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偏心
攝政王,請保持你的高冷形象 作者:黎紫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蘇仟柔將齊嬤嬤喚來,詢問幾個宮女的情況。
“齊嬤嬤,那幾個宮女可還安分”。
“回王妃,有兩個心眼子比較多,總是偷奸耍滑,而且還總是打聽王爺的下落,老奴正想問王妃,要如何處置”。
“打聽王爺的下落”。
“是,有好幾次王爺過來,她們都想往前湊,若非老奴攔著,她們怕是早就湊到王爺的跟前了”。
“她們是母後送來的,若是並未犯什麽大錯便將她們驅逐出府,定會引來母後的不滿,這樣,下次她們若是再往前湊,不必攔著”。
“王妃,這……”。
“嬤嬤不必擔心,聽我的便是”。
“是”。
“對了,那個蕙香如何”。
“她還挺聽話的,讓她做什麽便做什麽,不過,似乎有些孤僻,很少與人來往”。
蘇仟柔總覺得她不簡單,於是說:“讓人盯緊她”。
“王妃可是懷疑她居心不良”。
“來曆不明的人盯緊些總歸是沒錯,還有其他人亦是,在沒有搞清楚她們的背後是否有人之前都不可鬆懈”。
“是,不過,有一人基本可以確定,她是太皇太後安插的眼線,近日,老奴發現她多次向宮裏傳遞消息”。
“可知她傳的是什麽”。
“王妃受傷的消息,還有,王妃和王爺分房睡”,說到分房睡,齊嬤嬤不禁有些著急,她自是知曉蘇仟柔和沐瑾琛兩人至今還未同房,隻是,她不好開口詢問,故而隻能向春竹等人打探情況,卻得知他們成婚隻是為了避免和親,原以為很快便能抱小世子,結果卻是遙遙無期,這讓她怎能不急,畢竟,如今自家王爺的年紀可不小了。
而蘇仟柔想的則是,難怪太皇太後最近沒找我的麻煩,原來是知曉我們分房睡的消息,倒是省了不少麻煩,“辛苦嬤嬤了,還勞煩嬤嬤繼續盯著”。
“王妃客氣了,這都是老奴應該做的”。
“若是沒其他的事,嬤嬤便先下去吧”。
齊嬤嬤並未應答,而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嬤嬤可是還有什麽事”。
猶豫片刻後,齊嬤嬤才開口,“回王妃,明日……乃是王爺的生辰,不知王妃有何打算”。
蘇仟柔並不知道明天是沐瑾琛的生日,故而很是驚訝,“明日是王爺的生辰”。
“王妃不知道”,齊嬤嬤問。
“王爺不曾說過”。
“王爺又怎會提起呢”,齊嬤嬤失落的說道。
“嬤嬤此話何意”,蘇仟柔有些好奇。
齊嬤嬤歎了一口氣,然後緩緩說道:“王妃有所不知,王爺小的時候過得並不如意,王妃應知曉,太皇太後有三個孩子,分別是先皇和咱們王爺,還有長樂公主,眾所周知,先皇從小便被立為太子,故而深受太皇太後的重視,長樂公主呢,因是明崇皇帝最喜愛的公主,故而也深受太皇太後的喜愛,唯獨咱們王爺,從小便不受寵,不管是太皇太後,亦或是明崇皇帝,對他都是不聞不問,不管不顧,自然也就不記得咱們王爺的生辰,一開始,王爺看到眾人給先皇和長樂公主過生辰還會羨慕,但是久而久之,他也就不奢求了,不過好在先皇和長樂公主還記得王爺的生辰,故而每年都會給王爺準備生辰禮,並為他慶祝,可王爺十三歲生辰那日卻發生了變故,那日,王爺與往年一般,準備了酒菜,打算請先皇和長樂公主一同用膳,可誰知卻被人鑽了空子,在先皇的酒裏下毒,以至於先皇差點命喪黃泉,最後雖是救了回來,但是也傷了身子,若非如此,先皇也不會去的這般早”。
“所以,王爺是因為這事才去的軍營”。
“是,但也不完全是,當時太醫診斷先皇活不了多久,而太皇太後得知後很是崩潰,於是將怒火全都發泄到了王爺的身上,質問王爺為何中毒的不是他,加上那時先皇剛登基不久,若是先皇出事,那麽咱們王爺便極有可能會成為新皇,因此,太皇太後懷疑是王爺給先皇下的毒,任由王爺如何解釋,太皇太後都不聽,還揚言沒有王爺這個兒子,並讓王爺有多遠走多遠,永遠都不用回來,若非後來查出此事乃是敏貴太妃所為,王爺怕是都洗不清嫌疑,而王爺本就愧疚,加上太皇太後的質疑,這也讓王爺生出離開皇城的想法,而他也確實這樣做了,待到先皇的身體好些,他便向先皇提出要去軍營曆練,先皇自是不同意,於是王爺便自己偷偷去,而這一去便是七年,直到三年前,先皇病重,召王爺回來監國,王爺這才回來”。
蘇仟柔這才知道,為何那日提到大公主,影風會阻止她說下去,還有沐瑾琛為何會說大公主很幸運,隨後說道:“我知道了,多謝嬤嬤告知”。
“老奴也是心疼王爺,想當初,王爺還隻是三四歲的時候,也曾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若非明崇皇帝和太皇太後偏心,王爺也不會變成現如今這般模樣,不過,現下有王妃在,老奴相信,日後,王爺定能像從前那般開心”。
蘇仟柔尷尬的笑了笑,心想,您還真是高看我了,我可沒這麽大的本事,“嬤嬤先下去吧,我會好好想想怎麽給王爺慶生的”。
“是,辛苦王妃了,老奴告退”。
待她出去後,春竹憤憤不平的說:“王妃,奴婢總算是知道為何王爺和太皇太後的關係不好了,太皇太後做的也太過分了,先皇和長樂公主是她的孩子,難道咱們王爺便不是了嗎,她怎能這樣對待王爺,王爺不寒心才怪”。
“都說人心是偏的,果然不錯”。
其實,蘇仟柔很能理解沐瑾琛當時的心情,因為她也經曆過,在現代,她的爸媽便偏心弟弟,兩人離婚時,更是為了爭奪弟弟的撫養權鬧得不可開交,而她卻無人問津,爸爸說她是拖油瓶,媽媽則嫌她是累贅,最後兩人誰也不肯要她,若非外婆,或許她早就餓死街頭了。
“齊嬤嬤,那幾個宮女可還安分”。
“回王妃,有兩個心眼子比較多,總是偷奸耍滑,而且還總是打聽王爺的下落,老奴正想問王妃,要如何處置”。
“打聽王爺的下落”。
“是,有好幾次王爺過來,她們都想往前湊,若非老奴攔著,她們怕是早就湊到王爺的跟前了”。
“她們是母後送來的,若是並未犯什麽大錯便將她們驅逐出府,定會引來母後的不滿,這樣,下次她們若是再往前湊,不必攔著”。
“王妃,這……”。
“嬤嬤不必擔心,聽我的便是”。
“是”。
“對了,那個蕙香如何”。
“她還挺聽話的,讓她做什麽便做什麽,不過,似乎有些孤僻,很少與人來往”。
蘇仟柔總覺得她不簡單,於是說:“讓人盯緊她”。
“王妃可是懷疑她居心不良”。
“來曆不明的人盯緊些總歸是沒錯,還有其他人亦是,在沒有搞清楚她們的背後是否有人之前都不可鬆懈”。
“是,不過,有一人基本可以確定,她是太皇太後安插的眼線,近日,老奴發現她多次向宮裏傳遞消息”。
“可知她傳的是什麽”。
“王妃受傷的消息,還有,王妃和王爺分房睡”,說到分房睡,齊嬤嬤不禁有些著急,她自是知曉蘇仟柔和沐瑾琛兩人至今還未同房,隻是,她不好開口詢問,故而隻能向春竹等人打探情況,卻得知他們成婚隻是為了避免和親,原以為很快便能抱小世子,結果卻是遙遙無期,這讓她怎能不急,畢竟,如今自家王爺的年紀可不小了。
而蘇仟柔想的則是,難怪太皇太後最近沒找我的麻煩,原來是知曉我們分房睡的消息,倒是省了不少麻煩,“辛苦嬤嬤了,還勞煩嬤嬤繼續盯著”。
“王妃客氣了,這都是老奴應該做的”。
“若是沒其他的事,嬤嬤便先下去吧”。
齊嬤嬤並未應答,而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嬤嬤可是還有什麽事”。
猶豫片刻後,齊嬤嬤才開口,“回王妃,明日……乃是王爺的生辰,不知王妃有何打算”。
蘇仟柔並不知道明天是沐瑾琛的生日,故而很是驚訝,“明日是王爺的生辰”。
“王妃不知道”,齊嬤嬤問。
“王爺不曾說過”。
“王爺又怎會提起呢”,齊嬤嬤失落的說道。
“嬤嬤此話何意”,蘇仟柔有些好奇。
齊嬤嬤歎了一口氣,然後緩緩說道:“王妃有所不知,王爺小的時候過得並不如意,王妃應知曉,太皇太後有三個孩子,分別是先皇和咱們王爺,還有長樂公主,眾所周知,先皇從小便被立為太子,故而深受太皇太後的重視,長樂公主呢,因是明崇皇帝最喜愛的公主,故而也深受太皇太後的喜愛,唯獨咱們王爺,從小便不受寵,不管是太皇太後,亦或是明崇皇帝,對他都是不聞不問,不管不顧,自然也就不記得咱們王爺的生辰,一開始,王爺看到眾人給先皇和長樂公主過生辰還會羨慕,但是久而久之,他也就不奢求了,不過好在先皇和長樂公主還記得王爺的生辰,故而每年都會給王爺準備生辰禮,並為他慶祝,可王爺十三歲生辰那日卻發生了變故,那日,王爺與往年一般,準備了酒菜,打算請先皇和長樂公主一同用膳,可誰知卻被人鑽了空子,在先皇的酒裏下毒,以至於先皇差點命喪黃泉,最後雖是救了回來,但是也傷了身子,若非如此,先皇也不會去的這般早”。
“所以,王爺是因為這事才去的軍營”。
“是,但也不完全是,當時太醫診斷先皇活不了多久,而太皇太後得知後很是崩潰,於是將怒火全都發泄到了王爺的身上,質問王爺為何中毒的不是他,加上那時先皇剛登基不久,若是先皇出事,那麽咱們王爺便極有可能會成為新皇,因此,太皇太後懷疑是王爺給先皇下的毒,任由王爺如何解釋,太皇太後都不聽,還揚言沒有王爺這個兒子,並讓王爺有多遠走多遠,永遠都不用回來,若非後來查出此事乃是敏貴太妃所為,王爺怕是都洗不清嫌疑,而王爺本就愧疚,加上太皇太後的質疑,這也讓王爺生出離開皇城的想法,而他也確實這樣做了,待到先皇的身體好些,他便向先皇提出要去軍營曆練,先皇自是不同意,於是王爺便自己偷偷去,而這一去便是七年,直到三年前,先皇病重,召王爺回來監國,王爺這才回來”。
蘇仟柔這才知道,為何那日提到大公主,影風會阻止她說下去,還有沐瑾琛為何會說大公主很幸運,隨後說道:“我知道了,多謝嬤嬤告知”。
“老奴也是心疼王爺,想當初,王爺還隻是三四歲的時候,也曾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若非明崇皇帝和太皇太後偏心,王爺也不會變成現如今這般模樣,不過,現下有王妃在,老奴相信,日後,王爺定能像從前那般開心”。
蘇仟柔尷尬的笑了笑,心想,您還真是高看我了,我可沒這麽大的本事,“嬤嬤先下去吧,我會好好想想怎麽給王爺慶生的”。
“是,辛苦王妃了,老奴告退”。
待她出去後,春竹憤憤不平的說:“王妃,奴婢總算是知道為何王爺和太皇太後的關係不好了,太皇太後做的也太過分了,先皇和長樂公主是她的孩子,難道咱們王爺便不是了嗎,她怎能這樣對待王爺,王爺不寒心才怪”。
“都說人心是偏的,果然不錯”。
其實,蘇仟柔很能理解沐瑾琛當時的心情,因為她也經曆過,在現代,她的爸媽便偏心弟弟,兩人離婚時,更是為了爭奪弟弟的撫養權鬧得不可開交,而她卻無人問津,爸爸說她是拖油瓶,媽媽則嫌她是累贅,最後兩人誰也不肯要她,若非外婆,或許她早就餓死街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