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 年,政府搞起了人民公社化運動,鄉鎮沒了,小社變大社,生產大隊和生產小隊成了基本的管理架構。
在這製度下,工分可不光是農民的勞動成果,還是分糧食和個人所得的憑據!每天的勞動情況都有記工員記著,到了月底累計起來再分配。
工分製度實行起來,那是按照勞力來劃分不同的工分標準,整勞力一天能記 10 分,半勞力就記 6 分,加班還能多記工分!
另外,農村孩子和老弱婦孺也可以參加勞動並掙工分,比如割草、拾糞養家禽等勞動,都可以折算成工分。
在“大躍進”運動的推動下,政府提出了鋼鐵生產“趕超英美”的這一口號。
在城市轟轟烈烈的執行,現在這股風已經吹到了農村,大隊書記和大隊長已經開會通知,各家各戶有鐵的都要上交。
家裏的鐵鍋,還有做飯用的鐵三架,那都得乖乖上交。
如今都興吃大鍋飯,這些鐵家夥自然在各家就沒了用武之地。要是哪家不聽話,抓到就會被立成典型。
二房在大鍋飯和運動開始之前,水生就已經偷偷藏起了一口鍋。
隻留下那口有點破舊的鍋來應付家裏來搜查的人,現在哪還有什麽隱私呀,這些幹部一到就到處翻箱倒櫃地檢查。
村裏的小隊長楊超英,為了當上這個小隊長,連自己的名字都改了。
他那小眼睛滴溜溜一轉,仔細打量了解家二房一遍,看看還有沒有什麽遺漏的。
他問在家的和民:“和民小子,你家還有沒有什麽鎖頭啊、鋤頭啊、鐮刀之類的呀?這些可都是鐵,我們大隊都需要用到。現在都是大集體,這些東西可不能留在家裏,都得交上來才行的。”
和民看著楊伯伯,和剛剛推門進來的時候簡直判若兩人,這前後的變化也太大了,和民看著心裏有點怕怕的。
聽了他的問話,和民拚命地搖頭:“沒有了,我們家的鋤頭鐮刀都已經交給大隊,就隻剩下這一口鍋還沒交,現在都在這兒了。”
看著家裏唯一的一口鍋都保不住了,和民差點就哭出來了,自從吃了大鍋飯,他都瘦了一大圈。
沒辦法,大鍋飯哪有自家做的好吃,可惜家裏的糧食都被大隊收走了。
現在家裏的人都去上工,還是水生看到有人往他家這邊來,才支和民趕緊回家看看的。
現在農村都是按工分算,每家的收入那可都是明明白白的。
想吃點好的都得躲著,不能像以前一樣。
解家二房有三位能掙整工分的勞動力,分別是解水生、解和平,還有若蘭呢。
若蘭是青林大隊的記工員,每天能拿到十個工分!
解和平現在不上學了,畢竟他在小學裏年紀最大,心思完全不在書本上。
水生也不勸他,想讀書就供著繼續讀,不想讀就回家幫忙。
他現在就每天跟著他爹去上工,努力為家裏掙工分,減輕負擔,搭配著水生,一天也有10工分。
其他孩子還在上學,每天回來也能掙兩三個工分。到了農忙假,和民與和芬還能頂半個勞動力!
下午下工時,社員們都好奇地圍在若蘭身邊,想看看這工分是怎麽記的。
社員們現在雖然對工分沒什麽概念,但也知道越多越好。
若蘭聽著周圍嘰嘰喳喳的問話聲,特別有耐心地一個個回答。
“水生媳婦,你這怎麽記的呀,我們都看不懂,你講講唄。”
“劉嬸兒,你要是真能看懂,那你就是工分員啦!”
“若蘭也沒上過學,不也當上工作人員了嘛。”
“她是沒上過學,可她在掃盲班學得可認真了,還被公社領導表揚了。”
若蘭一句話都沒說,那幾個老娘們就自己說著說著走了。
解大嫂見若蘭身邊沒人了,趕緊過來套近乎。
“二弟妹,咱都是一家人,你到時候記工分的時候,多給我記點唄。”
若蘭見大嫂不明白,就給她解釋,“大嫂,這工分都是有數的,你幹多少活我就記多少,你想讓我多記工分,那就得幹活更勤快些。”
解大嫂被二弟妹這麽一說,有點尷尬,“是嗎?嗬嗬,我知道了。”說著轉身,就變臉暗罵起來。
解大嫂罵罵咧咧地走到路口,正好碰見等在那兒的李小草。
一看到脾氣好的三弟妹,就像找到了知音,立刻嘰嘰喳喳地跟她抱怨起來。
“這米若蘭就是不懂得變通,你說我們做6公分的活她記7公分,我們做7公分的話她記8公分,這不是也可以嗎?是吧?”
聽了半天,李小草也了解了大嫂去找二嫂的目的。
聽大嫂的話,李小草忍不住說句公道話,“大嫂,你這不是讓二嫂犯錯誤嗎?”
解大嫂不同意,“怎麽就是犯錯誤了,她要是悄悄做,誰知道呢?”
想到米若蘭她男人經常到城裏找活做,都不帶一下他大哥,又忍不住陰陽怪氣。
“也是,人家男人會賺錢,不然她幾個孩子能上得起學嗎?”
想到他們兩家為了和二弟妹攀比,也省吃儉用的把孩子送去上學。
李小草皺了皺眉,“大嫂,咱別這麽想。大家日子過得好不好,靠的是自己努力掙工分,不是歪門邪道。”
當然這話也不是為了若蘭辯解的,隻是大嫂的話紮了她的心。
解大嫂哼了一聲,不以為然。
第二天上工,解大嫂心裏憋著氣,故意磨洋工。
若蘭看在眼裏,卻也隻是按照實際工作量記工分。
休息的時候,大隊長過來巡查,看到解大嫂懶散的樣子,當場批評起來。
解大嫂覺得丟了麵子,就把責任推到若蘭身上,說是工分記少了所以沒幹勁。
大隊長一聽,嚴肅地看向若蘭。
若蘭不慌不忙拿出本子,上麵清楚地記載著解大嫂每日的工作內容和對應的工分數目。
大隊長看完後,明白了事情真相,狠狠訓斥了解大嫂一頓,還表揚了若蘭公正負責。
解大嫂灰溜溜的,再也不敢打歪主意。
而這件事之後,社員們對若蘭更加敬重,大家都積極上工掙工分,村子裏的風氣變得更好了。
這也算是殺雞儆猴,之後的若蘭在工分員這個位置坐得穩穩的。
在這製度下,工分可不光是農民的勞動成果,還是分糧食和個人所得的憑據!每天的勞動情況都有記工員記著,到了月底累計起來再分配。
工分製度實行起來,那是按照勞力來劃分不同的工分標準,整勞力一天能記 10 分,半勞力就記 6 分,加班還能多記工分!
另外,農村孩子和老弱婦孺也可以參加勞動並掙工分,比如割草、拾糞養家禽等勞動,都可以折算成工分。
在“大躍進”運動的推動下,政府提出了鋼鐵生產“趕超英美”的這一口號。
在城市轟轟烈烈的執行,現在這股風已經吹到了農村,大隊書記和大隊長已經開會通知,各家各戶有鐵的都要上交。
家裏的鐵鍋,還有做飯用的鐵三架,那都得乖乖上交。
如今都興吃大鍋飯,這些鐵家夥自然在各家就沒了用武之地。要是哪家不聽話,抓到就會被立成典型。
二房在大鍋飯和運動開始之前,水生就已經偷偷藏起了一口鍋。
隻留下那口有點破舊的鍋來應付家裏來搜查的人,現在哪還有什麽隱私呀,這些幹部一到就到處翻箱倒櫃地檢查。
村裏的小隊長楊超英,為了當上這個小隊長,連自己的名字都改了。
他那小眼睛滴溜溜一轉,仔細打量了解家二房一遍,看看還有沒有什麽遺漏的。
他問在家的和民:“和民小子,你家還有沒有什麽鎖頭啊、鋤頭啊、鐮刀之類的呀?這些可都是鐵,我們大隊都需要用到。現在都是大集體,這些東西可不能留在家裏,都得交上來才行的。”
和民看著楊伯伯,和剛剛推門進來的時候簡直判若兩人,這前後的變化也太大了,和民看著心裏有點怕怕的。
聽了他的問話,和民拚命地搖頭:“沒有了,我們家的鋤頭鐮刀都已經交給大隊,就隻剩下這一口鍋還沒交,現在都在這兒了。”
看著家裏唯一的一口鍋都保不住了,和民差點就哭出來了,自從吃了大鍋飯,他都瘦了一大圈。
沒辦法,大鍋飯哪有自家做的好吃,可惜家裏的糧食都被大隊收走了。
現在家裏的人都去上工,還是水生看到有人往他家這邊來,才支和民趕緊回家看看的。
現在農村都是按工分算,每家的收入那可都是明明白白的。
想吃點好的都得躲著,不能像以前一樣。
解家二房有三位能掙整工分的勞動力,分別是解水生、解和平,還有若蘭呢。
若蘭是青林大隊的記工員,每天能拿到十個工分!
解和平現在不上學了,畢竟他在小學裏年紀最大,心思完全不在書本上。
水生也不勸他,想讀書就供著繼續讀,不想讀就回家幫忙。
他現在就每天跟著他爹去上工,努力為家裏掙工分,減輕負擔,搭配著水生,一天也有10工分。
其他孩子還在上學,每天回來也能掙兩三個工分。到了農忙假,和民與和芬還能頂半個勞動力!
下午下工時,社員們都好奇地圍在若蘭身邊,想看看這工分是怎麽記的。
社員們現在雖然對工分沒什麽概念,但也知道越多越好。
若蘭聽著周圍嘰嘰喳喳的問話聲,特別有耐心地一個個回答。
“水生媳婦,你這怎麽記的呀,我們都看不懂,你講講唄。”
“劉嬸兒,你要是真能看懂,那你就是工分員啦!”
“若蘭也沒上過學,不也當上工作人員了嘛。”
“她是沒上過學,可她在掃盲班學得可認真了,還被公社領導表揚了。”
若蘭一句話都沒說,那幾個老娘們就自己說著說著走了。
解大嫂見若蘭身邊沒人了,趕緊過來套近乎。
“二弟妹,咱都是一家人,你到時候記工分的時候,多給我記點唄。”
若蘭見大嫂不明白,就給她解釋,“大嫂,這工分都是有數的,你幹多少活我就記多少,你想讓我多記工分,那就得幹活更勤快些。”
解大嫂被二弟妹這麽一說,有點尷尬,“是嗎?嗬嗬,我知道了。”說著轉身,就變臉暗罵起來。
解大嫂罵罵咧咧地走到路口,正好碰見等在那兒的李小草。
一看到脾氣好的三弟妹,就像找到了知音,立刻嘰嘰喳喳地跟她抱怨起來。
“這米若蘭就是不懂得變通,你說我們做6公分的活她記7公分,我們做7公分的話她記8公分,這不是也可以嗎?是吧?”
聽了半天,李小草也了解了大嫂去找二嫂的目的。
聽大嫂的話,李小草忍不住說句公道話,“大嫂,你這不是讓二嫂犯錯誤嗎?”
解大嫂不同意,“怎麽就是犯錯誤了,她要是悄悄做,誰知道呢?”
想到米若蘭她男人經常到城裏找活做,都不帶一下他大哥,又忍不住陰陽怪氣。
“也是,人家男人會賺錢,不然她幾個孩子能上得起學嗎?”
想到他們兩家為了和二弟妹攀比,也省吃儉用的把孩子送去上學。
李小草皺了皺眉,“大嫂,咱別這麽想。大家日子過得好不好,靠的是自己努力掙工分,不是歪門邪道。”
當然這話也不是為了若蘭辯解的,隻是大嫂的話紮了她的心。
解大嫂哼了一聲,不以為然。
第二天上工,解大嫂心裏憋著氣,故意磨洋工。
若蘭看在眼裏,卻也隻是按照實際工作量記工分。
休息的時候,大隊長過來巡查,看到解大嫂懶散的樣子,當場批評起來。
解大嫂覺得丟了麵子,就把責任推到若蘭身上,說是工分記少了所以沒幹勁。
大隊長一聽,嚴肅地看向若蘭。
若蘭不慌不忙拿出本子,上麵清楚地記載著解大嫂每日的工作內容和對應的工分數目。
大隊長看完後,明白了事情真相,狠狠訓斥了解大嫂一頓,還表揚了若蘭公正負責。
解大嫂灰溜溜的,再也不敢打歪主意。
而這件事之後,社員們對若蘭更加敬重,大家都積極上工掙工分,村子裏的風氣變得更好了。
這也算是殺雞儆猴,之後的若蘭在工分員這個位置坐得穩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