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個村子有那麽一個大坑。占地二十多畝,以前就那麽荒廢著。
去年村裏新上任了一個村長。
村長叫王長虎,30多歲兒,非常精明能幹。
他看到這個大坑一直荒廢著,就想把它利用起來。
這一天,他找來挖掘機,把大坑高低不平的底部全部平整了一遍,把四周圍不太規則的坑沿兒,也是該挖的挖,該補的補。
推土機隻幹了一天多的活兒,就把個大坑給弄好了,人們都看可以在裏麵養魚。
當時就有一些村民看著眼熱了。
大家都背地裏開始嗆嗆。
有的說這村長不哼不哈的就整大坑,是不是他想獨占呀,這可是集體的,他是村長,也不能是他的呀?
有的說,確實是這樣,這大坑就該人人有份兒,誰也不能搶占,他是村長他也不能有這個權利,他要是敢強占這個大坑,咱們就到鄉政府去告他。
想不到村長並沒有強占,大坑平整好的當天晚上,村兒裏大喇叭就響起來。
各位村民注意了,今天晚上都到村委會開會。
這一天晚上,確實非常熱鬧,村兒裏的男女老少都過來了,把個村委會大院兒擠的滿滿當當。
開始確實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兒,有的人還瞎猜呢,是不是又搞計劃生育了,有的人說別胡扯了,絕對不可能,都不願意生孩子了,再搞下去咱們村兒就完了。
另一個人說,就你能,你說說今天開什麽會。
這個人就說,這事兒你都不知道啊,村長發大財了,他要一個村民發給咱20塊錢。
有人就說,去你的吧,淨想美事兒,別做美夢了。
這幫人都來的挺早,在院子裏站著瞎嗆嗆,這個說個這那個說個那,圖個嘴痛快。
幾個村委會幹部,終於從辦公室裏出來了。
這時人們才開始肅靜下來。
他們幾個走到院子中間,王村長直接就開始講話了。
王長虎說,今天把大家召集過來,就是開個會兒,說說咱們村後那個大坑的問題。
那個大坑一直荒廢著,我們想把它利用起來,可以養魚,現在咱們村委會花錢已經平整好了,方圓有二十多畝,村民有願意承包的嗎?承包價5000塊錢,誰願意承包誰包。
王村長直接就這麽說了。
王村長話音一落,眾人又開始嗆嗆起來。
有人說,想在這大坑裏養魚才是胡鬧呢,以前二狗子就在河裏撈過魚苗然後扔進大坑裏,三天以後都死了,別說5000,到找錢我們都不幹。
有的說,這也是20多畝地呢,就要5000塊錢,一畝地才合250,這麽點兒錢和白送人有什麽區別?
另一個就說,那你多出錢包給你吧!
那個人就說,我不包,我不會養魚。
一當院子的人,說什麽的都有。
最後還真的有三家願意承包的。
其中有一個人就是王秋月。
此時,王秋月的孩子已經三四個月了,他們在村兒裏的地是五年一動,她家隻有王長勝一個人的地,她和他們的孩都沒有地。
王長勝進去了,她種一口人的地,除了能種夠吃的,根本收入不了多少錢。
更何況以後孩子還要上學,還要給他蓋房子娶媳婦。
王秋月的家裏根本就沒有收入,她也是著急想幹點兒什麽掙錢。
可是她一個女人能幹什麽呢,到紡紗廠去上班兒,孩子沒人看管,去了這個就根本沒有她能幹的活兒。
一聽說這個大坑要承包給個人。
王秋月就想了,這個她能幹。
隻要把大坑裏抽上水,放到裏麵魚苗,她一麵照顧著孩子,一邊就能幹活了。
當時她就是這麽想的,所以她才報了名。
村委會的幾個人,一看有三個報名要承包的,他們就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抓鬮。
也是王秋月的運氣好,她竟然一下子抓到了。
她就這麽把這個大坑承包下來了,很快和村委會簽訂了合同,每年交5000塊錢,年底交錢,合同期限是十年。
大坑承包下來以後,王秋月心中還有些忐忑,她不知道能不能把魚養好。
第二天,她就用小車推著孩子上大坑裏去了。
劉小英對王秋月這件事兒也非常支持。
本來劉小英就是時刻想著掙錢的人,她一看王秋月也想著掙錢,是正正經經的過日子的女人,王長勝進去了,人家也沒提出來離婚,人家還是把孩子給生下來,而且還好好的過日子,劉小英就非常高興,同時心裏更喜歡這個兒媳婦了。
第二天,劉小英就先把自己手裏的活兒放下,來到了王秋月的家裏。
劉小英說,今天去幹什麽活兒嗎?我過去幫忙。
王秋月說,我還不知道有什麽活兒,先去看看。
於是這兩個女人,推著個兒童車,推著孩子就來到大坑裏。
她們把孩子放在大坑邊兒的一棵大樹底下。
然後他們娘兩個就在大坑裏轉著圈兒觀看。
媽,這大坑基本上也不用修了。
王秋月和劉曉英說話也是非常客氣。
劉小英說,是啊,咱村兒裏已經給修的差不多了。
就是這個放水溝還需要修理修理。
王秋月說,下午我去找挖掘機過來,讓他幫忙修修。
劉小英說,你不用去了,我去找她就行。
他們說的放水溝,有50多米長,是大坑直接通到北麵的小河的。
以前這個大坑非常低窪,下大雨的時候,四麵八方地裏的水都往大坑裏流。
最近幾年,鄉裏在這兒挖了一條人工河,下了大雨大坑裏的水多了,就能順著這條放水溝淌到河裏去。
而現在大坑裏沒有水,就需要從河裏把水抽到放水溝裏,然後經過放水溝淌到大坑裏去。
劉小英和王秋月二人圍著大坑看了一遍。
覺得也沒有什麽很重要的活兒。
就是讓挖掘機修修這個放水溝,然後再讓挖掘機圍著大坑沿兒再找一遍,有不合格的地方再修修就行。
二人看了一遍,也得用了三個多鍾頭,已經到了中午了,她們才推著孩子回家。
去年村裏新上任了一個村長。
村長叫王長虎,30多歲兒,非常精明能幹。
他看到這個大坑一直荒廢著,就想把它利用起來。
這一天,他找來挖掘機,把大坑高低不平的底部全部平整了一遍,把四周圍不太規則的坑沿兒,也是該挖的挖,該補的補。
推土機隻幹了一天多的活兒,就把個大坑給弄好了,人們都看可以在裏麵養魚。
當時就有一些村民看著眼熱了。
大家都背地裏開始嗆嗆。
有的說這村長不哼不哈的就整大坑,是不是他想獨占呀,這可是集體的,他是村長,也不能是他的呀?
有的說,確實是這樣,這大坑就該人人有份兒,誰也不能搶占,他是村長他也不能有這個權利,他要是敢強占這個大坑,咱們就到鄉政府去告他。
想不到村長並沒有強占,大坑平整好的當天晚上,村兒裏大喇叭就響起來。
各位村民注意了,今天晚上都到村委會開會。
這一天晚上,確實非常熱鬧,村兒裏的男女老少都過來了,把個村委會大院兒擠的滿滿當當。
開始確實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兒,有的人還瞎猜呢,是不是又搞計劃生育了,有的人說別胡扯了,絕對不可能,都不願意生孩子了,再搞下去咱們村兒就完了。
另一個人說,就你能,你說說今天開什麽會。
這個人就說,這事兒你都不知道啊,村長發大財了,他要一個村民發給咱20塊錢。
有人就說,去你的吧,淨想美事兒,別做美夢了。
這幫人都來的挺早,在院子裏站著瞎嗆嗆,這個說個這那個說個那,圖個嘴痛快。
幾個村委會幹部,終於從辦公室裏出來了。
這時人們才開始肅靜下來。
他們幾個走到院子中間,王村長直接就開始講話了。
王長虎說,今天把大家召集過來,就是開個會兒,說說咱們村後那個大坑的問題。
那個大坑一直荒廢著,我們想把它利用起來,可以養魚,現在咱們村委會花錢已經平整好了,方圓有二十多畝,村民有願意承包的嗎?承包價5000塊錢,誰願意承包誰包。
王村長直接就這麽說了。
王村長話音一落,眾人又開始嗆嗆起來。
有人說,想在這大坑裏養魚才是胡鬧呢,以前二狗子就在河裏撈過魚苗然後扔進大坑裏,三天以後都死了,別說5000,到找錢我們都不幹。
有的說,這也是20多畝地呢,就要5000塊錢,一畝地才合250,這麽點兒錢和白送人有什麽區別?
另一個就說,那你多出錢包給你吧!
那個人就說,我不包,我不會養魚。
一當院子的人,說什麽的都有。
最後還真的有三家願意承包的。
其中有一個人就是王秋月。
此時,王秋月的孩子已經三四個月了,他們在村兒裏的地是五年一動,她家隻有王長勝一個人的地,她和他們的孩都沒有地。
王長勝進去了,她種一口人的地,除了能種夠吃的,根本收入不了多少錢。
更何況以後孩子還要上學,還要給他蓋房子娶媳婦。
王秋月的家裏根本就沒有收入,她也是著急想幹點兒什麽掙錢。
可是她一個女人能幹什麽呢,到紡紗廠去上班兒,孩子沒人看管,去了這個就根本沒有她能幹的活兒。
一聽說這個大坑要承包給個人。
王秋月就想了,這個她能幹。
隻要把大坑裏抽上水,放到裏麵魚苗,她一麵照顧著孩子,一邊就能幹活了。
當時她就是這麽想的,所以她才報了名。
村委會的幾個人,一看有三個報名要承包的,他們就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抓鬮。
也是王秋月的運氣好,她竟然一下子抓到了。
她就這麽把這個大坑承包下來了,很快和村委會簽訂了合同,每年交5000塊錢,年底交錢,合同期限是十年。
大坑承包下來以後,王秋月心中還有些忐忑,她不知道能不能把魚養好。
第二天,她就用小車推著孩子上大坑裏去了。
劉小英對王秋月這件事兒也非常支持。
本來劉小英就是時刻想著掙錢的人,她一看王秋月也想著掙錢,是正正經經的過日子的女人,王長勝進去了,人家也沒提出來離婚,人家還是把孩子給生下來,而且還好好的過日子,劉小英就非常高興,同時心裏更喜歡這個兒媳婦了。
第二天,劉小英就先把自己手裏的活兒放下,來到了王秋月的家裏。
劉小英說,今天去幹什麽活兒嗎?我過去幫忙。
王秋月說,我還不知道有什麽活兒,先去看看。
於是這兩個女人,推著個兒童車,推著孩子就來到大坑裏。
她們把孩子放在大坑邊兒的一棵大樹底下。
然後他們娘兩個就在大坑裏轉著圈兒觀看。
媽,這大坑基本上也不用修了。
王秋月和劉曉英說話也是非常客氣。
劉小英說,是啊,咱村兒裏已經給修的差不多了。
就是這個放水溝還需要修理修理。
王秋月說,下午我去找挖掘機過來,讓他幫忙修修。
劉小英說,你不用去了,我去找她就行。
他們說的放水溝,有50多米長,是大坑直接通到北麵的小河的。
以前這個大坑非常低窪,下大雨的時候,四麵八方地裏的水都往大坑裏流。
最近幾年,鄉裏在這兒挖了一條人工河,下了大雨大坑裏的水多了,就能順著這條放水溝淌到河裏去。
而現在大坑裏沒有水,就需要從河裏把水抽到放水溝裏,然後經過放水溝淌到大坑裏去。
劉小英和王秋月二人圍著大坑看了一遍。
覺得也沒有什麽很重要的活兒。
就是讓挖掘機修修這個放水溝,然後再讓挖掘機圍著大坑沿兒再找一遍,有不合格的地方再修修就行。
二人看了一遍,也得用了三個多鍾頭,已經到了中午了,她們才推著孩子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