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他來頭這麽大?
我囤貨投喂,流亡憨公主逆襲成女帝 作者:藍光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總,我、我……我真的不知道這位陳先生是您的兄弟啊!”
“我真的太不應該了!”
“陳大哥,我沒有眼光,請您大人有大量,不要怪罪我!”
看到王總對陳廷宇的態度,胖子嚇得幾乎要哭出來。
立刻跑到陳廷宇麵前跪下,不斷地扇自己耳光。
虞秋月見狀,也露出了笑容。
隨即示意手下人把武器都收起來。
“警笛聲!”
“警笛聲!”
就在這個時候。
好幾輛警車開了進來。
後麵跟著幾輛a6。
車牌號為a00007。
看到這陣勢,胖子的雙腿頓時一軟。
一下子坐在了地上,難以置信地望著陳廷宇。
這家夥到底是誰?!
怎麽連上級都出麵了?
我真是糊塗到極點了!
這時,胖子才明白陳廷宇之前對他說的那番話的意義。
他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陳廷宇卻可以輕鬆搞定,這意味著什麽?
此時的胖子心中滿是後悔。
“聽說有人非法占據國有資產?”
“而且還擅自關押他人?”
“立刻把這些人都帶走!”
領導揮了揮手說道。
根本不需要他再多說什麽。
那些混混一看這情形,早就放下手中的東西,抱頭蹲下了。
動作非常熟練!
“陳先生,您還好嗎?”
“實在對不起,是秘書告訴我這裏的狀況我才來的。”
“我沒有事先調查清楚,給您帶來了麻煩。”
領導對陳廷宇說道。
他也沒有料到這個閑置的國有廠區會被占領。
如果消息傳出去,可是個大笑話。
“領導您真是太謙虛了。”
“其實我隻是因為合作不順,發了個朋友圈發.泄一下情緒。”
“沒想到會引起您的注意。”
“這裏沒有什麽問題,這位老板是我的合作夥伴,我們已經達成協議,所有礦石都將由他們負責運輸。”
“給您添麻煩了,真不好意思。”
陳廷宇對著領導回答道。
聽了陳廷宇的話,東子難以置信地抬頭看向陳廷宇。
原本以為這次會直接進去坐牢。
辛苦打拚多年的公司也要完蛋。
可沒想到。
這個年輕人竟然沒有告發他!
甚至還給他留了一條退路!
原來這就是他發朋友圈的原因,而不是直接打電話。
發朋友圈可以看作是在抱怨,而打電話就是搬救兵。
這性質完全不同!
明白了陳廷宇的用意之後。
東子幾乎都要向他下跪。
“嗯?”
“真是這樣?”
領導轉過頭看著東子。
“對,對!”
“領導,我們已經與陳總達成協議,以後礦石運輸都由我們負責!”
“這些廠房也是提前為陳總建好的!”
“這一切都是陳總的產業!”
東子迅速來到領導麵前解釋道。
“既然如此,劉局長,帶人撤吧。”
“陳總的公司是我們文江市的重點扶持企業。任何人若給陳總找麻煩,就是在拖文江市經濟發展的後腿!”
“希望大家能認識到這一點。”
領導很清楚眼前的情況,看到陳廷宇並未追究,而東子也很識趣,他也決定離開了。
“廷宇,你真的是越來越讓人驚歎了!”
“廷宇,這次京都之行回來後變得太厲害了,以後遇到事情希望你能幫幫我。”
“我們現在就走了,改天再找你喝茶。”
虞秋月和王總紛紛向陳廷宇告別,帶著手下人離開了。
“陳總,多謝剛才手下留情,給我留下一線生機。”
“從今以後,我就是你的小弟!”
“還不來拜見大哥?!”
“誰剛剛對大哥無禮的?自行站出來道歉!”
東子站在陳廷宇麵前說道,並對一群混混吼道。
“拜見大哥!”
一群人連忙跪了下來。
回想剛才對陳廷宇的態度,一個個冷汗直流。
“好了,繼續做好物流工作就好。”
“這片區域留給你們管理,剩下的部分則用於建設倉庫。”
“這位是我公司的李詩彤,後續手續可以跟她對接,等礦石到了立即開始運輸。”
陳廷宇擺了擺手,將李詩彤介紹給他們。
“姑奶奶,我們剛才確實不對,還請您原諒!”
幾個混混一邊喊著“姑奶奶”,一邊恭恭敬敬地領著還有些茫然的李詩彤前往辦公室。
陳廷宇笑了笑。
現在有了物流公司,整條產業鏈終於形成了閉環。
各種產業也初具規模,隻需等待園區建成,整合起來慢慢發展就可以了!
……
大衍。
暨城。
朝會正在大殿中舉行。
李馨簾端坐在龍椅上,注視著下方的眾臣。
“最近暨城的情況如何?”
她向眾人詢問道。
“稟告陛下。”
“自陛下離開京師之後,我們嚴格按照陛下的指示行事。”
“各地所需糧草也都已順利送達。”
“我們還加固了暨城的城牆防禦設施。”
“周圍的居民也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宰相宋誌善上前回話。
“很好。”
李馨簾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這次返回前,她遵照陳廷宇的意見,使用無人機將監聽裝置安放於各大臣家中。
因為沒有見過這種新型設備,大臣們完全沒有提防。
借此,李馨簾已經掌握了大量信息。
得知她即將回宮的消息後,官員們都做好了迎接的準備。
且無人流露出反抗之心。
“這一次出巡,收獲頗豐。”
“本人才真正意識到大衍是如此廣袤之地。”
“與匈奴一戰令我大衍失去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各地缺糧問題嚴重,幸虧有上仙援助。”
“更加緊要的是,如今官僚體係空缺極大。”
“匈奴入侵時,很多官員或是遇害、投降或是牽扯進了歐陽朔的叛亂中。”
“可以說郡縣之中十之八.九已無人主持。”
“這種情況才是最為棘手的難題。”
她繼續說道。
“陛下,這一點在發放救濟物資時我們也注意到了,然而現在首都自身也缺人手,許多職位因歐陽朔叛變而被迫裁撤或空懸。”
“至於民生問題,也許可以從鄰近戰亂頻發之地接納難民入手解決。”
“那些地方許多人無家可歸,當聽說大衍境內有足夠的食物供應時,便前來投奔了。”
宋誌善提議道。
“我真的太不應該了!”
“陳大哥,我沒有眼光,請您大人有大量,不要怪罪我!”
看到王總對陳廷宇的態度,胖子嚇得幾乎要哭出來。
立刻跑到陳廷宇麵前跪下,不斷地扇自己耳光。
虞秋月見狀,也露出了笑容。
隨即示意手下人把武器都收起來。
“警笛聲!”
“警笛聲!”
就在這個時候。
好幾輛警車開了進來。
後麵跟著幾輛a6。
車牌號為a00007。
看到這陣勢,胖子的雙腿頓時一軟。
一下子坐在了地上,難以置信地望著陳廷宇。
這家夥到底是誰?!
怎麽連上級都出麵了?
我真是糊塗到極點了!
這時,胖子才明白陳廷宇之前對他說的那番話的意義。
他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陳廷宇卻可以輕鬆搞定,這意味著什麽?
此時的胖子心中滿是後悔。
“聽說有人非法占據國有資產?”
“而且還擅自關押他人?”
“立刻把這些人都帶走!”
領導揮了揮手說道。
根本不需要他再多說什麽。
那些混混一看這情形,早就放下手中的東西,抱頭蹲下了。
動作非常熟練!
“陳先生,您還好嗎?”
“實在對不起,是秘書告訴我這裏的狀況我才來的。”
“我沒有事先調查清楚,給您帶來了麻煩。”
領導對陳廷宇說道。
他也沒有料到這個閑置的國有廠區會被占領。
如果消息傳出去,可是個大笑話。
“領導您真是太謙虛了。”
“其實我隻是因為合作不順,發了個朋友圈發.泄一下情緒。”
“沒想到會引起您的注意。”
“這裏沒有什麽問題,這位老板是我的合作夥伴,我們已經達成協議,所有礦石都將由他們負責運輸。”
“給您添麻煩了,真不好意思。”
陳廷宇對著領導回答道。
聽了陳廷宇的話,東子難以置信地抬頭看向陳廷宇。
原本以為這次會直接進去坐牢。
辛苦打拚多年的公司也要完蛋。
可沒想到。
這個年輕人竟然沒有告發他!
甚至還給他留了一條退路!
原來這就是他發朋友圈的原因,而不是直接打電話。
發朋友圈可以看作是在抱怨,而打電話就是搬救兵。
這性質完全不同!
明白了陳廷宇的用意之後。
東子幾乎都要向他下跪。
“嗯?”
“真是這樣?”
領導轉過頭看著東子。
“對,對!”
“領導,我們已經與陳總達成協議,以後礦石運輸都由我們負責!”
“這些廠房也是提前為陳總建好的!”
“這一切都是陳總的產業!”
東子迅速來到領導麵前解釋道。
“既然如此,劉局長,帶人撤吧。”
“陳總的公司是我們文江市的重點扶持企業。任何人若給陳總找麻煩,就是在拖文江市經濟發展的後腿!”
“希望大家能認識到這一點。”
領導很清楚眼前的情況,看到陳廷宇並未追究,而東子也很識趣,他也決定離開了。
“廷宇,你真的是越來越讓人驚歎了!”
“廷宇,這次京都之行回來後變得太厲害了,以後遇到事情希望你能幫幫我。”
“我們現在就走了,改天再找你喝茶。”
虞秋月和王總紛紛向陳廷宇告別,帶著手下人離開了。
“陳總,多謝剛才手下留情,給我留下一線生機。”
“從今以後,我就是你的小弟!”
“還不來拜見大哥?!”
“誰剛剛對大哥無禮的?自行站出來道歉!”
東子站在陳廷宇麵前說道,並對一群混混吼道。
“拜見大哥!”
一群人連忙跪了下來。
回想剛才對陳廷宇的態度,一個個冷汗直流。
“好了,繼續做好物流工作就好。”
“這片區域留給你們管理,剩下的部分則用於建設倉庫。”
“這位是我公司的李詩彤,後續手續可以跟她對接,等礦石到了立即開始運輸。”
陳廷宇擺了擺手,將李詩彤介紹給他們。
“姑奶奶,我們剛才確實不對,還請您原諒!”
幾個混混一邊喊著“姑奶奶”,一邊恭恭敬敬地領著還有些茫然的李詩彤前往辦公室。
陳廷宇笑了笑。
現在有了物流公司,整條產業鏈終於形成了閉環。
各種產業也初具規模,隻需等待園區建成,整合起來慢慢發展就可以了!
……
大衍。
暨城。
朝會正在大殿中舉行。
李馨簾端坐在龍椅上,注視著下方的眾臣。
“最近暨城的情況如何?”
她向眾人詢問道。
“稟告陛下。”
“自陛下離開京師之後,我們嚴格按照陛下的指示行事。”
“各地所需糧草也都已順利送達。”
“我們還加固了暨城的城牆防禦設施。”
“周圍的居民也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宰相宋誌善上前回話。
“很好。”
李馨簾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這次返回前,她遵照陳廷宇的意見,使用無人機將監聽裝置安放於各大臣家中。
因為沒有見過這種新型設備,大臣們完全沒有提防。
借此,李馨簾已經掌握了大量信息。
得知她即將回宮的消息後,官員們都做好了迎接的準備。
且無人流露出反抗之心。
“這一次出巡,收獲頗豐。”
“本人才真正意識到大衍是如此廣袤之地。”
“與匈奴一戰令我大衍失去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各地缺糧問題嚴重,幸虧有上仙援助。”
“更加緊要的是,如今官僚體係空缺極大。”
“匈奴入侵時,很多官員或是遇害、投降或是牽扯進了歐陽朔的叛亂中。”
“可以說郡縣之中十之八.九已無人主持。”
“這種情況才是最為棘手的難題。”
她繼續說道。
“陛下,這一點在發放救濟物資時我們也注意到了,然而現在首都自身也缺人手,許多職位因歐陽朔叛變而被迫裁撤或空懸。”
“至於民生問題,也許可以從鄰近戰亂頻發之地接納難民入手解決。”
“那些地方許多人無家可歸,當聽說大衍境內有足夠的食物供應時,便前來投奔了。”
宋誌善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