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山幫宋褀安解決了目前最大的難題,沒有了什麽後顧之憂後,她下午便抽了時間在村子裏轉悠,想要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建作坊。


    路上遇到不少村裏人,不像先前她被趙紫鳶誣陷是妖怪時候見到她就躲得遠遠的,反而一個個湊上來主動和她打招呼,宋褀安也態度和善的還回去。


    宋褀安記得這些人先前對自己的態度,但她也沒有想和他們計較的意思,一來,她從未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另一個便是她還要在村子中發展,若是把關係鬧得太僵了,也不好。


    即使心裏膈應,到時候她的作坊建起來後,她不雇傭那些嫌棄過她的人也就是了,問題不大。


    村子中都建了房子,擠擠挨挨的挨在一起,已經沒有空地給她建作坊了,便隻能往村子外麵找。


    但宋褀安在村子外轉悠了一圈,也沒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


    回去和寧三娘說了說情況,寧三娘給了她一個提議:“若是把作坊建在村子外,咱們住在村子裏,隔得太遠了也不好,萬一晚上有什麽人過去搗亂,咱們也不知道。”


    柳老婆子猶豫片刻說道:“我們家現在住的房子就挨著你們家,不如和裏正說說,把隔壁的房子用來當作坊。”


    “那是你們的房子,用來做作坊了,你們又要去哪裏住?”


    柳老婆子毫不在意的說道:“村中還有其他空著的房子呢,東南方向那邊便有兩個空著的,說是我們家的房子,也隻不過是每個月交錢從村裏租來的,隻有交了房租,住在哪裏不是住呢?”


    寧三娘看向宋褀安,示意讓她拿主意。


    宋褀安猶豫:“等我先想想。”


    思來想去,要兼顧各處重要節點,似乎柳老婆子說的方法是最可行的。


    柳家現在住的院子雖然不大,但修整修整,也足夠作為作坊使用了。


    到時候把中間的牆打通,也能免除她兩邊跑的艱辛,隻是要讓柳家祖孫兩搬家,實在不好意思。


    宋褀安想了一天後,和寧三娘商量:“娘,咱們家住的屋子不是還空著一間?要不讓柳家祖孫住過來。”


    她說的那間空著的屋子,便是她日常拿來用火炕烘烤豆腐皮的屋子,到時烤房建起來,豆腐皮都拿去烤房烘烤了,屋子便也能閑下來,剛好夠她們祖孫二人住一屋,如此一來,柳家還能省去了租院子的錢。


    寧三娘有些許的猶豫:“一個屋子住她們祖孫兩人倒是足夠了,但若柳老爺子哪天從軍營中回來,便沒多餘的地方給他住。”


    宋褀安抬手捂著額頭:“忙忙碌碌把腦子忙暈了,一時間沒想起來柳家還有一個人。”


    寧三娘說道:“雖說還有一個人,但也不一定能時時回來,不如先問一問柳家祖孫兩人的意思,看他們是想要住咱們家還是自己出去租院子住。”


    商量好後,宋褀安便和柳老婆子說了這件事,才剛剛說完,柳老婆子想也不想的就點頭同意了:“不用管我家老頭子,他去了軍營到現在都還沒回來過一次,想來是不能回來了。”


    事情就此說定,宋褀安便去找了張裏正。


    張裏正老神在在,一副等著拿錢的樣子:“想好了要買哪裏的地建作坊了嗎?”


    宋褀安笑了笑:“我想把隔壁柳家現在住的院子作為作坊,在裏麵建一個烤房。”


    裏正愣住:“柳家的院子?柳家祖孫不是還住在裏麵?”


    “我問過,她們願意來我家住,我家還有個屋子空著。”


    裏正盤算了一下,對宋褀安說道:“即使你用院子做作坊,但你該出的錢也不少。”


    “那是要多少?”


    “怎麽著也得八兩銀子吧。”


    “不占地也要出那麽貴的價錢啊?”


    裏正說道:“村子中的空屋子,都是要留著安排流放之人的,有大用處,你占了一個院子,到時候若有流放之人過來,沒住的地方,我是不是得花錢花力氣找人蓋新的?”


    宋褀安相信張裏正應當不會故意說高價訛她,嚐試著和他講了講價,也隻講到了七兩銀子一畝,便也隻能作罷,總比先前的十兩銀子一畝要便宜一些。


    軍中有將領還等著吃豆腐皮,張裏正也願意配合宋褀安,第二天一大早便帶著她出了安和鎮,到了平順城中去辦理地契。


    看著平順城中熙熙攘攘的熱鬧人群,宋褀安詫異:“不過是買個院子辦個作坊,而且咱們村子不是歸邊軍管嗎?怎麽辦這麽個小事還得跑來這裏?不能去邊軍中辦?”


    裏正心情很好的回答:“咱們村子歸邊軍管是不錯,管的也隻是村子裏那些流放的人,但那地是歸官府管的,你如今是良籍,要出錢買院子,那不就得按正常程序來官府辦文書拿地契?”


    宋褀安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揣著銀子跟在裏正身後去了府衙中。


    張裏正和府衙的人很是熟悉,進去和人寒暄了幾句,沒花費多少時間便有人來帶她去交錢辦文書拿地契。


    隔壁柳家住的院子占地一共有五分的地,宋褀安按照七兩銀子一畝的價格交了三兩五百文的錢,換來了手中薄薄的一張地契。


    因為她拿來辦理地契的憑證是家中的戶籍文書,戶主寫的是宋景山,這新拿來的地契上,名字便也寫的是宋景山的。


    張裏正看了一眼:“你還小呢,也不是戶主,官府隻能寫你爹的名字,除非哪天你自立門戶,自己當戶主,才能在地契上寫你的名字。”


    宋褀安倒是不糾結這個事情,因為這裏的立法便是這樣的,糾結也無用。


    此時恰好是用飯時間,宋褀安早就餓了,便拉著張裏正找了個飯館吃飯。


    小二過來招呼時,熱情的問道:“我們店裏有一道新鮮的吃食,是用豆腐皮做的,整個平順城隻有我家在賣,兩位要不要嚐嚐?”


    宋褀安正喝水呢,被小二的話驚得咳嗽了起來。


    張裏正好笑的看了看她,問店小二:“價格如何?”


    小二來了精神:“便隻要八文錢一盤。”


    宋褀安無語,她在鎮上賣豆腐皮五文錢一斤,她的豆腐皮是幹的,泡發之後體積會增加,一斤幹豆腐皮用來炒菜的話,能炒給三四盤的。


    可想而知,這個飯館靠著她售賣的豆腐皮掙了多少錢。


    “兩位要不要試試?別的店都沒有的,吃過的食客都說好,豆香味十足。”


    宋褀安不住的擺手:“不要不要,上一點其他的。”


    店小二一臉的遺憾,不死心的還想再推銷推銷,裏正慢悠悠的開口說話了:“眼前這姑娘家中便是做那豆腐皮的,早就吃厭煩了,哪裏還能在你們這裏吃得下?”


    店小二瞪大了雙眼:“姑娘家中是做豆腐皮的?”


    宋褀安笑著點點頭:“我們點其他的,麻煩快點上菜。”


    “哦哦,好好,兩位稍等。”


    而那店小二,去廚房報了宋褀安兩人要的菜後,咋咋呼呼一溜煙的跑去後麵院子找老板報告這件事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拋棄後,我帶著養父母升官發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圓一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圓一隻並收藏被拋棄後,我帶著養父母升官發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