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比帝王大十歲的貴妃24
快穿生子:美人妖精她福孕滿滿 作者:蒲金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繁華的京城之中,李府門前,一輛低調卻又不失華貴的馬車緩緩停下。
車簾輕挑,一位年約五十的婦人緩緩走下,她就是劉嬤嬤,深受周太後器重。
劉嬤嬤手中托著一個精致的木盒,盒子上雕刻著細膩的鳳凰圖案,散發著淡淡的檀香。這木盒中裝的,正是那根金鳳朝陽步搖。
“劉嬤嬤,您怎麽親自來了?”李府的門房見是劉嬤嬤,急忙上前迎接。
劉嬤嬤微微頷首,聲音溫和而又不失威嚴:“太後娘娘有賞,我來給婉小姐送步搖。”
門房聞言,連忙去通報。不一會兒,李清婉便在丫鬟的簇擁下迎了出來。她身著淡雅的衣裙,氣質溫婉,如一朵初綻的蘭花。
“劉嬤嬤,您快請進。”李清婉上前行禮,臉上帶著嫻靜的笑意。
劉嬤嬤將木盒遞給李清婉,恭敬地說:“婉小姐,這是太後娘娘賜給您的金鳳朝陽步搖,為您添妝用,希望您能喜歡。”
李清婉打開木盒,隻見一枚璀璨奪目的步搖靜靜地躺在其中。
步搖上鑲嵌著各色的寶石,鳳凰的羽翼仿佛是用金線精心編織而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鳳首高昂,仿佛正迎著朝陽展翅飛翔。
李清婉的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她小心翼翼地拿起步搖,輕輕地戴在發間。步搖在她的頭上搖曳生姿,更顯得她容光煥發,美豔動人。
“多謝太後娘娘賞賜,清婉感激不盡。”李清婉轉身向劉嬤嬤深深一禮。
劉嬤嬤微笑著扶起李清婉:“婉小姐喜歡就好。太後娘娘說了,這枚步搖與您的身份相得益彰,定會發揮它的作用。”
李清婉聞言,心中已知曉周太後意思,忙說道:“清婉明白,嬤嬤轉告太後娘娘,請她老人家放心。”
“劉嬤嬤,您請稍坐片刻,我讓人備些茶點來。”李清婉熱情地邀請劉嬤嬤進屋。
劉嬤嬤擺了擺手:“不必了,太後娘娘還等著我回去複命呢。婉小姐您入宮後,再去慈安宮多坐坐。”
李清婉點頭應允,親自將劉嬤嬤送到門口。
等她回到府內,丫鬟說:“小姐,老爺讓你去書房一趟。”
*
書房內。
李兆和身穿一襲深色長袍,麵容沉穩,雙眼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他手中的棋子懸而未落,似乎正在思索下一步的布局。
“父親,女兒來陪您下棋。”李清婉的聲音清脆悅耳,打破了書房的寧靜。
李兆和抬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他輕輕放下棋子,示意李清婉坐下。
李清婉將木盒放在一旁,端正地坐在棋盤前,目光與父親交匯,仿佛能讀懂彼此心中的想法。
兩人開始下棋,李清婉的棋風淩厲,步步緊逼,和她所呈現出來的溫和氣質,截然相反,而李兆和則沉穩應對,不露聲色。
棋盤上的局勢逐漸緊張,兩人的心思也越發深沉。
就在這時,李兆和突然開口道:“婉兒,可知周太後此舉何意?”他的聲音平靜而深邃,仿佛帶著一種看透世事的睿智。
李清婉微微一怔,隨即答道:“周太後在拉攏女兒,希望我進宮打擊孫太後和皇帝。”她的聲音中透著一絲堅定,似乎對自己的判斷充滿信心。
李兆和微微一笑,道:“那你打算怎麽做?”他的目光緊緊盯著棋盤,仿佛能從棋局中看出李清婉的未來。
李清婉深吸一口氣,道:“周太後將先帝的皇後信物給了女兒,代表我受先帝認可,有了它,皇帝也隻能讓我當皇後。即使他不喜歡我,我的地位也穩固。女兒自然要和周太後合謀。”她的聲音中透著一絲果決,似乎已經下定了決心。
李兆和眉頭一皺,手中的棋子輕輕落下,發出清脆的聲響。
他沉聲道:“婉兒,你是一葉障目了。為父說過,你進宮最重要的是懷上龍嗣,其他的事情不要做。”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嚴厲,似乎在告誡女兒不要走入胡同。
李清婉不解地看著父親,道:“咱們不是和周太後結盟了嗎?如果我不幫周太後,這個結盟不是破裂了嗎?”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疑惑。
李兆和輕輕搖頭,道:“婉兒,你要明白,權力鬥爭中沒有永遠的盟友。隻要你進了宮,周太後一派就沒有價值了。為父自會應付他們,你進宮不能明麵上得罪皇帝和孫太後,現在他們才是實權人物。”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深沉,仿佛在告誡女兒要審時度勢。
李清婉聽後,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她點點頭道:“女兒明白了。”她的聲音中透著一絲敬佩和感激,似乎對父親的智慧深感佩服。
李兆和滿意地點點頭,道:“那就下去吧,準備準備明天入宮。”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溫和和關懷。
李清婉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禮,道:“好,父親。”
李清婉抱著木盒走出書房,李兆和的目光再次回到棋盤上,他的心中已經有了新的計劃。
*
宣和元年二月,正月初二,京城的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微妙而緊張的氣氛。
這一天,兵部尚書陳傳旭身披官服,手持皇帝的旨令,在眾人矚目之下離開了京城,踏上了前往遼東的征途。
他的離開,並非簡單的公務出差,而是背後隱藏著更為深遠的謀劃。
李兆和站在府邸的庭院中,望著陳傳旭漸行漸遠的背影,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陳傳旭是他精心挑選的棋子,忠誠可靠,且心思縝密,正是實施他心中那項大計的不二人選。
皇帝不是喜歡禦駕親征,那就去了別想再回來。
皇帝此時正忙於讓戶部尚書核算錢糧,以應對日益緊張的邊疆局勢。
而迎娶皇後的事情,則被全權交給了孫太後處理。
皇帝本人對新郎服並不在意,對他來說,隻要新娘不是他深愛的虞姐姐,其他的女人都不過是皇宮中的擺設罷了,無關緊要。
車簾輕挑,一位年約五十的婦人緩緩走下,她就是劉嬤嬤,深受周太後器重。
劉嬤嬤手中托著一個精致的木盒,盒子上雕刻著細膩的鳳凰圖案,散發著淡淡的檀香。這木盒中裝的,正是那根金鳳朝陽步搖。
“劉嬤嬤,您怎麽親自來了?”李府的門房見是劉嬤嬤,急忙上前迎接。
劉嬤嬤微微頷首,聲音溫和而又不失威嚴:“太後娘娘有賞,我來給婉小姐送步搖。”
門房聞言,連忙去通報。不一會兒,李清婉便在丫鬟的簇擁下迎了出來。她身著淡雅的衣裙,氣質溫婉,如一朵初綻的蘭花。
“劉嬤嬤,您快請進。”李清婉上前行禮,臉上帶著嫻靜的笑意。
劉嬤嬤將木盒遞給李清婉,恭敬地說:“婉小姐,這是太後娘娘賜給您的金鳳朝陽步搖,為您添妝用,希望您能喜歡。”
李清婉打開木盒,隻見一枚璀璨奪目的步搖靜靜地躺在其中。
步搖上鑲嵌著各色的寶石,鳳凰的羽翼仿佛是用金線精心編織而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鳳首高昂,仿佛正迎著朝陽展翅飛翔。
李清婉的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她小心翼翼地拿起步搖,輕輕地戴在發間。步搖在她的頭上搖曳生姿,更顯得她容光煥發,美豔動人。
“多謝太後娘娘賞賜,清婉感激不盡。”李清婉轉身向劉嬤嬤深深一禮。
劉嬤嬤微笑著扶起李清婉:“婉小姐喜歡就好。太後娘娘說了,這枚步搖與您的身份相得益彰,定會發揮它的作用。”
李清婉聞言,心中已知曉周太後意思,忙說道:“清婉明白,嬤嬤轉告太後娘娘,請她老人家放心。”
“劉嬤嬤,您請稍坐片刻,我讓人備些茶點來。”李清婉熱情地邀請劉嬤嬤進屋。
劉嬤嬤擺了擺手:“不必了,太後娘娘還等著我回去複命呢。婉小姐您入宮後,再去慈安宮多坐坐。”
李清婉點頭應允,親自將劉嬤嬤送到門口。
等她回到府內,丫鬟說:“小姐,老爺讓你去書房一趟。”
*
書房內。
李兆和身穿一襲深色長袍,麵容沉穩,雙眼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他手中的棋子懸而未落,似乎正在思索下一步的布局。
“父親,女兒來陪您下棋。”李清婉的聲音清脆悅耳,打破了書房的寧靜。
李兆和抬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他輕輕放下棋子,示意李清婉坐下。
李清婉將木盒放在一旁,端正地坐在棋盤前,目光與父親交匯,仿佛能讀懂彼此心中的想法。
兩人開始下棋,李清婉的棋風淩厲,步步緊逼,和她所呈現出來的溫和氣質,截然相反,而李兆和則沉穩應對,不露聲色。
棋盤上的局勢逐漸緊張,兩人的心思也越發深沉。
就在這時,李兆和突然開口道:“婉兒,可知周太後此舉何意?”他的聲音平靜而深邃,仿佛帶著一種看透世事的睿智。
李清婉微微一怔,隨即答道:“周太後在拉攏女兒,希望我進宮打擊孫太後和皇帝。”她的聲音中透著一絲堅定,似乎對自己的判斷充滿信心。
李兆和微微一笑,道:“那你打算怎麽做?”他的目光緊緊盯著棋盤,仿佛能從棋局中看出李清婉的未來。
李清婉深吸一口氣,道:“周太後將先帝的皇後信物給了女兒,代表我受先帝認可,有了它,皇帝也隻能讓我當皇後。即使他不喜歡我,我的地位也穩固。女兒自然要和周太後合謀。”她的聲音中透著一絲果決,似乎已經下定了決心。
李兆和眉頭一皺,手中的棋子輕輕落下,發出清脆的聲響。
他沉聲道:“婉兒,你是一葉障目了。為父說過,你進宮最重要的是懷上龍嗣,其他的事情不要做。”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嚴厲,似乎在告誡女兒不要走入胡同。
李清婉不解地看著父親,道:“咱們不是和周太後結盟了嗎?如果我不幫周太後,這個結盟不是破裂了嗎?”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疑惑。
李兆和輕輕搖頭,道:“婉兒,你要明白,權力鬥爭中沒有永遠的盟友。隻要你進了宮,周太後一派就沒有價值了。為父自會應付他們,你進宮不能明麵上得罪皇帝和孫太後,現在他們才是實權人物。”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深沉,仿佛在告誡女兒要審時度勢。
李清婉聽後,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她點點頭道:“女兒明白了。”她的聲音中透著一絲敬佩和感激,似乎對父親的智慧深感佩服。
李兆和滿意地點點頭,道:“那就下去吧,準備準備明天入宮。”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溫和和關懷。
李清婉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禮,道:“好,父親。”
李清婉抱著木盒走出書房,李兆和的目光再次回到棋盤上,他的心中已經有了新的計劃。
*
宣和元年二月,正月初二,京城的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微妙而緊張的氣氛。
這一天,兵部尚書陳傳旭身披官服,手持皇帝的旨令,在眾人矚目之下離開了京城,踏上了前往遼東的征途。
他的離開,並非簡單的公務出差,而是背後隱藏著更為深遠的謀劃。
李兆和站在府邸的庭院中,望著陳傳旭漸行漸遠的背影,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陳傳旭是他精心挑選的棋子,忠誠可靠,且心思縝密,正是實施他心中那項大計的不二人選。
皇帝不是喜歡禦駕親征,那就去了別想再回來。
皇帝此時正忙於讓戶部尚書核算錢糧,以應對日益緊張的邊疆局勢。
而迎娶皇後的事情,則被全權交給了孫太後處理。
皇帝本人對新郎服並不在意,對他來說,隻要新娘不是他深愛的虞姐姐,其他的女人都不過是皇宮中的擺設罷了,無關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