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陳二望
八零:老姑娘重生,幹翻繼父全家 作者:妙無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月裏,就是吃吃喝喝,玩玩樂樂。
趙誌峰是年前臘月初十回來的,一個多月的探親假期,在家裏過完正月十五,就得歸隊了。
蘇曼送他到火車站,趙誌峰心裏那個不舍,嘮嘮叨叨的囑咐了好一陣,可憐巴巴的問,“媳婦,你啥時候去部隊探親?”
蘇曼心裏也是不舍,沒事找事的給趙誌峰整了整圍脖,“放暑假我就去看你。”
趙誌峰一算,還有四個月呢,沒分開,就已經開始想媳婦了。
“王家的事你不用擔心,我盯著呢。有事給我打電話,千萬別自己扛著。”
蘇曼有些鼻塞,“嗯~”
列車員的哨聲響起,縱然再不舍,趙誌峰也轉身上了火車,身後的大背包裏,裝滿了蘇曼給他準備的貼身衣物,襪子鞋墊,帶的餃子和鹵肉。
蘇曼回去,蔫蔫的,習慣一個人的陪伴,好幾天才緩過來。
精神一振,開春了啊,今年的事該張羅起來了。
於是,正月二十,大喇叭就廣播,“廣大村民同誌們注意了,村民同誌們注意了。
登記養牲口的,啊~ 已經登記過的,現在就能去蘇家領牲口苗了~
在原來的大場院那邊領~
養牲口的規矩,我再說一遍,。。。”
村支書大喇叭還沒廣播完,村裏人就撂下飯碗,早飯也不吃了,急忙往蘇家這邊來。
那牲口苗一批批的,很怕落了後,這批領不到,輪到下批,那不是耽誤掙錢嗎!
陳二望兩口子也是,背上籮筐就飛快的往場院去,他們小跑著,那別人也是大步流星,他們又住在大南頭,到了場院時,那院子裏已經排起了隊。
就見蘇曼笑吟吟的坐在一個桌子後麵,輪到一個人,就拿出一張紙,簽字按手印之後,就能去棚子那領牲口苗。
雞仔和兔崽是分開棚子領,按著簽字的合同,上麵寫好的數目,韓瑤給抓雞仔,癩三給抓兔崽。
第一次領牲口苗,蘇曼規定最多每樣二十隻,看養的情況,第二次再調整數目。
一般人家,都是按著最多領的。
領完牲口苗,再去大倉庫那領粗糠苞米麵。
村裏人把自己準備的絲袋子遞過去,蔣鐵柱估摸著分量舀上小半袋,直接放到地秤上。
小苗稱重,一次領三十斤,多了舀出來,少了填點,她稱的很準,兩人配合的也很好。
一步一步,一點也不亂。
排了半個多點,終於輪到陳二望兩口子,陳二望立時就有些緊張,“蘇,蘇老師,我家領,。。。”
他坐了十三年的牢,年前的臘月初二才刑滿釋放。
回到村裏,大家夥的目光,還有那些閑言碎語,讓他抬不起頭來,說話一時就有些磕巴。
也是緊張,怕蘇曼因為他坐過牢,這牲口不讓他家養。
蘇曼笑著拿出合同,“陳二哥,在這簽字就行。
再過一個來月,果園那邊栽樹苗也用人,你要是想幹,就過來,到時候計件算工錢。”
陳二望也聽說了栽樹苗的事,卻沒敢想這個活計。
現在,蘇曼和他說話,與平常人一樣的語氣和態度,一點瞧不起都沒有,還肯雇他過去幹活,他多久沒受到過這樣平等的對待了?
眼眶頓時有些發脹。
激動的說著,“多謝蘇老師,多謝蘇老師。”還對著蘇曼行了兩下禮。
蘇曼忙扶住他,“陳二哥,別客氣,快去領牲口吧。”
“誒~誒~”
陳二望兩口子往領牲口棚子那邊去,蘇曼看著兩人的背影,不到四十,就已經白了的頭發,暗暗歎了口氣。
陳二望被判刑蹲大牢,是趕上了特殊時候,也是倒黴,還攤上了偏心的爹娘,和陳三起那樣的自私惡毒,狼心狗肺的兄弟。
十幾年前,村裏組織大夥刷標語,陳三起就把標語刷到了電線杆子上。
下午公社就來了人。
把標語刷到電線杆子上,是想讓**過電,居心不良,是反動!
公安直接就抓了陳三起,他驚慌失措,看到陳二望在旁攔著公社的人,不讓抓他,眼珠子骨溜溜的轉,大聲吼起來,說是陳二望讓他這麽幹的。
陳家老兩口也作證,是二兒子讓三兒子這麽做的。
比起木訥老實的陳二望,嘴甜會哄人的陳三起,窩窩頭一頓都比他多得一個。
陳家老兩口偏心,卻也給自己找了理由。
二望身子壯實,三起體格不如他二哥,就是標語刷錯了地方,估計也就是罰一個月的義務工。
二望替他兄弟擋一下,也是當哥的該做的,以後老三也能記住他二哥的好。
卻沒想到,這一去,直接判了十三年的刑,陳二望替他三弟蹲了十三年的牢房。
陳家老兩口傻了,雖然偏心,卻沒想讓二兒子坐牢啊。
起初,出於補償心理,對陳二望的媳婦,還有一雙兒女,還多照顧一些,也常讓陳三起幫著二哥一家幹活。
可日子長了,陳家老兩口本就是糊塗東西,陳三起更不是好玩意,裝都裝不到三個月,不幫忙照顧不說,還派了陳二望一家一身的不是。
誰能指望狼心狗肺的東西,記得曾經的恩情?!
陳二望媳婦帶著孩子,這十幾年硬是咬牙挺了下來,和公婆叔伯兄弟也都斷了親。
陳二望出獄歸來,兩口子互相看著對方,十三年啊,滿眼的滄桑,滿臉的蒼老,滿頭的灰白,兩口子抱頭痛哭。
兩個孩子陳二望坐牢的時候,一個三歲,一個才五個月,現在都已經長大了,對著陌生的爹,卻天然有著親近感,也是哭成一團。
十幾年前的事,蘇曼還小,記得也不清楚,這些都是趙大奶和她講的。
去年家裏收野菜,還有小雜魚小蝦,陳二嫂子帶著她家的小閨女,還有大小子,常過來賣東西。
蘇曼對她也有些了解,陳二嫂這人有誌氣,還要強能幹,兩個孩子被她教的,也都是好孩子。
看著兩口子的背影,蘇曼輕輕歎氣。
村裏那些特別貧困的人家,能拉扯一把就拉扯一把,對於處境艱難的他們,可能就是一束光,讓他們能把日子過下去。
趙誌峰是年前臘月初十回來的,一個多月的探親假期,在家裏過完正月十五,就得歸隊了。
蘇曼送他到火車站,趙誌峰心裏那個不舍,嘮嘮叨叨的囑咐了好一陣,可憐巴巴的問,“媳婦,你啥時候去部隊探親?”
蘇曼心裏也是不舍,沒事找事的給趙誌峰整了整圍脖,“放暑假我就去看你。”
趙誌峰一算,還有四個月呢,沒分開,就已經開始想媳婦了。
“王家的事你不用擔心,我盯著呢。有事給我打電話,千萬別自己扛著。”
蘇曼有些鼻塞,“嗯~”
列車員的哨聲響起,縱然再不舍,趙誌峰也轉身上了火車,身後的大背包裏,裝滿了蘇曼給他準備的貼身衣物,襪子鞋墊,帶的餃子和鹵肉。
蘇曼回去,蔫蔫的,習慣一個人的陪伴,好幾天才緩過來。
精神一振,開春了啊,今年的事該張羅起來了。
於是,正月二十,大喇叭就廣播,“廣大村民同誌們注意了,村民同誌們注意了。
登記養牲口的,啊~ 已經登記過的,現在就能去蘇家領牲口苗了~
在原來的大場院那邊領~
養牲口的規矩,我再說一遍,。。。”
村支書大喇叭還沒廣播完,村裏人就撂下飯碗,早飯也不吃了,急忙往蘇家這邊來。
那牲口苗一批批的,很怕落了後,這批領不到,輪到下批,那不是耽誤掙錢嗎!
陳二望兩口子也是,背上籮筐就飛快的往場院去,他們小跑著,那別人也是大步流星,他們又住在大南頭,到了場院時,那院子裏已經排起了隊。
就見蘇曼笑吟吟的坐在一個桌子後麵,輪到一個人,就拿出一張紙,簽字按手印之後,就能去棚子那領牲口苗。
雞仔和兔崽是分開棚子領,按著簽字的合同,上麵寫好的數目,韓瑤給抓雞仔,癩三給抓兔崽。
第一次領牲口苗,蘇曼規定最多每樣二十隻,看養的情況,第二次再調整數目。
一般人家,都是按著最多領的。
領完牲口苗,再去大倉庫那領粗糠苞米麵。
村裏人把自己準備的絲袋子遞過去,蔣鐵柱估摸著分量舀上小半袋,直接放到地秤上。
小苗稱重,一次領三十斤,多了舀出來,少了填點,她稱的很準,兩人配合的也很好。
一步一步,一點也不亂。
排了半個多點,終於輪到陳二望兩口子,陳二望立時就有些緊張,“蘇,蘇老師,我家領,。。。”
他坐了十三年的牢,年前的臘月初二才刑滿釋放。
回到村裏,大家夥的目光,還有那些閑言碎語,讓他抬不起頭來,說話一時就有些磕巴。
也是緊張,怕蘇曼因為他坐過牢,這牲口不讓他家養。
蘇曼笑著拿出合同,“陳二哥,在這簽字就行。
再過一個來月,果園那邊栽樹苗也用人,你要是想幹,就過來,到時候計件算工錢。”
陳二望也聽說了栽樹苗的事,卻沒敢想這個活計。
現在,蘇曼和他說話,與平常人一樣的語氣和態度,一點瞧不起都沒有,還肯雇他過去幹活,他多久沒受到過這樣平等的對待了?
眼眶頓時有些發脹。
激動的說著,“多謝蘇老師,多謝蘇老師。”還對著蘇曼行了兩下禮。
蘇曼忙扶住他,“陳二哥,別客氣,快去領牲口吧。”
“誒~誒~”
陳二望兩口子往領牲口棚子那邊去,蘇曼看著兩人的背影,不到四十,就已經白了的頭發,暗暗歎了口氣。
陳二望被判刑蹲大牢,是趕上了特殊時候,也是倒黴,還攤上了偏心的爹娘,和陳三起那樣的自私惡毒,狼心狗肺的兄弟。
十幾年前,村裏組織大夥刷標語,陳三起就把標語刷到了電線杆子上。
下午公社就來了人。
把標語刷到電線杆子上,是想讓**過電,居心不良,是反動!
公安直接就抓了陳三起,他驚慌失措,看到陳二望在旁攔著公社的人,不讓抓他,眼珠子骨溜溜的轉,大聲吼起來,說是陳二望讓他這麽幹的。
陳家老兩口也作證,是二兒子讓三兒子這麽做的。
比起木訥老實的陳二望,嘴甜會哄人的陳三起,窩窩頭一頓都比他多得一個。
陳家老兩口偏心,卻也給自己找了理由。
二望身子壯實,三起體格不如他二哥,就是標語刷錯了地方,估計也就是罰一個月的義務工。
二望替他兄弟擋一下,也是當哥的該做的,以後老三也能記住他二哥的好。
卻沒想到,這一去,直接判了十三年的刑,陳二望替他三弟蹲了十三年的牢房。
陳家老兩口傻了,雖然偏心,卻沒想讓二兒子坐牢啊。
起初,出於補償心理,對陳二望的媳婦,還有一雙兒女,還多照顧一些,也常讓陳三起幫著二哥一家幹活。
可日子長了,陳家老兩口本就是糊塗東西,陳三起更不是好玩意,裝都裝不到三個月,不幫忙照顧不說,還派了陳二望一家一身的不是。
誰能指望狼心狗肺的東西,記得曾經的恩情?!
陳二望媳婦帶著孩子,這十幾年硬是咬牙挺了下來,和公婆叔伯兄弟也都斷了親。
陳二望出獄歸來,兩口子互相看著對方,十三年啊,滿眼的滄桑,滿臉的蒼老,滿頭的灰白,兩口子抱頭痛哭。
兩個孩子陳二望坐牢的時候,一個三歲,一個才五個月,現在都已經長大了,對著陌生的爹,卻天然有著親近感,也是哭成一團。
十幾年前的事,蘇曼還小,記得也不清楚,這些都是趙大奶和她講的。
去年家裏收野菜,還有小雜魚小蝦,陳二嫂子帶著她家的小閨女,還有大小子,常過來賣東西。
蘇曼對她也有些了解,陳二嫂這人有誌氣,還要強能幹,兩個孩子被她教的,也都是好孩子。
看著兩口子的背影,蘇曼輕輕歎氣。
村裏那些特別貧困的人家,能拉扯一把就拉扯一把,對於處境艱難的他們,可能就是一束光,讓他們能把日子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