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長孫裏正
被拋棄後,我帶著養父母升官發財 作者:湯圓一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五跨出幾步,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又說了她們經過村子的目的,等這個村子的村長親自過來看過後,才揮手讓她們離開。
比她們的隊伍速度更快的是這個村長派出去稟告的人。
等宋褀安一行人走到第三個村子附近的時候,便有一群人等著了,看他們的樣子,似乎已經等了很久。
張五帶著宋褀安上前去交涉。
宋褀安也見到了這一片村子的裏正,那人和張裏正比起來,幹瘦了不少,年紀也比張裏正要大很多,頭發和胡子已經半白了。
但兩個裏正身上都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威懾力。
張五從懷裏掏出來一個印章一樣的東西,那個裏正檢查過,沒說什麽還了回來,然後視線便到了宋褀安身上。
張五提醒到:“把你的戶籍文書拿出來。”
“哦,好。”宋褀安立馬掏出了戶籍文書。
她的文書檢查時間比張五的那個印章還要久一點,確定沒問題之後,才把東西還回來,那裏正還開口問道:“你什麽時候能返回?”
宋褀安以為他是在確定自己的行程,就像是現代辦理簽證一樣,有個時間限製,便回道:“按照計劃,我們會在一個時辰後到達東營,順利的話一個時辰交接完貨物,也就是說兩個時辰後我們就會折返。”
那裏正點頭:“你回來的時候,可以來我們村子裏歇歇腳。”
宋褀安詫異,她沒想到這裏正竟然會這麽好說話,竟然主動讓她來村子裏歇腳。
倒是一旁的張五,似乎看出了點什麽,他上前兩步,微微把宋褀安往身後擋了擋:“若你這邊沒什麽其他事情了,我們就先走了。”
那裏正朝著他擺擺手:“走吧。”
又朝著宋褀安說了一句:“記得來村子裏歇腳。”
宋褀安客氣的對他笑了笑,並沒有把話說死:“若有需要,我們會帶著人過來的。”
稍微走遠了一點,確定身後的人都看不見了之後,宋褀安才小聲和張五嘀咕:“你說那裏正喊我去村裏歇腳到底是什麽意思?”
“肯定是有所圖謀。”
“我知道他目的不單純,便是想問問你,知不知道他想要做什麽?”
張五搖頭:“不知道,我爹和他打交道比較多,我與他也隻有幾麵之緣而已。”
宋褀安心中生出了不安,張五麵上的神色也不怎麽好,兩人沉默著趕路,都在琢磨著那位裏正的意圖。
良久後,宋褀安開了口:“你能和我說說那個裏正的事情嗎?”
“你想知道什麽?”
“就說說他叫什麽,生平有什麽廣為人知的經曆,亦或者是他是個什麽性格的人。”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宋褀安因為對這個裏正太過陌生,這才會因為猜不出他的目的而不安。
但若是她對這位裏正有所了解,經過猜測後,那麽起碼心中有底,應該也不會太過不安。
張五沒有遲疑,開始和宋褀安說起了有關這個裏正的事情。
“他名叫長孫尚,聽說祖上曾經出過一品的文官,但因為觸怒了龍顏被罷了官流放到了邊疆,幾代人便一直待在這裏,直到二十五年前,新帝繼位,大赦天下,長孫家才被赦免了流籍。”
“免了流籍後,長孫家的幾個兒郎都從了軍,但可能祖上就流著從文的血脈,長孫家的幾個兒郎在戰場上沒什麽建樹,還因為羸弱的身體懦弱的性格死了好幾個。”
“長孫尚是他們家還活著最後一條血脈,曾經他爹為了保住他,求到了東營主將麵前,自己去從軍,把兒子替出來,那老爺子一大把年紀了,才第一次上戰場就沒回來。”
“就是可惜了老爺子,把自己的命搭進去把兒子換回來想讓長孫尚延續家族血脈,可偏偏他一直沒有成親,到了現在這個年紀了還沒個一兒半女的。”
宋褀安聽著,也感覺很是唏噓,長孫家的老爺子搭進去的那條命,確實是很不值了。
她歎息一聲:“雖然長孫尚沒有為長孫家延續香火,但有句話叫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也,想來長孫家的老爺子願意把兒子替出來,恐怕也是想讓自己最後的兒子能好好活著,得個善終吧。”
“誰知道呢。”
宋褀安暫時把長孫裏正家的事情拋到了腦後,和張五打聽起了長孫尚這個人來:“那他是個什麽樣的人?”
“聽說他是個明事理的,而且處理事情的時候隻要不觸及什麽不可饒恕的罪過,他都會從輕發落,想來為人也是個仁慈的。”
“另外,聽說他對管轄之地的人都挺不錯,有過不下去馬上就要斷糧的人家,他會拿自己的錢財和糧食出來補貼,有誰遇到了什麽困難解決不了的事情,找到他麵前他也會管,大家都說他是個很負責的裏正。”
宋褀安若有所思的點頭,如此看來,這個長孫裏正和張裏正的管理手段雖然不同,但他也不是什麽大奸大惡之人。
若按張五說的那些事情來看,他就是個大好人,但能做到邊境流放之地的裏正這個位置上的人,想來也不是什麽善茬,還是得提高警惕。
兩人一路說著話,不知不覺的就經過了路上的最後一個村子,越來越接近東營的地界。
隊伍走到一個稀疏山林的時候,張五快步走到隊伍前麵,讓眾人停下來:“這裏便是安和鎮的地界,全都停下,,不能再繼續往前走了。”
宋褀安也張羅著眾人,先把東西放下來,休息休息。
確定每個人都老老實實的之後,張五這才離開,獨自一人去往東營,把這件事稟告一番,看能不能帶幾個東營的將士過來搬運東西,或者讓軍需官帶著人和錢過來交接貨物。
走了半天的路,宋褀安的腳已經又痛又木的,她在路邊找了個石頭,把上麵的積雪掃下去,坐在那邊敲腿放鬆,村中其他人也或坐或站的,各自放鬆休息。
就在她敲腿的時候,她的肚子傳來了咕嚕咕嚕的聲音。
這一聲響就像是一個信號一般,她的響完後,附近幾人的咕嚕聲也傳到了她耳中。
宋褀安側頭看去,是個看起來年紀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姑娘,路上會接過她娘的擔子,幫忙挑一截,是個非常懂事的小姑娘。
看到她的目光後,那小姑娘紅著臉捂住了自己的肚子。
宋褀安盤算了一下時間,當即就安排人去旁邊的山林找柴來燒火,順便把帶來的麵餅分發下去,等火燒起來,眾人便可以烤麵餅吃。
聽到她的安排後,眾人一陣歡呼,臉上的疲憊一掃而空,連撿柴的時候都是興奮的。
比她們的隊伍速度更快的是這個村長派出去稟告的人。
等宋褀安一行人走到第三個村子附近的時候,便有一群人等著了,看他們的樣子,似乎已經等了很久。
張五帶著宋褀安上前去交涉。
宋褀安也見到了這一片村子的裏正,那人和張裏正比起來,幹瘦了不少,年紀也比張裏正要大很多,頭發和胡子已經半白了。
但兩個裏正身上都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威懾力。
張五從懷裏掏出來一個印章一樣的東西,那個裏正檢查過,沒說什麽還了回來,然後視線便到了宋褀安身上。
張五提醒到:“把你的戶籍文書拿出來。”
“哦,好。”宋褀安立馬掏出了戶籍文書。
她的文書檢查時間比張五的那個印章還要久一點,確定沒問題之後,才把東西還回來,那裏正還開口問道:“你什麽時候能返回?”
宋褀安以為他是在確定自己的行程,就像是現代辦理簽證一樣,有個時間限製,便回道:“按照計劃,我們會在一個時辰後到達東營,順利的話一個時辰交接完貨物,也就是說兩個時辰後我們就會折返。”
那裏正點頭:“你回來的時候,可以來我們村子裏歇歇腳。”
宋褀安詫異,她沒想到這裏正竟然會這麽好說話,竟然主動讓她來村子裏歇腳。
倒是一旁的張五,似乎看出了點什麽,他上前兩步,微微把宋褀安往身後擋了擋:“若你這邊沒什麽其他事情了,我們就先走了。”
那裏正朝著他擺擺手:“走吧。”
又朝著宋褀安說了一句:“記得來村子裏歇腳。”
宋褀安客氣的對他笑了笑,並沒有把話說死:“若有需要,我們會帶著人過來的。”
稍微走遠了一點,確定身後的人都看不見了之後,宋褀安才小聲和張五嘀咕:“你說那裏正喊我去村裏歇腳到底是什麽意思?”
“肯定是有所圖謀。”
“我知道他目的不單純,便是想問問你,知不知道他想要做什麽?”
張五搖頭:“不知道,我爹和他打交道比較多,我與他也隻有幾麵之緣而已。”
宋褀安心中生出了不安,張五麵上的神色也不怎麽好,兩人沉默著趕路,都在琢磨著那位裏正的意圖。
良久後,宋褀安開了口:“你能和我說說那個裏正的事情嗎?”
“你想知道什麽?”
“就說說他叫什麽,生平有什麽廣為人知的經曆,亦或者是他是個什麽性格的人。”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宋褀安因為對這個裏正太過陌生,這才會因為猜不出他的目的而不安。
但若是她對這位裏正有所了解,經過猜測後,那麽起碼心中有底,應該也不會太過不安。
張五沒有遲疑,開始和宋褀安說起了有關這個裏正的事情。
“他名叫長孫尚,聽說祖上曾經出過一品的文官,但因為觸怒了龍顏被罷了官流放到了邊疆,幾代人便一直待在這裏,直到二十五年前,新帝繼位,大赦天下,長孫家才被赦免了流籍。”
“免了流籍後,長孫家的幾個兒郎都從了軍,但可能祖上就流著從文的血脈,長孫家的幾個兒郎在戰場上沒什麽建樹,還因為羸弱的身體懦弱的性格死了好幾個。”
“長孫尚是他們家還活著最後一條血脈,曾經他爹為了保住他,求到了東營主將麵前,自己去從軍,把兒子替出來,那老爺子一大把年紀了,才第一次上戰場就沒回來。”
“就是可惜了老爺子,把自己的命搭進去把兒子換回來想讓長孫尚延續家族血脈,可偏偏他一直沒有成親,到了現在這個年紀了還沒個一兒半女的。”
宋褀安聽著,也感覺很是唏噓,長孫家的老爺子搭進去的那條命,確實是很不值了。
她歎息一聲:“雖然長孫尚沒有為長孫家延續香火,但有句話叫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也,想來長孫家的老爺子願意把兒子替出來,恐怕也是想讓自己最後的兒子能好好活著,得個善終吧。”
“誰知道呢。”
宋褀安暫時把長孫裏正家的事情拋到了腦後,和張五打聽起了長孫尚這個人來:“那他是個什麽樣的人?”
“聽說他是個明事理的,而且處理事情的時候隻要不觸及什麽不可饒恕的罪過,他都會從輕發落,想來為人也是個仁慈的。”
“另外,聽說他對管轄之地的人都挺不錯,有過不下去馬上就要斷糧的人家,他會拿自己的錢財和糧食出來補貼,有誰遇到了什麽困難解決不了的事情,找到他麵前他也會管,大家都說他是個很負責的裏正。”
宋褀安若有所思的點頭,如此看來,這個長孫裏正和張裏正的管理手段雖然不同,但他也不是什麽大奸大惡之人。
若按張五說的那些事情來看,他就是個大好人,但能做到邊境流放之地的裏正這個位置上的人,想來也不是什麽善茬,還是得提高警惕。
兩人一路說著話,不知不覺的就經過了路上的最後一個村子,越來越接近東營的地界。
隊伍走到一個稀疏山林的時候,張五快步走到隊伍前麵,讓眾人停下來:“這裏便是安和鎮的地界,全都停下,,不能再繼續往前走了。”
宋褀安也張羅著眾人,先把東西放下來,休息休息。
確定每個人都老老實實的之後,張五這才離開,獨自一人去往東營,把這件事稟告一番,看能不能帶幾個東營的將士過來搬運東西,或者讓軍需官帶著人和錢過來交接貨物。
走了半天的路,宋褀安的腳已經又痛又木的,她在路邊找了個石頭,把上麵的積雪掃下去,坐在那邊敲腿放鬆,村中其他人也或坐或站的,各自放鬆休息。
就在她敲腿的時候,她的肚子傳來了咕嚕咕嚕的聲音。
這一聲響就像是一個信號一般,她的響完後,附近幾人的咕嚕聲也傳到了她耳中。
宋褀安側頭看去,是個看起來年紀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姑娘,路上會接過她娘的擔子,幫忙挑一截,是個非常懂事的小姑娘。
看到她的目光後,那小姑娘紅著臉捂住了自己的肚子。
宋褀安盤算了一下時間,當即就安排人去旁邊的山林找柴來燒火,順便把帶來的麵餅分發下去,等火燒起來,眾人便可以烤麵餅吃。
聽到她的安排後,眾人一陣歡呼,臉上的疲憊一掃而空,連撿柴的時候都是興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