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種地
被拋棄後,我帶著養父母升官發財 作者:湯圓一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和村中人買蔥蒜的時候,宋褀安問了問,那人回答:“去地裏幹活的人回來了。”
“難道要種的地距離這裏很遠?”
那人點頭:“對,你剛來不知道,咱們村子附近的地早早的就被分完了,後來的人要種地,便隻能去更遠的地方,最近秋收,大家直接在地頭搭建窩棚住,糧食收完按官府定下的數量交上去就都回來了。”
“太遠的話,便很不方便了吧?地裏的莊稼要照顧,怎麽著也要時不時的去看上一眼。”
那人歎一口氣:“那也沒辦法,上麵這麽安排的我們就得這麽做,畢竟是犯了事的,能保下一條命就不錯了。”
“況且咱們隻需要種地平時也自由,不會被整天的看管著,已經比那些被帶去挖礦修路修城牆的好多了。”
宋褀安接著問道:“我看大家的神色都不怎麽好,不知我方不方便問一問是出了什麽事?”
“也不是什麽不能說的事,不過就是今年的收成少了很多,交完了官府規定的糧食後,便沒剩多少了,接下來還有一個冬季要熬,大家都擔心糧食不夠吃。”
“你們家剛來,明年才開始交糧食,倒是能緩一緩,況且你們還能挖草藥賣黃豆醬的,提前攢一攢錢也過得去。”
宋褀安點點頭:“雖然可以緩一緩,但這事我們家也是遲早要麵對的,不過還是要多謝嬸子的提醒。”
她回去後按部就班做好了黃豆醬便繼續去往山林中找柴。
因為冬季要來了,剛剛去地裏忙活回來的人全都一窩蜂的去往山林中找柴,所以山上放眼望去都是人。
看著那些人影,宋褀安終於明白,為什麽自己沒能在山林中找到什麽可以吃的東西,便是有,也早就被村中的人給薅走了,山中的東西是留不住的。
半天的時間下來,宋褀安竟然隻找到了一捆柴,幸好她之前利用空間的便利,提前找了不少放著。
天色擦黑前,母女兩人前後回來。
寧三娘的臉色不是很好:“安兒,我今天和幾個大姐說了會話,那地似乎不太好種。”
宋褀安點頭:“我也聽說了,我們要種的地不在村子周邊,而且官府要收的糧食似乎很多,剩不下多少的。”
“除了這個,那幾個大姐還和我說,官府發下來的種子不是好的,想要用好種子就得自己出錢買,另外耕地的牛也得出錢給官府才能用,還有農具,也要自己出錢買。”
“而且聽她們的語氣,像咱們家這樣剛來的,也分不到什麽好地,即使因為地裏不夠種不出足夠的糧食,但該交的糧食也是要交的。”
說著說著,寧三娘的眼睛紅了起來,晶瑩的眼淚水在眼眶中打轉:“若糧食交不夠,你爹就要被調去軍隊前鋒,第一波麵對敵軍。”
“你爹就一個大夫,哪裏跑得過其他那些壯漢,便是力氣也比不得那些常年在軍營中操練的。敵軍來了,要殺的首當其衝就是像你爹這樣的。”
宋褀安連忙上前安慰:“娘,你先別擔心,馬上就要入冬了,這裏入了冬就會下雪,田地也會覆上厚雪,凍的梆硬,種地的事情要等到明年開春才開始。”
“咱們有手藝,在開春前努力掙錢,到時候就買好種子好農具,也有錢租牛犁地。”
她湊近了些壓低了聲音說道:“咱們還有賣人參的錢,買一頭牛回來不在話下。”
寧三娘被她安慰了不少,她停止了哭泣:“就是擔心給我們分配的地不好,便是有好種子也種不夠糧食。”
“那咱們就買糧食交給官府,也沒說交上去的糧食必須是地裏產的,無論什麽辦法,隻要咱們能足額把糧食交上去就行。”
寧三娘把眼角的淚水擦去:“便是為了不讓你爹去前鋒,咱們也得努力掙錢,我明天去山中再深入一點,看能不能再多找點草藥。”
“倒也不必如此,咱們家交糧食要明年秋收後才交,便是到開春也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深山裏危險多,娘你不要貿然進去,也不是非要找草藥回來,即使沒有草藥,我的黃豆醬也可以賣錢。”
為了讓寧三娘更放心些,宋褀安便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我打算等黃豆醬的名氣打出去之後,就把方子賣了。”
“黃豆醬方子的錢再加上賣人參的錢,我們可以去買石磨和驢,做了豆腐拿去賣,另外我還會做醬油,也能賣錢。”
“咱們在冬季做生意掙錢,開春就花錢買牛買糧種種地,絕不會讓爹去前鋒的。”
寧三娘呆呆的看著宋褀安:“你竟然連豆腐都會做,還有醬油,便是趙家對你再不好,你一個好好的大家閨秀,如何會做這些?”
宋褀安的心提了提,說道:“我以前身邊有個丫鬟,閑暇聊天的時候她給我說的,為了討我開心,她還親自一步步的做出來過,我便記住了。”
“原來是這樣,我以為你在趙家日子過不下去要自己做豆腐醬油賣呢。”
“這如何能夠?趙家喜愛維持所謂的臉麵,好歹我也是正妻所出的嫡女,即使不受寵,也不會淪落到做這些,如今情況已然不同,我也不再是什麽大家閨秀,努力幹活掙錢過日子才是正理。”
寧三娘握上她的手:“對,咱們努力掙錢過好日子才是正理。”
把計劃說開了之後,寧三娘臉上重新浮現笑容來,因為對未來有了期望。
時間又過去了五天,宋褀安和寧三娘照例去食鋪中送黃豆醬,出來沒走幾步,就被一個掌櫃模樣的人攔住。
那掌櫃笑得溫和詢問寧三娘:“不知咱們鎮上興起的黃豆醬是你們做的麽?”
寧三娘內心高興終於有人來問方子了,但臉上依舊維持著平靜:“是我家做的,你有什麽事情麽?”
“我想買你的黃豆醬方子,你看你願不願?”
“你能出多少錢?”
“三兩銀子怎麽樣?”
寧三娘看了一眼宋褀安。
“難道要種的地距離這裏很遠?”
那人點頭:“對,你剛來不知道,咱們村子附近的地早早的就被分完了,後來的人要種地,便隻能去更遠的地方,最近秋收,大家直接在地頭搭建窩棚住,糧食收完按官府定下的數量交上去就都回來了。”
“太遠的話,便很不方便了吧?地裏的莊稼要照顧,怎麽著也要時不時的去看上一眼。”
那人歎一口氣:“那也沒辦法,上麵這麽安排的我們就得這麽做,畢竟是犯了事的,能保下一條命就不錯了。”
“況且咱們隻需要種地平時也自由,不會被整天的看管著,已經比那些被帶去挖礦修路修城牆的好多了。”
宋褀安接著問道:“我看大家的神色都不怎麽好,不知我方不方便問一問是出了什麽事?”
“也不是什麽不能說的事,不過就是今年的收成少了很多,交完了官府規定的糧食後,便沒剩多少了,接下來還有一個冬季要熬,大家都擔心糧食不夠吃。”
“你們家剛來,明年才開始交糧食,倒是能緩一緩,況且你們還能挖草藥賣黃豆醬的,提前攢一攢錢也過得去。”
宋褀安點點頭:“雖然可以緩一緩,但這事我們家也是遲早要麵對的,不過還是要多謝嬸子的提醒。”
她回去後按部就班做好了黃豆醬便繼續去往山林中找柴。
因為冬季要來了,剛剛去地裏忙活回來的人全都一窩蜂的去往山林中找柴,所以山上放眼望去都是人。
看著那些人影,宋褀安終於明白,為什麽自己沒能在山林中找到什麽可以吃的東西,便是有,也早就被村中的人給薅走了,山中的東西是留不住的。
半天的時間下來,宋褀安竟然隻找到了一捆柴,幸好她之前利用空間的便利,提前找了不少放著。
天色擦黑前,母女兩人前後回來。
寧三娘的臉色不是很好:“安兒,我今天和幾個大姐說了會話,那地似乎不太好種。”
宋褀安點頭:“我也聽說了,我們要種的地不在村子周邊,而且官府要收的糧食似乎很多,剩不下多少的。”
“除了這個,那幾個大姐還和我說,官府發下來的種子不是好的,想要用好種子就得自己出錢買,另外耕地的牛也得出錢給官府才能用,還有農具,也要自己出錢買。”
“而且聽她們的語氣,像咱們家這樣剛來的,也分不到什麽好地,即使因為地裏不夠種不出足夠的糧食,但該交的糧食也是要交的。”
說著說著,寧三娘的眼睛紅了起來,晶瑩的眼淚水在眼眶中打轉:“若糧食交不夠,你爹就要被調去軍隊前鋒,第一波麵對敵軍。”
“你爹就一個大夫,哪裏跑得過其他那些壯漢,便是力氣也比不得那些常年在軍營中操練的。敵軍來了,要殺的首當其衝就是像你爹這樣的。”
宋褀安連忙上前安慰:“娘,你先別擔心,馬上就要入冬了,這裏入了冬就會下雪,田地也會覆上厚雪,凍的梆硬,種地的事情要等到明年開春才開始。”
“咱們有手藝,在開春前努力掙錢,到時候就買好種子好農具,也有錢租牛犁地。”
她湊近了些壓低了聲音說道:“咱們還有賣人參的錢,買一頭牛回來不在話下。”
寧三娘被她安慰了不少,她停止了哭泣:“就是擔心給我們分配的地不好,便是有好種子也種不夠糧食。”
“那咱們就買糧食交給官府,也沒說交上去的糧食必須是地裏產的,無論什麽辦法,隻要咱們能足額把糧食交上去就行。”
寧三娘把眼角的淚水擦去:“便是為了不讓你爹去前鋒,咱們也得努力掙錢,我明天去山中再深入一點,看能不能再多找點草藥。”
“倒也不必如此,咱們家交糧食要明年秋收後才交,便是到開春也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深山裏危險多,娘你不要貿然進去,也不是非要找草藥回來,即使沒有草藥,我的黃豆醬也可以賣錢。”
為了讓寧三娘更放心些,宋褀安便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我打算等黃豆醬的名氣打出去之後,就把方子賣了。”
“黃豆醬方子的錢再加上賣人參的錢,我們可以去買石磨和驢,做了豆腐拿去賣,另外我還會做醬油,也能賣錢。”
“咱們在冬季做生意掙錢,開春就花錢買牛買糧種種地,絕不會讓爹去前鋒的。”
寧三娘呆呆的看著宋褀安:“你竟然連豆腐都會做,還有醬油,便是趙家對你再不好,你一個好好的大家閨秀,如何會做這些?”
宋褀安的心提了提,說道:“我以前身邊有個丫鬟,閑暇聊天的時候她給我說的,為了討我開心,她還親自一步步的做出來過,我便記住了。”
“原來是這樣,我以為你在趙家日子過不下去要自己做豆腐醬油賣呢。”
“這如何能夠?趙家喜愛維持所謂的臉麵,好歹我也是正妻所出的嫡女,即使不受寵,也不會淪落到做這些,如今情況已然不同,我也不再是什麽大家閨秀,努力幹活掙錢過日子才是正理。”
寧三娘握上她的手:“對,咱們努力掙錢過好日子才是正理。”
把計劃說開了之後,寧三娘臉上重新浮現笑容來,因為對未來有了期望。
時間又過去了五天,宋褀安和寧三娘照例去食鋪中送黃豆醬,出來沒走幾步,就被一個掌櫃模樣的人攔住。
那掌櫃笑得溫和詢問寧三娘:“不知咱們鎮上興起的黃豆醬是你們做的麽?”
寧三娘內心高興終於有人來問方子了,但臉上依舊維持著平靜:“是我家做的,你有什麽事情麽?”
“我想買你的黃豆醬方子,你看你願不願?”
“你能出多少錢?”
“三兩銀子怎麽樣?”
寧三娘看了一眼宋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