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詢問
被拋棄後,我帶著養父母升官發財 作者:湯圓一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製作腐乳需要先把豆腐做成黴豆腐,發酵的菌種她直接用種植點和係統兌換。
播撒菌種之前做準備工作時,柳雙玉一直亦步亦趨的跟在宋褀安身邊幫忙,見她拿出裝著黴菌的罐子,她似乎意識到了什麽,一溜煙的便跑走了。
宋褀安笑了笑,柳雙玉還挺有邊界感,不會故意打探她做黴豆腐的方子。
她想著要先試試水,第一次便打算先少做一點,黴豆腐也隻培育了一簸箕而已,不過一個時辰她便忙完了,緊接著便開始做豆腐皮。
雖說她對這筆訂單已經有了一個妥善的安排,但還是會掛在心頭,想著每天能多做一點便多做一點。
如此忙碌了三天,宋褀安和寧三娘雖然每天該幹活的幹活該出攤的出攤,但兩人心中都裝著事。
宋褀安是在等那群匈奴戰馬能給自己帶來什麽樣的獎賞,寧三娘則是在擔心裏正那邊會不會察覺到宋褀安的不一般。
第四天,兩人出攤回來,便看到家門口站著一隊穿戴整齊的邊軍,張裏正也站在眾人身邊。
寧三娘驚了一瞬後,立馬握住了宋褀安的手:“安兒!”
宋褀安觀察得更細致一些,她從裏正的麵上沒看出來什麽不對勁的,裏正整個人神色輕鬆,想來這隊士兵應該不是來抓她的。
她另一隻手覆上寧三娘握著自己的手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先去看看怎麽回事。”
“嗯。”
到了近前後,宋褀安客氣的朝著眾人打招呼,打開門後還把人招呼進來。
一整隊的士兵沒說什麽,她一請就全部進了院子中。
所有人坐下後,張裏正先開了口:“宋褀安,這位是軍中的董副將軍,想來問問你有關那群戰馬的事情,你務必要如實回答。”
宋褀安正襟危坐:“我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絕不欺瞞。”
董副將軍麵無表情的開口:“你在哪裏發現的那群戰馬?”
“便是在村中的後山,我帶裏正去的那裏便是我看到它們的地方。”
“可還有其他的馬群?”
宋褀安搖頭:“我隻見到那一群。”
“你是如何發現那群馬的?”
宋褀安毫不心虛的回答:“家中做豆腐頗費柴火,眼看著沒多少了,我便上山去找柴,外圍的柴火都被其他人撿完了,我便隻能往深山裏走。”
“五天前的傍晚,我找完了柴要回家的時候,突然聽到了那些馬的嘶鳴,過去後便看到了那群馬。”
“我看那些馬一直在刨雪,猜測它們應該是在找吃的,便翻了雪地找了些糧草給它們吃,趁著它們低頭吃草的時候把他們給拴了起來。”
在宋褀安回答問題的時候,屋中一整隊十個邊軍都眼睛眨也不眨的盯著她,企圖從她身上看出點什麽異常來。
在十雙目光中,宋褀安氣定神閑,一點也不心虛,回答得極為順暢。
良久後,那領頭的將領又開了口:“根據我們的調查,你一連去了山中好幾天,都是去找柴的?”
“還是你提前知道了什麽?”
坐在宋褀安身側的寧三娘一瞬間便緊張了起來,身體緊繃,藏在袖子中的手也緊緊握起。
寧三娘知道眼前的幾人絕對不是好惹的,但凡有一個不妥之處,便會把宋褀安推入無盡的麻煩中,便強忍著一直維持先前的表情,不動分毫,對麵幾個將士,並沒有發現她身上的變化。
宋褀安也依舊淡然:“我是去找柴的,我家每天煮豆漿做豆腐便要消耗不少的柴火,另外,天氣實在寒冷,豆腐皮隻能在屋子中的火炕中烤幹,火炕也要一直燒著。”
“近日柴火的價格居高不下,出去買太貴,便想著能省一點是一點,去山中找一些回來,這才連續出去了好幾天。”
“你們若不信,可以問問村中的人,我去山中找柴的時候也經常能遇到人,遇到馬群也隻是偶然,絕對沒有我提前知曉這一說,還請將軍明鑒。”
董副將見她從始至終都是一副坦坦蕩蕩的樣子,也沒發現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又問了幾個問題後便作罷,提出要走。
寧三娘知道這一光已經過去,站起身客氣說道:“不知幾位用飯了沒有?若是沒有的話,不如留下來用了飯再走。”
張裏正立馬說道:“我早前就讓我媳婦在家中準備著,這會想來是應該好了。”
寧三娘一臉的遺憾:“既如此,那諸位就下次再來我家用飯。”
宋褀安快步跑去隔壁的屋子,拿出一大捆的豆腐皮出來,送到董副將手中:“家中的豆腐賣完了,隻有這些豆腐皮,你們若不嫌棄的話便收下吧。”
董副將倒是沒拒絕,伸手接過,客氣說道:“那便多謝宋姑娘了。”
才剛剛送走了裏正一行人,柳老婆子便帶著柳雙玉急急忙忙的過來了:“你們娘倆還好吧?那些人有沒有為難你們?”
寧三娘笑著搖頭:“沒有,就是來問事的。”
柳老婆子大大的鬆了口氣:“沒事就好。”
裏正帶著這麽一隊邊軍在村中行走,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宋褀安四人才剛剛吃完了飯,便有村中的婦人上門來打聽。
宋褀安和寧三娘都不是那種愛炫耀的性子,隻說裏正帶著人來問事的,三言兩語便打發了人走。
因著羊絨毛衣褲和羊毛被子這份手藝,村裏人現在對她們母女倆客氣了不少,從她們這裏打聽不出什麽,便轉到裏正媳婦那邊去打聽去了。
裏正媳婦倒是沒隱瞞,和幾個相熟的婦人把宋褀安發現了馬群,在軍中立了功的事情給說了一遍。
眾人嘩然:“發現了馬群?這可是大功勞啊!”
“可不是,那董副將都親自來宋家過問了。”
“先前聽說她獻上了羊絨毛衣褲和羊毛被子,便被軍中賞了一百斤精糧,如今發現了馬群,那不得賞個千把斤的糧食?”
“宋家這是要發達了啊!”
“依我看,是宋褀安那丫頭有福氣,火炕,羊絨毛衣褲、羊毛被子不都是她先想出來的?如今又發現了馬群,可真是福氣滿滿。”
“最有福氣的不是宋家?平白得了這麽個厲害女兒,能跟著沾光。”
眾人說著說著,便說到了趙家那邊:“你說趙家那邊丟了一個這麽有福氣的女兒,會不會氣死啊?”
“那也是趙家人活該,若趙家有兒子也就罷了,女兒讓著兒子也沒什麽可說的,但偏偏是兩個姑娘,都是親生的骨肉,一碗水端不平,也隻能怨她們自己。”
“聽說是趙家寵那姨娘生出來的庶女,把宋褀安這個正妻嫡女給拋在一邊不管。”
“都落到流籍了,還分什麽嫡女庶女的?要我說,趙家那麽偏心,不過是因為宋褀安沒了親娘沒人撐腰罷了。”
“宋褀安若是我家的,我定然把她當成寶。”
有人笑話:“你是眼熱宋褀安在軍中立功給家中帶來的好處吧?”
“我不信你們不眼熱啊?百斤的糧食足夠一家人吃好幾個月,更何況軍中給的還是精糧,誰看了不眼熱?”
“說的也是。”
播撒菌種之前做準備工作時,柳雙玉一直亦步亦趨的跟在宋褀安身邊幫忙,見她拿出裝著黴菌的罐子,她似乎意識到了什麽,一溜煙的便跑走了。
宋褀安笑了笑,柳雙玉還挺有邊界感,不會故意打探她做黴豆腐的方子。
她想著要先試試水,第一次便打算先少做一點,黴豆腐也隻培育了一簸箕而已,不過一個時辰她便忙完了,緊接著便開始做豆腐皮。
雖說她對這筆訂單已經有了一個妥善的安排,但還是會掛在心頭,想著每天能多做一點便多做一點。
如此忙碌了三天,宋褀安和寧三娘雖然每天該幹活的幹活該出攤的出攤,但兩人心中都裝著事。
宋褀安是在等那群匈奴戰馬能給自己帶來什麽樣的獎賞,寧三娘則是在擔心裏正那邊會不會察覺到宋褀安的不一般。
第四天,兩人出攤回來,便看到家門口站著一隊穿戴整齊的邊軍,張裏正也站在眾人身邊。
寧三娘驚了一瞬後,立馬握住了宋褀安的手:“安兒!”
宋褀安觀察得更細致一些,她從裏正的麵上沒看出來什麽不對勁的,裏正整個人神色輕鬆,想來這隊士兵應該不是來抓她的。
她另一隻手覆上寧三娘握著自己的手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先去看看怎麽回事。”
“嗯。”
到了近前後,宋褀安客氣的朝著眾人打招呼,打開門後還把人招呼進來。
一整隊的士兵沒說什麽,她一請就全部進了院子中。
所有人坐下後,張裏正先開了口:“宋褀安,這位是軍中的董副將軍,想來問問你有關那群戰馬的事情,你務必要如實回答。”
宋褀安正襟危坐:“我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絕不欺瞞。”
董副將軍麵無表情的開口:“你在哪裏發現的那群戰馬?”
“便是在村中的後山,我帶裏正去的那裏便是我看到它們的地方。”
“可還有其他的馬群?”
宋褀安搖頭:“我隻見到那一群。”
“你是如何發現那群馬的?”
宋褀安毫不心虛的回答:“家中做豆腐頗費柴火,眼看著沒多少了,我便上山去找柴,外圍的柴火都被其他人撿完了,我便隻能往深山裏走。”
“五天前的傍晚,我找完了柴要回家的時候,突然聽到了那些馬的嘶鳴,過去後便看到了那群馬。”
“我看那些馬一直在刨雪,猜測它們應該是在找吃的,便翻了雪地找了些糧草給它們吃,趁著它們低頭吃草的時候把他們給拴了起來。”
在宋褀安回答問題的時候,屋中一整隊十個邊軍都眼睛眨也不眨的盯著她,企圖從她身上看出點什麽異常來。
在十雙目光中,宋褀安氣定神閑,一點也不心虛,回答得極為順暢。
良久後,那領頭的將領又開了口:“根據我們的調查,你一連去了山中好幾天,都是去找柴的?”
“還是你提前知道了什麽?”
坐在宋褀安身側的寧三娘一瞬間便緊張了起來,身體緊繃,藏在袖子中的手也緊緊握起。
寧三娘知道眼前的幾人絕對不是好惹的,但凡有一個不妥之處,便會把宋褀安推入無盡的麻煩中,便強忍著一直維持先前的表情,不動分毫,對麵幾個將士,並沒有發現她身上的變化。
宋褀安也依舊淡然:“我是去找柴的,我家每天煮豆漿做豆腐便要消耗不少的柴火,另外,天氣實在寒冷,豆腐皮隻能在屋子中的火炕中烤幹,火炕也要一直燒著。”
“近日柴火的價格居高不下,出去買太貴,便想著能省一點是一點,去山中找一些回來,這才連續出去了好幾天。”
“你們若不信,可以問問村中的人,我去山中找柴的時候也經常能遇到人,遇到馬群也隻是偶然,絕對沒有我提前知曉這一說,還請將軍明鑒。”
董副將見她從始至終都是一副坦坦蕩蕩的樣子,也沒發現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又問了幾個問題後便作罷,提出要走。
寧三娘知道這一光已經過去,站起身客氣說道:“不知幾位用飯了沒有?若是沒有的話,不如留下來用了飯再走。”
張裏正立馬說道:“我早前就讓我媳婦在家中準備著,這會想來是應該好了。”
寧三娘一臉的遺憾:“既如此,那諸位就下次再來我家用飯。”
宋褀安快步跑去隔壁的屋子,拿出一大捆的豆腐皮出來,送到董副將手中:“家中的豆腐賣完了,隻有這些豆腐皮,你們若不嫌棄的話便收下吧。”
董副將倒是沒拒絕,伸手接過,客氣說道:“那便多謝宋姑娘了。”
才剛剛送走了裏正一行人,柳老婆子便帶著柳雙玉急急忙忙的過來了:“你們娘倆還好吧?那些人有沒有為難你們?”
寧三娘笑著搖頭:“沒有,就是來問事的。”
柳老婆子大大的鬆了口氣:“沒事就好。”
裏正帶著這麽一隊邊軍在村中行走,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宋褀安四人才剛剛吃完了飯,便有村中的婦人上門來打聽。
宋褀安和寧三娘都不是那種愛炫耀的性子,隻說裏正帶著人來問事的,三言兩語便打發了人走。
因著羊絨毛衣褲和羊毛被子這份手藝,村裏人現在對她們母女倆客氣了不少,從她們這裏打聽不出什麽,便轉到裏正媳婦那邊去打聽去了。
裏正媳婦倒是沒隱瞞,和幾個相熟的婦人把宋褀安發現了馬群,在軍中立了功的事情給說了一遍。
眾人嘩然:“發現了馬群?這可是大功勞啊!”
“可不是,那董副將都親自來宋家過問了。”
“先前聽說她獻上了羊絨毛衣褲和羊毛被子,便被軍中賞了一百斤精糧,如今發現了馬群,那不得賞個千把斤的糧食?”
“宋家這是要發達了啊!”
“依我看,是宋褀安那丫頭有福氣,火炕,羊絨毛衣褲、羊毛被子不都是她先想出來的?如今又發現了馬群,可真是福氣滿滿。”
“最有福氣的不是宋家?平白得了這麽個厲害女兒,能跟著沾光。”
眾人說著說著,便說到了趙家那邊:“你說趙家那邊丟了一個這麽有福氣的女兒,會不會氣死啊?”
“那也是趙家人活該,若趙家有兒子也就罷了,女兒讓著兒子也沒什麽可說的,但偏偏是兩個姑娘,都是親生的骨肉,一碗水端不平,也隻能怨她們自己。”
“聽說是趙家寵那姨娘生出來的庶女,把宋褀安這個正妻嫡女給拋在一邊不管。”
“都落到流籍了,還分什麽嫡女庶女的?要我說,趙家那麽偏心,不過是因為宋褀安沒了親娘沒人撐腰罷了。”
“宋褀安若是我家的,我定然把她當成寶。”
有人笑話:“你是眼熱宋褀安在軍中立功給家中帶來的好處吧?”
“我不信你們不眼熱啊?百斤的糧食足夠一家人吃好幾個月,更何況軍中給的還是精糧,誰看了不眼熱?”
“說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