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厚顏無恥
攝政王,請保持你的高冷形象 作者:黎紫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平侯府
此時,祠堂裏聚集了許多人,除了老侯爺和老夫人外,還有大房和三房的人。
不多時,蘇靖安和林蓉,還有蘇仟柔三人走了進來。
當看到蘇仟柔時,侯府眾人皆露出驚訝之色,隨後反應過來,急忙行禮道:“見過王妃”。
“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禮”。
“王妃怎麽來了”。
“我正好在蘇家,聽說祖父讓我爹娘回來,想著我也許久沒回來了,便回來看看,祖父應該不會不歡迎吧”。
“怎會,王妃能回來,祖父甚是高興”。
“那便好”。
“爹讓我們回來可是有什麽事”,蘇靖安問。
老侯爺看了一眼蘇仟柔,猶豫要不要說。
“祖父看我,是想讓我回避的意思嗎”。
“如今王妃已出嫁,回避也是應該的”。
“大伯父的意思是,我出嫁了,就不是侯府的人了”。
“我不是這個意思”。
“那大伯父是什麽意思”。
蘇勝霖現在是敢怒不敢言,畢竟蘇仟柔的身份擺在這,即便他是長輩,也得顧及幾分,因此沒有說話。
其他人亦是如此,全都默不作聲。
無奈,老侯爺隻好開口道:“王妃別誤會,我們不是要你回避的意思,隻是你身為攝政王妃,想來應該很忙,我們怕你耽誤事”。
“原來是這樣,不過,我不忙,正好閑著,祖父有什麽事盡管說”。
“如此便好”,老侯爺尷尬道。
“有什麽事,爹直言便是”,蘇靖安說。
“是這樣的,如今我和你母親都還健在,你們分出去住總歸是不好,所以,還是搬回來吧”。
“搬回來就算了,這侯府將來是大哥的,我們遲早都是要搬出去的,若是如今我們搬回來,日後還得再折騰一次,何必呢”。
“話不能這麽說,哪有父母健在就分家的,這不合禮製”。
“當初祖父讓我們搬出去的時候怎麽不覺得不合禮製,如今倒講禮製了”。
“當時我也是氣急了,才讓你們搬出去的”。
“祖父為何將我們分出府,我們心知肚明,當初祖父怕我爹得罪慶王和敏王以至於給侯府帶來麻煩,故而讓我們搬出去,如今呢,敏王敗了,慶王又深陷江南貪腐案中,祖父覺得他們構不成威脅,加上如今我爹是戶部尚書,大哥又在內閣,還有小宇,立下赫赫戰功,祖父覺得有利可圖,便想讓我爹他們搬回來,祖父這算盤打得我在攝政王府都聽到了”。
被戳破心思,老侯爺的臉麵掛不住,又羞又氣,想要發怒,但是想到她的身份,便隻敢怒不敢言,故而憋得臉都綠了。
“雖說你是攝政王妃,但是,也得講孝道吧,有你這麽說自己祖父的嗎,真是一點規矩也沒有”,老夫人指責道。
“難道我說錯了嗎,祖父不是這樣想”,接著又說:“當初我們搬出去時便已經讓人看了笑話,如今難不成祖父還想讓人再看一次”。
老侯爺默不作聲。
老夫人則說:“不搬回來也行,那就像從前那樣每個月給府裏五百兩銀子作為家用”。
“咳”,林曉染輕咳一聲,然後朝老夫人比出一根手指。
老夫人會意,隨即改口道:“不對,是一千兩才對”。
“從前我每個月給侯府五百兩那是因為我們遠在揚州,不能在二老跟前盡孝,所以孝敬二老的,而如今我們既已經回來,那自然也就不需要了”。
“但你們已經搬出去了”,林曉染說。
“可我們能隨時回來”。
“侯府的家產遍布皇城,何時淪落到要兒子補貼家用的地步了,還每個月一千兩,老夫人怎麽不直接去搶”。
“你們有的是錢,拿點出來怎麽了”。
“真是笑話,我們有錢就活該當冤大頭啊,侯府也有錢,怎麽不見侯府給我們點,當初分府的時候,侯府可是什麽也沒給我們,如今倒好意思叫我們要錢,這若是傳出去,老夫人覺得百姓會怎麽說侯府”。
“如今這不是侯府沒錢嗎,不然,我們也不會厚著臉皮找你們要”,林曉染說。
“侯府作為一個百年世家,大伯母同我說沒錢,大伯母覺得我會信嗎”。
“如今侯府確實是沒錢”。
“就算是沒錢,那同我們有何幹係呢,這些年我們吃侯府用侯府的了嗎,便是我們住在侯府的那幾個月,都是我娘自己花的錢,請問侯府給過我們什麽”。
“你爹娶妻難道花的不是我們侯府的錢,還有,若不是侯府養他這般大,他能有今天”。
蘇仟柔忍不住笑了,“要老夫人這麽說,大伯父和三叔花侯府的錢豈不是更多,那他們打算每個月拿多少錢出來補貼家用”。
老夫人瞬間無話可說。
“怎麽,老夫人這是打算逮著我爹一人薅啊,讓他養你們侯府一大家子人”,說完,蘇仟柔看向老侯爺和蘇勝霖等人。
而他們全都默默移開視線,不敢直視她。
“原以為祖父讓我爹他們回來就已經夠不要臉的了,沒想到……安平侯府還真是刷新我的三觀,顛覆我的認知,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請問你們是怎麽可以做到這般沒臉沒皮的”。
“你說話別太過分,不管怎麽說,我們也是你的長輩”,蘇淞文怒說道。
“長輩,若是可以,我還真不想要你們這樣的長輩”,接著又說:“要我說啊,既然侯府已經這般拮據了,那不如就徹底分家吧,把三叔他們一家也分出去,這樣既能減少侯府的開支,也能減輕大伯父的負擔不是”。
“不可能,老夫還沒死呢,分什麽家”。
蘇仟柔忍不住輕笑道:“同樣是兒子,差別卻是天差地別,祖父這心……還真是夠偏的”。
“你……”。
“好了,柔兒,莫要再說了”,蘇靖安說道,然後看向老侯爺,又說:“孝敬父母是應該的,這樣,日後每個月我們給侯府三百兩,爹和母親,還有我娘,每人各一百,不知爹意下如何”。
“這一百兩能做什麽,都不夠買燕窩和魚翅的”,老夫人嫌棄道。
蘇仟柔忍不住說道:“老夫人要買燕窩和魚翅應當找大伯父和大伯母”。
“爹,不知您覺得如何”,蘇靖安問。
三百兩也是錢,有好過沒有,故而老侯爺說道:“便如此吧”。
林蓉隨即拿出三百兩,“這是三百兩,還請爹查收”。
老侯爺二話不說收下。
“爹,戶部還有事情等著我去處理,若是沒其他的事,我們便先走了”。
“嗯”。
蘇靖安看向林蓉和蘇仟柔,然後三人走了出去。
祠堂裏瞬間變得熱鬧起來,議論紛紛。
此時,祠堂裏聚集了許多人,除了老侯爺和老夫人外,還有大房和三房的人。
不多時,蘇靖安和林蓉,還有蘇仟柔三人走了進來。
當看到蘇仟柔時,侯府眾人皆露出驚訝之色,隨後反應過來,急忙行禮道:“見過王妃”。
“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禮”。
“王妃怎麽來了”。
“我正好在蘇家,聽說祖父讓我爹娘回來,想著我也許久沒回來了,便回來看看,祖父應該不會不歡迎吧”。
“怎會,王妃能回來,祖父甚是高興”。
“那便好”。
“爹讓我們回來可是有什麽事”,蘇靖安問。
老侯爺看了一眼蘇仟柔,猶豫要不要說。
“祖父看我,是想讓我回避的意思嗎”。
“如今王妃已出嫁,回避也是應該的”。
“大伯父的意思是,我出嫁了,就不是侯府的人了”。
“我不是這個意思”。
“那大伯父是什麽意思”。
蘇勝霖現在是敢怒不敢言,畢竟蘇仟柔的身份擺在這,即便他是長輩,也得顧及幾分,因此沒有說話。
其他人亦是如此,全都默不作聲。
無奈,老侯爺隻好開口道:“王妃別誤會,我們不是要你回避的意思,隻是你身為攝政王妃,想來應該很忙,我們怕你耽誤事”。
“原來是這樣,不過,我不忙,正好閑著,祖父有什麽事盡管說”。
“如此便好”,老侯爺尷尬道。
“有什麽事,爹直言便是”,蘇靖安說。
“是這樣的,如今我和你母親都還健在,你們分出去住總歸是不好,所以,還是搬回來吧”。
“搬回來就算了,這侯府將來是大哥的,我們遲早都是要搬出去的,若是如今我們搬回來,日後還得再折騰一次,何必呢”。
“話不能這麽說,哪有父母健在就分家的,這不合禮製”。
“當初祖父讓我們搬出去的時候怎麽不覺得不合禮製,如今倒講禮製了”。
“當時我也是氣急了,才讓你們搬出去的”。
“祖父為何將我們分出府,我們心知肚明,當初祖父怕我爹得罪慶王和敏王以至於給侯府帶來麻煩,故而讓我們搬出去,如今呢,敏王敗了,慶王又深陷江南貪腐案中,祖父覺得他們構不成威脅,加上如今我爹是戶部尚書,大哥又在內閣,還有小宇,立下赫赫戰功,祖父覺得有利可圖,便想讓我爹他們搬回來,祖父這算盤打得我在攝政王府都聽到了”。
被戳破心思,老侯爺的臉麵掛不住,又羞又氣,想要發怒,但是想到她的身份,便隻敢怒不敢言,故而憋得臉都綠了。
“雖說你是攝政王妃,但是,也得講孝道吧,有你這麽說自己祖父的嗎,真是一點規矩也沒有”,老夫人指責道。
“難道我說錯了嗎,祖父不是這樣想”,接著又說:“當初我們搬出去時便已經讓人看了笑話,如今難不成祖父還想讓人再看一次”。
老侯爺默不作聲。
老夫人則說:“不搬回來也行,那就像從前那樣每個月給府裏五百兩銀子作為家用”。
“咳”,林曉染輕咳一聲,然後朝老夫人比出一根手指。
老夫人會意,隨即改口道:“不對,是一千兩才對”。
“從前我每個月給侯府五百兩那是因為我們遠在揚州,不能在二老跟前盡孝,所以孝敬二老的,而如今我們既已經回來,那自然也就不需要了”。
“但你們已經搬出去了”,林曉染說。
“可我們能隨時回來”。
“侯府的家產遍布皇城,何時淪落到要兒子補貼家用的地步了,還每個月一千兩,老夫人怎麽不直接去搶”。
“你們有的是錢,拿點出來怎麽了”。
“真是笑話,我們有錢就活該當冤大頭啊,侯府也有錢,怎麽不見侯府給我們點,當初分府的時候,侯府可是什麽也沒給我們,如今倒好意思叫我們要錢,這若是傳出去,老夫人覺得百姓會怎麽說侯府”。
“如今這不是侯府沒錢嗎,不然,我們也不會厚著臉皮找你們要”,林曉染說。
“侯府作為一個百年世家,大伯母同我說沒錢,大伯母覺得我會信嗎”。
“如今侯府確實是沒錢”。
“就算是沒錢,那同我們有何幹係呢,這些年我們吃侯府用侯府的了嗎,便是我們住在侯府的那幾個月,都是我娘自己花的錢,請問侯府給過我們什麽”。
“你爹娶妻難道花的不是我們侯府的錢,還有,若不是侯府養他這般大,他能有今天”。
蘇仟柔忍不住笑了,“要老夫人這麽說,大伯父和三叔花侯府的錢豈不是更多,那他們打算每個月拿多少錢出來補貼家用”。
老夫人瞬間無話可說。
“怎麽,老夫人這是打算逮著我爹一人薅啊,讓他養你們侯府一大家子人”,說完,蘇仟柔看向老侯爺和蘇勝霖等人。
而他們全都默默移開視線,不敢直視她。
“原以為祖父讓我爹他們回來就已經夠不要臉的了,沒想到……安平侯府還真是刷新我的三觀,顛覆我的認知,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請問你們是怎麽可以做到這般沒臉沒皮的”。
“你說話別太過分,不管怎麽說,我們也是你的長輩”,蘇淞文怒說道。
“長輩,若是可以,我還真不想要你們這樣的長輩”,接著又說:“要我說啊,既然侯府已經這般拮據了,那不如就徹底分家吧,把三叔他們一家也分出去,這樣既能減少侯府的開支,也能減輕大伯父的負擔不是”。
“不可能,老夫還沒死呢,分什麽家”。
蘇仟柔忍不住輕笑道:“同樣是兒子,差別卻是天差地別,祖父這心……還真是夠偏的”。
“你……”。
“好了,柔兒,莫要再說了”,蘇靖安說道,然後看向老侯爺,又說:“孝敬父母是應該的,這樣,日後每個月我們給侯府三百兩,爹和母親,還有我娘,每人各一百,不知爹意下如何”。
“這一百兩能做什麽,都不夠買燕窩和魚翅的”,老夫人嫌棄道。
蘇仟柔忍不住說道:“老夫人要買燕窩和魚翅應當找大伯父和大伯母”。
“爹,不知您覺得如何”,蘇靖安問。
三百兩也是錢,有好過沒有,故而老侯爺說道:“便如此吧”。
林蓉隨即拿出三百兩,“這是三百兩,還請爹查收”。
老侯爺二話不說收下。
“爹,戶部還有事情等著我去處理,若是沒其他的事,我們便先走了”。
“嗯”。
蘇靖安看向林蓉和蘇仟柔,然後三人走了出去。
祠堂裏瞬間變得熱鬧起來,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