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他們一定會感興趣!
流放?醫妃搬空仇人庫房做女皇 作者:公子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遇聲語氣溫柔,旨在勸阻。
可趙嘉態度強硬,像一匹脫韁的馬,無法掌控。
他完全聽不進去。
嘴上隻說:“做了就是做了,就算是被人利用又如何,難道我們這些可憐人就必須原諒他嗎?”
趙嘉的拳頭用力地砸在桌上,手背青筋顯現。
連桌麵的紫檀茶杯也跟著顫動。
“秦遇聲,丹娘已經死了,她死了!”
“我當然知道,她是刺殺東昭國皇帝死的,可現在,東昭國皇帝已經死了。”
“那能說明什麽?”
“東昭國皇帝的死,是六皇子的籌謀,你不能否認他的努力。”
秦遇聲想告訴趙嘉,陸明州已經為曾經所做的一切,做出了努力。
趙嘉不應該恩將仇報,派人暗殺陸明州。
“他會對付那狗皇帝,不過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成了一顆棄子。倘若那狗皇帝一道聖旨,讓他成為太子,你信不信,秦遇聲,他一定會把劍尖重新指向我們星耀國。”
秦遇聲看著此刻的趙嘉。
心知他不會妥協半分。
隻能將沈暮雲叮囑的話,一五一十地轉告給秦遇聲。
“有位姑娘讓我轉達幾句話給你。”
趙嘉凝神:“姑娘,那是誰?”
“你不用管她是誰。但她讓我告訴你,你可以因為東昭國先皇選擇不原諒六皇子。
但她也可以為了六皇子,取你的性命!”
趙嘉聞言哈哈大笑:“丹娘都死了,你以為,我還願意苟且偷生嗎?”
他眼眸冷厲,“趙嘉隨時可以死,但星耀國的趙嘉不隻我一個。
他們會像我一樣,把殺掉陸明州當做此生唯一的任務。
秦遇聲,你貪生怕死無妨,可休要讓我等臣服!”
“你真是固執如牛!”
秦遇聲拳頭緊握。
他一開始就預料到了這個結果。
但想到無法替恩公辦好這件事,他就心有愧疚。
“你好好想想吧。”
秦遇聲甩袖,拉開房門,看著站在外麵等待的聞華清。
“聞穀主?”
聞華清輕聲問:“你跟趙公子吵架了?”
秦遇聲想,沈暮雲能讓蒼蒼把他們帶到這裏。
便表示此人可以信任。
所以毫無保留地說出了真相:“他不願放棄對付六皇子。”
聞華清安慰他:“想要殺掉六皇子,也不是那麽容易。畢竟,趙嘉在我的手裏。”
“穀主打算怎麽處置趙嘉?”
“我要處置他的理由不是因為此事,而是他利用藥王穀為非作歹。”
以藥王穀的身份,對付自己的恩人。
聞華清絕不能接受。
所以他說,“他觸犯藥王穀的規矩,我會殺了他。”
秦遇聲沉默。
聞華清看著他:“秦公子怎麽不說話?”
“趙嘉是在下好友,原本我該為他請求穀主饒他一命,但為了恩公和殿下,在下做不了別的選擇。”
聞華清麵無表情:“既然如此,那本穀主就以藥王穀的規矩,將他囚|禁。”
秦遇聲聽此,拱手道謝:“謝穀主饒他一命。”
“秦公子,走,咱們到屋裏好好聊聊。”
秦遇聲點頭,跟著聞華清進了屋。
“秦公子既然是沈姑娘的朋友,那華清自然要好好招待秦公子。若秦公子有什麽需要,盡管開口。”
“多謝。”
秦遇聲嘴上說著這話,心裏卻按捺不住好奇。
阿雲姑娘原來姓沈?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
沈暮雲把抄錄的幾十首古詩,交給陸明州。
陸明州目光落在宣紙上。
看到第一句,春種一粒粟的時候,心裏還以為寫的是百姓安居樂業的內容。
直到看到後麵兩句,臉上的笑容轉瞬消失。
陸明州覺得辛酸。
“子淵,快寫,別磨嘰。”
“阿雲的詩寫得真好。”
“啊?”
“尤其是最後這一句,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注:出自《憫農》)
沈暮雲剛才就同大家說了,不是她寫的。
可他們都不相信。
沈暮雲為了辦事效率,也不再解釋。
“先別管它好不好,咱們今日,必須把這些古詩給刻下來。”她拿了一份交給了陸明州,“這些你寫,其他的,我找雲淩和阿盤幫忙。”
陸明州快速地阻攔:“阿雲,這些不多,還是本王來刻吧。”
“很累的。”
“無妨,本王很喜歡。”
雲淩知道他家主子喜歡,也沒爭搶這個差事。
“王妃,主子的書法好,劍術更好,還是讓主子來吧。”
“好吧,既然子淵喜歡,那這個任務就交給你。”沈暮雲語重心長地叮囑,“不過一定要記住我說的話。”
陸明州點頭附和:“嗯,我知道,別把整首詩刻完,要將剩下的刻在炎城。”
“沒錯。”沈暮雲竊笑,“說得通俗點,這就叫吊人胃口。”
白胡子老頭捋著胡須,看著石壁上寫好的詩。
轉頭問寫的陸明州。
“這屋上無片瓦,後麵是什麽?”
沈暮雲立馬製止:“子淵,千萬別告訴老前輩。”
陸明州瞟了一眼,笑著婉拒:“不好意思,老前輩,作者不讓說。”
白胡子老頭一臉憂傷地瞪著沈暮雲,隨即仰頭大笑。
雖然沈暮雲不告訴他,他很著急,但想到未來很多文人墨客,都會經曆同樣的事情。
他的心情莫名地激動。
雲雪湊到沈暮雲的身旁,小聲詢問:“王妃,我也想知道。”
沈暮雲貼著耳朵回:“寸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注:出自《陶者》)
丫鬟雲雪也喜歡那些詩作。
前麵寫的,通俗易懂。後麵那兩句,她也很能共情。
“王妃,你真是文采卓越。”
“沒錯。”陸明州跟著附和。
隨後便施展輕功,用最快的速度,在石壁上刻下宣紙上所寫的內容。
等完成以後,他就拿著那些宣紙來到沈暮雲的身旁。
“阿雲,等到了炎城,這些也讓本王寫吧。”
“那是自然,你刻得那麽整齊那麽清晰,換一個人,我還不喜歡呢。”
陸明州眉眼一亮。
他自動將這些話過濾成自己刻得很好,阿雲喜歡,沒人能比得上他的意思。
“其實,這些詩,前麵都像是在描述一個場景,隻有看到全部內容,才能明白這詩要表達的主題。”
陸明州附和:“的確如此。”
沈暮雲又問,“倘若那些文人墨客不感興趣,豈不是白刻?”
陸明州信誓旦旦地說:“他們一定會感興趣的。”
沈暮雲看他說得一本正經、毫不猶豫,反而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可趙嘉態度強硬,像一匹脫韁的馬,無法掌控。
他完全聽不進去。
嘴上隻說:“做了就是做了,就算是被人利用又如何,難道我們這些可憐人就必須原諒他嗎?”
趙嘉的拳頭用力地砸在桌上,手背青筋顯現。
連桌麵的紫檀茶杯也跟著顫動。
“秦遇聲,丹娘已經死了,她死了!”
“我當然知道,她是刺殺東昭國皇帝死的,可現在,東昭國皇帝已經死了。”
“那能說明什麽?”
“東昭國皇帝的死,是六皇子的籌謀,你不能否認他的努力。”
秦遇聲想告訴趙嘉,陸明州已經為曾經所做的一切,做出了努力。
趙嘉不應該恩將仇報,派人暗殺陸明州。
“他會對付那狗皇帝,不過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成了一顆棄子。倘若那狗皇帝一道聖旨,讓他成為太子,你信不信,秦遇聲,他一定會把劍尖重新指向我們星耀國。”
秦遇聲看著此刻的趙嘉。
心知他不會妥協半分。
隻能將沈暮雲叮囑的話,一五一十地轉告給秦遇聲。
“有位姑娘讓我轉達幾句話給你。”
趙嘉凝神:“姑娘,那是誰?”
“你不用管她是誰。但她讓我告訴你,你可以因為東昭國先皇選擇不原諒六皇子。
但她也可以為了六皇子,取你的性命!”
趙嘉聞言哈哈大笑:“丹娘都死了,你以為,我還願意苟且偷生嗎?”
他眼眸冷厲,“趙嘉隨時可以死,但星耀國的趙嘉不隻我一個。
他們會像我一樣,把殺掉陸明州當做此生唯一的任務。
秦遇聲,你貪生怕死無妨,可休要讓我等臣服!”
“你真是固執如牛!”
秦遇聲拳頭緊握。
他一開始就預料到了這個結果。
但想到無法替恩公辦好這件事,他就心有愧疚。
“你好好想想吧。”
秦遇聲甩袖,拉開房門,看著站在外麵等待的聞華清。
“聞穀主?”
聞華清輕聲問:“你跟趙公子吵架了?”
秦遇聲想,沈暮雲能讓蒼蒼把他們帶到這裏。
便表示此人可以信任。
所以毫無保留地說出了真相:“他不願放棄對付六皇子。”
聞華清安慰他:“想要殺掉六皇子,也不是那麽容易。畢竟,趙嘉在我的手裏。”
“穀主打算怎麽處置趙嘉?”
“我要處置他的理由不是因為此事,而是他利用藥王穀為非作歹。”
以藥王穀的身份,對付自己的恩人。
聞華清絕不能接受。
所以他說,“他觸犯藥王穀的規矩,我會殺了他。”
秦遇聲沉默。
聞華清看著他:“秦公子怎麽不說話?”
“趙嘉是在下好友,原本我該為他請求穀主饒他一命,但為了恩公和殿下,在下做不了別的選擇。”
聞華清麵無表情:“既然如此,那本穀主就以藥王穀的規矩,將他囚|禁。”
秦遇聲聽此,拱手道謝:“謝穀主饒他一命。”
“秦公子,走,咱們到屋裏好好聊聊。”
秦遇聲點頭,跟著聞華清進了屋。
“秦公子既然是沈姑娘的朋友,那華清自然要好好招待秦公子。若秦公子有什麽需要,盡管開口。”
“多謝。”
秦遇聲嘴上說著這話,心裏卻按捺不住好奇。
阿雲姑娘原來姓沈?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
沈暮雲把抄錄的幾十首古詩,交給陸明州。
陸明州目光落在宣紙上。
看到第一句,春種一粒粟的時候,心裏還以為寫的是百姓安居樂業的內容。
直到看到後麵兩句,臉上的笑容轉瞬消失。
陸明州覺得辛酸。
“子淵,快寫,別磨嘰。”
“阿雲的詩寫得真好。”
“啊?”
“尤其是最後這一句,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注:出自《憫農》)
沈暮雲剛才就同大家說了,不是她寫的。
可他們都不相信。
沈暮雲為了辦事效率,也不再解釋。
“先別管它好不好,咱們今日,必須把這些古詩給刻下來。”她拿了一份交給了陸明州,“這些你寫,其他的,我找雲淩和阿盤幫忙。”
陸明州快速地阻攔:“阿雲,這些不多,還是本王來刻吧。”
“很累的。”
“無妨,本王很喜歡。”
雲淩知道他家主子喜歡,也沒爭搶這個差事。
“王妃,主子的書法好,劍術更好,還是讓主子來吧。”
“好吧,既然子淵喜歡,那這個任務就交給你。”沈暮雲語重心長地叮囑,“不過一定要記住我說的話。”
陸明州點頭附和:“嗯,我知道,別把整首詩刻完,要將剩下的刻在炎城。”
“沒錯。”沈暮雲竊笑,“說得通俗點,這就叫吊人胃口。”
白胡子老頭捋著胡須,看著石壁上寫好的詩。
轉頭問寫的陸明州。
“這屋上無片瓦,後麵是什麽?”
沈暮雲立馬製止:“子淵,千萬別告訴老前輩。”
陸明州瞟了一眼,笑著婉拒:“不好意思,老前輩,作者不讓說。”
白胡子老頭一臉憂傷地瞪著沈暮雲,隨即仰頭大笑。
雖然沈暮雲不告訴他,他很著急,但想到未來很多文人墨客,都會經曆同樣的事情。
他的心情莫名地激動。
雲雪湊到沈暮雲的身旁,小聲詢問:“王妃,我也想知道。”
沈暮雲貼著耳朵回:“寸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注:出自《陶者》)
丫鬟雲雪也喜歡那些詩作。
前麵寫的,通俗易懂。後麵那兩句,她也很能共情。
“王妃,你真是文采卓越。”
“沒錯。”陸明州跟著附和。
隨後便施展輕功,用最快的速度,在石壁上刻下宣紙上所寫的內容。
等完成以後,他就拿著那些宣紙來到沈暮雲的身旁。
“阿雲,等到了炎城,這些也讓本王寫吧。”
“那是自然,你刻得那麽整齊那麽清晰,換一個人,我還不喜歡呢。”
陸明州眉眼一亮。
他自動將這些話過濾成自己刻得很好,阿雲喜歡,沒人能比得上他的意思。
“其實,這些詩,前麵都像是在描述一個場景,隻有看到全部內容,才能明白這詩要表達的主題。”
陸明州附和:“的確如此。”
沈暮雲又問,“倘若那些文人墨客不感興趣,豈不是白刻?”
陸明州信誓旦旦地說:“他們一定會感興趣的。”
沈暮雲看他說得一本正經、毫不猶豫,反而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