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瑞七年年初,京郊。


    賈玥已經十三歲了,這些年來,賈玥堅持練習騎射,身子骨一日比一日強健,如今,賈玥身材高大,猿臂蜂腰,臉上雖還有一絲稚氣,卻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體弱多病的孩童了。


    此時,一列車隊由遠及近,緩緩駛來,這車隊屬於顧家,或者說,屬於兵部侍郎兼驃騎將軍顧勝。


    看著騎著快馬,朝他疾馳而來的鐵塔般的大漢,賈玥的心情很是複雜。


    賈玥在心中默念道:“穿越非我願,我不是你的親外甥,不過,我既然占據了你外甥的身體,我就會替你的外甥,好好孝敬你的。”


    顧勝翻身下馬,目不轉睛地看著賈玥,然後,這個八尺高的大漢,滾下了淚來,哭道:“你是阿姐的孩子,你和阿姐長得一模一樣。”


    說著,顧勝便將賈玥摟到了懷中,嚎啕大哭:“阿姐沒了,我連阿姐的最後一麵,都沒有見到!”


    聽著顧勝撕心裂肺的哭聲,賈玥心中十分不好受,眼圈也紅了,勸道:“舅舅,您別哭了……”


    過了一會兒,顧勝止住了淚,放開了賈玥,朝著身後喊道:“都給我過來。”


    然後,一群鐵塔般的大漢,出現在了賈玥麵前。


    顧勝指著一個差不多有三十歲的八尺大漢,對賈玥說道:“這是你大表哥,顧刀。”


    賈玥嘴角抽搐了一下,他如今已經和成年人一般高矮了,可在這群顧家大漢麵前,賈玥的身高完全不夠看。


    賈玥和這個比他高兩三頭,年齡足以當他的父親的大漢見禮,口稱:“大表哥。”


    然後,賈玥依次和顧槍、顧劍、顧戟、顧斧,以及顧鉞見禮,口稱“二表哥”、“三表哥”……


    過了一會兒,車隊來到了賈玥身前,賈玥上前給舅媽王氏見禮,王氏雖然上了年紀,卻依然風韻猶存,可以想象她年輕時一定是一個美人。


    擁有一個大漢丈夫,六個大漢兒子,以及一群“絕對會長成大漢”的孫子的王氏,看著身穿書生服飾,麵如冠玉,英俊瀟灑的賈玥,稀罕得不行,開口說道:“有人欺負你,告訴舅媽,舅媽讓你舅舅,領著你表哥們,抄家夥替你出氣!”


    王氏年輕時,是一個極為溫柔的女子,但在嫁給顧勝後,王氏便成了母老虎,極為彪悍,也不知是本性如此,還是被顧勝影響得。


    聽了王氏的話,顧勝讚同道:“你舅媽說得在理,有人欺負你,就和舅舅說,咱們家別的沒有,就是人手多,別看你侄子們年紀小,也都不是吃素的。”


    顧家人丁興旺,顧勝今年四十五歲,有六個兒子,長子顧刀已經快三十歲了,幼子顧鉞,也已經二十歲了,顧勝的六個兒子,為他生了十餘個孫子,將來還會更多。


    顧勝說得是大實話,顧家什麽都缺,就是不缺人手,顧勝這些年來,一直在邊疆做砍人的買賣,顧勝的子孫,都是在民風彪悍的邊疆長大的,個個弓馬嫻熟,孔武有力,顧勝的長孫和次孫,和賈玥年紀相仿,卻已經跟著顧勝在戰場上實習過了。


    奇怪的是,顧勝有一群兒孫,卻沒有一個女兒或孫女,顧勝夫婦想女孩都快想瘋了,卻求而不得。


    王氏在心中安慰自己道:“沒有女兒也好,也不然,被我們家老爺教得和她哥哥們一樣勇武,我都沒地方哭去。”


    顧勝看著賈玥,用欣慰的語氣說道:“玥兒十一歲就中了舉人,將來必能高中狀元,玥兒有出息了,阿姐在地底下,也能閉上眼了。”


    這些年來,顧勝一直在邊疆拚殺,沒有進京和賈玥相見,不過,顧勝曾派心腹仆人,進京打探消息,知道賈玥這些年來,一直跟著林如海學習,賈玥在林家生活的極好。


    顧勝雖然是武將,卻並沒有沒有腦子的人,顧勝心中跟明鏡似得,若是沒有林如海,賈玥現在還在榮國府中寄人籬下呢,至於他,能成為守備,已是邀天之幸了,更別提升任兵部侍郎、加封驃騎將軍了。


    對於林如海,顧勝極為感激。


    顧勝在神京安頓下來後,便領著妻兒來林府拜訪,林如海夫婦親自將顧勝夫婦迎了進去。


    林如海升任吏部尚書後,太上皇流露出讓林如海接任內閣首輔的意思,林如海瞬間變成了神京中“炙手可熱”的人物,就算是王爺王妃,也要給林如海夫婦麵子,在林如海夫婦的幫助下,顧勝順利地成為了兵部侍郎,王氏也融入了神京的社交圈子。


    顧勝進京後,太上皇賜下了一座宅邸,顧勝便想將賈玥接到家中來居住,王氏說道:“咱們家全家上下都是大老粗,玥哥兒是讀書人,怕是在咱們家住得不習慣,再有,玥哥兒已經是舉人了,後年這個時候,就要參加會試,住在林大人家中,請教問題也方便。”


    顧勝想了想,覺得妻子說得很對,便和妻子說道:“你說得對,那就還讓玥哥兒住在林大人家,不過……你給玥哥兒收拾出屋子來,等咱們閑下來了,把玥哥兒接過了住上幾日。”


    而後,顧勝又道:“玥兒都十三了,也該相看媳婦了,咱們在神京人生地不熟,也不知誰家有合適的女孩子,等你得了閑,去問問林夫人……玥哥兒已經是舉人了,又是林大人的弟子,將來必定是科舉出仕,咱們家全是武官,幫不上忙,我尋思著,給玥兒尋一個出身於書香門第的媳婦。”


    王氏點頭稱是。


    賈玥今年已經十三歲了,顧勝本以為榮國府已經將賈攻夫婦的家財,歸還了賈玥,賈玥不過是因為孤身一人,方才暫居於林府。


    結果,顧勝從林如海口中得知,賈玥的家財,至今仍由榮國府保管。


    顧勝壓下心中的怒火,問道:“玥兒都這般大了,眼看著就要娶媳婦了,榮國府打算什麽時候將姐姐姐夫留下的財產,歸還玥兒。”


    林如海苦笑一聲,卻沒有說話。


    林如海是榮國府的女婿,雖然位高權重,卻不好對榮國府出手,顧勝卻沒有顧忌。


    顧勝說道:“過幾日,我便去榮國府,為玥兒討一個公道,林大人可有什麽吩咐下官的。[.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林如海想了想,對顧勝說道:“太上皇和聖人皆為明君,最看不得這樣的事情。”


    顧勝明白了林如海的意思,會心一笑。


    顧家的先祖,曾經在榮國公賈源的麾下為官,顧家也算是榮國公的舊部。


    第二日,顧勝領著六個兒子,騎著高頭大馬,以“拜見舊主”的名義,來到了榮國府。


    如今,榮國府長幼不分,現由二房當家,賈政為人端方正直,謙恭厚道,卻不通俗務。


    顧勝知道,如果和賈政說這事的話,賈政一定會痛快的答應下來,然後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顧勝專門挑了賈政不在家的日子,前往榮國府拜訪。


    賈政不在家,賈赦雖一味玩樂,不務正業,卻不得不將顧勝迎了進去。


    落座之後,顧勝開門見山地提到了賈玥的家財,說賈玥年歲大了,讓榮國府歸還。


    當日,賈攻夫婦先後過世,賈攻夫婦的家財被瓜分,賈赦也分到了一筆可觀的銀子。


    賈赦貪財好色,自然是百般推辭。


    榮國府極為興盛,姻親故舊布滿朝堂,賈赦信心滿滿,認為顧勝絕不敢和他硬頂,一定會知難而退的。


    可實際上,顧勝身後站在林如海和蕭乾這兩尊大佛,又是在血雨腥風中拚殺出來的將軍,顧勝怎麽會將隻剩下殼子的榮國府放在眼中呢。


    顧勝心眼不多,但對付賈赦這種草包卻跟玩似得,顧勝極不客氣的說了幾句話,直戳賈赦心中的痛處,賈赦心中的火氣被挑了起來。


    然後,賈赦端茶送客,顧勝一臉憤怒地出了榮國府的大門。


    這不是什麽大事,卻詭異地成為了神京中的頭號八卦。


    然後,太上皇也知道了,是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告訴太上皇的……


    興祖皇帝登基後,為了限製宦官的權勢,避免本朝出現前明時的“閹禍”,便廢除了司禮監、禦馬監等又宦官掌權的機構,從根本上斷絕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


    不過,宦官雖然不能幹涉朝政,但卻是距離大明權力中心最近的人,在皇帝身邊當差的高級宦官,就算是一二品的高官也不敢輕易得罪。


    本朝宦官中級別最高者,被稱為“大明宮掌宮內相”。


    本朝國號為“明”,紫禁城又被稱為“大明宮”,大明宮總管太監,被尊稱為“大明宮掌宮內相”,雖名為“內相”,手中的權勢卻遠遠比不上前明的司禮監掌印太監。


    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蕭乾,以及深得太上皇信任的吏部尚書林如海,都屬於現任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不敢得罪,需要小心討好的人。


    紫禁城,乾清宮。


    過了年,太上皇的身體好了許多,已經能站起身來了,這一日,太上皇一邊散步,一邊問戴權,京城中可有什麽新鮮事。


    戴權“猶豫”了一下,說道:“前些日子,榮國府發生了一件事,竟鬧得滿城風雨。”


    太上皇上了年紀後,對於昔日的老臣愈發的憐念,榮國公賈代善已經逝世二十多年了,太上皇卻依然念著賈代善的好,對榮國府極為縱容。


    這便是榮國府在賈代善逝世之後,諸男丁皆不成器的情況下,依然能保持興盛的緣由。


    太上皇問道:“究竟是何事,竟鬧得滿城風雨,你給朕如實說出來,不得有半點虛言。”


    戴權將事情說了,卻在敘述過程中更改了一些細節,比如……榮國府逼人太甚,顧勝以“赴死”的心態前往榮國府,顧勝討要的並非家產,而是公道……


    顧勝進京後,太上皇召見過顧勝,因還沒有過去多久,對於顧勝的表現,太上皇記得非常清楚。


    “一個憨厚老實的莽漢”,這是太上皇對顧勝的評價。


    太上皇對顧勝很有好感,還想著顧勝如果在兵部幹不好的話,就讓顧勝去做總兵。


    總兵是正二品的武官,手握實權,和兵部尚書同級。


    在太上皇的心中,一萬個顧勝加在一起,也比不過賈代善的一個指甲蓋。


    但是,太上皇還沒有老糊塗,明白顧勝並沒有錯,顧勝雖然得罪了榮國府,太上皇卻沒有怪罪顧勝的意思,反而因為顧勝的“正直”,對顧勝更為重視了。


    戴權為什麽和太上皇說這件事呢?


    因為,戴權收了林如海送得銀子,銀子不多,隻有一百兩——林如海命人給戴權送了一千兩銀子,戴權不敢得罪林如海這位未來的內閣首輔,便隻收了一百兩銀子,命人將剩餘的銀子送回了林府。


    事涉榮國府,太上皇幫親不幫理,雖然沒有怪罪顧勝,卻也沒有懲罰榮國府的意思。


    既然收了銀子,無論多少,就要辦事。


    戴權見太上皇的並沒有發怒,便“無心”地說道:“如今,街上的百姓都在傳,說國公爺教子無方,養出兩個混賬來,還說有這樣的兒子,國公爺怕也不是什麽好人……奴才該死!奴才該死!”


    戴權在太上皇身邊伺候了幾十年,對於太上皇的心思,戴權還是能猜得八|九不離十的,太上皇平生最在意的兩件事是——皇位和賈代善。


    就算是太上皇的親生兒子,在太上皇心中,也沒有賈代善的分量重。


    對於賈代善的兩個不成器的兒子,太上皇極為看不上,認為這兩人給賈代善丟人,在賈代善逝世後,太上皇隻召見過他們一次。


    不過,看著賈代善的麵子上,太上皇對賈赦、賈政和寧榮二府,非常關照,非常縱容,對於賈家做得壞事,太上皇心中跟明鏡似得,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在太上皇的心中,賈赦、賈政、榮國府和寧國府加在一起,也比不上賈代善的名聲重要。


    如今,聽了戴權說的話,一想到賈赦和賈政兩人的作為,竟然讓賈代善名聲有損,太上皇變得非常地憤怒。


    一時間,太上皇甚至起了殺心,想要將這兩個給賈代善丟人的玩意弄死,但是,太上皇想起了賈代善臨終前的哀求,太上皇歎了一口氣,壓下了心中的殺意。


    突然,太上皇心中一動,問道:“這個賈玥,可是得了姑媽青眼的那個,十一歲的舉人?”


    戴權答道:“是。”


    長樂大長公主曾在不經意間,和太上皇提起過賈玥,在長樂大長公主的訴說中,賈玥是一個身世淒涼,卻努力上進,想要為大明做出貢獻,為此而“頭懸梁,錐刺股”的封建社會五好少年。


    太上皇雖然沒見過賈玥,卻對賈玥的印象極好,如今,這份微不足道的好感,成了決定性的砝碼。


    太上皇心中有了決斷,對戴權說道:“你去榮國府,告訴那個敗家娘們,還有那兩個敗家子,不要給賈代善丟人!你告訴他們,朕限他們一個月內,將賈玥的家產還給他,否則,小心他們脖子上的人頭!”


    戴權渾身一顫,答道:“是。”


    出了乾清宮的大門,戴權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水,忽悠太上皇,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戴權歇了一會,然後坐了大轎,打傘鳴鑼,來到了榮國府,被賈政等人親自接進了榮國府,讓至榮禧堂獻茶。


    戴權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喉嚨,便說道:“我這裏有給老太太的老聖人的口諭。”


    賈政等人一聽有太上皇的口諭,心中都是一喜,忙請戴權去了賈母的居所。


    到了賈母的院子,戴權清了清喉嚨,便將太上皇說的話,委婉地告訴了賈母等人。


    戴權顧忌賈家對太上皇的影響力,雖然不怕,卻不敢得罪得太狠了,便將太上皇說得“敗家娘們”、“敗家子”等語隱去,饒是如此,賈母等人臉上,依然像開了染料鋪子一般,一會兒紅,一會兒青。


    賈母強笑道:“老內相費心了。”


    戴權笑道:“傳完了聖人的口諭,我也該回去了。”


    賈母使了一個眼色,王夫人會意,忙出了屋子,從公中支了一千兩銀子,然後覺得太少,便又支了一千兩銀子,命人將這兩千兩銀子給戴權送去。


    戴權收了銀子,心情極好,便說道:“我和您府上是多年的交情了,看著國公爺的麵子上,我多說一句,那賈玥是極得聖人看重的人,老聖人這次是氣狠了,差一點便舊病複發了……”


    賈母等人聽了,嚇得魂都沒了,忙對戴權說道:“老內相,求您給我們指一條明路。”


    戴權笑道:“這也容易,你們若想讓老聖人消氣的話,便將那賈玥的家財,統統還了,在將這些年的盈利,也都還給他,這幾十萬兩銀子,對於榮國府來說,不過是小意思而已。”


    賈母等人聽了,心中跟割肉似得難受,卻忍著痛說道:““謝老內相的提醒,煩勞老內相在老聖人麵前,多美言幾句。”


    戴權笑著應下了,便不再榮國府中停留,坐上了大轎,回大明宮向太上皇複命去了。


    坐在轎子上,戴權在心中笑道:“林大人的一百兩銀子,真是物有所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林家女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淚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淚羽並收藏紅樓之林家女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