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金毛獅王在秦蒼山上占據了一處仙山聖地作為他的一處落腳點,名號“黑山穀”,而這位黑將軍就是黑山穀的統帥之一。
雨蝶仙子常年駐地漢帝國,對秦蒼山上的各大勢力都有一定了解,僅僅看裝束打扮就能判斷其身份。
白芷洛又向她討教了一些問題,得知那位“金毛獅王”也是一位巔峰王者,在妖族之中也是與“赤雁王”齊名的存在。
這二位妖主互相不服,都想要一統中荒萬妖,卻誰也壓不過誰,這樣的情況僵持了近兩千年。
妖族割據,除了這兩位妖主之外,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妖族勢力,他們分散在中荒百萬國度,並非都聽命於這兩位妖主。
……
在雲海之下的山穀中,白芷洛終於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天寅經》下半冊。
這本書時隔兩千多年重見天日,實在是不容易,雨蝶仙子也十分好奇地湊了過來。
整個下半冊的內容,幾乎比上半冊厚了將近兩倍。
此書內有乾坤,神性非凡,有蓋世人物多次翻閱過此書,已經沾染了神性,金書封麵被前輩大能重新裝訂過,道紋散發光芒,觸及的一瞬間,仿佛墜入了一個宏大無邊的上古世界。
翻開金書的那一刻,一陣金光乍泄出來,仙風、靈氣夾雜著無邊道力撲麵而來,白芷洛和雨蝶仙子的靈魂恍若被金書抽走,周圍的一切都大變樣,他們的神識被拉入了一片光怪陸離的奇異空間之中。
這方奇特的空間內,有一牆又一牆的古代畫壁,還有一塊又一塊的摩崖石刻,有人以大神通祭煉過這半本金書,將書中的內容通過書畫的形式展現了出來,比之枯燥的文字更加生動形象。
在奇異空間內,鳥語花香,道音回響,二人很快就沉浸到了書中的世界,這簡直比藏書閣看書效果還要好。
摩崖石刻上的第六章開篇,作者就簡潔而明了的講明了“浵”為何物。
這瞬間吸引了白芷洛的目光,他拉著雨蝶仙子的袖口興奮地大叫,“浵,快看,這就是浵!”
隻見崖壁石刻上寫道:
浵,誕生於天地巨變時期,或者說,每一次天地巨變,都會誕生出“浵”。
比如,“神生代”之前的海底岩液、上古物質,在大道法則完善時為流動的液體,在大道法則殘缺後會凝結成固體。
有人橫斷萬古,斬出天意一刀,隔斷古今未來的聯係,這個過程中,天地靈氣極速萎縮,世間萬物的壽命也隨之縮減。
大量“仙生代”時期的不死物質被莫名偉力抽幹,但有少數不死物質被封存海淵中,永遠不見天日,難被天道規則發現。
經過幾千萬年的演化和地質變遷,一部分不死仙精被那種神秘的紅色液體“浵”包裹住,保存了下來,形成了“浵脈”或是“浵礦”。
當然,這隻是“浵”形成的其中一種過程,也有諸多其他因素,書中又介紹了其他一些形成的方式,但形成因素千奇百怪,無法窮舉,不可能一一說明。
有些“浵脈”中封印著完整的古代道則,可助後世人感悟上古的大道秩序,從而突破自身極限,踏上先賢的境界。
講到這裏,作者又提出了一個理論模型,名為“末法時代理論模型”。
這個理論闡述了一種令人絕望的核心觀點,那就是越往後出生的生靈,所接觸的大道環境也將越來越惡劣,直至天地靈氣徹底枯竭,生物將會發生大滅絕,至此萬物凋零,諸天萬界隨之枯寂,徹底進入荒蕪。
與此同時,屹立於各個時代的巔峰強者,受到其修煉環境的影響,所能夠達到的高度也將隨著時代演變越來越低。
不僅如此,隨著修煉環境的變遷,修煉功法體係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隻有不斷創新修煉功法和體係,才能適應當前環境,以“最優解”實現自身實力的快速突破。
作者說道,當前紀元,最強者肉身成聖,最高壽命超過一萬年,堪比前一紀元的神明強者。
看到這裏,白芷洛和雨蝶仙子倒吸一口涼氣,近十萬年間,根本無人成聖,聖人早已經成為了傳說。
“不是說這本書是萬年前漢帝國一位欽天監所寫嗎?但這作者的口吻,怎麽像是來自上古的人物?”雨蝶仙子說道。
白芷洛疑惑道,“世間真的已經無聖了嗎?若是無聖,那桃神又處在什麽級別?是巔峰王者嗎?”
有的疑惑,縱是千古奇書《天寅經》也沒辦法給他解答。
接下來,作者又用大量筆墨介紹了各種“浵石”、“浵脈”、“浵礦”存在的形態和特征,以及“浵”的使用方法等。
寫到後麵,作者還提到自己來自古老的“尋浵”世家,祖上專為各大仙山聖地尋脈挖礦,頗受歡迎。
最強大的“尋浵人”被人尊稱為“覓浵家”,而“覓浵家”之中的佼佼者又有一個特殊的稱呼,叫“覓浵師”。
“覓浵師”擁有遠超自身境界的精神力,可以通過神識強行使用逆天禁術讀取那些已石化古生物的生前記憶,再通過它們死前的經曆精準尋浵。
不過,因為“浵”皆誕生於遠古,通常想要尋找到也極其不易,想要開掘出來,更是難上加難,他祖上那些赫赫有名的“覓浵師”,幾乎都死在古代浵脈之下。
而他,便是“覓浵世家”的最後一位傳人,之所以寫下這本《天寅經》,是怕他死之後這門技藝徹底失傳。
他在書中提到,自己命不久矣,但卻沒有具體說是什麽原因。
另一塊崖壁上,便記錄了一種名叫“天星術”的覓浵理論,一眼望下去,整個崖壁石刻恐怕有五六萬字之多,白芷洛和雨蝶仙子一時都難以理解其中那些繁奧的名詞。
另一邊的壁畫上,則是圖文並茂,主要講述的是“浵質紀元理論”的內容。
該章節第一句話就說道,“浵”與“浵”之間,也存在區別,同樣是“浵脈”,誕生的年代不同,其中封印的物質也天差地遠。
一些“浵脈”,甚至封印了遠古一片小空間,自成“禁區”。
讀到這裏,白芷洛看到了一幅如敦煌壁畫般繪聲繪色的附圖。
在一條浵脈封印的空間內,各種恐怖的遠古生物僵化在原地,不腐不朽,仿佛時間靜止在了那一刻。
而另一幅壁畫則更加令人震撼,浵脈內的壓縮時空自成一方世界,裏麵還有強大的生物在不斷繁衍生息。
“臥槽你大壩!”白芷洛被震驚到了,原來“浵”不一定封存的是死物,甚至有可能封存下一方完整的大道時空,自成宇宙。
這絕對是無數巔峰王者都不知道的絕密,難怪《天寅經》成為各大勢力的搶手貨,都想拿來一觀。
這本書的內容若是公開,恐怕要引起軒然大波,誰能忍得住不去尋浵?
雨蝶仙子常年駐地漢帝國,對秦蒼山上的各大勢力都有一定了解,僅僅看裝束打扮就能判斷其身份。
白芷洛又向她討教了一些問題,得知那位“金毛獅王”也是一位巔峰王者,在妖族之中也是與“赤雁王”齊名的存在。
這二位妖主互相不服,都想要一統中荒萬妖,卻誰也壓不過誰,這樣的情況僵持了近兩千年。
妖族割據,除了這兩位妖主之外,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妖族勢力,他們分散在中荒百萬國度,並非都聽命於這兩位妖主。
……
在雲海之下的山穀中,白芷洛終於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天寅經》下半冊。
這本書時隔兩千多年重見天日,實在是不容易,雨蝶仙子也十分好奇地湊了過來。
整個下半冊的內容,幾乎比上半冊厚了將近兩倍。
此書內有乾坤,神性非凡,有蓋世人物多次翻閱過此書,已經沾染了神性,金書封麵被前輩大能重新裝訂過,道紋散發光芒,觸及的一瞬間,仿佛墜入了一個宏大無邊的上古世界。
翻開金書的那一刻,一陣金光乍泄出來,仙風、靈氣夾雜著無邊道力撲麵而來,白芷洛和雨蝶仙子的靈魂恍若被金書抽走,周圍的一切都大變樣,他們的神識被拉入了一片光怪陸離的奇異空間之中。
這方奇特的空間內,有一牆又一牆的古代畫壁,還有一塊又一塊的摩崖石刻,有人以大神通祭煉過這半本金書,將書中的內容通過書畫的形式展現了出來,比之枯燥的文字更加生動形象。
在奇異空間內,鳥語花香,道音回響,二人很快就沉浸到了書中的世界,這簡直比藏書閣看書效果還要好。
摩崖石刻上的第六章開篇,作者就簡潔而明了的講明了“浵”為何物。
這瞬間吸引了白芷洛的目光,他拉著雨蝶仙子的袖口興奮地大叫,“浵,快看,這就是浵!”
隻見崖壁石刻上寫道:
浵,誕生於天地巨變時期,或者說,每一次天地巨變,都會誕生出“浵”。
比如,“神生代”之前的海底岩液、上古物質,在大道法則完善時為流動的液體,在大道法則殘缺後會凝結成固體。
有人橫斷萬古,斬出天意一刀,隔斷古今未來的聯係,這個過程中,天地靈氣極速萎縮,世間萬物的壽命也隨之縮減。
大量“仙生代”時期的不死物質被莫名偉力抽幹,但有少數不死物質被封存海淵中,永遠不見天日,難被天道規則發現。
經過幾千萬年的演化和地質變遷,一部分不死仙精被那種神秘的紅色液體“浵”包裹住,保存了下來,形成了“浵脈”或是“浵礦”。
當然,這隻是“浵”形成的其中一種過程,也有諸多其他因素,書中又介紹了其他一些形成的方式,但形成因素千奇百怪,無法窮舉,不可能一一說明。
有些“浵脈”中封印著完整的古代道則,可助後世人感悟上古的大道秩序,從而突破自身極限,踏上先賢的境界。
講到這裏,作者又提出了一個理論模型,名為“末法時代理論模型”。
這個理論闡述了一種令人絕望的核心觀點,那就是越往後出生的生靈,所接觸的大道環境也將越來越惡劣,直至天地靈氣徹底枯竭,生物將會發生大滅絕,至此萬物凋零,諸天萬界隨之枯寂,徹底進入荒蕪。
與此同時,屹立於各個時代的巔峰強者,受到其修煉環境的影響,所能夠達到的高度也將隨著時代演變越來越低。
不僅如此,隨著修煉環境的變遷,修煉功法體係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隻有不斷創新修煉功法和體係,才能適應當前環境,以“最優解”實現自身實力的快速突破。
作者說道,當前紀元,最強者肉身成聖,最高壽命超過一萬年,堪比前一紀元的神明強者。
看到這裏,白芷洛和雨蝶仙子倒吸一口涼氣,近十萬年間,根本無人成聖,聖人早已經成為了傳說。
“不是說這本書是萬年前漢帝國一位欽天監所寫嗎?但這作者的口吻,怎麽像是來自上古的人物?”雨蝶仙子說道。
白芷洛疑惑道,“世間真的已經無聖了嗎?若是無聖,那桃神又處在什麽級別?是巔峰王者嗎?”
有的疑惑,縱是千古奇書《天寅經》也沒辦法給他解答。
接下來,作者又用大量筆墨介紹了各種“浵石”、“浵脈”、“浵礦”存在的形態和特征,以及“浵”的使用方法等。
寫到後麵,作者還提到自己來自古老的“尋浵”世家,祖上專為各大仙山聖地尋脈挖礦,頗受歡迎。
最強大的“尋浵人”被人尊稱為“覓浵家”,而“覓浵家”之中的佼佼者又有一個特殊的稱呼,叫“覓浵師”。
“覓浵師”擁有遠超自身境界的精神力,可以通過神識強行使用逆天禁術讀取那些已石化古生物的生前記憶,再通過它們死前的經曆精準尋浵。
不過,因為“浵”皆誕生於遠古,通常想要尋找到也極其不易,想要開掘出來,更是難上加難,他祖上那些赫赫有名的“覓浵師”,幾乎都死在古代浵脈之下。
而他,便是“覓浵世家”的最後一位傳人,之所以寫下這本《天寅經》,是怕他死之後這門技藝徹底失傳。
他在書中提到,自己命不久矣,但卻沒有具體說是什麽原因。
另一塊崖壁上,便記錄了一種名叫“天星術”的覓浵理論,一眼望下去,整個崖壁石刻恐怕有五六萬字之多,白芷洛和雨蝶仙子一時都難以理解其中那些繁奧的名詞。
另一邊的壁畫上,則是圖文並茂,主要講述的是“浵質紀元理論”的內容。
該章節第一句話就說道,“浵”與“浵”之間,也存在區別,同樣是“浵脈”,誕生的年代不同,其中封印的物質也天差地遠。
一些“浵脈”,甚至封印了遠古一片小空間,自成“禁區”。
讀到這裏,白芷洛看到了一幅如敦煌壁畫般繪聲繪色的附圖。
在一條浵脈封印的空間內,各種恐怖的遠古生物僵化在原地,不腐不朽,仿佛時間靜止在了那一刻。
而另一幅壁畫則更加令人震撼,浵脈內的壓縮時空自成一方世界,裏麵還有強大的生物在不斷繁衍生息。
“臥槽你大壩!”白芷洛被震驚到了,原來“浵”不一定封存的是死物,甚至有可能封存下一方完整的大道時空,自成宇宙。
這絕對是無數巔峰王者都不知道的絕密,難怪《天寅經》成為各大勢力的搶手貨,都想拿來一觀。
這本書的內容若是公開,恐怕要引起軒然大波,誰能忍得住不去尋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