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展鵬出身“四王八公”中的齊國公府,自身有十分有能力,身上的將軍職位,是陳展鵬在戰場上一刀一槍地拚殺出來的,貨真價實,比真金白銀還真。(.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作為一個能力出眾的世家子,陳展鵬的仕途稱得上是一帆風順,而立之年便成為了高級軍官,可以被人尊稱一聲“將軍”。


    然而,陳展鵬的前半生似乎將自己的好運氣都用光了,近些年來,陳展鵬厄運連連,先是非常欣賞陳展鵬才幹的老上級王子騰,因為“涉嫌謀反”被當街問斬,王家,以及許多和王家關係緊密的官員,都被牽扯進去了。


    陳展鵬雖然和齊國公府的當家人,大哥陳瑞文的關係不是很好,但他畢竟是齊國公府的人,有齊國府給他撐腰,因而逃過了死劫,卻也因此從前途無量的京營,調到了兵部坐冷板凳。


    這還不算完,承瑞帝掌權之後,便對以“四王八公”為代表的權貴世家舉起了屠刀,陳展鵬所屬的齊國公府,也被承瑞帝處理掉了。


    陳展鵬並非是紈絝子弟,齊國府做得壞事也都沒有陳展鵬的份,經過周旋,陳展鵬逃過了一劫,自己卻被磨成了白板,連兵部的冷板凳都坐不下去了。


    陳展鵬此人,野心極大,雖不是壞人,卻也不是好人,他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手中無權”的日子。


    應該說,陳展鵬確實很有能力,雖然被免去了官職,他卻並沒有消沉,既沒有借酒消愁,也沒有尋花問柳,而是靜靜地等待東山再起的時機。


    忠順親王舉旗謀反的那一日,陳展鵬一得到消息,便知道自己等待許久的時機到了。


    陳展鵬的武力值非常高,陳展鵬對自己的身手很有自信,於是,陳展鵬偷偷地從家中跑了出來,喬裝改扮,然後騎著快馬去了皇宮,準備渾水摸魚。


    可能是陳展鵬轉運的時機確實到了,他剛進皇宮,正在思索該如何行動的時候,就遇到了一個“貴人”——身受重傷的皇太子。


    政變那日,李才這條在太子身邊隱藏了十餘年的毒蛇,突然露出了毒牙,猝不及防之下,太子被李才用匕首捅成了重傷。


    但是,李才並沒有武功,太子卻是文武雙全,太子的武藝雖然隻是花架子,但和李才一比,絕對算一個“高手”。


    太子本能地避開了要害,然後經過一番搏鬥,殺死了李才,然後捂著傷口離開了那座假山。


    應該說,林如海等人製定地計劃確實是天衣無縫的,就算李才沒有殺掉太子,在太子還沒有跑遠的時候,賈玥和黛玉兩人就應該到了這裏。


    黛玉武藝超群,賈玥的武技也很看得過去,反正是都比太子離開就對了,賈玥、黛玉夫婦聯手,殺掉太子,易如反掌。


    可是,所有人都沒有料到,這場政變中竟然出現了陳展鵬這個毫不相幹的人,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當時,看著緊緊拽著自己衣袖,因為失血過多而昏迷的皇太子,陳展鵬意識到,一個天大的餡餅砸到了自己的頭上。


    陳展鵬當機立斷,為太子止血,然後從死人身上扒下了兩身禦林軍的盔甲,套在兩人的身上,然後背起太子,騎著馬疾馳出了皇城,然後悄無聲息地背著太子回到了家中。


    當時,陳展鵬並不知道這場政變的結局,但是,無論結局如何,這個擁有皇太子身份的年輕人,都將給陳展鵬帶來東山再起的機會。


    若是承瑞帝勝了,那陳展鵬就是保護太子的忠臣。


    若是忠順親王勝了,那皇太子就將成為陳展鵬獻給忠順親王的投名狀。


    這場政變的結果遠超陳展鵬的預計,或者說,比陳展鵬幻想的還要好上數倍——忠順親王輸了,承瑞帝死了。


    這樣的話,太子這個儲君,就將成為大明帝國的皇帝,也就是說,陳展鵬因此成為了立下“救駕之功”的大功臣。


    在陳展鵬的護送之下,太子回到了皇宮,在太醫的全力救治下,太子清醒過來了。


    接下來,在林如海、楊冀、以及太子妃娘家等實權派的支持下,皇太子登上了皇位,成為了大明的皇帝。


    因為陳展鵬的“投機”,林家的危局解除了,可太子卻並沒死,林如海心中十分悔恨,恨自己沒有料到陳展鵬這樣的投機分子,恨自己沒有計劃得更周全。


    可是,事已至此,林如海雖然有心做掉太子,卻回天無力。


    幸好,林家在這場政變中的謀劃並沒有被暴露,雖然太子喜歡黛玉,但初登帝位的他,必定被各種事情忙得焦頭爛額,無暇顧及感情。


    如此說來,林家的危局完全解除了,短時間內,黛玉也是無憂的。


    更何況……林如海在心中安慰自己,也許,太子並不會做出那種違背倫常的事情,是我多慮了……


    太子登基稱帝之後,便開始處理這場政變的遺留問題。


    忠順親王謀反叛亂,十惡不赦,削其王爵,貶為庶人,除宗籍,不得入皇陵!


    所有參與忠順親王謀反的叛軍,無論是死有餘辜的,還是被裹挾在其中的無辜者,都被判處了輕重不等的刑罰。


    還有,忠順親王曾經權傾朝野,雖然潛伏了十餘年,但朝中還是有一些官員和忠順親王保留著曖昧的關係,藕斷絲連,這些官員中,有好官,也有貪官,卻都被一視同仁,下場很不好。


    正所謂,凡事都有兩麵性,有人因為站錯隊失去了富貴榮華,也有人因此獲得了權勢,或是抱住了已有的富貴。


    陳展鵬,以為立下了“救駕之功”,沒有他,可能就沒有了如今坐在皇位上的皇帝,太子登基之後,下旨冊封陳展鵬為一等伯,並授予兵部侍郎一職,以彰其功。


    林黛玉,在政變中奮不顧身,保護太子妃和太孫的安全,理當獎勵提拔,可是,黛玉是個女子,還是一個國公夫人,“國公夫人”是超品爵位,位於“國公夫人”之上的隻有郡王妃和親王妃這兩等,不能授予異性男子的妻子。


    皇帝無奈,隻得將黛玉的功勞算在了他的夫君賈玥的身上,下詔冊封賈玥為“趙國公”。


    賈玥身上的國公爵位,並非是“軍功封”,而是“蔭封”,大長公主之子,封國公,賈玥雖然是長樂大長公主的義子,但長樂大長公主地位超然,賈玥便也得了一個國公爵位。


    隻不過,因為是“蔭封”,所以這個爵位是不能有子孫後代承襲的,賈玥雖然是國公,但賈玥的日子卻連一個將軍的爵位都得不到。


    如今,皇帝重新冊封賈玥為“趙國公”,卻是一個可世襲的爵位,雖然爵位並沒有提升,但賈玥所得到的好處卻不小,一個可以傳給後代的爵位,可不是能用金錢所能衡量的。


    林諾,是林家唯一一個光明正大參與到這場平叛中的男丁,雖然沒有“救駕之功”,卻也立下了很大的功勳——保護太上皇平安離開皇城的功勞被記在了林諾的身上。


    因此,林諾被新皇加封為一等伯,也是可世襲的爵位。


    另外,新皇繼位之後,為了穩定局勢,必要施恩於宗室和大臣。


    宗室中的實權派身上的爵位,都有所提升,將軍晉封國公,郡王晉升親王,因為牽扯到的人物實在是太多了,便不在此一一敘述了。


    至於大臣,新皇對林家很有好感,又因為林如海是內閣首輔,百官之首,新皇為了施恩,便加封林如海為太傅,正一品。


    新皇並不知道刺殺自己的李才,實際上是錦衣衛安插在自己身邊的密探,還以為李才是忠順親王的人呢。


    經曆了這麽多磨難,新皇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崇尚陽謀,鄙夷陰謀,希望取消錦衣衛編製的天真太子了,如今,新皇深知錦衣衛這個大殺器的重要性,為了收服楊冀和錦衣衛,新皇下詔冊封楊冀為太保,正一品,和太傅、太師同列三公,位極人臣。


    新皇非常希望能夠掌握錦衣衛這個大殺器,但是,太上皇還健在,楊冀是太上皇的心腹,新皇和太上皇的感情很深,便暫時沒有動錦衣衛。


    當然,這和新皇初登帝位,還沒有坐穩龍椅,需要維穩也有一定的關係。


    戴權,是林如海和楊冀的同謀者,新皇在那場政變中被刺殺,戴權也要間接責任,因為,打開宮門放忠順親王和叛軍進皇城的,就是戴權的人。


    隻不過,在錦衣衛這個“毀屍滅跡”的大殺器的幫助下,戴權順利地和這場政變完全撇清了關係。


    新皇年僅二十餘歲,手下並無能夠直接接手大明宮,並且不出亂子的宦官——李才就算不叛變革命,新皇也不敢讓李才直接做大明宮掌宮內相,也就是大明宮總管,最起碼要先當副總管,熟悉情況。


    因為戴權是宦官,興祖皇帝留下的鐵令,宦官不得掌權,新皇自然遵守,沒有給戴權加官進爵,隻賞賜了一些金銀,還有幾件禦賜物品。


    不過,因為戴權是太上皇身邊的老人,新皇雖然從太子上位為皇帝,卻依然對戴權很是尊敬。


    陳展鵬,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投機分子,若是最終勝利的是忠順親王,陳展鵬絕對不會有半分猶豫,就會用太子的人頭做投名狀,投靠忠順親王。


    太子對陳展鵬十分感激,並且十分看重,將陳展鵬當做“大忠臣”。


    賈玥、林黛玉夫婦,在那場政變之中,懷著對太子的極大惡意,想要殺掉太子。


    太子依然深愛著黛玉,並對賈玥十分愧疚,想將賈玥培養成林如海的接班人,三十年後的內閣首輔,讓賈玥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就像太上皇賈代善那樣。


    林諾,林黛玉的四哥,“太子喜歡林黛玉”這件事的知情者,十分想要殺掉太子,保護自己的妹妹,以絕後患。


    太子也很重視林諾,毫不忌諱林諾是文官之首、內閣首輔林如海的兒子,想要將林諾培養成守邊大將。


    林如海,林妹妹的父親,這場政變的幕後大boss,刺殺太子事件的策劃者之一,十分希望太子隨承瑞帝而去。


    太子十分敬重林如海的才幹,加封林如海為太傅,還想過段時間晉封林如海為太師,以表彰林如海為大明的貢獻。


    楊冀,錦衣衛都指揮使,李才背後的指使者,對太子懷揣著極大的惡意,刺殺太子事件的策劃者之一,並且是主謀。


    因為楊冀是太上皇的老臣,太子對楊冀很尊重,加封楊冀為太保,位列三公,完全沒有“卸磨殺驢”的想法,想讓楊冀在卸任錦衣衛都指揮使之後,頤養天年。


    戴權,大明宮掌宮內相,這場政變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如果不是戴權派人打開了宮門,忠順親王和叛軍根本就進不了紫禁城,成不了氣候,承瑞帝也不會駕崩。


    因為戴權是太上皇身邊的老人,太上皇中風,十分需要戴權的侍候,太子對戴權很是尊重,並不因為自己現在是皇帝了而改變態度。


    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給新皇點一百支蠟燭,希望他永遠也不會知道這些……


    作者有話要說:政變寫完了,著實鬆了一口氣,總算將政變的前因後果說清楚了……


    政變這段內容我寫的非常雞血,其實還想繼續寫下去,並且在腦海中演繹了無數情節,如同脫肛的野馬一般。


    但我不敢寫下去了,我害怕寫到最後圓不回來了,如果有妹子喜歡看,我隻能說一聲抱歉了。


    這場政變我是很用心地在寫,希望妹子們看得滿意,我不希望你們覺得我寫得幼稚……其實,我自己都覺得我寫得幼稚,我會繼續努力的,爭取能夠寫成更好的故事來!握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林家女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淚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淚羽並收藏紅樓之林家女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