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相貌俊雅,誌潔行方,素有賢名,事父母至孝,撫幼弟至誠,拾金不昧,恤貧濟困,樂善好施,安貧樂道……現年二十六歲,任吏部文選司郎中,深得太上皇信任!
首先,秦川同學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事父母至孝,秦川十歲時,父母先後亡故,秦川哀毀過禮,然後帶著尚在繈褓的幼弟過活,將幼弟拉扯長大,又當爹又當媽。
其次,秦川同學人品極好,好得不得了,自己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卻勒緊褲腰帶,省出一點錢來做善事,幫助過得比自己差的窮人。
最後,秦川同學長得非常帥,並且非常有才幹,年僅二十歲便高中進士,被太上皇欽點為探花郎,秦川出身貧賤,為官六年,官至正五品,擔任吏部文選司郎中這個吏部第一肥缺,深得太上皇的信任,不日便能升遷。
秦川同學相貌俊雅,人品端方,誌向高遠,才幹出眾,前途無量……為什麽會討不到媳婦呢?
問題在於,秦川同學是一個安貧樂道之人!
如今,秦川擔任吏部文選司郎中一職,主管文官的人事調動,俸祿和灰色收入加在一起,十分豐厚,但是,秦川同學,依然是勒緊了褲腰帶過日子。
秦川同學很會做官,對於“三節兩壽”這樣的灰色收入,秦川拿起來毫不手軟,曾經讓無數人罵他是“偽君子”,然後,這些人都不敢再罵秦川了。
因為,秦川同學將灰色收入全部用於恤貧濟困了,自己的日子依然過得緊巴巴的。
世人皆知,秦川前途無量,入閣拜相也並非難事,但是,就算是七八品的芝麻小官,也不敢把女兒嫁給秦川――開玩笑,把女兒嫁給他,跟著他受苦受累,鬧不好連新衣裳都不能穿!
承瑞七年年底,賈瑜身上的傷終於好徹底了,但是,“賈瑜跛足”這件事徹底是瞞不住了。
賈瑜得知自己瘸了之後,便如賈母所料的那樣,開始自暴自棄,先是砸了書房,然後將書房中的存書全部撕了,再然後,賈瑜將自己關在屋子裏,死活都不出來,讓賈母和王夫人急得不行!
賈政在得知賈瑜瘸了之後,極為後悔,因此,對賈瑜的行為,裝作沒看見,也不再逼迫賈瑜讀書了,隻當沒生這個兒子。
王夫人為兒子操碎了心,僅僅半年時間,頭發便白了一半。
年節之前,賈敏回了榮國府,王夫人僅比賈敏大五歲,可在年輕美豔的賈敏麵前,竟像是賈敏的長輩一般。
若是在平日裏,王夫人少不得要在心中嫉恨賈敏,如今,王夫人將全部心力都放在了賈瑜身上,擔憂得不行,連嫉恨賈敏的時間都沒了。
正所謂,禍不單行。
到了承瑞八年年初,賈瑜依然自暴自棄,就在這時,太上皇下了恩旨,讓賈元春出宮。
消息傳到榮國府後,賈母和王夫人的臉色都非常不好,她們讓元春進宮,為得是讓元春搏出一番錦繡前程來,這些年來,為了給元春上下打點,用得銀子海了去了。
結果,元春在皇宮中消耗了大好的青春年華,誤了花信,成了老姑娘,如今被放出來了,賈母和王夫人的臉色能好才怪!
元春坐在轎子出了皇宮,掀開轎簾的一角,看著外麵熟悉而陌生的街道,元春神情恍惚,差一點以為自己做了一場大夢。
元春坐在轎子,進了榮國府,轎子停在了二門,元春邁步下了轎子,看著和記憶中重合的景致,元春眼眶一熱,眼淚便滾了下來。
王夫人一見元春,先是一愣,然後便抱著元春失聲痛哭道,“我的兒呀,娘又見著你了!”
元春看著王夫人蒼老的容顏,心中一痛,抱著王夫人叫道:“娘!”
過了一會兒,元春收了淚,穩定了一下情緒,說道:“太太,女兒去拜見老太太。[.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王夫人點頭說道:“好,隨我去見老太太。”
說著,王夫人攜了元春去拜見賈母,賈母見了元春,眾人又哭了一場,賈母一邊擦眼淚,一邊說道:“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
元春環視四周,並沒有發現賈瑜的身影,便問道:“老祖宗,瑜哥兒呢?”
賈母和王夫人臉上的笑容都僵住了,元春產生了一種不好的預感,忙問道:“瑜哥兒怎麽了?”
賈母歎息一聲,和王夫人說道:“我累了,你領著元丫頭去看瑜哥兒。”
王夫人聽了,便領著元春去看賈瑜,在路上,王夫人將“賈瑜和襲人做那事,被賈政發現,賈政下狠手將賈瑜打殘了”這事,告訴了元春。
元春聽了,大吃一驚,張口說道:“父親怎麽能……”,元春收了聲,子不言父之過,而且,從某種角度來看,賈政作為父親,教訓兒子,並沒有錯,不過是下手重了而已。
賈政教訓兒子,將兒子打殘了一事,傳出榮國府後,非但沒有影響賈政及榮國府的名聲,反而有人稱讚賈政的所作所為……真是諷刺!
在元春的記憶中,賈瑜是一個聰明懂事的孩子,元春進宮時,賈瑜才三四歲的年紀,已經認識了幾千個字,背下了好幾本書。
如今,八年過去了,元春看著眼前這個眼中充滿了戾氣,走路一瘸一拐的少年,不敢相信他是自己的親弟弟。
元春見了,心中十分難受,一邊向賈瑜走去,一邊柔聲說道:“瑜兒,看看是誰回來了。”
賈瑜不說話,隻是站在那裏,打量著元春。
看著元春嬌豔的容顏,妙曼的身姿,賈瑜心中一動,身體中產生了一種微妙的感覺,讓賈瑜心中狂喜,眼中閃過一絲瘋狂的神色。
賈瑜叫了一聲“姐姐”,然後撲到了元春的懷中,摟著元春的纖腰,將頭埋在元春的胸前,說道:“姐姐!姐姐!我好想你!”
王夫人見賈瑜放下了戒備,和元春緊緊地抱在一起,心中很是寬慰,著實鬆了一口氣。
賈瑜十三歲了,元春二十四歲了,兩人雖然是嫡親姐弟,卻都已經需要避嫌了,元春在賈瑜抱住她的那一刻,便覺得不妥,可是,看著賈瑜眼角的淚水,元春實在是硬不起心腸來。
不過,元春若是知道了賈瑜心中想得事情,怕是連活吃了賈瑜的心都有了。
榮國府雖然不比當年,卻還很興盛,林家、王家等姻親故舊都在朝堂上極有影響力,作為榮國府的嫡長孫女,元春雖然誤了花信,卻並不是嫁不出去了。
元春出宮後,頗有一些人家動了和榮國府結親的心思,隻不過,這些想求娶元春的人家,多是想讓元春做繼室填房。
就算是親王繼妃,雖然尊貴,卻依然是一個繼室,要在原配的牌位前行妾禮。
元春出宮後,賈母便和王夫人商議元春的婚事,兩人都不願元春成為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榮國府雖然養得起,卻丟不起這個人。
王夫人說道:“元丫頭是從我肚子裏爬出來的,我疼她,我想給元丫頭尋一門好親。”
賈母問道:“你是怎麽想得。”
王夫人說道:“女婿要有本事,要會疼人……做繼室也不是不可以,隻是,原配不能有孩子,再有,女婿的年紀不能太大……”
王夫人心高氣傲,自然不希望元春嫁得不好,讓她丟人,所以要求格外的多。
賈母和王夫人的心思相同,便點了點頭,說道:“好,你看著辦吧。”
這時,屋外傳來腳步聲,緊接著,一個丫頭氣喘籲籲地跑了進來。
王夫人皺眉,斥責道:“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那丫頭一邊喘氣,一邊說道:“回老太太、太太,宮裏來人傳旨了。”
賈母聽了,心中一動,忙問道:“傳旨?傳什麽旨?”
那丫頭一臉喜色地說道:“說是太上皇給咱們家大小姐指婚的旨意。”
王夫人聽了,十分激動,笑道:“這可是大喜事呀!”
王夫人為什麽如此高興呢?
因為,在這一瞬間,王夫人的腦電波和戴權詭異地達到了同頻。
前文說過,某一位位高權重的宗室親王,剛死了王妃。
在這一瞬間,王夫人腦補出了故事的始末――太上皇先將元春放出宮,然後下旨賜婚,讓元春做這位宗室親王的繼妃。
在王夫人看來,就算是繼妃,也是尊貴的親王妃,她就是親王妃的母親了!
王夫人心中激動不已,非常歡喜,卻選擇性的忽略了這位親王的情況――年近五旬,兒孫滿堂,連孫媳婦都有了,曾孫也快有了。
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在聽到“郎中賈政之女賈氏為郎中秦川嫡妻”之後,王夫人整個人都懵了。
對於秦川的名聲,王夫人也有所耳聞,對於秦川的賢名,王夫人唾之以鼻,暗中嗤笑秦川是一個沽名釣譽之輩。
在王夫人看來,將女兒嫁給秦川受苦,還不如讓女兒孤獨終老呢!
當晚,王夫人抱著元春痛哭了一場,哽咽道:“是我對不起你,我應該早一點給你定下人家。”
元春笑道:“太太多慮了,對女兒來說,這是一門極好的親事。”
首先,秦川同學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事父母至孝,秦川十歲時,父母先後亡故,秦川哀毀過禮,然後帶著尚在繈褓的幼弟過活,將幼弟拉扯長大,又當爹又當媽。
其次,秦川同學人品極好,好得不得了,自己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卻勒緊褲腰帶,省出一點錢來做善事,幫助過得比自己差的窮人。
最後,秦川同學長得非常帥,並且非常有才幹,年僅二十歲便高中進士,被太上皇欽點為探花郎,秦川出身貧賤,為官六年,官至正五品,擔任吏部文選司郎中這個吏部第一肥缺,深得太上皇的信任,不日便能升遷。
秦川同學相貌俊雅,人品端方,誌向高遠,才幹出眾,前途無量……為什麽會討不到媳婦呢?
問題在於,秦川同學是一個安貧樂道之人!
如今,秦川擔任吏部文選司郎中一職,主管文官的人事調動,俸祿和灰色收入加在一起,十分豐厚,但是,秦川同學,依然是勒緊了褲腰帶過日子。
秦川同學很會做官,對於“三節兩壽”這樣的灰色收入,秦川拿起來毫不手軟,曾經讓無數人罵他是“偽君子”,然後,這些人都不敢再罵秦川了。
因為,秦川同學將灰色收入全部用於恤貧濟困了,自己的日子依然過得緊巴巴的。
世人皆知,秦川前途無量,入閣拜相也並非難事,但是,就算是七八品的芝麻小官,也不敢把女兒嫁給秦川――開玩笑,把女兒嫁給他,跟著他受苦受累,鬧不好連新衣裳都不能穿!
承瑞七年年底,賈瑜身上的傷終於好徹底了,但是,“賈瑜跛足”這件事徹底是瞞不住了。
賈瑜得知自己瘸了之後,便如賈母所料的那樣,開始自暴自棄,先是砸了書房,然後將書房中的存書全部撕了,再然後,賈瑜將自己關在屋子裏,死活都不出來,讓賈母和王夫人急得不行!
賈政在得知賈瑜瘸了之後,極為後悔,因此,對賈瑜的行為,裝作沒看見,也不再逼迫賈瑜讀書了,隻當沒生這個兒子。
王夫人為兒子操碎了心,僅僅半年時間,頭發便白了一半。
年節之前,賈敏回了榮國府,王夫人僅比賈敏大五歲,可在年輕美豔的賈敏麵前,竟像是賈敏的長輩一般。
若是在平日裏,王夫人少不得要在心中嫉恨賈敏,如今,王夫人將全部心力都放在了賈瑜身上,擔憂得不行,連嫉恨賈敏的時間都沒了。
正所謂,禍不單行。
到了承瑞八年年初,賈瑜依然自暴自棄,就在這時,太上皇下了恩旨,讓賈元春出宮。
消息傳到榮國府後,賈母和王夫人的臉色都非常不好,她們讓元春進宮,為得是讓元春搏出一番錦繡前程來,這些年來,為了給元春上下打點,用得銀子海了去了。
結果,元春在皇宮中消耗了大好的青春年華,誤了花信,成了老姑娘,如今被放出來了,賈母和王夫人的臉色能好才怪!
元春坐在轎子出了皇宮,掀開轎簾的一角,看著外麵熟悉而陌生的街道,元春神情恍惚,差一點以為自己做了一場大夢。
元春坐在轎子,進了榮國府,轎子停在了二門,元春邁步下了轎子,看著和記憶中重合的景致,元春眼眶一熱,眼淚便滾了下來。
王夫人一見元春,先是一愣,然後便抱著元春失聲痛哭道,“我的兒呀,娘又見著你了!”
元春看著王夫人蒼老的容顏,心中一痛,抱著王夫人叫道:“娘!”
過了一會兒,元春收了淚,穩定了一下情緒,說道:“太太,女兒去拜見老太太。[.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王夫人點頭說道:“好,隨我去見老太太。”
說著,王夫人攜了元春去拜見賈母,賈母見了元春,眾人又哭了一場,賈母一邊擦眼淚,一邊說道:“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
元春環視四周,並沒有發現賈瑜的身影,便問道:“老祖宗,瑜哥兒呢?”
賈母和王夫人臉上的笑容都僵住了,元春產生了一種不好的預感,忙問道:“瑜哥兒怎麽了?”
賈母歎息一聲,和王夫人說道:“我累了,你領著元丫頭去看瑜哥兒。”
王夫人聽了,便領著元春去看賈瑜,在路上,王夫人將“賈瑜和襲人做那事,被賈政發現,賈政下狠手將賈瑜打殘了”這事,告訴了元春。
元春聽了,大吃一驚,張口說道:“父親怎麽能……”,元春收了聲,子不言父之過,而且,從某種角度來看,賈政作為父親,教訓兒子,並沒有錯,不過是下手重了而已。
賈政教訓兒子,將兒子打殘了一事,傳出榮國府後,非但沒有影響賈政及榮國府的名聲,反而有人稱讚賈政的所作所為……真是諷刺!
在元春的記憶中,賈瑜是一個聰明懂事的孩子,元春進宮時,賈瑜才三四歲的年紀,已經認識了幾千個字,背下了好幾本書。
如今,八年過去了,元春看著眼前這個眼中充滿了戾氣,走路一瘸一拐的少年,不敢相信他是自己的親弟弟。
元春見了,心中十分難受,一邊向賈瑜走去,一邊柔聲說道:“瑜兒,看看是誰回來了。”
賈瑜不說話,隻是站在那裏,打量著元春。
看著元春嬌豔的容顏,妙曼的身姿,賈瑜心中一動,身體中產生了一種微妙的感覺,讓賈瑜心中狂喜,眼中閃過一絲瘋狂的神色。
賈瑜叫了一聲“姐姐”,然後撲到了元春的懷中,摟著元春的纖腰,將頭埋在元春的胸前,說道:“姐姐!姐姐!我好想你!”
王夫人見賈瑜放下了戒備,和元春緊緊地抱在一起,心中很是寬慰,著實鬆了一口氣。
賈瑜十三歲了,元春二十四歲了,兩人雖然是嫡親姐弟,卻都已經需要避嫌了,元春在賈瑜抱住她的那一刻,便覺得不妥,可是,看著賈瑜眼角的淚水,元春實在是硬不起心腸來。
不過,元春若是知道了賈瑜心中想得事情,怕是連活吃了賈瑜的心都有了。
榮國府雖然不比當年,卻還很興盛,林家、王家等姻親故舊都在朝堂上極有影響力,作為榮國府的嫡長孫女,元春雖然誤了花信,卻並不是嫁不出去了。
元春出宮後,頗有一些人家動了和榮國府結親的心思,隻不過,這些想求娶元春的人家,多是想讓元春做繼室填房。
就算是親王繼妃,雖然尊貴,卻依然是一個繼室,要在原配的牌位前行妾禮。
元春出宮後,賈母便和王夫人商議元春的婚事,兩人都不願元春成為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榮國府雖然養得起,卻丟不起這個人。
王夫人說道:“元丫頭是從我肚子裏爬出來的,我疼她,我想給元丫頭尋一門好親。”
賈母問道:“你是怎麽想得。”
王夫人說道:“女婿要有本事,要會疼人……做繼室也不是不可以,隻是,原配不能有孩子,再有,女婿的年紀不能太大……”
王夫人心高氣傲,自然不希望元春嫁得不好,讓她丟人,所以要求格外的多。
賈母和王夫人的心思相同,便點了點頭,說道:“好,你看著辦吧。”
這時,屋外傳來腳步聲,緊接著,一個丫頭氣喘籲籲地跑了進來。
王夫人皺眉,斥責道:“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那丫頭一邊喘氣,一邊說道:“回老太太、太太,宮裏來人傳旨了。”
賈母聽了,心中一動,忙問道:“傳旨?傳什麽旨?”
那丫頭一臉喜色地說道:“說是太上皇給咱們家大小姐指婚的旨意。”
王夫人聽了,十分激動,笑道:“這可是大喜事呀!”
王夫人為什麽如此高興呢?
因為,在這一瞬間,王夫人的腦電波和戴權詭異地達到了同頻。
前文說過,某一位位高權重的宗室親王,剛死了王妃。
在這一瞬間,王夫人腦補出了故事的始末――太上皇先將元春放出宮,然後下旨賜婚,讓元春做這位宗室親王的繼妃。
在王夫人看來,就算是繼妃,也是尊貴的親王妃,她就是親王妃的母親了!
王夫人心中激動不已,非常歡喜,卻選擇性的忽略了這位親王的情況――年近五旬,兒孫滿堂,連孫媳婦都有了,曾孫也快有了。
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在聽到“郎中賈政之女賈氏為郎中秦川嫡妻”之後,王夫人整個人都懵了。
對於秦川的名聲,王夫人也有所耳聞,對於秦川的賢名,王夫人唾之以鼻,暗中嗤笑秦川是一個沽名釣譽之輩。
在王夫人看來,將女兒嫁給秦川受苦,還不如讓女兒孤獨終老呢!
當晚,王夫人抱著元春痛哭了一場,哽咽道:“是我對不起你,我應該早一點給你定下人家。”
元春笑道:“太太多慮了,對女兒來說,這是一門極好的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