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徐州進度
三國:開局係統就跑路 作者:玖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州,下邳。
陳家府邸。
三人組還有太史慈四人此時此刻正在參加陳家的宴會。
這也算是日常了,畢竟,現在他們四人可是徐州上下最受歡迎的人了,沒有之一。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若是不出意外,徐州,日後就是曹操的了。
這會兒他們這些舊臣不抓緊時間對著新主的重臣賣好,還等什麽呢?
至於說有沒有活膩歪了的?
與徐州接壤的無非兗州,青州,豫州,揚州,冀州,司隸校尉部。
其中兗州歸屬曹操,青州部分也是曹操所轄。
豫州目前是袁術,劉備,以及某些黃巾餘黨的地盤。
沒錯,劉跑跑現在還在袁術麾下,沒來得及去依附陶謙,現在更是出了不少的變故,劉跑跑現在還在小沛晃蕩呢。
畢竟,急也急不來不是?
再說了,劉備是著急的人?必然不可能啊!
劉備就算再被人叫做劉跑跑,那也是漢昭烈帝呢!腦子是肯定在線的,這一點兒毋庸置疑。
豫州袁術什麽情況?
不好意思,根本看不上曹操!徐州?嗬嗬,他袁術坐擁富庶之地揚州呢還!
揚州更是不必多說,畢竟,也是袁術的地盤嘛。
此外便是冀州,司隸校尉部。
先說這司隸校尉部,他們自己還自顧不暇呢!
李傕郭汜二人鬧得火熱,賈詡賈文和何止一計亂長安,連帶著整個司隸校尉都被他賈文和攪和的雞犬不寧!
再說冀州,冀州袁紹暫時無心去圖謀他處了,自從他擊敗了公孫瓚,得到冀州之後,便一躍成為北方最大勢力,沒有之一。
為何說拿下冀州的袁紹成為了北方最強勢力?
因為冀州麵積足夠大!人才足夠多!財貨,錢糧足夠充沛!
此時冀州轄地相當於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麵積排第六。
饒是曹操治下兗州,也不過是相當於今山東西南及河南東部,麵積排第九。
至於青州,徐州?
嗬嗬,青州轄境相當於今山東臨南以東的北部地區,麵積排第十一;徐州轄境相當於今江蘇長江以北及山東南部地區,麵積排第十二。
就算是加起來,怕是也隻能跟冀州勉強一比,麵積,說的是麵積。
整個冀州在袁紹治下逐漸恢複狀態,日益兵強馬壯。
麾下頂級文臣雖然沒了倆,但好歹還有其他人能湊活用用,至於武將更是不上愁了,顏良,文醜,張合,皆是能獨擋一麵的帥才!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徐州,遲早是曹老板的。
“圭聽聞曹公已於前些日子成功拿下青州北海,奈何珪現在被庶務纏身,人也還在徐州,不能當麵對曹公道賀,實屬失禮。”
“今日借此機會,珪,先飲一杯為曹公賀!”
陳珪說完,仰頭就幹,最起碼,看起來禮數是滿到位的。
陳登也緊隨其後,父子二人都是狐狸,一老一小,倆特麽狐狸精!
孫乾,龐統,徐庶三人笑嗬嗬的跟著飲了一杯,太史慈沒喝。
徐州一日不歸曹操,太史慈一日不放下警戒之心。
他太史慈的責任還是很重的,萬萬不可因小失大。
陳珪看向太史慈,感慨一聲,“曹公麾下當真有強將啊!”
“某不過是主公麾下一不起眼小將而已。”太史慈臉色依舊維持平淡,盡可能地扯出來一個笑容。
誠然,他對於這下邳世家陳家沒什麽好感,但麵兒上總歸要過得去嘛。
陳氏父子也不惱,樂嗬嗬的繼續跟使臣三人組聊天去了。
但,真要是如太史慈所說,那,曹營可就當真是個好去處了,他們父子二人也算是能找個好公司嘛。
“漢瑜兄,來飲,來飲!”
“嗬嗬,大好時光,非美酒美人不能度也!”陳珪暢快的笑了兩聲,扭頭看向陳登,“登兒,去將歌女們喊來,公佑一行人來到下邳也有些時日了,想來也是不甚熟悉咱們徐州,去將人喊上來吧!”
“是,父親。”
陳登領命就去喊歌女去了,嗯,門閥世家,家中倒是經常豢養一些歌女舞妓,很正常。
比如那有名的貂蟬,不也是達官貴人府邸上的一隻金絲雀麽?
孫乾三人自無不可,入鄉隨俗嘛,當然,要是指望能憑借這些就跟他們三人拉近關係,那可真是小瞧了他們咯!
就當養養眼了,他們若是真想要,曹操能給他們家中房間塞個滿滿當當!
沒必要非得來徐州了解嘛。
所以,你看看,這些世家大族不討人喜歡那也是有原因的,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們占據了太多的資源。
比如陳家,先說陳珪,他自己便是沛國相,一郡國之地的話事人啊這可是。
再看看他的親戚.......
廣漢太守陳亹之孫,太尉陳球之侄,吳郡太守陳瑀(一作陳璃)、汝陰太守陳琮的從兄,陳登、陳應之父。
嘖,恐怖如斯。
若是太平年代,怕是孫乾,龐統,徐庶,太史慈幾人在他們眼中連個屁都不是!
跟陳府府內的歡聲笑語不同,陶謙,這位徐州牧的府邸上下卻是一片蕭瑟低沉的氣氛。
陶謙快沒了,陶謙一沒,陶府就得散了。
“我兒,你弟弟在兗州日子倒是還行,曹孟德也算是個信人,如此,我也能安心的將你們兄弟安置妥當了。”
“待到曹孟德率兵來徐州之後,盡管配合曹孟德即可,他曹操,現在也是要名聲的人,你們兄弟二人的日後倒是無需擔憂。”
陶謙近些日子宛如回光返照一般,竟然能下地沒事兒溜達溜達,此時的陶謙正陪著自己的大兒子陶商在屋內敘話。
更為主要的還是叮囑自己的血脈至親,這等亂世,老老實實的在曹操庇佑下過日子就好。
“若是他曹孟德真能功成名就,一掃大漢亂世,你們哥倆說不準也能再複咱們陶家的興旺,哈哈!”
陶商雙目紅腫,頻頻點頭,一字一句地聽著父親陶謙的告誡。
他們兄弟二人對於自己的情況還是很了解的,僅這一點兒,就足以讓他們在亂世能有一立錐之地了。
陳家府邸。
三人組還有太史慈四人此時此刻正在參加陳家的宴會。
這也算是日常了,畢竟,現在他們四人可是徐州上下最受歡迎的人了,沒有之一。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若是不出意外,徐州,日後就是曹操的了。
這會兒他們這些舊臣不抓緊時間對著新主的重臣賣好,還等什麽呢?
至於說有沒有活膩歪了的?
與徐州接壤的無非兗州,青州,豫州,揚州,冀州,司隸校尉部。
其中兗州歸屬曹操,青州部分也是曹操所轄。
豫州目前是袁術,劉備,以及某些黃巾餘黨的地盤。
沒錯,劉跑跑現在還在袁術麾下,沒來得及去依附陶謙,現在更是出了不少的變故,劉跑跑現在還在小沛晃蕩呢。
畢竟,急也急不來不是?
再說了,劉備是著急的人?必然不可能啊!
劉備就算再被人叫做劉跑跑,那也是漢昭烈帝呢!腦子是肯定在線的,這一點兒毋庸置疑。
豫州袁術什麽情況?
不好意思,根本看不上曹操!徐州?嗬嗬,他袁術坐擁富庶之地揚州呢還!
揚州更是不必多說,畢竟,也是袁術的地盤嘛。
此外便是冀州,司隸校尉部。
先說這司隸校尉部,他們自己還自顧不暇呢!
李傕郭汜二人鬧得火熱,賈詡賈文和何止一計亂長安,連帶著整個司隸校尉都被他賈文和攪和的雞犬不寧!
再說冀州,冀州袁紹暫時無心去圖謀他處了,自從他擊敗了公孫瓚,得到冀州之後,便一躍成為北方最大勢力,沒有之一。
為何說拿下冀州的袁紹成為了北方最強勢力?
因為冀州麵積足夠大!人才足夠多!財貨,錢糧足夠充沛!
此時冀州轄地相當於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麵積排第六。
饒是曹操治下兗州,也不過是相當於今山東西南及河南東部,麵積排第九。
至於青州,徐州?
嗬嗬,青州轄境相當於今山東臨南以東的北部地區,麵積排第十一;徐州轄境相當於今江蘇長江以北及山東南部地區,麵積排第十二。
就算是加起來,怕是也隻能跟冀州勉強一比,麵積,說的是麵積。
整個冀州在袁紹治下逐漸恢複狀態,日益兵強馬壯。
麾下頂級文臣雖然沒了倆,但好歹還有其他人能湊活用用,至於武將更是不上愁了,顏良,文醜,張合,皆是能獨擋一麵的帥才!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徐州,遲早是曹老板的。
“圭聽聞曹公已於前些日子成功拿下青州北海,奈何珪現在被庶務纏身,人也還在徐州,不能當麵對曹公道賀,實屬失禮。”
“今日借此機會,珪,先飲一杯為曹公賀!”
陳珪說完,仰頭就幹,最起碼,看起來禮數是滿到位的。
陳登也緊隨其後,父子二人都是狐狸,一老一小,倆特麽狐狸精!
孫乾,龐統,徐庶三人笑嗬嗬的跟著飲了一杯,太史慈沒喝。
徐州一日不歸曹操,太史慈一日不放下警戒之心。
他太史慈的責任還是很重的,萬萬不可因小失大。
陳珪看向太史慈,感慨一聲,“曹公麾下當真有強將啊!”
“某不過是主公麾下一不起眼小將而已。”太史慈臉色依舊維持平淡,盡可能地扯出來一個笑容。
誠然,他對於這下邳世家陳家沒什麽好感,但麵兒上總歸要過得去嘛。
陳氏父子也不惱,樂嗬嗬的繼續跟使臣三人組聊天去了。
但,真要是如太史慈所說,那,曹營可就當真是個好去處了,他們父子二人也算是能找個好公司嘛。
“漢瑜兄,來飲,來飲!”
“嗬嗬,大好時光,非美酒美人不能度也!”陳珪暢快的笑了兩聲,扭頭看向陳登,“登兒,去將歌女們喊來,公佑一行人來到下邳也有些時日了,想來也是不甚熟悉咱們徐州,去將人喊上來吧!”
“是,父親。”
陳登領命就去喊歌女去了,嗯,門閥世家,家中倒是經常豢養一些歌女舞妓,很正常。
比如那有名的貂蟬,不也是達官貴人府邸上的一隻金絲雀麽?
孫乾三人自無不可,入鄉隨俗嘛,當然,要是指望能憑借這些就跟他們三人拉近關係,那可真是小瞧了他們咯!
就當養養眼了,他們若是真想要,曹操能給他們家中房間塞個滿滿當當!
沒必要非得來徐州了解嘛。
所以,你看看,這些世家大族不討人喜歡那也是有原因的,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們占據了太多的資源。
比如陳家,先說陳珪,他自己便是沛國相,一郡國之地的話事人啊這可是。
再看看他的親戚.......
廣漢太守陳亹之孫,太尉陳球之侄,吳郡太守陳瑀(一作陳璃)、汝陰太守陳琮的從兄,陳登、陳應之父。
嘖,恐怖如斯。
若是太平年代,怕是孫乾,龐統,徐庶,太史慈幾人在他們眼中連個屁都不是!
跟陳府府內的歡聲笑語不同,陶謙,這位徐州牧的府邸上下卻是一片蕭瑟低沉的氣氛。
陶謙快沒了,陶謙一沒,陶府就得散了。
“我兒,你弟弟在兗州日子倒是還行,曹孟德也算是個信人,如此,我也能安心的將你們兄弟安置妥當了。”
“待到曹孟德率兵來徐州之後,盡管配合曹孟德即可,他曹操,現在也是要名聲的人,你們兄弟二人的日後倒是無需擔憂。”
陶謙近些日子宛如回光返照一般,竟然能下地沒事兒溜達溜達,此時的陶謙正陪著自己的大兒子陶商在屋內敘話。
更為主要的還是叮囑自己的血脈至親,這等亂世,老老實實的在曹操庇佑下過日子就好。
“若是他曹孟德真能功成名就,一掃大漢亂世,你們哥倆說不準也能再複咱們陶家的興旺,哈哈!”
陶商雙目紅腫,頻頻點頭,一字一句地聽著父親陶謙的告誡。
他們兄弟二人對於自己的情況還是很了解的,僅這一點兒,就足以讓他們在亂世能有一立錐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