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生意順利
被拋棄後,我帶著養父母升官發財 作者:湯圓一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每個路過的人,無一不露出一副羨慕的表情。
她們嘴裏還在嘀咕:“不愧是有手藝能做生意的,來了這裏還不到一個月,竟然就買得起驢車了。”
宋褀安和寧三娘兩人聽到這話相互對視一眼,這明顯不是對她們說的話,她們便裝作沒聽到。
回到家後,宋褀安把驢車給解了下來,讓驢子好好歇一歇,寧三娘則是去準備豆渣給驢子吃。
進入冬季後,放眼望去,地表全被厚厚的白雪覆蓋,驢子吃的青草料是找不到了,便隻能把做豆腐剩下的豆渣拿來喂驢子。
宋褀安怕驢子吃多了豆渣會脹氣,便時不時的從係統中兌換些適合驢子吃的草料,偷偷背著寧三娘喂給驢子吃,如此搭配之下,這驢子好吃好喝的,也沒發生脹氣這一類的反應,健康得很。
安置好驢子後,寧三娘去往廚房中做飯,宋褀安則是去檢查提前泡著的黃豆,做一些相關的準備,等吃完飯菜後,便可以直接開始幹活。
第二天一大早,宋褀安起來的時候天色還黑乎乎的,吹到臉上的寒風如同刀子一般,刮得臉生疼。
宋褀安緊了緊身上的衣服,盤算著要不要去找一找更加保暖的衣物,這才入冬一個月就冷成這個樣子,等到了深冬的時候,隻會更加的難熬。
提前起來的寧三娘聽到開關門的動靜後,把廚房的門打開一條縫,伸出半個身子:“快來,我燒了火,廚房裏熱乎。”
宋褀安縮著脖子小跑到廚房中,果然暖洋洋的。
寧三娘一邊把鍋裏的粥盛出來一邊說道:“快些洗漱好過來喝粥。”
宋褀安“嗯”一聲,倒了熱水快速的洗漱好,坐下便端起盛好的粥喝了一大口:“娘,你做的粥越來越好吃了。”
“不過是熟能生巧罷了,咱們這幾天隔三差五的便喝粥,練得多了做出來便好吃了。”
把肚子填飽之後,兩人便開始套驢車,再把做好的豆腐和豆腐皮都裝上驢車。
此時天空中隻有一點點的光亮,勉強能看得到路麵,空中吹來的寒風把火把吹得明明暗暗。
打著火把出門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她們村子與鎮上的距離實在是有點遠,若是去得晚了,便沒有賣豆腐的好位置,隻能去那些沒多少人的犄角旮旯裏。
寧三娘牽著驢子轉頭對宋褀安說道:“安兒,你上去坐著。”
宋褀安搖頭拒絕:“路上的積雪太多,驢子拉貨便已經很吃力了,我若上去坐著,恐怕驢子會更吃力,況且走一走動一動還能熱熱身,過一會就不冷了。”
寧三娘和宋褀安一樣,也是心疼家中驢子的,也沒想要坐上去的意思,兩人便深一腳淺一腳的往鎮上走去。
兩人一路緊趕慢趕的,也沒搶到最好的位置,不過好在她們以前經常待著的那位置還空著。
才把東西搬下來,還沒擺開的時候,便有一個挎著籃子的婦人過來詢問:“你們今天賣不賣豆腐皮?”
宋褀安咧嘴一笑:“賣!你要多少?”
那婦人又確定了一次:“你昨天說這豆腐皮可以長時間保存?”
“對,隻要不受潮,放在幹燥的地方可以保存幾個月的。”
“價格怎麽樣?”
“五文錢一斤,不過你是今天的第一個客人,開張生意便給你四文錢一斤。”
“小姑娘挺會做生意,那就給我來一斤。”
宋褀安為了延長這幹豆腐皮保存的時間,在晾曬的時候便差不多把裏麵的水分都給晾曬走了,這便使得豆腐皮很輕。
一斤豆腐皮便有很大的一捆,喜得那婦人眉開眼笑的。
“好吃你再來,若你吃得開心又方便的話,麻煩嬸子幫我家的這豆腐皮多說一說好話。”
婦人抱著豆腐皮用力點頭:“放心吧,我不會白占你便宜的,回頭我給你介紹生意。”
“好,您慢走。”
昨天宋褀安送出去的豆腐皮並沒有白送,這位婦人走了之後,陸陸續續的便有昨天試吃過豆腐皮的人過來采購。
有那大方的,直接十斤八斤的買,半斤的也有,宋褀安的豆腐皮才開張第二天,便比已經賣了許久的豆腐生意要好很多。
一個時辰後,帶來的豆腐皮便都被賣完了,宋褀安與寧三娘對視一眼,兩人都笑得合不攏嘴。
半個時辰後,剩下的豆腐也順利的賣完,宋褀安與寧三娘商量:“娘,我感覺身上這衣服不夠保暖,要不我們去看看有沒有其他的好料子,重新做一身保暖些的衣服。”
寧三娘思索了一會說道:“若說布料的話,我們現在穿的便已經是最暖和的布料了,若要再暖和一些,便隻能去找皮毛來做衣裳。”
“皮毛也可,隻要暖和就行,咱們每天早早的就要起來,頂風冒雪的賣豆腐,在攤位上一站便是幾個時辰,若是一個不好,便會受風寒。”
寧三娘一點頭:“你說得對,那就去瞧瞧。”
宋褀安並不知道這鎮上哪裏有賣皮毛的,便隻能往布料店裏去找。
好在她的運氣不錯,鎮上唯一的一家布料店中有一些皮毛,兔子的皮毛最多,其次還有一塊狼皮,那狼皮的價格也是最高的,要一兩銀子。
兔毛中還分顏色,沒有雜色的兔毛價格也很貴,比如純白的或者純灰的,有雜色的兔毛便隻是十五文錢一張。
但兔子體型小,想要做一身皮毛衣裳,一張兔毛顯然是不夠的。
宋褀安對皮毛沒有多大的了解,倒是從小就學習女紅,接觸過皮毛的寧三娘要更懂一些。
她不僅和店家交流,還親自上手檢查過,精挑細選的選了五張兔子皮毛出來。
宋褀安估算了一下,這五塊兔子皮恐怕隻夠做一件衣裳,她連忙說道:“娘,再多選幾張,咱們兩人一人做一身,再過些時日,這天氣還會更冷的。”
布料店的老板也說道:“這小姑娘說得對,現在還不是最冷的時候,現在買皮毛也便宜,再過幾天,天氣更冷了之後,我這皮毛便要開始漲價了。”
寧三娘也是個聽勸的,她翻翻找找的又選了五張兔皮,十張兔子皮毛店家要一百五十文。
兩人合力和老板講價,最終定下的價格是一百三十文錢,相當於店家白送了一張。
驢車趕到鎮外,兩人便都坐上了驢車,但隻走了一半的路,宋褀安便要下車自己走,坐在上麵雖然不用走路節省了力氣,但因為長時間不動,身體越發的冷了。
她們嘴裏還在嘀咕:“不愧是有手藝能做生意的,來了這裏還不到一個月,竟然就買得起驢車了。”
宋褀安和寧三娘兩人聽到這話相互對視一眼,這明顯不是對她們說的話,她們便裝作沒聽到。
回到家後,宋褀安把驢車給解了下來,讓驢子好好歇一歇,寧三娘則是去準備豆渣給驢子吃。
進入冬季後,放眼望去,地表全被厚厚的白雪覆蓋,驢子吃的青草料是找不到了,便隻能把做豆腐剩下的豆渣拿來喂驢子。
宋褀安怕驢子吃多了豆渣會脹氣,便時不時的從係統中兌換些適合驢子吃的草料,偷偷背著寧三娘喂給驢子吃,如此搭配之下,這驢子好吃好喝的,也沒發生脹氣這一類的反應,健康得很。
安置好驢子後,寧三娘去往廚房中做飯,宋褀安則是去檢查提前泡著的黃豆,做一些相關的準備,等吃完飯菜後,便可以直接開始幹活。
第二天一大早,宋褀安起來的時候天色還黑乎乎的,吹到臉上的寒風如同刀子一般,刮得臉生疼。
宋褀安緊了緊身上的衣服,盤算著要不要去找一找更加保暖的衣物,這才入冬一個月就冷成這個樣子,等到了深冬的時候,隻會更加的難熬。
提前起來的寧三娘聽到開關門的動靜後,把廚房的門打開一條縫,伸出半個身子:“快來,我燒了火,廚房裏熱乎。”
宋褀安縮著脖子小跑到廚房中,果然暖洋洋的。
寧三娘一邊把鍋裏的粥盛出來一邊說道:“快些洗漱好過來喝粥。”
宋褀安“嗯”一聲,倒了熱水快速的洗漱好,坐下便端起盛好的粥喝了一大口:“娘,你做的粥越來越好吃了。”
“不過是熟能生巧罷了,咱們這幾天隔三差五的便喝粥,練得多了做出來便好吃了。”
把肚子填飽之後,兩人便開始套驢車,再把做好的豆腐和豆腐皮都裝上驢車。
此時天空中隻有一點點的光亮,勉強能看得到路麵,空中吹來的寒風把火把吹得明明暗暗。
打著火把出門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她們村子與鎮上的距離實在是有點遠,若是去得晚了,便沒有賣豆腐的好位置,隻能去那些沒多少人的犄角旮旯裏。
寧三娘牽著驢子轉頭對宋褀安說道:“安兒,你上去坐著。”
宋褀安搖頭拒絕:“路上的積雪太多,驢子拉貨便已經很吃力了,我若上去坐著,恐怕驢子會更吃力,況且走一走動一動還能熱熱身,過一會就不冷了。”
寧三娘和宋褀安一樣,也是心疼家中驢子的,也沒想要坐上去的意思,兩人便深一腳淺一腳的往鎮上走去。
兩人一路緊趕慢趕的,也沒搶到最好的位置,不過好在她們以前經常待著的那位置還空著。
才把東西搬下來,還沒擺開的時候,便有一個挎著籃子的婦人過來詢問:“你們今天賣不賣豆腐皮?”
宋褀安咧嘴一笑:“賣!你要多少?”
那婦人又確定了一次:“你昨天說這豆腐皮可以長時間保存?”
“對,隻要不受潮,放在幹燥的地方可以保存幾個月的。”
“價格怎麽樣?”
“五文錢一斤,不過你是今天的第一個客人,開張生意便給你四文錢一斤。”
“小姑娘挺會做生意,那就給我來一斤。”
宋褀安為了延長這幹豆腐皮保存的時間,在晾曬的時候便差不多把裏麵的水分都給晾曬走了,這便使得豆腐皮很輕。
一斤豆腐皮便有很大的一捆,喜得那婦人眉開眼笑的。
“好吃你再來,若你吃得開心又方便的話,麻煩嬸子幫我家的這豆腐皮多說一說好話。”
婦人抱著豆腐皮用力點頭:“放心吧,我不會白占你便宜的,回頭我給你介紹生意。”
“好,您慢走。”
昨天宋褀安送出去的豆腐皮並沒有白送,這位婦人走了之後,陸陸續續的便有昨天試吃過豆腐皮的人過來采購。
有那大方的,直接十斤八斤的買,半斤的也有,宋褀安的豆腐皮才開張第二天,便比已經賣了許久的豆腐生意要好很多。
一個時辰後,帶來的豆腐皮便都被賣完了,宋褀安與寧三娘對視一眼,兩人都笑得合不攏嘴。
半個時辰後,剩下的豆腐也順利的賣完,宋褀安與寧三娘商量:“娘,我感覺身上這衣服不夠保暖,要不我們去看看有沒有其他的好料子,重新做一身保暖些的衣服。”
寧三娘思索了一會說道:“若說布料的話,我們現在穿的便已經是最暖和的布料了,若要再暖和一些,便隻能去找皮毛來做衣裳。”
“皮毛也可,隻要暖和就行,咱們每天早早的就要起來,頂風冒雪的賣豆腐,在攤位上一站便是幾個時辰,若是一個不好,便會受風寒。”
寧三娘一點頭:“你說得對,那就去瞧瞧。”
宋褀安並不知道這鎮上哪裏有賣皮毛的,便隻能往布料店裏去找。
好在她的運氣不錯,鎮上唯一的一家布料店中有一些皮毛,兔子的皮毛最多,其次還有一塊狼皮,那狼皮的價格也是最高的,要一兩銀子。
兔毛中還分顏色,沒有雜色的兔毛價格也很貴,比如純白的或者純灰的,有雜色的兔毛便隻是十五文錢一張。
但兔子體型小,想要做一身皮毛衣裳,一張兔毛顯然是不夠的。
宋褀安對皮毛沒有多大的了解,倒是從小就學習女紅,接觸過皮毛的寧三娘要更懂一些。
她不僅和店家交流,還親自上手檢查過,精挑細選的選了五張兔子皮毛出來。
宋褀安估算了一下,這五塊兔子皮恐怕隻夠做一件衣裳,她連忙說道:“娘,再多選幾張,咱們兩人一人做一身,再過些時日,這天氣還會更冷的。”
布料店的老板也說道:“這小姑娘說得對,現在還不是最冷的時候,現在買皮毛也便宜,再過幾天,天氣更冷了之後,我這皮毛便要開始漲價了。”
寧三娘也是個聽勸的,她翻翻找找的又選了五張兔皮,十張兔子皮毛店家要一百五十文。
兩人合力和老板講價,最終定下的價格是一百三十文錢,相當於店家白送了一張。
驢車趕到鎮外,兩人便都坐上了驢車,但隻走了一半的路,宋褀安便要下車自己走,坐在上麵雖然不用走路節省了力氣,但因為長時間不動,身體越發的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