啦”地麵與車胎的摩擦聲。
進了院子,蘇曼就歡喜的喊著,“大奶,我們回來啦~”
也和院子裏的人打著招呼,“嬸子們來啦~”
嬸子們都拍拍屁股過來看自行車,“呦~ 這是買回來了~”
看著嶄新的自行車,滿眼都是羨慕。
她們也是過來賣野菜,看是趙大奶在這幫著收,問了才知道兄妹倆今天去城裏買自行車了。
就留下,邊嘮嗑,邊等著看個新鮮。
這兄妹倆剛分家出來的時候,村裏可是不少人等著看笑話呢。
誰能想到,田玉芬帶過來的兩個拖油瓶,能把日子過成這樣。
心裏是又嫉又羨,還有一陣陣的幸災樂禍,田玉芬怕是悔的腸子都青了吧。
大華眼見著是好了,隻要他在,少了小曼,也不打緊,她照樣有孩子陪伴依靠。
反正登報斷絕關係,她已經做過一次,輕車熟路!
這樣,就能保全住她們母子兩個。
田玉芬把大米拎回地裏,略作遮蓋,繼續幹活。
她的改變,讓蘇曼的心起了一絲波瀾,也僅是一絲而已,隨即就拋諸腦後,半點沒受影響。
第二天一大早,兄妹兩個雞叫就起床,外麵還是伸手不見五指,煙囪就開始冒煙。
把豬食煮好,拎到豬圈門口,雞食,兔子食拌好,大盆也都端到圈門那。
兄妹倆就把自己收拾幹淨,整齊,鎖上大門,點著手電筒,往鎮裏趕去。
按著原計劃,今天兄妹兩個去城裏買自行車。
等天亮了,趙大奶手裏有鑰匙,會開門來喂牲口,連帶著給蘇曼看家。
兩人到了市裏,目標明確,直奔大商店。
三樓自行車櫃台,有三個牌子的自行車,鳳凰,永久,飛鴿,擺放著24,26,28不同尺寸的樣品。
鳳凰牌,二八自行車,218 塊,一張自行車票。
售貨員把蘇曼交給她的錢和票,用夾子夾好,掛在頭頂的一根線上,巧勁一甩,嗖的一下,直接滑到收款台。
一會,那個夾子夾著發票找零,還有取貨的票據,又飛了回來。
售貨員就領著兩人去倉庫提貨。
倉庫裏的車,齊刷刷的擺放著,跟多胞胎似的,也沒什麽可挑的。
蘇曼指著第二輛,對售貨員道,“就要那輛,那個亮堂” 嗬嗬~ 肯定比別的漆的好。
售貨員:一毛一樣,那個是倉庫門漏進來的光,照在那台自行車上的多而已。
還是按著她的要求,推了第二輛出來。
指著倉庫門口,提醒道,“那邊有氣管子” 新車的裏胎氣都不足,半氣騎回家,那裏胎沒準就被外胎和鋼圈給磨漏了。
“好嘞~”
兄妹倆打滿氣,就喜滋滋的推著車走了。
買了車還要上車牌,打鋼印,領自行車本,這些回鎮裏的公安局辦就行。
現在自行車沒鋼印,也不能在城裏亂騎。
如果被檢查人員發現沒有鋼印,要暫扣自行車,還要罰款。
還得回村裏開證明,交了罰款,才能把車取回來。
兄妹倆也沒繼續逛,一直把自行車推到車少人少的城邊,才開始試著騎車。
兩人都是看過別人騎自行車,都不會騎,上輩子後來百姓普遍的生活條件好了,買個自行車很容易,蘇曼那時腿瘸著,也沒騎過。
“曼,你坐上,哥在後邊給你扶著。” 蘇華穩穩的抓住自行車後座,讓蘇曼先學著騎。
“好,那我先試試。”
28的車子,她的身高不能兩條腿都支地。
蘇曼雙手扶著車把,右腿跨過大梁,左腳跟翹起,一個巧勁就坐到自行車座上。
騎自行車,就是要保持住平衡,腳蹬,手扶,腰胯左右用力,要互相配合。
她身子本就輕巧靈活,心也靈,騎了一段,就讓蘇華放開手,能自己騎了。
也學會了腿從後麵上車,從前麵的橫梁上車。
掌控車把,微風從身邊吹過,這種感覺好美妙極了。
蘇曼心情雀躍,鼻尖起了一層的細汗,“哥,你試試。”
“欸~”
蘇華快一米八的身高,騎著更容易,跨坐在車坐上,雙腿一蹬就呲溜走了,都不用蘇曼幫他扶著。
感覺要摔,雙腿一支地,就能控製住自行車。
騎了一段,感覺自己騎穩了,就高聲對著後麵喊,“曼,快上來。”
“哎!”
蘇曼抓著蘇華的衣服,跟著自行車跑了幾小步,輕輕一跳,穩穩坐到了自行車後座上。
兄妹倆,一路都笑著,騎車回了鎮裏。
用了一個小時多一點的時間。
到了鎮公安局,韓濤領著他們兄妹倆找了找了管自行車的辦事員,辦的很快。
牌照要交稅,還有工本費,一共是三塊五毛。
以後每年還要交三塊錢的行駛稅。
鋼印打在車把的中間,牌子釘在後車架上,蘇曼領了綠皮的自行車本。
和韓濤打了聲招呼,兩人就騎車回家,進村時太陽正當午,估計還沒到12點。
蘇華車子蹬的飛快,帶著一股風,正在大太陽下玩的小石頭那些皮孩子見了,呼啦就圍上來,吵吵鬧鬧的喊著,“小曼姑家買自行車啦~”
這可是繼村支書,倉庫保管員家之後,村裏的第三輛自行車。
皮孩子們頂著一腦門汗,都追在後麵嘻嘻哈哈的跑。
小石頭邊跑還邊大著膽子和蘇曼打商量,“小曼姑,一會讓我坐自行車上呆一會中不?”
蘇曼笑哈哈,“中,一會你們輪流坐,不過,排隊來,不許搶的打架!”
“哦~ 哦~ 哦~”
“坐自行車嘍~”
一時,蘇曼和蘇華成了這群孩子中間,最靚的崽。
趙大奶和範二嬸子他們,正坐在房蔭下嘮嗑呢。
老太太手裏摘著韭菜,知道兩人回來的不會太晚,估摸可能會過晌,想著一會做個韭菜炒雞蛋,炸個茄醬,涼快的高粱米水飯,兩人騎車回來又渴又熱的,吃這個正好。
聽到一幫孩子的吵鬧聲,蘇華直接騎車進了院裏,一拉車閘,發出“刺啦”地麵與車胎的摩擦聲。
進了院子,蘇曼就歡喜的喊著,“大奶,我們回來啦~”
也和院子裏的人打著招呼,“嬸子們來啦~”
嬸子們都拍拍屁股過來看自行車,“呦~ 這是買回來了~”
看著嶄新的自行車,滿眼都是羨慕。
她們也是過來賣野菜,看是趙大奶在這幫著收,問了才知道兄妹倆今天去城裏買自行車了。
就留下,邊嘮嗑,邊等著看個新鮮。
這兄妹倆剛分家出來的時候,村裏可是不少人等著看笑話呢。
誰能想到,田玉芬帶過來的兩個拖油瓶,能把日子過成這樣。
心裏是又嫉又羨,還有一陣陣的幸災樂禍,田玉芬怕是悔的腸子都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