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蕭逸塵一邊加強王府的戒備,一邊派人密切監視二皇子以及其他皇子的動靜。王府上下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侍衛們巡邏時腳步都放得極輕,生怕弄出一點聲響驚擾了這看似平靜卻暗潮湧動的氛圍。丫鬟小廝們做事也都是謹小慎微,眼神中透著擔憂,時刻留意著周圍的風吹草動,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生怕再出什麽差錯。
林婉清的身體也逐漸恢複,臉色慢慢有了紅潤之色,她不願整日閑著,便開始協助蕭逸塵處理一些事務。一日,陽光透過書房的雕花窗欞,灑在屋內的桌椅書架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林婉清在整理書房時,手指偶然劃過書架上一本落了些許灰塵的書籍,她輕輕抽出,拂去灰塵,看到封麵上寫著“江湖風雲錄”幾個大字,隨意翻開一看,竟是一本關於江湖勢力分布的書籍。林婉清心中一動,腦海中瞬間閃過一個念頭,想到了一個主意。
“逸塵,你說我們是否可以借助江湖中的一些勢力來對抗二皇子?”林婉清拿著書,走到正在書桌前查看信件的蕭逸塵身邊,輕聲說道。她目光中透著一絲期待,希望這個想法能給目前的困境帶來轉機。
蕭逸塵放下手中信件,微微沉思,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片刻後說道:“這倒是個辦法,隻是江湖勢力錯綜複雜,各門派有各自的利益糾葛和行事準則,稍有不慎,我們可能不僅得不到助力,反而會引火燒身,所以必須小心謹慎啊。”他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滿是慎重。
林婉清點頭表示讚同,她歪著頭想了想,又接著說道:“我知道有一個江湖門派,名叫清風寨,他們向來劫富濟貧,在江湖中頗有威望。我曾聽聞不少關於他們的俠義事跡,寨中之人皆重情重義,或許我們可以與他們取得聯係,尋求他們的幫助。”她一邊說著,一邊回憶起那些聽聞來的故事,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蕭逸塵看著林婉清,眼中滿是讚賞,嘴角微微上揚,說道:“婉清,你總是能給我帶來驚喜。不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畢竟我們對清風寨的了解也隻是聽聞居多,我們先派人去打探一下清風寨的具體情況,比如寨中主要人物的性情、他們目前與其他勢力的關係等等,再做定奪。”
就在他們商議著如何與清風寨取得聯係時,三皇子蕭逸風卻在自己的王府中悠閑地逗弄著鳥兒,王府的花園裏,鳥語花香,陽光明媚,仿佛外界的紛爭完全與這裏隔絕了一般。他身著一身華服,慵懶地靠在躺椅上,手中拿著鳥食逗弄著籠中的畫眉,那畫眉鳥婉轉啼鳴,他聽得倒是津津有味。
他的正妃李氏是一位端莊賢淑的女子,出身世家大族,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深知家族榮耀與朝堂局勢息息相關。此刻,她看著三皇子這副悠然自得的模樣,心中滿是憂慮,忍不住對蕭逸風說道:“王爺,如今朝堂局勢動蕩,各方勢力暗流湧動,您為何還如此悠閑?這可不是置身事外的時候呀。”李氏眉頭微蹙,眼神中透著焦急與無奈。
蕭逸風微微一笑,那笑容裏卻透著一絲漫不經心,說道:“本王可沒那個心思去爭什麽皇位,這朝堂之事,自有大哥和二哥他們去爭,本王隻願逍遙自在,守著這一方小天地,賞賞花、逗逗鳥,豈不美哉?”他邊說邊又往籠中撒了些鳥食,絲毫沒把朝堂的風雲放在心上。
李氏皺了皺眉頭,心中的焦急更甚,她走近幾步,壓低聲音說道:“王爺,您怎能如此說?這皇位之爭,關係到整個皇室的命運,也關乎咱們王府的榮辱興衰呀,您怎能置身事外?您現在這般不作為,日後若是局勢大變,咱們可如何是好?”她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懇切,試圖喚醒三皇子的憂患意識。
蕭逸風不耐煩地揮了揮手,臉上的笑容褪去,換上了一絲不耐,說道:“好了好了,本王自有分寸,你一個婦道人家懂什麽?莫要多管閑事,擾了本王的興致。”說罷,便不再理會李氏,又自顧自地逗起鳥來。
而四皇子蕭逸雲則在自己的書房中,屋內燭火搖曳,光影在牆壁上跳動,仿佛也映照著此刻他那並不平靜的心境。他與謀士們圍坐在書桌旁,麵色凝重地商議著對策。他深知二皇子倒台後,朝堂上出現了權力的空缺,對自己來說,這既是機會,卻也是危機四伏的局麵,所以他明白,不能操之過急,必須步步為營。
“殿下,如今我們當務之急是要拉攏朝中的一些中立勢力,壯大自己的實力。隻有自身根基穩固了,才能在接下來的風雲變幻中有一搏之力啊。”謀士王大人手撫胡須,一臉嚴肅地說道。他目光深邃,仿佛已經在心中謀劃好了諸多策略。
蕭逸雲微微點頭,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沉思片刻後說道:“本王明白,隻是這朝中的大臣們,個個老奸巨猾,都是在官場沉浮多年的人精,想要拉攏他們,並非易事。他們大多秉持著觀望的態度,不肯輕易表明立場,就怕站錯隊給自己招來災禍。”他眉頭緊鎖,眼中透著一絲無奈。
“殿下不必擔憂,我們可以從他們的家人入手,許以重利,不愁他們不心動。比如,有的大臣家中子弟渴望在仕途上更進一步,我們便可暗中為其疏通關係;有的大臣家中親眷從商,我們可以在生意場上給予便利,讓他們看到跟著殿下您的好處,不愁他們不心動啊。”王大人微微眯起眼睛,獻計道。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精明,仿佛已經看到那些大臣們紛紛倒向四皇子的場景。
在二皇子的府中,氣氛則是異常壓抑,仿若一片烏雲沉甸甸地籠罩著,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府中的下人們走路都是輕手輕腳,大氣都不敢出,生怕一個不小心觸怒了正處於暴怒邊緣的二皇子。
“一群飯桶!本王養你們有什麽用?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蕭逸軒又一次大發雷霆,他臉色鐵青,額頭上青筋暴起,眼中滿是怒火,將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茶杯瞬間四分五裂,茶水濺得到處都是。周圍的下人嚇得紛紛跪地,身子都在微微顫抖,頭也不敢抬。
他的謀士劉師爺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弓著身子,眼睛都不敢直視蕭逸軒,小心翼翼地說道:“殿下,如今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想辦法反擊啊。那蕭逸塵和林婉清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他們現在正四處搜羅對殿下您不利的證據,我們要是再不行動,可就真的被動了,所以要先下手為強啊。”劉師爺的聲音微微顫抖,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他深知此刻二皇子正在氣頭上,說話稍有不慎,自己怕是也要遭殃。
蕭逸軒陰沉著臉,眼神中透著陰狠與決絕,咬著牙說道:“本王當然知道,你有什麽主意?別淨說這些廢話,要是有好辦法就趕緊說,沒的浪費本王的時間!”他的聲音低沉而冰冷,仿佛從牙縫中擠出來一般,讓人不寒而栗。
劉師爺湊近蕭逸軒,壓低聲音,用隻有他們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殿下,我們可以在朝堂上彈劾蕭逸塵,說他擁兵自重,意圖謀反。如今他為了防範各方勢力,確實在王府中養了不少江湖人士和侍衛,我們就抓住這一點,添油加醋地在皇上麵前渲染一番。隻要皇上對他起了疑心,對他展開調查,我們就有機可乘,到時候再想辦法把我們之前的那些事兒都推到他身上,讓他百口莫辯。”劉師爺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蕭逸軒的臉色,見他沒有發怒,心中稍稍鬆了口氣。
蕭逸軒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陰狠,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猙獰的笑意,說道:“好,就這麽辦。你去準備一下,明日朝堂上本王要讓蕭逸塵好看。把那些說辭都給本王琢磨好了,務必做到滴水不漏,要是出了岔子,本王唯你是問!”他的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仿佛已經看到蕭逸塵在朝堂上被皇上問責的狼狽模樣。
劉師爺連忙應道:“是,殿下放心,微臣定當竭盡所能,不會讓殿下失望。”說罷,便匆匆退下,去準備明日朝堂上彈劾蕭逸塵的事宜了。
與此同時,蕭逸塵和林婉清也通過在二皇子府中安插的眼線,得知了二皇子的計劃。兩人坐在王府的書房中,燭火映照下,他們的麵容顯得格外堅毅。
蕭逸塵冷笑一聲,說道:“這二皇子還真是狗急跳牆了,居然想出這麽個法子來陷害我,不過他也太小看我了,我豈會讓他得逞。”他眼中透著不屑,雙手握拳,骨節微微泛白,心中對二皇子的無恥行徑感到憤怒。
林婉清微微皺眉,眼中卻透著冷靜,她輕聲說道:“逸塵,既然我們知道了他的陰謀,那便將計就計。我們把之前搜集到的二皇子那些罪證再梳理一遍,明日朝堂上,在他彈劾你的時候,我們直接揭露他的陰謀,讓他徹底身敗名裂,讓皇上和眾大臣都看看他的真麵目。”她目光堅定,仿佛已經看到了二皇子自食惡果的場景。
蕭逸塵微微點頭,看著林婉清,眼中滿是讚賞與信任,說道:“婉清,還是你想得周全,就依你所言。我這就去安排,把那些證據都準備好,明日朝堂之上,便是我們與二皇子徹底清算的時候了。”說罷,他便起身,開始著手準備應對明日朝堂上的這場較量。
這一夜,王府和二皇子府中,眾人皆是心事重重,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朝堂交鋒做著準備,而整個京城的局勢,也如同即將被暴風雨席卷的海麵,看似平靜,卻蘊藏著無盡的洶湧波濤,隻待明日朝堂之上那一聲“驚雷”落下,便會掀起驚濤駭浪。
次日清晨,陽光還未完全驅散京城上空的晨霧,朝堂之上卻已然是劍拔弩張的氣氛。大臣們陸續進宮,彼此交換著眼神,都感覺到今日這朝堂怕是不會平靜,卻又都默契地閉口不談,各自站到自己的位置上,等待著皇上的到來。
蕭逸塵身著朝服,身姿挺拔,神色從容,隻是那微微眯起的眼眸中透著一絲警惕。他身後跟著幾名親信侍衛,抬著幾個箱子,箱子裏裝的正是二皇子種種罪行的證據,雖然分量不輕,但他們抬著卻步伐穩健,仿佛那箱子裏承載的是正義的砝碼,即將在這朝堂之上稱量出是非善惡。
林婉清則在王府中焦急地等待著消息,她坐在庭院的石凳上,手中緊握著一塊手帕,不時地望向宮門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禱著一切順利。小翠在一旁輕聲安慰著:“小姐,您別太擔心了,王爺那麽有智謀,定能應對自如的。”林婉清微微點頭,可那緊鎖的眉頭卻未曾鬆開半分。
二皇子蕭逸軒今日也是盛裝出席,他身著華麗的錦袍,頭戴玉冠,看似氣宇軒昂,可那眼底的陰鷙卻怎麽也掩飾不住。他身後跟著劉師爺,劉師爺手中捧著彈劾蕭逸塵的奏章,神色略顯緊張,不時地用衣袖擦去額頭上冒出的冷汗。
不多時,皇上在太監的高呼中步入朝堂,坐在龍椅之上,眼神威嚴地掃視著下方的群臣,開口道:“眾愛卿,今日可有何事要奏?”
話音剛落,二皇子蕭逸軒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來,上前一步,拱手說道:“父皇,兒臣有本要奏,此事關乎我大周的安穩,兒臣不得不說啊。”他故意提高了聲調,試圖引起皇上和眾大臣的注意。
皇上微微皺眉,說道:“哦?有何事,你且說來聽聽。”
蕭逸軒清了清嗓子,看了一眼身旁的劉師爺,劉師爺會意,上前將奏章呈遞給一旁的太監,太監再轉呈給皇上。蕭逸軒這才說道:“父皇,兒臣近日聽聞那蕭逸塵在王府中大肆招攬江湖人士,還擴充侍衛數量,其行為舉止甚是可疑。兒臣擔心他擁兵自重,有謀反之心啊,還望父皇明察。”他一邊說著,一邊偷偷觀察著皇上的臉色,眼中透著一絲得逞的期待。
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大臣們開始竊竊私語起來,有的麵露驚訝之色,有的則是若有所思,目光在蕭逸塵和二皇子之間來回打量,都在等著看這場戲要如何收場。
皇上聽後,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他看向蕭逸塵,問道:“逸塵,可有此事?”
蕭逸塵不慌不忙地走出隊列,恭敬地行了一禮,說道:“父皇,兒臣冤枉啊。兒臣招攬江湖人士,擴充侍衛,皆是為了自保。如今朝堂局勢波譎雲詭,二皇子之前屢次派人刺殺兒臣與王妃,兒臣若不加強防備,怕是早已性命不保。況且,兒臣手中已有確鑿證據,證明二皇子才是那個心懷不軌之人,他今日此舉,不過是想惡人先告狀,顛倒黑白罷了。”說罷,他一揮手,身後的親信侍衛便將那幾個箱子抬到朝堂中央,打開箱子,裏麵滿滿的都是各種賬本、信件等證據。
大臣們見狀,更是議論紛紛,聲音也越來越大,整個朝堂仿佛炸開了鍋一般。
皇上臉色陰沉,怒視著二皇子,說道:“蕭逸軒,這是怎麽回事?”
二皇子心中一驚,沒想到蕭逸塵竟然如此有備而來,他強裝鎮定,狡辯道:“父皇,這些都是蕭逸塵偽造的證據,他是想陷害兒臣,奪取皇位啊。父皇,您可不能被他蒙蔽了雙眼呀。”他的聲音雖然還在逞強,但那微微顫抖的語調卻出賣了他內心的慌亂。
蕭逸塵冷笑一聲,說道:“二皇子,事到如今,你還敢狡辯?這些證據可都是從你京郊的莊園中搜出來的,還有你與那些江湖匪首的往來信件,上麵清清楚楚地寫著你們如何勾結,如何挪用賑災款項,又如何買通官員,意圖擾亂朝綱,你還想抵賴不成?”
說著,蕭逸塵拿起一封信件,呈遞給皇上,說道:“父皇,您請看,這封信便是二皇子與黑風寨寨主的通信,裏麵明確提及了分贓之事,如此鐵證如山,他竟還敢說是兒臣偽造,簡直是荒謬至極。”
皇上接過信件,仔細一看,臉色變得越發難看,眼中滿是憤怒,他猛地一拍龍椅,喝道:“蕭逸軒,你還有何話可說?”
二皇子此時臉色慘白,雙腿一軟,癱倒在地,他知道,自己這次是徹底完了,在這鐵證麵前,任何狡辯都是徒勞,他張了張嘴,想要再說些什麽,卻又發不出聲音,隻能絕望地看著皇上。
朝堂上的大臣們看到這一幕,也都明白了事情的真相,紛紛對二皇子投以鄙夷的目光,之前還在觀望的一些大臣,此刻也徹底看清了局勢,心中暗自慶幸沒有站錯隊。
最終,皇上怒聲說道:“蕭逸軒,你犯下如此滔天罪行,朕對你失望至極。來人啊,將蕭逸軒押入大牢,等候發落,其黨羽一並徹查,絕不姑息!”
隨著皇上的旨意下達,侍衛們上前,將癱倒在地的二皇子架起,拖出了朝堂。二皇子一邊被拖著走,一邊口中還在喊著:“父皇,兒臣冤枉啊,兒臣是被陷害的……”隻是那聲音越來越小,直至消失在朝堂之外。
這場朝堂上的交鋒,以蕭逸塵的勝利而告終,可他知道,這隻是暫時的,朝堂之上的爭鬥永遠不會停止,還有其他皇子在暗中覬覦著皇位,他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才能守護住這來之不易的安穩。
而在王府中,林婉清得知消息後,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她喜極而泣,對小翠說道:“太好了,王爺沒事,二皇子也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小翠也笑著說道:“是啊,小姐,王爺英明神武,肯定能應對一切的。”
蕭逸塵回府後,林婉清趕忙迎上前去,兩人相視一笑,眼中滿是劫後餘生的欣慰與對未來的堅定,他們知道,接下來的路依然充滿挑戰,但隻要兩人攜手,便無所畏懼。
林婉清的身體也逐漸恢複,臉色慢慢有了紅潤之色,她不願整日閑著,便開始協助蕭逸塵處理一些事務。一日,陽光透過書房的雕花窗欞,灑在屋內的桌椅書架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林婉清在整理書房時,手指偶然劃過書架上一本落了些許灰塵的書籍,她輕輕抽出,拂去灰塵,看到封麵上寫著“江湖風雲錄”幾個大字,隨意翻開一看,竟是一本關於江湖勢力分布的書籍。林婉清心中一動,腦海中瞬間閃過一個念頭,想到了一個主意。
“逸塵,你說我們是否可以借助江湖中的一些勢力來對抗二皇子?”林婉清拿著書,走到正在書桌前查看信件的蕭逸塵身邊,輕聲說道。她目光中透著一絲期待,希望這個想法能給目前的困境帶來轉機。
蕭逸塵放下手中信件,微微沉思,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片刻後說道:“這倒是個辦法,隻是江湖勢力錯綜複雜,各門派有各自的利益糾葛和行事準則,稍有不慎,我們可能不僅得不到助力,反而會引火燒身,所以必須小心謹慎啊。”他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滿是慎重。
林婉清點頭表示讚同,她歪著頭想了想,又接著說道:“我知道有一個江湖門派,名叫清風寨,他們向來劫富濟貧,在江湖中頗有威望。我曾聽聞不少關於他們的俠義事跡,寨中之人皆重情重義,或許我們可以與他們取得聯係,尋求他們的幫助。”她一邊說著,一邊回憶起那些聽聞來的故事,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蕭逸塵看著林婉清,眼中滿是讚賞,嘴角微微上揚,說道:“婉清,你總是能給我帶來驚喜。不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畢竟我們對清風寨的了解也隻是聽聞居多,我們先派人去打探一下清風寨的具體情況,比如寨中主要人物的性情、他們目前與其他勢力的關係等等,再做定奪。”
就在他們商議著如何與清風寨取得聯係時,三皇子蕭逸風卻在自己的王府中悠閑地逗弄著鳥兒,王府的花園裏,鳥語花香,陽光明媚,仿佛外界的紛爭完全與這裏隔絕了一般。他身著一身華服,慵懶地靠在躺椅上,手中拿著鳥食逗弄著籠中的畫眉,那畫眉鳥婉轉啼鳴,他聽得倒是津津有味。
他的正妃李氏是一位端莊賢淑的女子,出身世家大族,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深知家族榮耀與朝堂局勢息息相關。此刻,她看著三皇子這副悠然自得的模樣,心中滿是憂慮,忍不住對蕭逸風說道:“王爺,如今朝堂局勢動蕩,各方勢力暗流湧動,您為何還如此悠閑?這可不是置身事外的時候呀。”李氏眉頭微蹙,眼神中透著焦急與無奈。
蕭逸風微微一笑,那笑容裏卻透著一絲漫不經心,說道:“本王可沒那個心思去爭什麽皇位,這朝堂之事,自有大哥和二哥他們去爭,本王隻願逍遙自在,守著這一方小天地,賞賞花、逗逗鳥,豈不美哉?”他邊說邊又往籠中撒了些鳥食,絲毫沒把朝堂的風雲放在心上。
李氏皺了皺眉頭,心中的焦急更甚,她走近幾步,壓低聲音說道:“王爺,您怎能如此說?這皇位之爭,關係到整個皇室的命運,也關乎咱們王府的榮辱興衰呀,您怎能置身事外?您現在這般不作為,日後若是局勢大變,咱們可如何是好?”她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懇切,試圖喚醒三皇子的憂患意識。
蕭逸風不耐煩地揮了揮手,臉上的笑容褪去,換上了一絲不耐,說道:“好了好了,本王自有分寸,你一個婦道人家懂什麽?莫要多管閑事,擾了本王的興致。”說罷,便不再理會李氏,又自顧自地逗起鳥來。
而四皇子蕭逸雲則在自己的書房中,屋內燭火搖曳,光影在牆壁上跳動,仿佛也映照著此刻他那並不平靜的心境。他與謀士們圍坐在書桌旁,麵色凝重地商議著對策。他深知二皇子倒台後,朝堂上出現了權力的空缺,對自己來說,這既是機會,卻也是危機四伏的局麵,所以他明白,不能操之過急,必須步步為營。
“殿下,如今我們當務之急是要拉攏朝中的一些中立勢力,壯大自己的實力。隻有自身根基穩固了,才能在接下來的風雲變幻中有一搏之力啊。”謀士王大人手撫胡須,一臉嚴肅地說道。他目光深邃,仿佛已經在心中謀劃好了諸多策略。
蕭逸雲微微點頭,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沉思片刻後說道:“本王明白,隻是這朝中的大臣們,個個老奸巨猾,都是在官場沉浮多年的人精,想要拉攏他們,並非易事。他們大多秉持著觀望的態度,不肯輕易表明立場,就怕站錯隊給自己招來災禍。”他眉頭緊鎖,眼中透著一絲無奈。
“殿下不必擔憂,我們可以從他們的家人入手,許以重利,不愁他們不心動。比如,有的大臣家中子弟渴望在仕途上更進一步,我們便可暗中為其疏通關係;有的大臣家中親眷從商,我們可以在生意場上給予便利,讓他們看到跟著殿下您的好處,不愁他們不心動啊。”王大人微微眯起眼睛,獻計道。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精明,仿佛已經看到那些大臣們紛紛倒向四皇子的場景。
在二皇子的府中,氣氛則是異常壓抑,仿若一片烏雲沉甸甸地籠罩著,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府中的下人們走路都是輕手輕腳,大氣都不敢出,生怕一個不小心觸怒了正處於暴怒邊緣的二皇子。
“一群飯桶!本王養你們有什麽用?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蕭逸軒又一次大發雷霆,他臉色鐵青,額頭上青筋暴起,眼中滿是怒火,將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茶杯瞬間四分五裂,茶水濺得到處都是。周圍的下人嚇得紛紛跪地,身子都在微微顫抖,頭也不敢抬。
他的謀士劉師爺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弓著身子,眼睛都不敢直視蕭逸軒,小心翼翼地說道:“殿下,如今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想辦法反擊啊。那蕭逸塵和林婉清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他們現在正四處搜羅對殿下您不利的證據,我們要是再不行動,可就真的被動了,所以要先下手為強啊。”劉師爺的聲音微微顫抖,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他深知此刻二皇子正在氣頭上,說話稍有不慎,自己怕是也要遭殃。
蕭逸軒陰沉著臉,眼神中透著陰狠與決絕,咬著牙說道:“本王當然知道,你有什麽主意?別淨說這些廢話,要是有好辦法就趕緊說,沒的浪費本王的時間!”他的聲音低沉而冰冷,仿佛從牙縫中擠出來一般,讓人不寒而栗。
劉師爺湊近蕭逸軒,壓低聲音,用隻有他們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殿下,我們可以在朝堂上彈劾蕭逸塵,說他擁兵自重,意圖謀反。如今他為了防範各方勢力,確實在王府中養了不少江湖人士和侍衛,我們就抓住這一點,添油加醋地在皇上麵前渲染一番。隻要皇上對他起了疑心,對他展開調查,我們就有機可乘,到時候再想辦法把我們之前的那些事兒都推到他身上,讓他百口莫辯。”劉師爺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蕭逸軒的臉色,見他沒有發怒,心中稍稍鬆了口氣。
蕭逸軒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陰狠,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猙獰的笑意,說道:“好,就這麽辦。你去準備一下,明日朝堂上本王要讓蕭逸塵好看。把那些說辭都給本王琢磨好了,務必做到滴水不漏,要是出了岔子,本王唯你是問!”他的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仿佛已經看到蕭逸塵在朝堂上被皇上問責的狼狽模樣。
劉師爺連忙應道:“是,殿下放心,微臣定當竭盡所能,不會讓殿下失望。”說罷,便匆匆退下,去準備明日朝堂上彈劾蕭逸塵的事宜了。
與此同時,蕭逸塵和林婉清也通過在二皇子府中安插的眼線,得知了二皇子的計劃。兩人坐在王府的書房中,燭火映照下,他們的麵容顯得格外堅毅。
蕭逸塵冷笑一聲,說道:“這二皇子還真是狗急跳牆了,居然想出這麽個法子來陷害我,不過他也太小看我了,我豈會讓他得逞。”他眼中透著不屑,雙手握拳,骨節微微泛白,心中對二皇子的無恥行徑感到憤怒。
林婉清微微皺眉,眼中卻透著冷靜,她輕聲說道:“逸塵,既然我們知道了他的陰謀,那便將計就計。我們把之前搜集到的二皇子那些罪證再梳理一遍,明日朝堂上,在他彈劾你的時候,我們直接揭露他的陰謀,讓他徹底身敗名裂,讓皇上和眾大臣都看看他的真麵目。”她目光堅定,仿佛已經看到了二皇子自食惡果的場景。
蕭逸塵微微點頭,看著林婉清,眼中滿是讚賞與信任,說道:“婉清,還是你想得周全,就依你所言。我這就去安排,把那些證據都準備好,明日朝堂之上,便是我們與二皇子徹底清算的時候了。”說罷,他便起身,開始著手準備應對明日朝堂上的這場較量。
這一夜,王府和二皇子府中,眾人皆是心事重重,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朝堂交鋒做著準備,而整個京城的局勢,也如同即將被暴風雨席卷的海麵,看似平靜,卻蘊藏著無盡的洶湧波濤,隻待明日朝堂之上那一聲“驚雷”落下,便會掀起驚濤駭浪。
次日清晨,陽光還未完全驅散京城上空的晨霧,朝堂之上卻已然是劍拔弩張的氣氛。大臣們陸續進宮,彼此交換著眼神,都感覺到今日這朝堂怕是不會平靜,卻又都默契地閉口不談,各自站到自己的位置上,等待著皇上的到來。
蕭逸塵身著朝服,身姿挺拔,神色從容,隻是那微微眯起的眼眸中透著一絲警惕。他身後跟著幾名親信侍衛,抬著幾個箱子,箱子裏裝的正是二皇子種種罪行的證據,雖然分量不輕,但他們抬著卻步伐穩健,仿佛那箱子裏承載的是正義的砝碼,即將在這朝堂之上稱量出是非善惡。
林婉清則在王府中焦急地等待著消息,她坐在庭院的石凳上,手中緊握著一塊手帕,不時地望向宮門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禱著一切順利。小翠在一旁輕聲安慰著:“小姐,您別太擔心了,王爺那麽有智謀,定能應對自如的。”林婉清微微點頭,可那緊鎖的眉頭卻未曾鬆開半分。
二皇子蕭逸軒今日也是盛裝出席,他身著華麗的錦袍,頭戴玉冠,看似氣宇軒昂,可那眼底的陰鷙卻怎麽也掩飾不住。他身後跟著劉師爺,劉師爺手中捧著彈劾蕭逸塵的奏章,神色略顯緊張,不時地用衣袖擦去額頭上冒出的冷汗。
不多時,皇上在太監的高呼中步入朝堂,坐在龍椅之上,眼神威嚴地掃視著下方的群臣,開口道:“眾愛卿,今日可有何事要奏?”
話音剛落,二皇子蕭逸軒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來,上前一步,拱手說道:“父皇,兒臣有本要奏,此事關乎我大周的安穩,兒臣不得不說啊。”他故意提高了聲調,試圖引起皇上和眾大臣的注意。
皇上微微皺眉,說道:“哦?有何事,你且說來聽聽。”
蕭逸軒清了清嗓子,看了一眼身旁的劉師爺,劉師爺會意,上前將奏章呈遞給一旁的太監,太監再轉呈給皇上。蕭逸軒這才說道:“父皇,兒臣近日聽聞那蕭逸塵在王府中大肆招攬江湖人士,還擴充侍衛數量,其行為舉止甚是可疑。兒臣擔心他擁兵自重,有謀反之心啊,還望父皇明察。”他一邊說著,一邊偷偷觀察著皇上的臉色,眼中透著一絲得逞的期待。
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大臣們開始竊竊私語起來,有的麵露驚訝之色,有的則是若有所思,目光在蕭逸塵和二皇子之間來回打量,都在等著看這場戲要如何收場。
皇上聽後,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他看向蕭逸塵,問道:“逸塵,可有此事?”
蕭逸塵不慌不忙地走出隊列,恭敬地行了一禮,說道:“父皇,兒臣冤枉啊。兒臣招攬江湖人士,擴充侍衛,皆是為了自保。如今朝堂局勢波譎雲詭,二皇子之前屢次派人刺殺兒臣與王妃,兒臣若不加強防備,怕是早已性命不保。況且,兒臣手中已有確鑿證據,證明二皇子才是那個心懷不軌之人,他今日此舉,不過是想惡人先告狀,顛倒黑白罷了。”說罷,他一揮手,身後的親信侍衛便將那幾個箱子抬到朝堂中央,打開箱子,裏麵滿滿的都是各種賬本、信件等證據。
大臣們見狀,更是議論紛紛,聲音也越來越大,整個朝堂仿佛炸開了鍋一般。
皇上臉色陰沉,怒視著二皇子,說道:“蕭逸軒,這是怎麽回事?”
二皇子心中一驚,沒想到蕭逸塵竟然如此有備而來,他強裝鎮定,狡辯道:“父皇,這些都是蕭逸塵偽造的證據,他是想陷害兒臣,奪取皇位啊。父皇,您可不能被他蒙蔽了雙眼呀。”他的聲音雖然還在逞強,但那微微顫抖的語調卻出賣了他內心的慌亂。
蕭逸塵冷笑一聲,說道:“二皇子,事到如今,你還敢狡辯?這些證據可都是從你京郊的莊園中搜出來的,還有你與那些江湖匪首的往來信件,上麵清清楚楚地寫著你們如何勾結,如何挪用賑災款項,又如何買通官員,意圖擾亂朝綱,你還想抵賴不成?”
說著,蕭逸塵拿起一封信件,呈遞給皇上,說道:“父皇,您請看,這封信便是二皇子與黑風寨寨主的通信,裏麵明確提及了分贓之事,如此鐵證如山,他竟還敢說是兒臣偽造,簡直是荒謬至極。”
皇上接過信件,仔細一看,臉色變得越發難看,眼中滿是憤怒,他猛地一拍龍椅,喝道:“蕭逸軒,你還有何話可說?”
二皇子此時臉色慘白,雙腿一軟,癱倒在地,他知道,自己這次是徹底完了,在這鐵證麵前,任何狡辯都是徒勞,他張了張嘴,想要再說些什麽,卻又發不出聲音,隻能絕望地看著皇上。
朝堂上的大臣們看到這一幕,也都明白了事情的真相,紛紛對二皇子投以鄙夷的目光,之前還在觀望的一些大臣,此刻也徹底看清了局勢,心中暗自慶幸沒有站錯隊。
最終,皇上怒聲說道:“蕭逸軒,你犯下如此滔天罪行,朕對你失望至極。來人啊,將蕭逸軒押入大牢,等候發落,其黨羽一並徹查,絕不姑息!”
隨著皇上的旨意下達,侍衛們上前,將癱倒在地的二皇子架起,拖出了朝堂。二皇子一邊被拖著走,一邊口中還在喊著:“父皇,兒臣冤枉啊,兒臣是被陷害的……”隻是那聲音越來越小,直至消失在朝堂之外。
這場朝堂上的交鋒,以蕭逸塵的勝利而告終,可他知道,這隻是暫時的,朝堂之上的爭鬥永遠不會停止,還有其他皇子在暗中覬覦著皇位,他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才能守護住這來之不易的安穩。
而在王府中,林婉清得知消息後,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她喜極而泣,對小翠說道:“太好了,王爺沒事,二皇子也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小翠也笑著說道:“是啊,小姐,王爺英明神武,肯定能應對一切的。”
蕭逸塵回府後,林婉清趕忙迎上前去,兩人相視一笑,眼中滿是劫後餘生的欣慰與對未來的堅定,他們知道,接下來的路依然充滿挑戰,但隻要兩人攜手,便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