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瑜走丟了,卻並沒有被確認死亡,再有,賈瑜是元春的幼弟,因此,賈瑜雖然失蹤了,元春的婚事卻並沒有被推遲多久。(.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間,就到了秦家下聘的日子。
當秦家的聘禮到達榮國府時,雖然早有準備,可賈母和王夫人的臉色都變了,變得極為不好。
秦家的聘禮,雖然符合禮數規矩,但加在一起,不過價值幾千兩銀子罷了。
榮國府豪富,在賈母和王夫人眼中,秦家的聘禮,極為寒酸,落了她們的麵子,若非這門婚事是太上皇指婚的,賈母和王夫人非得翻臉不可。
賈赦與邢夫人,雖然和二房不和,思維方式卻和二房如出一轍,認為秦家的聘禮,極為寒酸,不過,賈赦與邢夫人,非但沒有生氣,反而極為歡喜,幸災樂禍地看著二房出醜。
邢夫人是繼室,家世遠不如王夫人,這些年來,邢夫人雖然是榮國府襲爵的賈赦的妻子,卻處處被王夫人壓製,先是王夫人管家,後是王夫人的內侄女王熙鳳管家,王熙鳳眼界極高,從不把邢夫人放在眼中,讓邢夫人十分氣憤。
正所謂,風水輪流轉,在短短的一年時間中,二房黴運連連,先是賈瑜在書房和貼身侍女行雲雨之事,被賈政發現並打成了殘廢,然後,宮中的元春不僅沒有成為“貴人”,還被太上皇指給了一個寒門出身的五品小官,再然後,賈瑜失蹤了,和死了也差不了多少,如今,元春的夫家下聘禮,聘禮非常寒酸……
不過,見賈母臉色很不好,邢夫人隻得壓下了心中的幸災樂禍,臉上裝出一副氣憤的樣子。
秦家下聘之日,賈敏也在榮國府,不過,賈敏雖然也覺得秦家的聘禮太過於簡單,但並沒有因此小瞧了秦川。
前文說過,林如海升任吏部尚書之後,為了將吏部掌控在手中,將和林家有世仇的孫家孫和,調離了吏部,空缺的吏部文選司郎中一職,太上皇交給了秦川。
就這樣,秦川成了林如海的下級,對於秦川的人品和才幹,林如海讚不絕口,和賈敏說,秦川有宰相之才。
所以,在賈敏看來,元春嫁給秦川做原配嫡妻,是一門極好的親事——嫁的是前途無量的秦川,做得是原配嫡妻。[.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元春出宮後,賈母曾和賈敏說,想要元春去給那位年近五旬,兒孫滿堂的宗室親王做繼妃。
賈敏在心中歎息,覺得母親真是老糊塗了,竟然覺得讓元春一個嫁給年齡比她大一倍,胡子都快白了的糟老頭子,比嫁給相貌俊雅,人品端方,誌向高遠,才幹出眾的秦川更好。
賈敏雖然厭惡王夫人,卻並沒有遷怒到元春,如今,見元春有了好歸宿,賈敏也為元春歡喜。
如今,距離賈瑜失蹤,已經過去了數月,賈母和王夫人雖不願承認,卻知賈瑜被找回來的機會,極為渺茫……
賈瑜是賈母的命根子、心頭肉,賈瑜失蹤後,賈母就跟去了半條命似得。
王夫人隻有兩個兒子,便是賈珠和賈瑜,在賈珠熬壞了身子之後,王夫人便把賈瑜當成了後半生的依靠,如今,賈瑜失蹤了,賈政因賈瑜之事,心懷愧疚,對賈環和賈蘭的態度,都好上了許多,賈蘭也就罷了,可是賈環……
王夫人已經是快五十的人了,長子成了病秧子,次子消失得無影無蹤,反倒是庶子賈環,得了賈政的重視……
因為賈瑜是在和元春起了衝突,才偷溜出榮國府的,所以,賈母和王夫人都將賈瑜失蹤的責任,扣到了元春的頭上,對元春很是冷淡。
如今,賈母和王夫人見秦家既貧寒,又窮酸,心中十分不喜,又覺得和秦家結親很是丟人,遂對元春更為冷淡了。
榮國府的下人都是看人下菜碟兒之輩,他們見元春被賈母和王夫人厭棄了,也都開始輕慢元春。
幸好,元春的婚事,是太上皇指婚的,賈母和王夫人雖然厭棄了元春,卻依然為元春準備了耀眼的嫁妝,價值數萬兩銀子之巨,不過,壓箱底的銀子卻隻有五千兩銀子。
要知道,王夫人先前為元春準備的壓箱底銀子,足有五萬兩。
就這樣,元春帶著耀眼的嫁妝,風風光光地嫁進了秦家。
在出嫁的前一個晚上,元春將隨著佩戴了八年的那個荷包,投入了火盆,燒成了灰燼,和過去做了了斷。
賈母、賈赦、邢王二夫人,都極為看不上秦川,覺得和秦家結親,是一件十分丟人的事情,唯有賈政,十分喜歡秦川的人品,讓秦川常來家中。
不過,秦川為人端方正直,謙恭厚道,極為厭惡榮國府的行事做派,雖因太上皇的旨意,不得不娶元春為妻,卻對榮國府完全沒有好感。
秦川還沒有到而立之年,但秦川的心胸城府,皆遠高於賈赦賈政之輩,早已看出了榮國府外強中幹,根基盡毀,即將大廈傾倒,所以,雖然娶了榮國府嫡出小姐為妻,卻想要遠著榮國府。
榮國府對秦家的冷淡,正和秦川之意。
春去秋來,時光飛逝,轉眼間,就到了承瑞八年的下半年,距離承瑞九年的“春闈”,隻剩下數月的時間了。
按理說,賈玥應該兩耳不聞窗外事,頭懸梁,錐刺股,埋頭苦讀,可實際上,賈玥卻在郊外跑馬,確切地說,是和黛玉在郊外踏青。
隨著距離會試越來越近,賈玥心中十分緊張,覺得時間不夠用,恨不得一日有二十四個時辰才好。
林如海見狀,覺得賈玥情緒不多,便將賈玥拎到身前來教訓了一頓,賈玥被罵得神清氣爽,連精神都好上了許多。
罵完之後,林如海對賈玥說道:“你做得文章我都看了,火候已經差不多了,你不用緊張,保持好心態,多出門走走……”
賈玥想了想,覺得林如海說得很對,他在現代時也聽過類似的說法,這些日子,他確實把自己逼得太緊了。
想明白了的賈玥,遂走出了林府,去了長樂公主府,拉著黛玉偷溜出了公主府,去郊外跑馬踏青。
也不知林如海知道了,會做何感想?
林如海心中的小人暴怒道:“臭小子,你給老子滾回來讀書,離老子閨女遠一點!”
賈玥心中的小人流著寬麵條淚道:“嗚嗚,師父,您老人家為什麽不攔著我啊,老子要是知道會在郊外遇到那個人,打死老子,我也不會拉著黛玉去踏青……嗚嗚,那個人怎麽出現了,這不科學!”
如果時間能夠倒流的話,賈玥一定不會拉著黛玉去踏青,因為,在郊外,黛玉將遇到她命中的魔星……
因是去郊外跑馬,郊外人煙稀少,賈玥便沒有改裝,黛玉也隻是換上了男裝,掩飾住了耳上的耳洞,以及開始發育的胸口。
賈玥和黛玉兩人,騎著駿馬,一前一後地奔馳在郊外的土地上,感受著迎麵吹來的寒風,賈玥覺得神清氣爽,忽然,賈玥耳旁傳來了黛玉清脆的聲音,“玥哥哥,那邊有強盜搶劫!”
賈玥順著黛玉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見了幾名彪形大漢,圍住了一名書生打扮的少年。
黛玉嫉惡如仇,最看不得這樣的事情,見那幾名大漢手中握著家夥,忙打馬跑了過去。
賈玥見狀,心中大急,賈玥雖知黛玉武藝高超,可看著單薄的黛玉,衝向幾名身高七八尺的大漢,還是覺得不放心,忙打馬追了上去。
事實證明,賈玥想多了,幾個小毛賊對於變身為“暴力蘿莉”的黛玉來說,隻是小意思。
賈玥和黛玉是來京郊踏青的,黛玉並沒有帶上趁手的砍刀,身上隻有一條纏在腰間的軟鞭,不過已經足夠了。
黛玉騎著駿馬,揮舞著軟鞭,看上去十分不好惹,當然,實際上也十分不好惹。
這時,賈玥也趕到了,那幾個毛賊見賈玥、黛玉兩人,十分不好惹,那個書生,也沒有太多的油水,遂舍下那書生模樣的少年,奪路而逃。
黛玉本想打馬去追,賈玥忙攔了下來,說道:“窮寇莫追!”
黛玉雖然對自己的伸手很有自信,卻十分聽賈玥的話,乖巧地停了下來。
剛才,因距離得遠,賈玥並未看清這少年的容貌,如今,趕跑了毛賊,攔下來黛玉,賈玥方才向那少年望去,待看清了這少年的容貌,賈玥在心中讚歎道:“長得真好看!”
這少年身上穿得是布衣,家境應該不是很富裕,卻遮不住少年身上的風華。
“麵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麵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
“麵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韻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賈玥覺得這少年好生眼熟,卻不知因何眼熟。
黛玉見了,大驚失色,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裏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忽然,黛玉心中一動,這少年竟長得和榮國府的賈瑜一模一樣!
黛玉知道賈瑜失蹤一事,本來以為這少年便是失蹤數月的賈瑜,卻聽這少年說道……
少年並不認識賈玥和黛玉兩人,見兩人趕跑了毛賊,忙躬身行禮,說道:“多謝兩位兄台出手相助!”
黛玉有心問他和榮國府有和關係,卻覺得不妥——黛玉是女扮男裝,雖然是一副公子哥的打扮,聲音卻是女聲。
於是,黛玉給賈玥使了一個眼色,賈玥會意,開口問道:“敢問這位兄台,是何方人士?”
這少年答道:“小生姓賈,名寶玉,本貫金陵人士,此番進京趕考,忽遇強梁,幸得二位兄台出手相助,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賈玥臉上很平靜,心中卻猶如千萬頭草泥馬狂奔而過,“尼瑪!這貨叫賈寶玉?靠!一定是巧合,對!這一定是一個巧合!”
賈玥深吸一口氣,問道:“小兄弟是金陵人士,又姓賈,敢問小兄弟和金陵賈家,也就是寧國府、榮國府可有關係。”
賈寶玉答道:“卻是有一點關係,若論起來,寒族人丁卻不少,自東漢賈複以來,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誰逐細考查得來?若論榮國一支,卻是同宗。但他那等榮耀,我們不便去攀扯,至今故越發生疏難認了。”
賈玥和這賈寶玉說話,黛玉站在賈玥身邊,一聲不吭,賈寶玉看向黛玉,忽然張口說道:“這位兄台我曾見過的。”
黛玉心道:“其實,我覺得我曾經見過他,並非是因為他長得像賈瑜。”
賈玥心道:“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寶黛初見’,可是……黛玉是我的媳婦,賈寶玉,你離我媳婦遠一點!”
作者有話要說:有妹子發現我埋得暗線了嗎?賈瑜穿越成了賈政次子,那真正的賈寶玉去了哪裏?
ps;今日雙更,這是第一更,晚上還有一更!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間,就到了秦家下聘的日子。
當秦家的聘禮到達榮國府時,雖然早有準備,可賈母和王夫人的臉色都變了,變得極為不好。
秦家的聘禮,雖然符合禮數規矩,但加在一起,不過價值幾千兩銀子罷了。
榮國府豪富,在賈母和王夫人眼中,秦家的聘禮,極為寒酸,落了她們的麵子,若非這門婚事是太上皇指婚的,賈母和王夫人非得翻臉不可。
賈赦與邢夫人,雖然和二房不和,思維方式卻和二房如出一轍,認為秦家的聘禮,極為寒酸,不過,賈赦與邢夫人,非但沒有生氣,反而極為歡喜,幸災樂禍地看著二房出醜。
邢夫人是繼室,家世遠不如王夫人,這些年來,邢夫人雖然是榮國府襲爵的賈赦的妻子,卻處處被王夫人壓製,先是王夫人管家,後是王夫人的內侄女王熙鳳管家,王熙鳳眼界極高,從不把邢夫人放在眼中,讓邢夫人十分氣憤。
正所謂,風水輪流轉,在短短的一年時間中,二房黴運連連,先是賈瑜在書房和貼身侍女行雲雨之事,被賈政發現並打成了殘廢,然後,宮中的元春不僅沒有成為“貴人”,還被太上皇指給了一個寒門出身的五品小官,再然後,賈瑜失蹤了,和死了也差不了多少,如今,元春的夫家下聘禮,聘禮非常寒酸……
不過,見賈母臉色很不好,邢夫人隻得壓下了心中的幸災樂禍,臉上裝出一副氣憤的樣子。
秦家下聘之日,賈敏也在榮國府,不過,賈敏雖然也覺得秦家的聘禮太過於簡單,但並沒有因此小瞧了秦川。
前文說過,林如海升任吏部尚書之後,為了將吏部掌控在手中,將和林家有世仇的孫家孫和,調離了吏部,空缺的吏部文選司郎中一職,太上皇交給了秦川。
就這樣,秦川成了林如海的下級,對於秦川的人品和才幹,林如海讚不絕口,和賈敏說,秦川有宰相之才。
所以,在賈敏看來,元春嫁給秦川做原配嫡妻,是一門極好的親事——嫁的是前途無量的秦川,做得是原配嫡妻。[.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元春出宮後,賈母曾和賈敏說,想要元春去給那位年近五旬,兒孫滿堂的宗室親王做繼妃。
賈敏在心中歎息,覺得母親真是老糊塗了,竟然覺得讓元春一個嫁給年齡比她大一倍,胡子都快白了的糟老頭子,比嫁給相貌俊雅,人品端方,誌向高遠,才幹出眾的秦川更好。
賈敏雖然厭惡王夫人,卻並沒有遷怒到元春,如今,見元春有了好歸宿,賈敏也為元春歡喜。
如今,距離賈瑜失蹤,已經過去了數月,賈母和王夫人雖不願承認,卻知賈瑜被找回來的機會,極為渺茫……
賈瑜是賈母的命根子、心頭肉,賈瑜失蹤後,賈母就跟去了半條命似得。
王夫人隻有兩個兒子,便是賈珠和賈瑜,在賈珠熬壞了身子之後,王夫人便把賈瑜當成了後半生的依靠,如今,賈瑜失蹤了,賈政因賈瑜之事,心懷愧疚,對賈環和賈蘭的態度,都好上了許多,賈蘭也就罷了,可是賈環……
王夫人已經是快五十的人了,長子成了病秧子,次子消失得無影無蹤,反倒是庶子賈環,得了賈政的重視……
因為賈瑜是在和元春起了衝突,才偷溜出榮國府的,所以,賈母和王夫人都將賈瑜失蹤的責任,扣到了元春的頭上,對元春很是冷淡。
如今,賈母和王夫人見秦家既貧寒,又窮酸,心中十分不喜,又覺得和秦家結親很是丟人,遂對元春更為冷淡了。
榮國府的下人都是看人下菜碟兒之輩,他們見元春被賈母和王夫人厭棄了,也都開始輕慢元春。
幸好,元春的婚事,是太上皇指婚的,賈母和王夫人雖然厭棄了元春,卻依然為元春準備了耀眼的嫁妝,價值數萬兩銀子之巨,不過,壓箱底的銀子卻隻有五千兩銀子。
要知道,王夫人先前為元春準備的壓箱底銀子,足有五萬兩。
就這樣,元春帶著耀眼的嫁妝,風風光光地嫁進了秦家。
在出嫁的前一個晚上,元春將隨著佩戴了八年的那個荷包,投入了火盆,燒成了灰燼,和過去做了了斷。
賈母、賈赦、邢王二夫人,都極為看不上秦川,覺得和秦家結親,是一件十分丟人的事情,唯有賈政,十分喜歡秦川的人品,讓秦川常來家中。
不過,秦川為人端方正直,謙恭厚道,極為厭惡榮國府的行事做派,雖因太上皇的旨意,不得不娶元春為妻,卻對榮國府完全沒有好感。
秦川還沒有到而立之年,但秦川的心胸城府,皆遠高於賈赦賈政之輩,早已看出了榮國府外強中幹,根基盡毀,即將大廈傾倒,所以,雖然娶了榮國府嫡出小姐為妻,卻想要遠著榮國府。
榮國府對秦家的冷淡,正和秦川之意。
春去秋來,時光飛逝,轉眼間,就到了承瑞八年的下半年,距離承瑞九年的“春闈”,隻剩下數月的時間了。
按理說,賈玥應該兩耳不聞窗外事,頭懸梁,錐刺股,埋頭苦讀,可實際上,賈玥卻在郊外跑馬,確切地說,是和黛玉在郊外踏青。
隨著距離會試越來越近,賈玥心中十分緊張,覺得時間不夠用,恨不得一日有二十四個時辰才好。
林如海見狀,覺得賈玥情緒不多,便將賈玥拎到身前來教訓了一頓,賈玥被罵得神清氣爽,連精神都好上了許多。
罵完之後,林如海對賈玥說道:“你做得文章我都看了,火候已經差不多了,你不用緊張,保持好心態,多出門走走……”
賈玥想了想,覺得林如海說得很對,他在現代時也聽過類似的說法,這些日子,他確實把自己逼得太緊了。
想明白了的賈玥,遂走出了林府,去了長樂公主府,拉著黛玉偷溜出了公主府,去郊外跑馬踏青。
也不知林如海知道了,會做何感想?
林如海心中的小人暴怒道:“臭小子,你給老子滾回來讀書,離老子閨女遠一點!”
賈玥心中的小人流著寬麵條淚道:“嗚嗚,師父,您老人家為什麽不攔著我啊,老子要是知道會在郊外遇到那個人,打死老子,我也不會拉著黛玉去踏青……嗚嗚,那個人怎麽出現了,這不科學!”
如果時間能夠倒流的話,賈玥一定不會拉著黛玉去踏青,因為,在郊外,黛玉將遇到她命中的魔星……
因是去郊外跑馬,郊外人煙稀少,賈玥便沒有改裝,黛玉也隻是換上了男裝,掩飾住了耳上的耳洞,以及開始發育的胸口。
賈玥和黛玉兩人,騎著駿馬,一前一後地奔馳在郊外的土地上,感受著迎麵吹來的寒風,賈玥覺得神清氣爽,忽然,賈玥耳旁傳來了黛玉清脆的聲音,“玥哥哥,那邊有強盜搶劫!”
賈玥順著黛玉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見了幾名彪形大漢,圍住了一名書生打扮的少年。
黛玉嫉惡如仇,最看不得這樣的事情,見那幾名大漢手中握著家夥,忙打馬跑了過去。
賈玥見狀,心中大急,賈玥雖知黛玉武藝高超,可看著單薄的黛玉,衝向幾名身高七八尺的大漢,還是覺得不放心,忙打馬追了上去。
事實證明,賈玥想多了,幾個小毛賊對於變身為“暴力蘿莉”的黛玉來說,隻是小意思。
賈玥和黛玉是來京郊踏青的,黛玉並沒有帶上趁手的砍刀,身上隻有一條纏在腰間的軟鞭,不過已經足夠了。
黛玉騎著駿馬,揮舞著軟鞭,看上去十分不好惹,當然,實際上也十分不好惹。
這時,賈玥也趕到了,那幾個毛賊見賈玥、黛玉兩人,十分不好惹,那個書生,也沒有太多的油水,遂舍下那書生模樣的少年,奪路而逃。
黛玉本想打馬去追,賈玥忙攔了下來,說道:“窮寇莫追!”
黛玉雖然對自己的伸手很有自信,卻十分聽賈玥的話,乖巧地停了下來。
剛才,因距離得遠,賈玥並未看清這少年的容貌,如今,趕跑了毛賊,攔下來黛玉,賈玥方才向那少年望去,待看清了這少年的容貌,賈玥在心中讚歎道:“長得真好看!”
這少年身上穿得是布衣,家境應該不是很富裕,卻遮不住少年身上的風華。
“麵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麵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
“麵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韻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賈玥覺得這少年好生眼熟,卻不知因何眼熟。
黛玉見了,大驚失色,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裏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忽然,黛玉心中一動,這少年竟長得和榮國府的賈瑜一模一樣!
黛玉知道賈瑜失蹤一事,本來以為這少年便是失蹤數月的賈瑜,卻聽這少年說道……
少年並不認識賈玥和黛玉兩人,見兩人趕跑了毛賊,忙躬身行禮,說道:“多謝兩位兄台出手相助!”
黛玉有心問他和榮國府有和關係,卻覺得不妥——黛玉是女扮男裝,雖然是一副公子哥的打扮,聲音卻是女聲。
於是,黛玉給賈玥使了一個眼色,賈玥會意,開口問道:“敢問這位兄台,是何方人士?”
這少年答道:“小生姓賈,名寶玉,本貫金陵人士,此番進京趕考,忽遇強梁,幸得二位兄台出手相助,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賈玥臉上很平靜,心中卻猶如千萬頭草泥馬狂奔而過,“尼瑪!這貨叫賈寶玉?靠!一定是巧合,對!這一定是一個巧合!”
賈玥深吸一口氣,問道:“小兄弟是金陵人士,又姓賈,敢問小兄弟和金陵賈家,也就是寧國府、榮國府可有關係。”
賈寶玉答道:“卻是有一點關係,若論起來,寒族人丁卻不少,自東漢賈複以來,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誰逐細考查得來?若論榮國一支,卻是同宗。但他那等榮耀,我們不便去攀扯,至今故越發生疏難認了。”
賈玥和這賈寶玉說話,黛玉站在賈玥身邊,一聲不吭,賈寶玉看向黛玉,忽然張口說道:“這位兄台我曾見過的。”
黛玉心道:“其實,我覺得我曾經見過他,並非是因為他長得像賈瑜。”
賈玥心道:“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寶黛初見’,可是……黛玉是我的媳婦,賈寶玉,你離我媳婦遠一點!”
作者有話要說:有妹子發現我埋得暗線了嗎?賈瑜穿越成了賈政次子,那真正的賈寶玉去了哪裏?
ps;今日雙更,這是第一更,晚上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