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兒子
被拋棄後,我帶著養父母升官發財 作者:湯圓一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褀安低著頭,手中快速的忙活著,假裝看不到他們的幽怨眼神,人多好幹活這話不假,有了這些人的加入,能省去她和寧三娘兩人很多的精力,何樂而不為。
就在那幾個漢子被憋得叫苦連天的時候,宋褀安終於發了話:“這些應該就夠了。”
眾人快速站起來:“那我們去幹其他事了。”話才說完,他們便三步並做兩步的跑走了,就像是屁股後麵有狗攆一般。
離開羊圈的時候,張五對宋褀安說道:“取暖這事非同小可,你回去後不要耽誤時間立馬就試,有了結果也要報上來,軍中不會少了你的賞賜。”
想到上次宋景山從軍中帶回來給她的五兩銀子賞銀和十多斤糧食,宋褀安點頭,隻要沒人貪墨她的功勞,該給她的賞賜給她,把羊絨毛衣和羊毛被子的方子獻出去,她也是願意的。
折騰了一天,她們在天色漸暗的時候回到家中。
放下東西兩人便忙不迭的忙開了,抱柴的抱柴,打水的打水。
她們在羊圈那邊待了半天的時間,身上都是各種難聞的氣味,兩人都是愛幹淨的,回來的第一件事便是要燒水洗澡洗衣服。
大鍋中的水才燒開了一半,就有人砰砰的敲門。
宋褀安聽著那敲門的聲音不太對,寧三娘說道:“恐怕是劉家的人。”
說起劉家,白天的時候她們一家人都如往常那般出去找柴去了,而二房媳婦之所以沒有去,是因為她一大早的起來就說自己頭疼,哎喲哎喲的叫喚個不停。
就連吃飯的時候去喊她,她也一直哎喲哎喲的說自己疼得吃不下東西了,走路的時候頭更疼雲雲。
家中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她是裝的,但偏偏她連飯都不來吃了,裝得很慘的樣子。
劉老婆子發話,就是頭疼也要上山,結果二房媳婦彭的一下就當著眾人的麵倒了下來,誰都叫不醒。
她就那麽閉著眼睛躺在地上叫不醒,連劉老婆子都沒轍了,隻能把她留在家中。
可沒想到,等她們勞累了一天回來的時候,竟聽說她被宋家母女給打了。
寧三娘是個什麽性子的人,流放的這一路,劉家的人是看在眼裏的。
聽說打人的是寧三娘,劉家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二房媳婦到底做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這才逼得寧三娘這麽好性子的人都能和她動手。
這且不算,因為她們打架這事鬧得挺大,很快便在村中傳開了。
劉家人從後山回來的路上,便從好事的村民那裏知道了二房媳婦做的好事,他們一家人被人指指點點了一路,所有人都抬不起頭。
尤其是二房媳婦的兒子,更是覺得自己親娘的做法實在是丟臉。
這會來敲門的便是二房留在家中的那個十歲小子,雖然自己娘做了蠢事,但被罰去殺羊也很讓他這個做兒子的擔心,敲門的時候不免重了點。
不知道這些的宋褀安和寧三娘都以為劉家人是過來吵架的,出去的時候,寧三娘還囑咐宋褀安,待會一定要小心,若是她們鬧起來就趕緊跑,大聲喊人等等。
門打開後,竟然隻有劉家的一個孫子,其餘人竟然沒來,兩人都很詫異。
劉家二房的這兒子名叫劉和宣,雖然有一個不怎麽著調的娘,但好在從小被祖父和爹帶在身邊管教,並沒有長歪。
劉家每天因為他們二房多拿了食物吵鬧,但實際上是二房媳婦以兒子的名義拿的。
劉和宣做人兒子的,雖然經常出言提醒自己娘不要那麽做,但他說再多也沒什麽用,二房媳婦臉皮厚,依舊還是會多拿。
他便隻能把多拿的食物悄悄分給幾個姐姐妹妹,但也隻成功了開頭那麽兩次,二房媳婦發現他的行為後,和他鬧了一通,便把拿回來的東西自己吃了。
就算兒子自己不吃,也不能便宜了其他的丫頭片子,因此,劉家那邊才三天兩頭的為吃食吵鬧。
作為外人,宋褀安和寧三娘隻能從她們吵架的隻言片語中得出些消息,具體的內情便不得而知,便以為這劉和宣是為了娘過來吵架的。
看著兩人嚴陣以待的防備表情,劉和宣麵上浮現出尷尬,但他第一時間和兩人道歉,言辭懇切。
寧三娘仔細觀察他的麵容,發現沒有一絲摻雜,很是誠懇,歎了口氣說道:“今日的事情,雖說是你娘先出言不遜,但我們兩個動手打她一個,也算是扯平了。”
頓了頓,她接著說道:“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今後不要再提。”
劉和宣聽了這話,知道宋家這是不想在追究的意思,也鬆了一口氣,接著問道:“我還想問問我娘什麽時候回來。”
“不知道,張五說什麽時候殺完了羊什麽時候才能走,我們走的時候,她的羊還沒殺完。”
事實上是,她們折回去撿完了羊絨離開的時候,二房媳婦還在羊圈中和咩咩叫著的羊對峙著,一頭也沒殺,羊圈外,還有派去盯著她的人守著,她連羊圈也不能出。
按照羊老倌對張五那狠辣的評價,她今晚恐怕隻能待在羊圈中度過。
得到了消息後,劉和宣客客氣氣的告辭離開回家去了。
回到廚房中後,寧三娘歎息一聲,感慨道:“二房這孩子倒是個好的,不像她娘。”
宋褀安說道:“我看他這樣子,明天恐怕會找去羊圈那邊,他放心不下他娘。”
“畢竟是骨肉親情。”
兩人洗完澡順便洗完了衣服後,時間已經來到了半夜,躺在暖和的火炕上,舒服得不行。
白天鬧了一場,又去羊圈中做了苦力,不過幾個呼吸間,宋褀安便睡了過去,意外的沒去種田係統中幹活。
醒來的時候,天色還很早,若是以往,這時候她們要準備去往鎮上賣豆腐。
但昨天並沒有做豆腐,賣剩下的豆腐也被二房媳婦給踢倒了,大部分都沾染了灰塵,隻有兩三塊留在籃子底部保住了。
她打了個哈欠起來,寧三娘已經在廚房中忙活,除了做飯外,她還拿著一把小刀,把沾染了灰塵的豆腐切下來扔掉,留下裏麵幹淨的。
就在那幾個漢子被憋得叫苦連天的時候,宋褀安終於發了話:“這些應該就夠了。”
眾人快速站起來:“那我們去幹其他事了。”話才說完,他們便三步並做兩步的跑走了,就像是屁股後麵有狗攆一般。
離開羊圈的時候,張五對宋褀安說道:“取暖這事非同小可,你回去後不要耽誤時間立馬就試,有了結果也要報上來,軍中不會少了你的賞賜。”
想到上次宋景山從軍中帶回來給她的五兩銀子賞銀和十多斤糧食,宋褀安點頭,隻要沒人貪墨她的功勞,該給她的賞賜給她,把羊絨毛衣和羊毛被子的方子獻出去,她也是願意的。
折騰了一天,她們在天色漸暗的時候回到家中。
放下東西兩人便忙不迭的忙開了,抱柴的抱柴,打水的打水。
她們在羊圈那邊待了半天的時間,身上都是各種難聞的氣味,兩人都是愛幹淨的,回來的第一件事便是要燒水洗澡洗衣服。
大鍋中的水才燒開了一半,就有人砰砰的敲門。
宋褀安聽著那敲門的聲音不太對,寧三娘說道:“恐怕是劉家的人。”
說起劉家,白天的時候她們一家人都如往常那般出去找柴去了,而二房媳婦之所以沒有去,是因為她一大早的起來就說自己頭疼,哎喲哎喲的叫喚個不停。
就連吃飯的時候去喊她,她也一直哎喲哎喲的說自己疼得吃不下東西了,走路的時候頭更疼雲雲。
家中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她是裝的,但偏偏她連飯都不來吃了,裝得很慘的樣子。
劉老婆子發話,就是頭疼也要上山,結果二房媳婦彭的一下就當著眾人的麵倒了下來,誰都叫不醒。
她就那麽閉著眼睛躺在地上叫不醒,連劉老婆子都沒轍了,隻能把她留在家中。
可沒想到,等她們勞累了一天回來的時候,竟聽說她被宋家母女給打了。
寧三娘是個什麽性子的人,流放的這一路,劉家的人是看在眼裏的。
聽說打人的是寧三娘,劉家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二房媳婦到底做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這才逼得寧三娘這麽好性子的人都能和她動手。
這且不算,因為她們打架這事鬧得挺大,很快便在村中傳開了。
劉家人從後山回來的路上,便從好事的村民那裏知道了二房媳婦做的好事,他們一家人被人指指點點了一路,所有人都抬不起頭。
尤其是二房媳婦的兒子,更是覺得自己親娘的做法實在是丟臉。
這會來敲門的便是二房留在家中的那個十歲小子,雖然自己娘做了蠢事,但被罰去殺羊也很讓他這個做兒子的擔心,敲門的時候不免重了點。
不知道這些的宋褀安和寧三娘都以為劉家人是過來吵架的,出去的時候,寧三娘還囑咐宋褀安,待會一定要小心,若是她們鬧起來就趕緊跑,大聲喊人等等。
門打開後,竟然隻有劉家的一個孫子,其餘人竟然沒來,兩人都很詫異。
劉家二房的這兒子名叫劉和宣,雖然有一個不怎麽著調的娘,但好在從小被祖父和爹帶在身邊管教,並沒有長歪。
劉家每天因為他們二房多拿了食物吵鬧,但實際上是二房媳婦以兒子的名義拿的。
劉和宣做人兒子的,雖然經常出言提醒自己娘不要那麽做,但他說再多也沒什麽用,二房媳婦臉皮厚,依舊還是會多拿。
他便隻能把多拿的食物悄悄分給幾個姐姐妹妹,但也隻成功了開頭那麽兩次,二房媳婦發現他的行為後,和他鬧了一通,便把拿回來的東西自己吃了。
就算兒子自己不吃,也不能便宜了其他的丫頭片子,因此,劉家那邊才三天兩頭的為吃食吵鬧。
作為外人,宋褀安和寧三娘隻能從她們吵架的隻言片語中得出些消息,具體的內情便不得而知,便以為這劉和宣是為了娘過來吵架的。
看著兩人嚴陣以待的防備表情,劉和宣麵上浮現出尷尬,但他第一時間和兩人道歉,言辭懇切。
寧三娘仔細觀察他的麵容,發現沒有一絲摻雜,很是誠懇,歎了口氣說道:“今日的事情,雖說是你娘先出言不遜,但我們兩個動手打她一個,也算是扯平了。”
頓了頓,她接著說道:“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今後不要再提。”
劉和宣聽了這話,知道宋家這是不想在追究的意思,也鬆了一口氣,接著問道:“我還想問問我娘什麽時候回來。”
“不知道,張五說什麽時候殺完了羊什麽時候才能走,我們走的時候,她的羊還沒殺完。”
事實上是,她們折回去撿完了羊絨離開的時候,二房媳婦還在羊圈中和咩咩叫著的羊對峙著,一頭也沒殺,羊圈外,還有派去盯著她的人守著,她連羊圈也不能出。
按照羊老倌對張五那狠辣的評價,她今晚恐怕隻能待在羊圈中度過。
得到了消息後,劉和宣客客氣氣的告辭離開回家去了。
回到廚房中後,寧三娘歎息一聲,感慨道:“二房這孩子倒是個好的,不像她娘。”
宋褀安說道:“我看他這樣子,明天恐怕會找去羊圈那邊,他放心不下他娘。”
“畢竟是骨肉親情。”
兩人洗完澡順便洗完了衣服後,時間已經來到了半夜,躺在暖和的火炕上,舒服得不行。
白天鬧了一場,又去羊圈中做了苦力,不過幾個呼吸間,宋褀安便睡了過去,意外的沒去種田係統中幹活。
醒來的時候,天色還很早,若是以往,這時候她們要準備去往鎮上賣豆腐。
但昨天並沒有做豆腐,賣剩下的豆腐也被二房媳婦給踢倒了,大部分都沾染了灰塵,隻有兩三塊留在籃子底部保住了。
她打了個哈欠起來,寧三娘已經在廚房中忙活,除了做飯外,她還拿著一把小刀,把沾染了灰塵的豆腐切下來扔掉,留下裏麵幹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