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比蝗災更恐怖的事情
大唐:不讓我種地,就把你種地裏 作者:一隻毒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打開了魏征呈上來的折子看了看,下一秒,他的臉色就變了。
房玄齡疑惑的看了一眼魏征,現在這個時候,你將山東士族的折子呈上去,豈不是自找沒趣?
魏征沉默不語,他自然也有自己的難處。
“魏征,你身為宰相,在蝗災肆虐的時候呈上這樣的奏折,你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李世民勃然大怒,直接將手中的奏折扔到了魏征的身上。
魏征默默的撿起了麵前的奏折。
“陛下,從古至今這蝗災被視為上天的懲罰,是對皇家的警示,請陛下在發布滅蝗旨意之前,先自行反省……”
他開口說道。
“魏征,你這是為何?”
杜如晦也驚了,以魏征的才智,他絕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說出這種話。
“我隻是站在山東士族的角度開口罷了,請陛下先自查!”
魏征堅持的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氣的渾身發抖,這種生氣可不是和羅峪之間的那種生氣,他是真的有了殺人的心思。
“魏征,你說……這是整個山東士族的意思,還是他王承的意思!”
他指著魏征。
魏征剛要開口。
“魏征,你要想清楚了再回答!”
房玄齡沉聲提醒。
他們這些人是最了解李世民的,這可不是一個善茬,滅了整個山東士族也不是不能。
這個時候魏征一句話,極有可能就會將山東士族送上絕路。
“陛下,這是大儒王承的奏折,應該隻是代表他個人意思。”
魏征開口回答。
一旁的房玄齡和杜如晦齊齊的鬆了口氣,這樣哪怕李世民發怒,也不會牽連所有的山東士族。
李世民冷眼看著魏征。
“宰相魏征出言不遜,蝗災肆虐之時隻顧士族不顧民生,不配再居宰相之職……”
“陛下……萬萬不可啊!”
房玄齡嚇了一跳,這是要貶了魏征嗎?
李世民冰冷的目光落到了房玄齡的身上,房玄齡直接閉嘴。
這天下是李家的,雖然李世民是一位明君,但是還是那句話,天下是李家的,他們都是在李家混口飯的。
“魏征,你去給朕守城門去吧!”
李世民哼了一聲。
魏征馬上衝著李世民行禮。
“臣,謝陛下隆恩,臣告退!”
他轉身離開了。
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了一眼,他們兩個人就難受了。
現在是開口也不是,不開口也不是。
“陛下,捕殺蝗蟲之事……”
最終還是房玄齡硬著頭皮問了一句。
“容朕再考慮考慮。”
李世民歎了口氣。
“臣,告退!”
房玄齡和杜如晦一看,隻能暫時離開。
李世民獨自一人坐在弘文館之內,他長歎一口氣。
“上天為何要如此懲罰朕的子民,朕已經為了民生嘔心瀝血,為何你就不肯讓我大唐安生幾日?
長孫皇後走了過來,她安靜的站在李世民的麵前。
“觀音婢,朕剛剛將魏征趕走了,讓他守城門去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長孫皇後。
長孫皇後點點頭,她拿起了魏征呈上來的奏折,打開看了一眼。
裏麵寫的都是對李世民的指責,說他沒有順應上天,遭到了上天的懲戒,並且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李世民,不可再造殺孽,要尊儒家禮學……
這裏麵的話看的長孫皇後都怒了。
“這個可惡的王承,他以為憑借自己在士族之中的威望,就可以對陛下指手畫腳了嗎?”
“陛下的功績可是馬背上打下來的,可不是靠儒家禮法求來的!
她直接將奏折丟到腳下。
李世民看了看自己的老婆,果然隻有自己的女人最了解自己。
“陛下,您一定不是在生魏征的氣吧?”
長孫皇後體貼的給李世民倒了一杯茶。
李世民沒說話。
“就連臣妾都能看出來的東西,魏征會看不出來?他無非就是想要借機擺脫士族對他的控製罷了!”
“陛下您也太寵信魏征了,現在正是需要他的時候,就這麽放他的假真是便宜魏征了。”
長孫皇後淺笑著說道。
李世民有了一個巨大的台階可下,他的臉色這才緩和了許多。
“觀音婢,原本朕是想讓山東士族輔助朕治理好整個國家,現在看來……此舉並不可取。”
他說道。
長孫皇後點點頭。
“凡事都要有個度,陛下能發現自己一時的錯誤,已然是很難得了。”
李世民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凶光,有些話他不說,但是心裏已然有了打算。
“陛下,羅峪那小子說起來已經在天牢呆了數日了,您還不打算將他放出來嗎?”
長孫皇後詢問道。
“哼,那小子居然算計起了朕的軍餉,關他幾天算是便宜他了。”
李世民哼了一聲。
長孫皇後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擔憂。
“陛下,您是否忘了春耕之時大旱的局麵了?早在去年冬季,羅峪就提醒過陛下了,結果大旱真的發生了。”
“而此次的蝗災……陛下難道不覺得和春耕大旱很相似嗎?”
她提醒道。
李世民看著長孫皇後。
“觀音婢,你的意思是……羅峪那小子實際上早就預料到了蝗災的發生?”
長孫皇後點點頭。
“別的不說,臣妾敢打賭,那個小子早就做好了救災的準備,至少他的封地裏麵就不會受到蝗災的影響……”
李世民沉默了。
這個時候,他千古一帝的潛質也終於開始發力了,身為一個皇帝,可以反思過往,這絕對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優點。
“來人,讓羅峪那小子來見朕。”
他再次開口。
羅峪來到了李世民的麵前,他無聊的打了個瞌睡,無精打采的看著李世民。
“羅峪,還不向陛下行禮?”
長孫皇後提醒道。
羅峪卻衝著李世民笑了笑。
“陛下,您找小子我過來,不會是問我該如何處置蝗災吧?”
李世民臉色一變。
“羅峪,不可無禮!”
長孫皇後走了過來,她知道羅峪心裏有委屈,不過當著李世民的麵,她也隻能以這樣的方式護著羅峪了。
“皇後娘娘,從朝廷接到蝗災奏折至今已經過了三四天了,您可能不知道這蝗災的蔓延速度,三四天的時間,足以從山東蔓延到整個河南道了……”
“如果在等上三四天,恐怕隴右也要出現蝗災了,需要小子我給您形容一下,什麽是蝗蟲所過之處顆粒無收的場麵嗎?”
羅峪這話是對著長孫皇後說的,但是卻是說給李世民聽的。
“陛下已經決定下旨捕殺蝗蟲了。”
長孫皇後代替李世民說道。
“晚了……”
“陛下,您現在還是想著該如何對整個山東進行賑災吧,恐怕無數的災民現在正在往關中地區逃命來了……如此數量龐大的災民,陛下您該怎麽處置呢?”
羅峪直勾勾的看著李世民。
他承認手握軍隊的李世民強到無極限,但是手中無糧的李世民,你該如何災後重建呢?
房玄齡疑惑的看了一眼魏征,現在這個時候,你將山東士族的折子呈上去,豈不是自找沒趣?
魏征沉默不語,他自然也有自己的難處。
“魏征,你身為宰相,在蝗災肆虐的時候呈上這樣的奏折,你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李世民勃然大怒,直接將手中的奏折扔到了魏征的身上。
魏征默默的撿起了麵前的奏折。
“陛下,從古至今這蝗災被視為上天的懲罰,是對皇家的警示,請陛下在發布滅蝗旨意之前,先自行反省……”
他開口說道。
“魏征,你這是為何?”
杜如晦也驚了,以魏征的才智,他絕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說出這種話。
“我隻是站在山東士族的角度開口罷了,請陛下先自查!”
魏征堅持的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氣的渾身發抖,這種生氣可不是和羅峪之間的那種生氣,他是真的有了殺人的心思。
“魏征,你說……這是整個山東士族的意思,還是他王承的意思!”
他指著魏征。
魏征剛要開口。
“魏征,你要想清楚了再回答!”
房玄齡沉聲提醒。
他們這些人是最了解李世民的,這可不是一個善茬,滅了整個山東士族也不是不能。
這個時候魏征一句話,極有可能就會將山東士族送上絕路。
“陛下,這是大儒王承的奏折,應該隻是代表他個人意思。”
魏征開口回答。
一旁的房玄齡和杜如晦齊齊的鬆了口氣,這樣哪怕李世民發怒,也不會牽連所有的山東士族。
李世民冷眼看著魏征。
“宰相魏征出言不遜,蝗災肆虐之時隻顧士族不顧民生,不配再居宰相之職……”
“陛下……萬萬不可啊!”
房玄齡嚇了一跳,這是要貶了魏征嗎?
李世民冰冷的目光落到了房玄齡的身上,房玄齡直接閉嘴。
這天下是李家的,雖然李世民是一位明君,但是還是那句話,天下是李家的,他們都是在李家混口飯的。
“魏征,你去給朕守城門去吧!”
李世民哼了一聲。
魏征馬上衝著李世民行禮。
“臣,謝陛下隆恩,臣告退!”
他轉身離開了。
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了一眼,他們兩個人就難受了。
現在是開口也不是,不開口也不是。
“陛下,捕殺蝗蟲之事……”
最終還是房玄齡硬著頭皮問了一句。
“容朕再考慮考慮。”
李世民歎了口氣。
“臣,告退!”
房玄齡和杜如晦一看,隻能暫時離開。
李世民獨自一人坐在弘文館之內,他長歎一口氣。
“上天為何要如此懲罰朕的子民,朕已經為了民生嘔心瀝血,為何你就不肯讓我大唐安生幾日?
長孫皇後走了過來,她安靜的站在李世民的麵前。
“觀音婢,朕剛剛將魏征趕走了,讓他守城門去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長孫皇後。
長孫皇後點點頭,她拿起了魏征呈上來的奏折,打開看了一眼。
裏麵寫的都是對李世民的指責,說他沒有順應上天,遭到了上天的懲戒,並且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李世民,不可再造殺孽,要尊儒家禮學……
這裏麵的話看的長孫皇後都怒了。
“這個可惡的王承,他以為憑借自己在士族之中的威望,就可以對陛下指手畫腳了嗎?”
“陛下的功績可是馬背上打下來的,可不是靠儒家禮法求來的!
她直接將奏折丟到腳下。
李世民看了看自己的老婆,果然隻有自己的女人最了解自己。
“陛下,您一定不是在生魏征的氣吧?”
長孫皇後體貼的給李世民倒了一杯茶。
李世民沒說話。
“就連臣妾都能看出來的東西,魏征會看不出來?他無非就是想要借機擺脫士族對他的控製罷了!”
“陛下您也太寵信魏征了,現在正是需要他的時候,就這麽放他的假真是便宜魏征了。”
長孫皇後淺笑著說道。
李世民有了一個巨大的台階可下,他的臉色這才緩和了許多。
“觀音婢,原本朕是想讓山東士族輔助朕治理好整個國家,現在看來……此舉並不可取。”
他說道。
長孫皇後點點頭。
“凡事都要有個度,陛下能發現自己一時的錯誤,已然是很難得了。”
李世民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凶光,有些話他不說,但是心裏已然有了打算。
“陛下,羅峪那小子說起來已經在天牢呆了數日了,您還不打算將他放出來嗎?”
長孫皇後詢問道。
“哼,那小子居然算計起了朕的軍餉,關他幾天算是便宜他了。”
李世民哼了一聲。
長孫皇後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擔憂。
“陛下,您是否忘了春耕之時大旱的局麵了?早在去年冬季,羅峪就提醒過陛下了,結果大旱真的發生了。”
“而此次的蝗災……陛下難道不覺得和春耕大旱很相似嗎?”
她提醒道。
李世民看著長孫皇後。
“觀音婢,你的意思是……羅峪那小子實際上早就預料到了蝗災的發生?”
長孫皇後點點頭。
“別的不說,臣妾敢打賭,那個小子早就做好了救災的準備,至少他的封地裏麵就不會受到蝗災的影響……”
李世民沉默了。
這個時候,他千古一帝的潛質也終於開始發力了,身為一個皇帝,可以反思過往,這絕對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優點。
“來人,讓羅峪那小子來見朕。”
他再次開口。
羅峪來到了李世民的麵前,他無聊的打了個瞌睡,無精打采的看著李世民。
“羅峪,還不向陛下行禮?”
長孫皇後提醒道。
羅峪卻衝著李世民笑了笑。
“陛下,您找小子我過來,不會是問我該如何處置蝗災吧?”
李世民臉色一變。
“羅峪,不可無禮!”
長孫皇後走了過來,她知道羅峪心裏有委屈,不過當著李世民的麵,她也隻能以這樣的方式護著羅峪了。
“皇後娘娘,從朝廷接到蝗災奏折至今已經過了三四天了,您可能不知道這蝗災的蔓延速度,三四天的時間,足以從山東蔓延到整個河南道了……”
“如果在等上三四天,恐怕隴右也要出現蝗災了,需要小子我給您形容一下,什麽是蝗蟲所過之處顆粒無收的場麵嗎?”
羅峪這話是對著長孫皇後說的,但是卻是說給李世民聽的。
“陛下已經決定下旨捕殺蝗蟲了。”
長孫皇後代替李世民說道。
“晚了……”
“陛下,您現在還是想著該如何對整個山東進行賑災吧,恐怕無數的災民現在正在往關中地區逃命來了……如此數量龐大的災民,陛下您該怎麽處置呢?”
羅峪直勾勾的看著李世民。
他承認手握軍隊的李世民強到無極限,但是手中無糧的李世民,你該如何災後重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