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開業
被拋棄後,我帶著養父母升官發財 作者:湯圓一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簡單的寒暄過後,孔老爺子便開了口:“請你們過來,是我聽村人說你們今日來了白山村,便想著擇日不如撞日,請你們過來商量一下借錢的事情。”
“說來慚愧,我們趙家沒一人會種地的,但家中這麽幾口人等著吃飯,也不能坐以待斃,便想著在村中開一個私塾,教孩童識字,收起束修以維持生計。”
“無奈家中清貧,沒有餘錢開辦私塾,便想和你們家借一點錢。”
“原本,我們家在一個多月以前便想出了這個路子,但我兒和兒媳出發要去你家那天,恰好聽聞你們家要建作坊的消息,他們夫婦兩想著建作坊也要大筆的銀錢,這便不敢再上門去。”
孔老爺子頓了頓,接著說道:“原本是不應該再和你們開口的,但家中實在是困難,我這副不經用的身子一直養不好,家中的錢財大部分都拿來給我抓藥了。”
“眼看著馬上就要斷糧,這才不得的厚著臉皮再問問你們,可還有餘錢借我們家。”
“也不是強迫你們,若你們實在沒有,那便算了,我們再想想其他辦法。”
寧三娘並沒有第一時間答應,但她心底裏其實是願意幫助孔家一把的,因為不知道宋褀安的意思,她便沒說什麽。
宋褀安和寧三娘的想法是一致的,她還挺想幫孔家的。
但她們家才剛剛建好了作坊,花出去的錢也不少,若再拿出一筆錢來借出去,恐怕會引起他人的注意。
家中全都是老弱婦孺,若是有那不要命的人打起宋家的主意,進家來搶劫,恐怕會有血光之災。
怎麽幫孔家,得好好斟酌斟酌。
思考良久後,宋褀安說道:“家中建了作坊,剩下的錢也不多了,你們家要開私塾,想來需要用到的錢不少,我們家恐怕借不出來。”
“開私塾的錢雖然借不了,但若你們要買糧食維持生計,倒是可以借。”
孔家的人雖然臉上失望,但有宋家的另外一個幫助,心中還是挺高興的。
孔老爺子竟然站起身,就要朝著宋褀安一個小輩行禮道謝,嚇得她從凳子上蹦起來,眼疾手快的扶住他:“孔爺爺,萬萬不可啊,你這樣,我可是要折壽的。”
孔老爺子語氣稍微哽咽:“自從家中遭了禍事,一直以來便困難重重,也隻有你們宋家出手幫助過我們,合該我們朝你行禮。”
宋褀安微微用力,把老人家扶回凳子上坐好:“不用那些虛禮,真的,孔爺爺你這樣,我反而不自在了。”
“那好吧,既然你不喜歡,我便不行禮了。”
眼看著馬上就要到吃飯時候了,宋褀安和寧三娘起來便要走,但被孔月瑤給攔住了,留在孔家吃了一頓飯才走。
原本孔家就沒多少餘糧,她們兩人還留下來吃飯,寧三娘和宋褀安都不好意思了。
所謂吃人嘴短,臨走之前,宋褀安給孔家吃了一顆定心丸:“你們一個月後再來我家,到那時候,作坊運作起來,應該會有銀錢進賬,多多少少的應該能借給你們一些。”
孔家人沒想到還有這樣的轉折,一個個的高興得不行:
“宋姑娘仁義。”
“多謝宋姑娘!”
“多謝宋姐姐。”
告別孔家後,回去的路上,宋褀安駕駛的驢車意外的在村子前的大路上遇到了裏正的牛車。
見到她們,裏正第一時間便問:“作坊的幫工也雇好了,你們是不是明天就開業了?我今天去了一趟軍營,有人問到了豆腐皮的事情,你們動作快一點。”
宋褀安把算來的日期告訴他:“三天後才開業呢。”
“還要等三天?”
寧三娘把事情的原委給裏正說了一下,知道這是她們宋家特意請人算出來的好日子後,裏正倒沒要求一定要明天開始幹活。
宋景山是在開業前一天的傍晚回來的,得知明天恰好就是家中的作坊開業的時間,他高興又激動,跑進跑出的幫著準備開業的各項事情。
作坊開業當天,幾乎半個村子的人都來看熱鬧了,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婦人小孩或半大的姑娘湊在一起,嘰嘰喳喳的熱鬧得不行。
寧三娘和寧三娘穿上特意新做的衣服,拿出從鎮上找了兩天才買來的兩封鞭炮,在太陽初升的那一刻,大著膽子親自點燃,霹靂啪裏的響徹了半個村子。
點完了鞭炮,宋褀安和寧三娘還有宋景山三人被村子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家指揮著,各自手中拿著三炷香,在院子中拜了四方,祈求作坊順順當當。
走完了程序,作坊便正式開始運轉。
宋褀安和寧三娘著急忙慌的去屋子裏快速把新衣服換下來,便開始教幫工們幹活。
雇來的幾個男子是特意選過力氣大的,宋褀安訂做的石磨隻是一般大小,並沒有因為家中有生意就往大了做,所以他們推起來並不算特別費勁。
因為磨豆子是第一步,所有人便都看著那幾個男子,被這麽多雙眼睛盯著,幾人把石磨推得呼呼轉動,很快就磨出來了四桶豆漿。
拿到了豆漿後,被分配去煮豆漿的婦人終於有事情可做,在宋褀安和寧三娘兩人的指導下,開始煮豆漿。
宋褀安借用了空間的便利,找了不少的柴回來,因此家中不缺柴火,煮豆漿的幾人見到靠牆碼著的幾堆柴,把灶台裏的火燒得旺旺的。
很快,豆漿就煮開了,這時,便到了關鍵的時候,在等豆漿微微放涼之後,往裏麵加入鹵水,俗話說的鹵水點豆腐便是這個步驟。
寧三娘和宋褀安都是一致的想法,這鹵水得掌握在自己手裏,便把它們放去了居住的屋子中,需要放入的時候由她們兩個親自拿出來。
放過了鹵水後,接下來便要把點好的豆漿分為兩部分,一半拿去做豆腐,另外一半拿去做豆腐皮。
做出來的豆腐,留下以往數量的四板豆腐明早拿去鎮上賣,剩下的一部分拿去凍在外麵做成凍豆腐,一部分宋褀安拿去在豆腐上放置自己從係統中兌換出來的菌種,培育黴豆腐,然後做腐乳。
開業第一天,寧三娘特意去鎮上割了一塊肉回來,讓柳老婆子做成肉菜,給大家沾沾葷腥,除了肉菜之外,還安排了兩個素菜和一個湯。
雖然隻有少少的四個菜,但頂不住量多,幫工們都吃的開心,放下碗筷的時候,一個個都不自覺的摸著肚子。
“說來慚愧,我們趙家沒一人會種地的,但家中這麽幾口人等著吃飯,也不能坐以待斃,便想著在村中開一個私塾,教孩童識字,收起束修以維持生計。”
“無奈家中清貧,沒有餘錢開辦私塾,便想和你們家借一點錢。”
“原本,我們家在一個多月以前便想出了這個路子,但我兒和兒媳出發要去你家那天,恰好聽聞你們家要建作坊的消息,他們夫婦兩想著建作坊也要大筆的銀錢,這便不敢再上門去。”
孔老爺子頓了頓,接著說道:“原本是不應該再和你們開口的,但家中實在是困難,我這副不經用的身子一直養不好,家中的錢財大部分都拿來給我抓藥了。”
“眼看著馬上就要斷糧,這才不得的厚著臉皮再問問你們,可還有餘錢借我們家。”
“也不是強迫你們,若你們實在沒有,那便算了,我們再想想其他辦法。”
寧三娘並沒有第一時間答應,但她心底裏其實是願意幫助孔家一把的,因為不知道宋褀安的意思,她便沒說什麽。
宋褀安和寧三娘的想法是一致的,她還挺想幫孔家的。
但她們家才剛剛建好了作坊,花出去的錢也不少,若再拿出一筆錢來借出去,恐怕會引起他人的注意。
家中全都是老弱婦孺,若是有那不要命的人打起宋家的主意,進家來搶劫,恐怕會有血光之災。
怎麽幫孔家,得好好斟酌斟酌。
思考良久後,宋褀安說道:“家中建了作坊,剩下的錢也不多了,你們家要開私塾,想來需要用到的錢不少,我們家恐怕借不出來。”
“開私塾的錢雖然借不了,但若你們要買糧食維持生計,倒是可以借。”
孔家的人雖然臉上失望,但有宋家的另外一個幫助,心中還是挺高興的。
孔老爺子竟然站起身,就要朝著宋褀安一個小輩行禮道謝,嚇得她從凳子上蹦起來,眼疾手快的扶住他:“孔爺爺,萬萬不可啊,你這樣,我可是要折壽的。”
孔老爺子語氣稍微哽咽:“自從家中遭了禍事,一直以來便困難重重,也隻有你們宋家出手幫助過我們,合該我們朝你行禮。”
宋褀安微微用力,把老人家扶回凳子上坐好:“不用那些虛禮,真的,孔爺爺你這樣,我反而不自在了。”
“那好吧,既然你不喜歡,我便不行禮了。”
眼看著馬上就要到吃飯時候了,宋褀安和寧三娘起來便要走,但被孔月瑤給攔住了,留在孔家吃了一頓飯才走。
原本孔家就沒多少餘糧,她們兩人還留下來吃飯,寧三娘和宋褀安都不好意思了。
所謂吃人嘴短,臨走之前,宋褀安給孔家吃了一顆定心丸:“你們一個月後再來我家,到那時候,作坊運作起來,應該會有銀錢進賬,多多少少的應該能借給你們一些。”
孔家人沒想到還有這樣的轉折,一個個的高興得不行:
“宋姑娘仁義。”
“多謝宋姑娘!”
“多謝宋姐姐。”
告別孔家後,回去的路上,宋褀安駕駛的驢車意外的在村子前的大路上遇到了裏正的牛車。
見到她們,裏正第一時間便問:“作坊的幫工也雇好了,你們是不是明天就開業了?我今天去了一趟軍營,有人問到了豆腐皮的事情,你們動作快一點。”
宋褀安把算來的日期告訴他:“三天後才開業呢。”
“還要等三天?”
寧三娘把事情的原委給裏正說了一下,知道這是她們宋家特意請人算出來的好日子後,裏正倒沒要求一定要明天開始幹活。
宋景山是在開業前一天的傍晚回來的,得知明天恰好就是家中的作坊開業的時間,他高興又激動,跑進跑出的幫著準備開業的各項事情。
作坊開業當天,幾乎半個村子的人都來看熱鬧了,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婦人小孩或半大的姑娘湊在一起,嘰嘰喳喳的熱鬧得不行。
寧三娘和寧三娘穿上特意新做的衣服,拿出從鎮上找了兩天才買來的兩封鞭炮,在太陽初升的那一刻,大著膽子親自點燃,霹靂啪裏的響徹了半個村子。
點完了鞭炮,宋褀安和寧三娘還有宋景山三人被村子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家指揮著,各自手中拿著三炷香,在院子中拜了四方,祈求作坊順順當當。
走完了程序,作坊便正式開始運轉。
宋褀安和寧三娘著急忙慌的去屋子裏快速把新衣服換下來,便開始教幫工們幹活。
雇來的幾個男子是特意選過力氣大的,宋褀安訂做的石磨隻是一般大小,並沒有因為家中有生意就往大了做,所以他們推起來並不算特別費勁。
因為磨豆子是第一步,所有人便都看著那幾個男子,被這麽多雙眼睛盯著,幾人把石磨推得呼呼轉動,很快就磨出來了四桶豆漿。
拿到了豆漿後,被分配去煮豆漿的婦人終於有事情可做,在宋褀安和寧三娘兩人的指導下,開始煮豆漿。
宋褀安借用了空間的便利,找了不少的柴回來,因此家中不缺柴火,煮豆漿的幾人見到靠牆碼著的幾堆柴,把灶台裏的火燒得旺旺的。
很快,豆漿就煮開了,這時,便到了關鍵的時候,在等豆漿微微放涼之後,往裏麵加入鹵水,俗話說的鹵水點豆腐便是這個步驟。
寧三娘和宋褀安都是一致的想法,這鹵水得掌握在自己手裏,便把它們放去了居住的屋子中,需要放入的時候由她們兩個親自拿出來。
放過了鹵水後,接下來便要把點好的豆漿分為兩部分,一半拿去做豆腐,另外一半拿去做豆腐皮。
做出來的豆腐,留下以往數量的四板豆腐明早拿去鎮上賣,剩下的一部分拿去凍在外麵做成凍豆腐,一部分宋褀安拿去在豆腐上放置自己從係統中兌換出來的菌種,培育黴豆腐,然後做腐乳。
開業第一天,寧三娘特意去鎮上割了一塊肉回來,讓柳老婆子做成肉菜,給大家沾沾葷腥,除了肉菜之外,還安排了兩個素菜和一個湯。
雖然隻有少少的四個菜,但頂不住量多,幫工們都吃的開心,放下碗筷的時候,一個個都不自覺的摸著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