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聖主笑道,“二位不要這麽較真嘛,生路不一定就沒有危險,死路也不一定就是絕路。葉仙主,你來說說,接下來該往哪邊走,我們這群老家夥都聽你的。”
葉紫鳶說道,“其實,左右兩邊都是死路。當年我就是從左麵而來,那方是古代權貴仙陵,還有東荒許多古皇族的葬地。”
“那右邊呢?右邊又通向哪裏?”另一位老聖主開口問道。
看著右邊,葉紫鳶有些神色黯然,似乎回憶起了一些不好的往事,“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邊是聖古紀元的一處凶獸戰場,不少古紀元大凶的埋骨地,怨念很重,已形成連綿數百萬公裏的禁區。那個方向不對,決然去不得。”
有人問道,“古紀元大凶?那些可與聖人一戰,已經滅絕的古生物嗎?”
葉紫鳶點頭,“不錯。古紀元,曾有數不盡的強大凶獸生活在這裏,應該說,那時候飛鵬山外圍都靈氣鼎盛。”
蔡盈姬好奇地問道,“葉姐姐,這些古紀元的凶獸還有活下來的嗎?之前我們見到的吞星巨甲也是古代遺種吧?”
葉紫鳶搖了搖頭,不知是否認,還是說不知道。
過了片刻,她才開口說道,“有人說,這些凶獸的血脈皆傳承自仙古紀元,十分好鬥;也有人懷疑,它們的先祖是某位仙王所養的家畜,所以十分強大,而那位仙王就隱居在這山中。”
“仙古崩滅,亂世仙伐,諸天萬界爆發驚世大戰,那位仙王也卷入其中,再也未歸。他的家畜在這仙山中繁衍生息,演化出了數個強大的種族。”
“到了聖古紀元,人族崛起,這些凶獸的生存空間進一步縮窄。像荒古仙山這種人族不敢輕易踏足的禁區,成了各大凶獸最後的樂土,為了爭奪更大的生存空間,凶獸之間曾爆發過無數次大戰。”
“這一帶其實隻是整個東荒仙山的一角而已,算是荒古仙山的邊緣地帶。那些敗北的太古凶獸就被驅趕到了這邊。”
“聖古紀元,人族大能以征服古代純血凶獸為榮,曾有帝族收服過不少蓋世大凶為坐騎。”
“還有一些人為了提升修為境界,獵殺凶獸,吃它們的血肉寶髓。特別是那些體內已孕育出元素之心的純血異種,慘遭大麵積屠殺,差點滅絕。”
“聖古紀元,人族誕生了數不勝數的仙椎境強者,進而證道成聖,可以說是踏著它們的屍體鑄就的輝煌。”
“那些被驅趕到邊緣地帶的凶獸成了被上蒼拋棄的種族,若是沒被人族大能選成坐騎,幾乎都會被獵殺。”
“各族凶獸雖被驅趕到了這外圍地帶,卻也不甘心淪為人族大能的食物。它們奮起反抗,與人族血拚,埋骨於此。”
“這些太古凶獸,就算是死去多年,其骸骨散發出的威壓也十分恐怖,何況它們是被人族虐殺而死,怨念很重,經過一個紀元的演化,那一片已經成了禁區,人族踏入,十死無生;妖族進去,也是九死一生。”
震驚!
石化!
僵硬!
——
博學!
多才!
懂王之王!
一個個聽得入神,仿佛回到了那段歲月,有人感慨,有人唏噓,人族的崛起,同樣也是太古萬族沒落的開始。
甚至有老聖主懷疑她曾誤入過那片禁區,不然不可能把來龍去脈都講得這麽清楚。
說到這裏,葉紫鳶神色悲憫,也很是惋惜,畢竟妖族與太古萬族頗有淵源。
如今的妖族,其實就是選擇化形這條路,走人族修煉路線的太古萬族。
有人問道,“葉仙主,左右兩方都是死路,難不成我們該往回走?”
一位西方教的老僧說道,“有理,我看崖壁上有我西方教前輩留下的警言,‘回頭是岸’,這或許是一種指引。”
陳平安說道,“我是采藥人,雖未深入過仙山腹地,但也曾多次來過飛鵬山。第一次來時我也在想,既然天勢隨時在滾動變化,或許往回走能找到不一樣的路。去找那些來時沒有發現的路,結果還是迷路了。”
有人說道,“這位小友,來時我們一直沿河而上,就一條獨路,這也能迷路?”
葉紫鳶說道,“迷路在這裏是常有的事。隻要進了峽口,其實就已經入了荒古迷局,不能以常理度之。你以為水往低處流,實際上回頭一看,發現水流方向又反了過來。”
“我們來時的路其實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古有人說,飛鵬轉翅、移山挪海,就是對這種變化最好的總結。”
蔡盈姬問道,“那我們是要往回走?”
葉紫鳶道,“不,日落西山,陰陽割昏曉。現在天色暗下來了,回頭的方向變成了古代仙陵,此時不能往回走。”
“你怎麽看出來的?”蔡盈姬問道。
葉紫鳶拿出了一本破破爛爛的古籍,說道,“看水,聽風,觀勢!”
“這是《荒仙聊齋》的第一冊?傳說中的孤本居然在你手上?”蔡盈姬從她手中拿了過來,發現這本書裏竟然有大量的筆記,有的是千年前那位得了藥王穀機緣的老聖主所寫,有的是後人批注。
那句“陰陽割昏曉”,就寫在第一頁上,是入山第一迷局。
孤本一出,把一眾大佬的目光全吸引了過來,“此書不是說失傳了嗎?葉仙主從何得來?”
葉紫鳶說道,“六十年前,我在一具屍骸手中撿到的。那人走得非常深入,距離藥王穀隻有兩山之隔,可惜他精疲力竭,病死在了那裏。”
“不過,他留下的筆記大有用處。這位前輩對山中天勢滾動變化之規律,其實已經掌握了七八成,在黎明前倒下,實在可惜。”
震驚!
石化!
僵硬!
絕天通說道,“憑借此書,豈不是可以破了天勢,長驅直入?”
葉紫鳶一笑道,“你想多了,天勢滾動千變萬化。就算有前人筆記做參考指引,想要走對也極為不易。當年我撿到此書時離藥王穀僅有兩山之隔,但真正找到藥王穀卻足足花了三個月!”
震怖!
瘋狂震怖!
一個個嘴巴張得比鴕鳥蛋還要大,翻兩座山用了三個月,這聽起來著實有些離譜了,不知走了多少彎路。
蔡盈姬問道,“那依葉姐姐之見解,現在我們該走哪邊?”
“走右邊。”葉紫鳶道,“天黑之後,穀中風向有變,這說明原來右側的死路轉到了左邊峽穀,右邊不再是死路,變成了進山的康莊大道。”
有人質疑道,“可右側山穀的河水是往下流的,這確定不是下山的另一條路?”
陳平安說道,“不能光看表象,表象往往容易迷惑人。現在天黑了看不清楚,若是白天單獨來此,大家就會發現三個方向三條河流,山勢地貌幾乎一模一樣,很難區分方位,稍不留神,就會忘記來時是哪邊。”
張不忌道,“諸位,跟著葉仙主走便是了,不要多問。”
前行數十裏,果然暢通無阻,沒有發生任何意外。
許多人心中都鬆了一口氣,“這都連續過了六處岔路口了,那些傳說中的怪事一個都沒發生啊,看來這荒古仙山也沒有傳說的那麽邪門兒嘛。”
有人說道,“那是因為有葉仙主帶路,大家才能高枕無憂,若是單獨闖進來,怕是不知你我已死了幾百回了。”
一位大人物說道,“我看這裏麵的門道好生複雜,聽起來玄而又玄,一會兒觀星看勢,一會兒聽風辨位,還有靈蟲引路之法。不知葉仙主當年走了多少彎路才總結出這樣一套經驗。”
羅蘭拾道,“不然你以為那些老聖主為何自己不敢進來,偏偏葉仙主一到就這麽積極,生怕錯過這次機會。”
葉紫鳶說道,“其實,左右兩邊都是死路。當年我就是從左麵而來,那方是古代權貴仙陵,還有東荒許多古皇族的葬地。”
“那右邊呢?右邊又通向哪裏?”另一位老聖主開口問道。
看著右邊,葉紫鳶有些神色黯然,似乎回憶起了一些不好的往事,“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邊是聖古紀元的一處凶獸戰場,不少古紀元大凶的埋骨地,怨念很重,已形成連綿數百萬公裏的禁區。那個方向不對,決然去不得。”
有人問道,“古紀元大凶?那些可與聖人一戰,已經滅絕的古生物嗎?”
葉紫鳶點頭,“不錯。古紀元,曾有數不盡的強大凶獸生活在這裏,應該說,那時候飛鵬山外圍都靈氣鼎盛。”
蔡盈姬好奇地問道,“葉姐姐,這些古紀元的凶獸還有活下來的嗎?之前我們見到的吞星巨甲也是古代遺種吧?”
葉紫鳶搖了搖頭,不知是否認,還是說不知道。
過了片刻,她才開口說道,“有人說,這些凶獸的血脈皆傳承自仙古紀元,十分好鬥;也有人懷疑,它們的先祖是某位仙王所養的家畜,所以十分強大,而那位仙王就隱居在這山中。”
“仙古崩滅,亂世仙伐,諸天萬界爆發驚世大戰,那位仙王也卷入其中,再也未歸。他的家畜在這仙山中繁衍生息,演化出了數個強大的種族。”
“到了聖古紀元,人族崛起,這些凶獸的生存空間進一步縮窄。像荒古仙山這種人族不敢輕易踏足的禁區,成了各大凶獸最後的樂土,為了爭奪更大的生存空間,凶獸之間曾爆發過無數次大戰。”
“這一帶其實隻是整個東荒仙山的一角而已,算是荒古仙山的邊緣地帶。那些敗北的太古凶獸就被驅趕到了這邊。”
“聖古紀元,人族大能以征服古代純血凶獸為榮,曾有帝族收服過不少蓋世大凶為坐騎。”
“還有一些人為了提升修為境界,獵殺凶獸,吃它們的血肉寶髓。特別是那些體內已孕育出元素之心的純血異種,慘遭大麵積屠殺,差點滅絕。”
“聖古紀元,人族誕生了數不勝數的仙椎境強者,進而證道成聖,可以說是踏著它們的屍體鑄就的輝煌。”
“那些被驅趕到邊緣地帶的凶獸成了被上蒼拋棄的種族,若是沒被人族大能選成坐騎,幾乎都會被獵殺。”
“各族凶獸雖被驅趕到了這外圍地帶,卻也不甘心淪為人族大能的食物。它們奮起反抗,與人族血拚,埋骨於此。”
“這些太古凶獸,就算是死去多年,其骸骨散發出的威壓也十分恐怖,何況它們是被人族虐殺而死,怨念很重,經過一個紀元的演化,那一片已經成了禁區,人族踏入,十死無生;妖族進去,也是九死一生。”
震驚!
石化!
僵硬!
——
博學!
多才!
懂王之王!
一個個聽得入神,仿佛回到了那段歲月,有人感慨,有人唏噓,人族的崛起,同樣也是太古萬族沒落的開始。
甚至有老聖主懷疑她曾誤入過那片禁區,不然不可能把來龍去脈都講得這麽清楚。
說到這裏,葉紫鳶神色悲憫,也很是惋惜,畢竟妖族與太古萬族頗有淵源。
如今的妖族,其實就是選擇化形這條路,走人族修煉路線的太古萬族。
有人問道,“葉仙主,左右兩方都是死路,難不成我們該往回走?”
一位西方教的老僧說道,“有理,我看崖壁上有我西方教前輩留下的警言,‘回頭是岸’,這或許是一種指引。”
陳平安說道,“我是采藥人,雖未深入過仙山腹地,但也曾多次來過飛鵬山。第一次來時我也在想,既然天勢隨時在滾動變化,或許往回走能找到不一樣的路。去找那些來時沒有發現的路,結果還是迷路了。”
有人說道,“這位小友,來時我們一直沿河而上,就一條獨路,這也能迷路?”
葉紫鳶說道,“迷路在這裏是常有的事。隻要進了峽口,其實就已經入了荒古迷局,不能以常理度之。你以為水往低處流,實際上回頭一看,發現水流方向又反了過來。”
“我們來時的路其實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古有人說,飛鵬轉翅、移山挪海,就是對這種變化最好的總結。”
蔡盈姬問道,“那我們是要往回走?”
葉紫鳶道,“不,日落西山,陰陽割昏曉。現在天色暗下來了,回頭的方向變成了古代仙陵,此時不能往回走。”
“你怎麽看出來的?”蔡盈姬問道。
葉紫鳶拿出了一本破破爛爛的古籍,說道,“看水,聽風,觀勢!”
“這是《荒仙聊齋》的第一冊?傳說中的孤本居然在你手上?”蔡盈姬從她手中拿了過來,發現這本書裏竟然有大量的筆記,有的是千年前那位得了藥王穀機緣的老聖主所寫,有的是後人批注。
那句“陰陽割昏曉”,就寫在第一頁上,是入山第一迷局。
孤本一出,把一眾大佬的目光全吸引了過來,“此書不是說失傳了嗎?葉仙主從何得來?”
葉紫鳶說道,“六十年前,我在一具屍骸手中撿到的。那人走得非常深入,距離藥王穀隻有兩山之隔,可惜他精疲力竭,病死在了那裏。”
“不過,他留下的筆記大有用處。這位前輩對山中天勢滾動變化之規律,其實已經掌握了七八成,在黎明前倒下,實在可惜。”
震驚!
石化!
僵硬!
絕天通說道,“憑借此書,豈不是可以破了天勢,長驅直入?”
葉紫鳶一笑道,“你想多了,天勢滾動千變萬化。就算有前人筆記做參考指引,想要走對也極為不易。當年我撿到此書時離藥王穀僅有兩山之隔,但真正找到藥王穀卻足足花了三個月!”
震怖!
瘋狂震怖!
一個個嘴巴張得比鴕鳥蛋還要大,翻兩座山用了三個月,這聽起來著實有些離譜了,不知走了多少彎路。
蔡盈姬問道,“那依葉姐姐之見解,現在我們該走哪邊?”
“走右邊。”葉紫鳶道,“天黑之後,穀中風向有變,這說明原來右側的死路轉到了左邊峽穀,右邊不再是死路,變成了進山的康莊大道。”
有人質疑道,“可右側山穀的河水是往下流的,這確定不是下山的另一條路?”
陳平安說道,“不能光看表象,表象往往容易迷惑人。現在天黑了看不清楚,若是白天單獨來此,大家就會發現三個方向三條河流,山勢地貌幾乎一模一樣,很難區分方位,稍不留神,就會忘記來時是哪邊。”
張不忌道,“諸位,跟著葉仙主走便是了,不要多問。”
前行數十裏,果然暢通無阻,沒有發生任何意外。
許多人心中都鬆了一口氣,“這都連續過了六處岔路口了,那些傳說中的怪事一個都沒發生啊,看來這荒古仙山也沒有傳說的那麽邪門兒嘛。”
有人說道,“那是因為有葉仙主帶路,大家才能高枕無憂,若是單獨闖進來,怕是不知你我已死了幾百回了。”
一位大人物說道,“我看這裏麵的門道好生複雜,聽起來玄而又玄,一會兒觀星看勢,一會兒聽風辨位,還有靈蟲引路之法。不知葉仙主當年走了多少彎路才總結出這樣一套經驗。”
羅蘭拾道,“不然你以為那些老聖主為何自己不敢進來,偏偏葉仙主一到就這麽積極,生怕錯過這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