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象王道,“司空老弟,你知道的不少啊!聽你講道,本座感覺白活了這些歲數了。”
火焰鳥一族的老族長說道,“象鼻子,這你就不懂了吧。他司空偷天偷遍天下至寶,偷閱過諸教古經。自是知天文地理、通古往今來。”
他言語間,明顯帶了挑釁與嘲諷的意味。
然而司空偷天並未搭理他,對於一個生命已經進入十天倒計時的人而言,他比任何人都想得開。
就逗一逗這老鳥,吊著他胃口。
可以說思想境界高但大氣層,火烈鳥族長覺得很重要的事,在他這裏,似乎無關緊要一般。
他指著這些輿圖一一說道,“陳將軍,這次你算說對了。這些輿圖的確是對應不同時分的仙山布局,並非同一幅圖的子圖。”
有人問道,“那就是說,我們找到了突破口,可以看圖尋找捷徑了?”
司空偷天搖頭,“倒也沒那麽簡單。剛才說了,古時天象與今時差別很大,需要推算才行。”
聞象王問道,“這破曉很好理解,日極又是什麽意思?”
司空偷天解釋道,“神古紀元末期,東荒上空正午時分天上有九個太陽,在各方天際輪轉,所以稱日極。破曉與日極中間,約摸隔了十二個時辰左右。”
聞象王道,“那豈不是說,大夏神朝的一天時間,相當於現在好幾天?”
司空偷天說道,“可以這麽理解。待我標記他們的順序,換算一番,好讓大家理解其中的含義。”
接下來,約摸花了近一炷香,司空偷天才粗略整理完了這些輿圖。
他一邊將其中的重要文字闡述了出來,標在圖上,其他人也在一邊看。
司空偷天拿著這些輿圖研究,不禁嘖嘖稱奇,不時自言自語。
“這輿圖還做了加密處理,裏麵的文字留有神性、觸之會跳動翻轉,隱藏關鍵信息。還好老朽跟隨先祖破譯過不少大夏古器,懂得其中的玄機。”
原來這仙山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局部地勢發生輪動。
或拉升海拔,或橫斷峽穀,或是挪移天勢。
而且所謂的“一段時間”,並不是固定的半個時辰或者一個時辰,而是有長有短,隻不過天勢變遷的時間長短間隔變化也存在規律。
除了時間規律外,空間變化也有規律可尋。可以說,整個荒古仙山,也在發生規律可尋的地殼運動,這很可能是古代仙人留下的傑作。
而這種規律,已經被古時的神明破譯了出來,並繪製出了仙山六十四輿圖。
第一幅輿圖對應某一個周期內的天勢布局,第二幅輿圖則對應了它下一個周期的天勢布局。
天勢布局是連續變化的,但在走了六十四個周期之後,又會回到第一種分布。
上古神明將這種有跡可循的變化規律稱之為“五行律動”,而古之聖人則稱之為“周期函數”。
雖然看似簡單,但這種布局變化卻因為神霧的存在而變得難以被破解,幾乎無人可身在其中而發現其運轉規律。
可惜的是,他們手中的大夏輿圖也隻有三十一幅圖,並不能覆蓋所有的時間周期。
還好,剛才發生的大戰轟散了四周的神霧,而此時神霧還沒聚攏回來,可觀地勢天象。
經過諸位聖主親自勘測,他們確定了此時此刻正對應古時的月升那幅輿圖。
而月升時分的輿圖和月升下一時刻的輿圖恰好都有。
結合帝紋,碧遊夫人可以準確地算出域門通向何處。
她說道,“諸位,現在還有一個問題。這些輿圖上,除了畫山畫水之外。隻標記了前人已知的生門、死門、域門、禁地和長生門。”
“很少有明確的地名可以供我們作參考,我們現在身在輿圖上的何處,根本無法確定。”
“隻有先確定了此刻我們所在的位置,我才能根據圖上的指引,推測出這些帝紋約莫能將我們送到哪些點。”
葉紫鳶說道,“此事並不難辦。這輿圖中標記了留仙石刻的位置。”
“從我們進山到現在,這山中的天勢轉變我都很清楚。之後每一個路口又都是我選的,加之我們進山到現在還不過半天,完全可以以此倒推出我們的所在位置。”
經過一番思索,她指出了月升輿圖中他們此刻所在的位置,“我們在這處山穀中,應該沒錯。”
旁邊幾人都湊近了參謀。
“此處的確有一個域門標記,難道就是地上這些古代神明刻下的至尊道紋?”
“應該是這樣沒錯了。”
“等等,可這域門旁邊,明明標記的是生門。而我們卻在此遇到了狻猊及神藤之劫……葉仙主,會不會是你搞錯了?”
陳咬錫道,“聞象王,你剛剛關閉第二識海,怎麽突然就蠢了這麽多?”
“這輿圖是大夏神朝時期所繪,狻猊才死多少年?它到此地之前,這裏絕對是一處洞天福地,否則它也不可能選在這裏休養生息,等待涅盤。”
“既然是洞天福地,自然算是古時的生門。”
聞象王直拍腦門,“哎喲,你這麽一說,我突然想起來了。”
“以前我就是腦子笨,做什麽事都比人家慢半拍,所以才一心想著修煉第二識海,就是因為這點,我被夢星閣老閣主的條件誘惑住了!”
“這第二識海一封印,我又犯蠢了。”
此時的聞象王,居然跟此前判若兩人,說話蠢萌蠢萌的。這倒是給了葉紫鳶一個提醒,好像她可以尋機忽悠聞象王了。
碧遊夫人早已剖析過了地上的至尊道紋,提前標出了踩上對應玄石的方位和位移距離。
“我猜這圖中的長生門就是古時的靈氣聚集之地,藥王穀很可能就坐落在這圖中幾處長生門之中的一處。而去往最近的一處長生門,最短需要連續走兩處域門。”
“碧遊夫人,有沒有可以通往飛鵬穀的域門?本座現在已經不想去藥王穀了。”有老聖主迫不及待地問道。
碧遊夫人說道,“自然是有的。那邊那塊黑玄石上刻下的帝紋是朝西南方向,位移量是三百六十裏。結合月升時分的輿圖來看,恰好能抵達仙山之外的飛鵬穀!”
老聖主道,“好。那本座便先行告辭了,諸位且小心行事,後會有期……”
他帶著一幫人,完全沒有懷疑碧遊夫人的判斷,也沒多問,便踏上帝紋,瞬間消失在了一柱神光之中。
前前後後,就幾句話的事兒。
至於他究竟有沒有成功出去,那就不得而知了。
這一行為驚呆了眾人,“臥槽,這麽草率的嗎?說走就走?”
有老聖主心中害怕,不敢像他那樣單獨離開,提出要不要組隊離開,“張教主,你外公傷勢已複原。正好有一些人已不願再去冒險尋藥王穀,不如大家結伴而行,一起出去?”
這些人最想攢動的,還是張教主。
而且他也有離開的理由。
張不忌卻轉而看向葉紫鳶,笑了一下,“這突然就要告辭,倒是有些寒了葉仙主的心。”
“一開始本就是本教主有求於葉仙主。此刻利用完了甩手就走,將來傳出去怕是有損本教主聲譽。”
有人說道,“可是張教主,深入仙山腹地,怕是還會遇上大凶險。此刻退出去,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張不忌笑道,“自本教主接任日月神教教主之位以來,還未有機會得見過杜衡穀主。我想還是同葉仙主同進退吧,順便去拜訪一下他老人家,看看能不能有所悟。”
殷白眉也說道,“不忌,好樣的。做人就要有始有終,講義氣!大家擰成一股繩,才能走得更遠。”
最終張不忌選擇了繼續深入。
餘下的老聖主經過一番商量,還是有七八位老聖主不願再深入冒險,前來與葉紫鳶拜別。
火焰鳥一族的老族長說道,“象鼻子,這你就不懂了吧。他司空偷天偷遍天下至寶,偷閱過諸教古經。自是知天文地理、通古往今來。”
他言語間,明顯帶了挑釁與嘲諷的意味。
然而司空偷天並未搭理他,對於一個生命已經進入十天倒計時的人而言,他比任何人都想得開。
就逗一逗這老鳥,吊著他胃口。
可以說思想境界高但大氣層,火烈鳥族長覺得很重要的事,在他這裏,似乎無關緊要一般。
他指著這些輿圖一一說道,“陳將軍,這次你算說對了。這些輿圖的確是對應不同時分的仙山布局,並非同一幅圖的子圖。”
有人問道,“那就是說,我們找到了突破口,可以看圖尋找捷徑了?”
司空偷天搖頭,“倒也沒那麽簡單。剛才說了,古時天象與今時差別很大,需要推算才行。”
聞象王問道,“這破曉很好理解,日極又是什麽意思?”
司空偷天解釋道,“神古紀元末期,東荒上空正午時分天上有九個太陽,在各方天際輪轉,所以稱日極。破曉與日極中間,約摸隔了十二個時辰左右。”
聞象王道,“那豈不是說,大夏神朝的一天時間,相當於現在好幾天?”
司空偷天說道,“可以這麽理解。待我標記他們的順序,換算一番,好讓大家理解其中的含義。”
接下來,約摸花了近一炷香,司空偷天才粗略整理完了這些輿圖。
他一邊將其中的重要文字闡述了出來,標在圖上,其他人也在一邊看。
司空偷天拿著這些輿圖研究,不禁嘖嘖稱奇,不時自言自語。
“這輿圖還做了加密處理,裏麵的文字留有神性、觸之會跳動翻轉,隱藏關鍵信息。還好老朽跟隨先祖破譯過不少大夏古器,懂得其中的玄機。”
原來這仙山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局部地勢發生輪動。
或拉升海拔,或橫斷峽穀,或是挪移天勢。
而且所謂的“一段時間”,並不是固定的半個時辰或者一個時辰,而是有長有短,隻不過天勢變遷的時間長短間隔變化也存在規律。
除了時間規律外,空間變化也有規律可尋。可以說,整個荒古仙山,也在發生規律可尋的地殼運動,這很可能是古代仙人留下的傑作。
而這種規律,已經被古時的神明破譯了出來,並繪製出了仙山六十四輿圖。
第一幅輿圖對應某一個周期內的天勢布局,第二幅輿圖則對應了它下一個周期的天勢布局。
天勢布局是連續變化的,但在走了六十四個周期之後,又會回到第一種分布。
上古神明將這種有跡可循的變化規律稱之為“五行律動”,而古之聖人則稱之為“周期函數”。
雖然看似簡單,但這種布局變化卻因為神霧的存在而變得難以被破解,幾乎無人可身在其中而發現其運轉規律。
可惜的是,他們手中的大夏輿圖也隻有三十一幅圖,並不能覆蓋所有的時間周期。
還好,剛才發生的大戰轟散了四周的神霧,而此時神霧還沒聚攏回來,可觀地勢天象。
經過諸位聖主親自勘測,他們確定了此時此刻正對應古時的月升那幅輿圖。
而月升時分的輿圖和月升下一時刻的輿圖恰好都有。
結合帝紋,碧遊夫人可以準確地算出域門通向何處。
她說道,“諸位,現在還有一個問題。這些輿圖上,除了畫山畫水之外。隻標記了前人已知的生門、死門、域門、禁地和長生門。”
“很少有明確的地名可以供我們作參考,我們現在身在輿圖上的何處,根本無法確定。”
“隻有先確定了此刻我們所在的位置,我才能根據圖上的指引,推測出這些帝紋約莫能將我們送到哪些點。”
葉紫鳶說道,“此事並不難辦。這輿圖中標記了留仙石刻的位置。”
“從我們進山到現在,這山中的天勢轉變我都很清楚。之後每一個路口又都是我選的,加之我們進山到現在還不過半天,完全可以以此倒推出我們的所在位置。”
經過一番思索,她指出了月升輿圖中他們此刻所在的位置,“我們在這處山穀中,應該沒錯。”
旁邊幾人都湊近了參謀。
“此處的確有一個域門標記,難道就是地上這些古代神明刻下的至尊道紋?”
“應該是這樣沒錯了。”
“等等,可這域門旁邊,明明標記的是生門。而我們卻在此遇到了狻猊及神藤之劫……葉仙主,會不會是你搞錯了?”
陳咬錫道,“聞象王,你剛剛關閉第二識海,怎麽突然就蠢了這麽多?”
“這輿圖是大夏神朝時期所繪,狻猊才死多少年?它到此地之前,這裏絕對是一處洞天福地,否則它也不可能選在這裏休養生息,等待涅盤。”
“既然是洞天福地,自然算是古時的生門。”
聞象王直拍腦門,“哎喲,你這麽一說,我突然想起來了。”
“以前我就是腦子笨,做什麽事都比人家慢半拍,所以才一心想著修煉第二識海,就是因為這點,我被夢星閣老閣主的條件誘惑住了!”
“這第二識海一封印,我又犯蠢了。”
此時的聞象王,居然跟此前判若兩人,說話蠢萌蠢萌的。這倒是給了葉紫鳶一個提醒,好像她可以尋機忽悠聞象王了。
碧遊夫人早已剖析過了地上的至尊道紋,提前標出了踩上對應玄石的方位和位移距離。
“我猜這圖中的長生門就是古時的靈氣聚集之地,藥王穀很可能就坐落在這圖中幾處長生門之中的一處。而去往最近的一處長生門,最短需要連續走兩處域門。”
“碧遊夫人,有沒有可以通往飛鵬穀的域門?本座現在已經不想去藥王穀了。”有老聖主迫不及待地問道。
碧遊夫人說道,“自然是有的。那邊那塊黑玄石上刻下的帝紋是朝西南方向,位移量是三百六十裏。結合月升時分的輿圖來看,恰好能抵達仙山之外的飛鵬穀!”
老聖主道,“好。那本座便先行告辭了,諸位且小心行事,後會有期……”
他帶著一幫人,完全沒有懷疑碧遊夫人的判斷,也沒多問,便踏上帝紋,瞬間消失在了一柱神光之中。
前前後後,就幾句話的事兒。
至於他究竟有沒有成功出去,那就不得而知了。
這一行為驚呆了眾人,“臥槽,這麽草率的嗎?說走就走?”
有老聖主心中害怕,不敢像他那樣單獨離開,提出要不要組隊離開,“張教主,你外公傷勢已複原。正好有一些人已不願再去冒險尋藥王穀,不如大家結伴而行,一起出去?”
這些人最想攢動的,還是張教主。
而且他也有離開的理由。
張不忌卻轉而看向葉紫鳶,笑了一下,“這突然就要告辭,倒是有些寒了葉仙主的心。”
“一開始本就是本教主有求於葉仙主。此刻利用完了甩手就走,將來傳出去怕是有損本教主聲譽。”
有人說道,“可是張教主,深入仙山腹地,怕是還會遇上大凶險。此刻退出去,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張不忌笑道,“自本教主接任日月神教教主之位以來,還未有機會得見過杜衡穀主。我想還是同葉仙主同進退吧,順便去拜訪一下他老人家,看看能不能有所悟。”
殷白眉也說道,“不忌,好樣的。做人就要有始有終,講義氣!大家擰成一股繩,才能走得更遠。”
最終張不忌選擇了繼續深入。
餘下的老聖主經過一番商量,還是有七八位老聖主不願再深入冒險,前來與葉紫鳶拜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