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是巧合,還是栽贓?
流放?醫妃搬空仇人庫房做女皇 作者:公子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暮雲有氣無力地趴在桌子上。
“子淵猜猜看。”
陸明州思量:“跟仙兒前輩有關?”
竟然想到了自己的母親?
不過,這個借口確實不錯。
“沒錯,我母親從小教給我種植紅薯和土豆的方法。
在鄉下的時候,我經常沒有飯吃,要不是會種紅薯和土豆,早就餓死了。”
紅薯可以整個種植,也可以切成小塊,裹上草木灰消毒殺,再選擇疏鬆有營養的土壤種下。
等長出綠藤,再掐斷,栽進土壤。
陸明州擔心觸發沈暮雲的傷心事,立馬轉移話題。
“阿雲,你的種子送出去,咱們以後是不是得自己培育了。”
“我已經跟那些村民說了,第一次,我送種子,第二次,就得他們自己留紅薯和土豆的種。”
“產量若高,一定可以救很多吃不飽飯的人。”
看著陸明州欣慰的表情,沈暮雲附和。
“你以後建立新的王朝,可以全國推行,不說紅薯和土豆有多美味,溫飽總是不錯的。”
“你會一直在?”
“不清楚。”沈暮雲調侃,“如果一直有錢賺的話,我會幫你的。”
陸明州言辭篤定:“一定會有錢賺的。”
這時。
雲淩進屋匯報苗縣令一家的情況。
說是縣令夫人跟自己的青梅竹馬在一起逛街。
沈暮雲震驚:“看來苗縣令戴了一頂有顏色的帽子。”
“王妃,此話何意?”
“我的意思是,說不定那孩子,都得喊別人做爹。”
雲淩抱臂解釋:“王妃,這你就猜對了,那孩子真不是狗縣令的。”
“你怎麽知道?”
“那縣令夫人好像是被苗縣令搶去的,搶去時,肚子裏就懷了孩子。”
“那不正好,咱們可以不用斬草除根了。”
陸明州疑惑;“苗縣令失蹤同阿雲有關?”
沈暮雲一臉鎮定地反問:“你不是說他逃跑了?”
陸明州思索:“如果是逃跑,那就得等京城的消息送來,咱們才知道實情。”
沈暮雲要不是因為,準備把苗縣令的手臂送給京兆府尹李大人。
她早就向陸明州坦白苗縣令死亡的真相了。
又過了一日。
同淮州縣令保持聯係的京兆府尹李大人,收到了回信。
“這一次,苗大人竟然不要糧食。”
李大人驚詫,目光看向書信內容。
“京城神偷威脅他?”
李大人擔心把此事鬧大,立馬將書信交給了黎鴻儒先生。
皇宮。
大殿內。
剛剛登基的新皇問底下的黎鴻儒:“先生,淮州縣令寫的什麽?”
“他說,京城神偷知道了我們的用意,已經起了殺心。”
新皇怒火萬丈:“可惡!”
黎鴻儒思量:“倘若陸明州同京城神偷真有關係,那淮州縣令的安危可就……”
“一個如此貪得無厭,自私自利的縣令,為東昭國而死,是他的榮幸!”
新皇眼裏透著不屑。
“何況淮州鬧饑荒,他要去的那些糧食,不過是催命符。”
在新皇眼中。
如果淮州縣令死了,他藏著的那些糧食,就是淮州災民的。
死,便是他唯一的宿命。
隻是……淮州縣令縱然該死,也隻能死在他這個皇帝的手下。
怎麽能輕易被京城神偷和陸明州威脅?
“老師,朕覺得還是要咱們自己出手才比較管用!”
“陛下的意思派人刺殺?”
“先皇不是培養了眾多死士嗎,眼下就可以派上用場。”
讓死士出動。
他就不相信陸明州有三頭六臂,能次次都逃過東昭國的追殺。
黎鴻儒領旨:“那好,我這就去安排。”
“老師,千萬不要找陸明州的部將,朕擔心他們會顧及以往的情分裝腔作勢敷衍了事。”
“微臣明白。”
黎鴻儒將這件事辦好,才乘坐馬車返回府邸。
“老爺回來了?”
“嗯。”
他直奔書房,剛坐下,就看到桌上放著一個做工精致的檀木箱子。
黎鴻儒納悶,伸手掀開盒蓋。
入目的手臂,嚇得黎鴻儒跌在了地上。
旁邊還有一封書信。
【敢讓我背黑鍋,死!】
這字體是打印的,不是手寫。
可以說,黎鴻儒完全沒有辦法用字跡辨別身份的機會。
“來人,來人——”
黎鴻儒想不明白,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淮州縣令這件事,他是安排別人辦的。
怎麽都不可能送到自己這裏。
小廝站在門口,恭敬道:“黎老。”
“這盒子是誰送來的?”
“是京兆府尹李大人身旁的心腹送來的,特地囑咐要交給黎老。”
黎鴻儒聽到這個消息,手指捂著心口。
“備馬,去京兆府。”
他迫不及待地想去見見李大人。
問問李大人這背後的細節。
結果人一到,就聽說李大人中了毒。
“中毒之前,你們大人在哪兒?”
“就在書房。”
“還有呢?”
“他看到盒子上麵的書信,立馬讓小的把盒子送到黎老的府上。”
“書信在哪兒?”
小廝蹲膝,把那封匿名書信交到了黎鴻儒先生的手裏。
黎鴻儒打開。
字跡也是打印的毛筆字。
內容是。
【立馬轉交給你上麵的人,否則,一日必死!】
“你們大人看過盒子裏的東西了?”
小廝戰戰兢兢地回答:“大人應該看過一眼,交給小的時,還特意囑咐不要偷看。”
黎鴻儒握著拳頭!
陸明州被流放,絕不可能是他寫的。
不是陸明州,那就隻能是京城神偷?
該死的神偷,竟敢用如此殘忍的招數對付大臣。
“我去瞧瞧你們大人,再回去。”
黎鴻儒確定京兆府尹不是偽裝,才回的府裏。
但也因為此事,他生了一場重病。
另一邊。
沈暮雲將自己帶來的所有種子交給了二牛。
並讓二牛,先將紅薯和土豆放進地窖。
因為沒到栽種的時間,所以紅薯和土豆種並不多。
但她已經承諾二牛,栽種時間一到,就會派人把種子送到淮州。
二牛信任她,點頭應允。
同二牛聊完,進屋,陸明州不安地走到身旁。
“雲淩帶回了消息。”
沈暮雲訕訕地問:“什麽消息?”
“臨州商戶也在淮州。”
“關我們何事?”
“阿雲,江南臨州的鬆安村,是最先種植紅薯和土豆的。那邊的商賈聽到淮州鬧饑荒,就帶著紅薯和土豆過來做生意。”
“所以聽說了我們的事情,準備見我?”
“是,他們已經在趕來的路上。”
陸明州看著沈暮雲,想知道她接下來的舉措。
“那正好見見他們。”
說實話,沈暮雲也好奇鬆安村,是誰開先河,種出了紅薯和土豆。
這是巧合,還是栽贓?
“子淵猜猜看。”
陸明州思量:“跟仙兒前輩有關?”
竟然想到了自己的母親?
不過,這個借口確實不錯。
“沒錯,我母親從小教給我種植紅薯和土豆的方法。
在鄉下的時候,我經常沒有飯吃,要不是會種紅薯和土豆,早就餓死了。”
紅薯可以整個種植,也可以切成小塊,裹上草木灰消毒殺,再選擇疏鬆有營養的土壤種下。
等長出綠藤,再掐斷,栽進土壤。
陸明州擔心觸發沈暮雲的傷心事,立馬轉移話題。
“阿雲,你的種子送出去,咱們以後是不是得自己培育了。”
“我已經跟那些村民說了,第一次,我送種子,第二次,就得他們自己留紅薯和土豆的種。”
“產量若高,一定可以救很多吃不飽飯的人。”
看著陸明州欣慰的表情,沈暮雲附和。
“你以後建立新的王朝,可以全國推行,不說紅薯和土豆有多美味,溫飽總是不錯的。”
“你會一直在?”
“不清楚。”沈暮雲調侃,“如果一直有錢賺的話,我會幫你的。”
陸明州言辭篤定:“一定會有錢賺的。”
這時。
雲淩進屋匯報苗縣令一家的情況。
說是縣令夫人跟自己的青梅竹馬在一起逛街。
沈暮雲震驚:“看來苗縣令戴了一頂有顏色的帽子。”
“王妃,此話何意?”
“我的意思是,說不定那孩子,都得喊別人做爹。”
雲淩抱臂解釋:“王妃,這你就猜對了,那孩子真不是狗縣令的。”
“你怎麽知道?”
“那縣令夫人好像是被苗縣令搶去的,搶去時,肚子裏就懷了孩子。”
“那不正好,咱們可以不用斬草除根了。”
陸明州疑惑;“苗縣令失蹤同阿雲有關?”
沈暮雲一臉鎮定地反問:“你不是說他逃跑了?”
陸明州思索:“如果是逃跑,那就得等京城的消息送來,咱們才知道實情。”
沈暮雲要不是因為,準備把苗縣令的手臂送給京兆府尹李大人。
她早就向陸明州坦白苗縣令死亡的真相了。
又過了一日。
同淮州縣令保持聯係的京兆府尹李大人,收到了回信。
“這一次,苗大人竟然不要糧食。”
李大人驚詫,目光看向書信內容。
“京城神偷威脅他?”
李大人擔心把此事鬧大,立馬將書信交給了黎鴻儒先生。
皇宮。
大殿內。
剛剛登基的新皇問底下的黎鴻儒:“先生,淮州縣令寫的什麽?”
“他說,京城神偷知道了我們的用意,已經起了殺心。”
新皇怒火萬丈:“可惡!”
黎鴻儒思量:“倘若陸明州同京城神偷真有關係,那淮州縣令的安危可就……”
“一個如此貪得無厭,自私自利的縣令,為東昭國而死,是他的榮幸!”
新皇眼裏透著不屑。
“何況淮州鬧饑荒,他要去的那些糧食,不過是催命符。”
在新皇眼中。
如果淮州縣令死了,他藏著的那些糧食,就是淮州災民的。
死,便是他唯一的宿命。
隻是……淮州縣令縱然該死,也隻能死在他這個皇帝的手下。
怎麽能輕易被京城神偷和陸明州威脅?
“老師,朕覺得還是要咱們自己出手才比較管用!”
“陛下的意思派人刺殺?”
“先皇不是培養了眾多死士嗎,眼下就可以派上用場。”
讓死士出動。
他就不相信陸明州有三頭六臂,能次次都逃過東昭國的追殺。
黎鴻儒領旨:“那好,我這就去安排。”
“老師,千萬不要找陸明州的部將,朕擔心他們會顧及以往的情分裝腔作勢敷衍了事。”
“微臣明白。”
黎鴻儒將這件事辦好,才乘坐馬車返回府邸。
“老爺回來了?”
“嗯。”
他直奔書房,剛坐下,就看到桌上放著一個做工精致的檀木箱子。
黎鴻儒納悶,伸手掀開盒蓋。
入目的手臂,嚇得黎鴻儒跌在了地上。
旁邊還有一封書信。
【敢讓我背黑鍋,死!】
這字體是打印的,不是手寫。
可以說,黎鴻儒完全沒有辦法用字跡辨別身份的機會。
“來人,來人——”
黎鴻儒想不明白,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淮州縣令這件事,他是安排別人辦的。
怎麽都不可能送到自己這裏。
小廝站在門口,恭敬道:“黎老。”
“這盒子是誰送來的?”
“是京兆府尹李大人身旁的心腹送來的,特地囑咐要交給黎老。”
黎鴻儒聽到這個消息,手指捂著心口。
“備馬,去京兆府。”
他迫不及待地想去見見李大人。
問問李大人這背後的細節。
結果人一到,就聽說李大人中了毒。
“中毒之前,你們大人在哪兒?”
“就在書房。”
“還有呢?”
“他看到盒子上麵的書信,立馬讓小的把盒子送到黎老的府上。”
“書信在哪兒?”
小廝蹲膝,把那封匿名書信交到了黎鴻儒先生的手裏。
黎鴻儒打開。
字跡也是打印的毛筆字。
內容是。
【立馬轉交給你上麵的人,否則,一日必死!】
“你們大人看過盒子裏的東西了?”
小廝戰戰兢兢地回答:“大人應該看過一眼,交給小的時,還特意囑咐不要偷看。”
黎鴻儒握著拳頭!
陸明州被流放,絕不可能是他寫的。
不是陸明州,那就隻能是京城神偷?
該死的神偷,竟敢用如此殘忍的招數對付大臣。
“我去瞧瞧你們大人,再回去。”
黎鴻儒確定京兆府尹不是偽裝,才回的府裏。
但也因為此事,他生了一場重病。
另一邊。
沈暮雲將自己帶來的所有種子交給了二牛。
並讓二牛,先將紅薯和土豆放進地窖。
因為沒到栽種的時間,所以紅薯和土豆種並不多。
但她已經承諾二牛,栽種時間一到,就會派人把種子送到淮州。
二牛信任她,點頭應允。
同二牛聊完,進屋,陸明州不安地走到身旁。
“雲淩帶回了消息。”
沈暮雲訕訕地問:“什麽消息?”
“臨州商戶也在淮州。”
“關我們何事?”
“阿雲,江南臨州的鬆安村,是最先種植紅薯和土豆的。那邊的商賈聽到淮州鬧饑荒,就帶著紅薯和土豆過來做生意。”
“所以聽說了我們的事情,準備見我?”
“是,他們已經在趕來的路上。”
陸明州看著沈暮雲,想知道她接下來的舉措。
“那正好見見他們。”
說實話,沈暮雲也好奇鬆安村,是誰開先河,種出了紅薯和土豆。
這是巧合,還是栽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