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太上皇禪位,承瑞帝登基為帝,大赦天下,並決定開恩科,籠絡天下讀書人。


    林謙身上有功名,也想參加這次恩科,可是,太上皇已經為他指婚了,林謙的年紀也不小了,和他同齡的男子,大多已經結婚生子了。


    若要參加恩科,則必要用心苦讀,婚期就要推遲大半年的時間,林如海夫婦不忍兒子身邊連個知冷知熱的人都沒有,本想說“不急於一時”,讓林謙先成婚。


    結果,林謙的嶽祖父蕭乾說,不要耽誤了孫女婿的前程,半年的時間還是等得起的。


    林如海夫婦方才作罷。


    一般人家皆是成婚前一兩個月下聘,如今,距離林謙的好日子至少還有半年的時間,林家卻決定現在就下聘。


    因為,這門婚事是由太上皇指婚的,林家早早地下聘,是為了安太上皇的心。


    經過協商,下聘的日子定在了六月中旬。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間就到了林家下聘的日子。


    這一日,蕭府熱鬧非凡,神京半數以上的權貴,雲集至此。


    林家準備的聘金聘禮,自林府大門而出,浩浩蕩蕩地前往蕭府,竟在神京中畫出了一條紅色的長龍。


    “這隻是林家的聘禮,竟比得上別家的嫁妝了,而且隻多不少。”


    “林家和蕭家門當戶對,林大爺和蕭小姐真乃天作之合。”


    ……


    十裏紅妝,招搖過市,讓無數人對聘禮指指點點,然後猜測蕭小姐的嫁妝有幾何,有說十萬的,也有說二十萬的。


    一擔連一擔、一箱接一箱的聘禮,被抬進了蕭府的大門,在蕭府正堂中一一排開,供人過目。


    在得知聘金竟有四千兩金子之後,在場的賓客皆大吃一驚,然後感歎林家的大手筆。


    蕭家不知元春之事,所以也給榮國府下了請帖,賈母帶著邢王二夫人來到了蕭家。


    賈母知道這聘禮一定是她女兒的手筆,想到自己辜負了女兒的信任,覺得臉上火辣辣的。


    王夫人站在賈母的身後,看著金燦燦的聘金,聽著賓客們讚歎林謙一表人才,讚歎林家和蕭家門當戶對,讚歎林謙和蕭小姐是天作之合,雖知沒有人注意自己,但王夫人還是覺得所有人都在用鄙夷地目光看著她。


    想到元春在宮中過得苦日子,王夫人心中又嫉又恨,盼望著女兒能夠成為人上人,她好能揚眉吐氣。


    蕭家雖沒有“白玉為堂金作馬”,“珍珠如土金如鐵”這樣的名聲,但是,蕭家擁有的財富,與“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相比,隻多不少。(.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林家的聘禮雖然極為貴重,但蕭乾夫婦還不放在眼中,他們看重的,是林家對他們孫女的重視。


    蕭老夫人笑著說道:“這些聘禮我們一文不動,全給孫女做嫁妝。”


    賓客聽了,皆說“老夫人對孫女真是疼到了骨子裏”。


    賈母這個“買孫女求榮”的人聽了,羞得無地自容,卻要裝成沒事人似得,附和道:“老夫人對孫女真好。”


    蕭老夫人對於元春一事,一無所知,她知道賈母是她孫女未來的婆婆的母親,便對賈母說道:“我就這麽一個孫女,自然是當做心肝肉來疼。”


    不止一個孫女的賈母聽了,臉上的笑容都僵硬了。


    王夫人聽了,羞憤難當,恨不得上前撕了蕭老夫人的嘴。


    可是,蕭老夫人是內閣首輔蕭乾的妻子,王夫人的丈夫隻是工部的一個五品小官,蕭乾很有可能連賈政的名字都沒有聽說過,就算給王夫人八個膽子,王夫人也不敢動手。


    聽了蕭老夫人的話,賓客皆笑,賈母和王夫人也跟著笑了。


    王夫人恨得要死,卻無可奈何,對於蕭家來說,榮國府都是無足輕重的,更別說賈政這個芝麻小官了。


    林府,正院。


    林如海對賈敏說道:“謙兒的婚事算是成了一半了,我也能放心了。”


    賈敏笑道:“雖然定下來了,卻還不能放鬆。”


    林如海疑道:“為什麽?”


    賈敏歎道:“你難道隻有一個兒子不成,謙兒都十七了,算算年紀,誠兒十五,諄兒十三,也都該娶媳婦了,之前謙兒的婚事出了波折,咱們無暇顧及誠兒和諄兒,現在,謙兒的事兒圓滿了,也該給誠兒諄兒想看媳婦了。”


    林如海說道:“本想著謙兒成婚後,就可以歇息歇息了,如今,謙兒媳婦還未過門,誠兒和諄兒也大了……兒子多了,太累人。”


    賈敏斜了林如海一眼,嗔道:“你這家夥,越老越不正經。”


    賈敏雖然都要娶兒媳婦了,但才剛過了三十六歲生日,因保養的極好,依然風姿綽約,這一刻的風情,讓林如海心頭一蕩。


    林如海握住了賈敏的玉手,說道:“得妻如此,夫複何求。”


    賈敏俏臉一紅,啐道:“剛說你老不正經,你就不正經了。”


    想到兒子要成婚了,林如海聊發了一回少年狂,當日晚上,被翻紅浪,鴛頸相交……


    王夫人雖然不是良善人,但對賈瑜,當真是疼到了骨子裏去了。


    所以,王夫人雖然厭惡賈敏,卻和賈母的心思是一樣的,想讓賈瑜娶黛玉做媳婦。


    賈瑜看上去是金尊玉貴的公府嫡子,可真正的身份卻極為尷尬,雖為榮國公賈代善的嫡親孫兒,又有一個位高權重的舅舅王子騰,但卻隻是一個五品小官的嫡次子。


    王夫人雖然不願意承認,但卻不得不承認,以賈瑜的身份,很難娶到和她心意的媳婦。王夫人厭惡賈敏,恨屋及烏,也不喜歡黛玉,但是,對於黛玉的家世,王夫人極為滿意。


    王夫人並不擔心黛玉過門後會和自己作對,王夫人覺得,自己是婆婆,兒媳婦給婆婆立規矩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黛玉就算有一個尚書爹,有一個大長公主的老師,也不敢不尊重自己。


    至於手段,王夫人對自己很有自信,覺得自己一定能在黛玉過門後拿捏住她,至於賈母,王夫人不認為賈母能活到賈瑜成親。


    “一個毛丫頭能有什麽心機手段。”王夫人不屑地想道。


    林家雖然勢大,但王夫人卻不擔心林家到時候為黛玉撐腰。


    榮國府是賈敏的娘家,林家難道會為了一個女兒和榮國府翻臉,隻要黛玉嫁進了榮國府,就算受了委屈,林家又能怎樣,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就算林家和榮國府翻臉了……王夫人心道:“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聯絡有親,一榮皆榮,一損皆損,難道還會怕了林家不成。”


    可是如今,王夫人猶豫了,因為這一日,王夫人聽到了這樣一條傳聞。


    “長樂大長公主極為疼愛林小姐,把林小姐當做親生女兒似得來疼,聽說,長樂大長公主想把‘長樂公主’這個爵位傳給林小姐……”


    雖說本朝從沒有過異性公主,但事涉長樂大長公主,王夫人心裏也沒底。


    長樂大長公主都八十歲了,還能有幾年好活,若是長樂大長公主真的在死後將‘長樂公主’這個爵位傳給了黛玉……


    王夫人的頭腦中出現了一幅畫麵――自己跪在黛玉麵前,高呼“公主千歲”,賈敏站在黛玉的身側,嘴角掛著諷刺的笑容。


    王夫人打了一個哆嗦,她可不想給兒子娶一個“活菩薩”回來!


    於是,王夫人猶豫了。


    就在王夫人聽到這個傳聞後沒幾日,就收到了妹妹的書信。


    王夫人的胞妹,下嫁到皇商薛家,現居住在金陵,有一雙年幼的兒女。


    看著手中的書信,王夫人的嘴角露出一絲無奈的笑容,對於這封信中的內容,王夫人就算是不拆不看,也能猜出個七七八八來。


    “先生說寶釵有才氣,勝她哥哥十倍……寶釵小小年紀,便能幫著我管家了……前兒請到了一位神醫,說寶釵的病不礙事的,隻要好好調理,成年後與常人無異……請姐姐幫忙尋找那癩頭和尚……”


    對於妹妹的心思,王夫人心中跟明鏡似得――想和榮國府結親,讓薛寶釵嫁給賈瑜。


    王夫人之妹薛王氏,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卻嫁到了皇商薛家,薛老爺做生意需要借助王家和賈家之勢,所以對薛王氏極為敬重。


    本朝沿襲明製,商籍子弟也能參加科舉,出仕做官,隻要商家中出了官員,便能變成官宦人家。比如,前明的內閣首輔張四維,就是出身於山西鹽商世家。


    薛王氏的丈夫薛老爺,在經商上極有天賦,專心經營家中生意,背靠王家和賈家的大樹,將薛家的生意擴張了數倍,卻沒有參加科舉,也沒有捐官,所以,薛家並沒有改換門庭,依然是商家。


    “士農工商”,商排最末,薛王氏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卻嫁為商人婦,薛家豪富,薛王氏在薛家過的極好,卻看不上商家,想讓女兒嫁到官宦人家,或是權貴人家。


    對於喚作“薛寶釵”的這個侄女,王夫人也有所耳聞,知道寶釵雖然才七歲,卻已經出落得極好了,是一個極為出色的女孩子。


    但是,王夫人從沒有動過和薛家結親的心思。


    薛寶釵出生時,從胎裏帶出一股熱毒來,自幼體弱多病,惡疾纏身,也不知能不能活到成年,就算能活到嫁人的年紀,這樣虛弱的身子骨,也不知能不能生下兒子來。


    為了給薛寶釵治病,她的父母花重金聘請了無數名醫,卻沒有人能治好寶釵身上的怪病,薛老爺和薛王氏都快絕望了,卻沒想到突然來了一個癩頭和尚,說他有一個“海上方”,可以醫治寶釵的怪病。


    薛老爺大喜,忙請那癩頭和尚寫下方子。


    這癩頭和尚寫了小半張方子後,突然臉色大變,口中說了一些“變數”、“天機”之類的話,扔下了手中的筆,一句話沒有多說,轉身飄然而去,薛家的幾十名家丁都沒有攔住。


    薛老爺追出去時,那癩頭和尚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薛老爺無奈之下,隻得命人按照那半張方子抓藥,做成藥丸,給寶釵服下。


    沒想到,服下藥丸後的,寶釵的病情竟好了幾分。


    薛老爺和薛王氏又驚又喜,四處命人打探這癩頭和尚的蹤影,卻一無所獲。


    薛王氏雖然遠在金陵,卻也聽說了賈瑜的名聲,知道賈瑜不光出身好,還極為上進,便動了和賈家結親的心思。


    既然如此,薛王氏便不欲讓榮國府知道自家女兒的病,可是,薛家雖然有權有勢,卻隻在金陵有影響力,逼不得已,薛王氏隻得將女兒的病告訴了哥哥姐姐,希望哥哥姐姐能動用賈王兩家的影響力,尋找那癩頭和尚……


    王夫人從沒有產生過和薛家結親的心思。


    在王夫人看來,賈瑜天資聰穎,又知道上進,想要通過科舉出仕,雖然隻是一個五品小官的嫡次子,卻有一個位高權重,深得太上皇信任的舅舅,連林如海的女兒都娶得……王夫人心說:“隻要我沒瘋,我就不會讓瑜兒娶一個商人之女!”


    其實,就算薛家不是商家,而是官宦人家,王夫人也不會讓兒子娶惡疾纏身的寶釵做媳婦的。


    王夫人從周瑞家的手中接過書信,見周瑞家的臉色很是不好,便漫不經心地問道:“你這是怎麽了?”


    周瑞家的打了一個哆嗦,說道:“太太,姨老爺沒了,姨太太命人來報喪來了。”


    王夫人猛地站起身來,然後深吸一口氣,拆開了手中的書信。


    沒錯,薛老爺確實是沒了,王夫人的妹妹做了寡婦。


    王夫人未出嫁時和妹妹感情很好,雖不想和薛家結親,卻希望妹妹過得好。


    王夫人想到薛王氏的長子還不到十歲,恐薛家族人欺負她們“孤兒寡母”,忙對周瑞家的說道:“你去告訴老爺一聲。”


    周瑞家的應了下來,王夫人歎了一口氣,說道:“你去收拾收拾,和周瑞去一趟金陵……我娘家必也會派人去的,到時候你們一起走,不要讓薛家的人欺負了姨太太,還有蟠兒和寶丫頭。”


    作者有話要說:


    在明清時期,“嫁人”是女子的第二次投胎,這個時代禮教極嚴,講究“從一而終”,女子就算過得再差,也罕有離婚改嫁的,因為,離了婚,也許會做一輩子的寡婦,或是嫁的遠沒有第一次好。


    王夫人想要讓賈瑜娶黛玉,卻不畏懼林家勢大,是因為,假如黛玉真的做了王夫人的兒媳婦,在榮國府受了委屈,林家又能怎樣?


    讓黛玉離婚改嫁?這是不可行的,理由剛才說了。


    所以,黛玉就算在榮國府受了委屈,林家因為“女兒壓在榮國府做肉票”,也隻能教訓教訓榮國府,不能斬盡殺絕。


    再有,王夫人自視極高,做了榮國府的當家太太,把榮國府當成了二房的私產,又有王子騰這個位高權重的哥哥,林家雖然勢大,王夫人卻並不擔心。


    這就是本文中王夫人的心思,希望沒有寫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林家女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淚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淚羽並收藏紅樓之林家女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