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縣、城東大營。


    洪承疇手持著馬鞭,在一眾親衛的簇擁之下,緩步走入了軍帳之中。


    他剛剛巡視完了一遍軍營周邊的防線,去了一趟傷兵營慰問了一下軍士。


    都司田應龍戰死,麾下家丁幾乎盡皆戰死,其營下戰力大損,如今營中隻剩下的大都隻是普通的軍卒。


    連番的敗績讓賀人龍、張全昌兩人麾下的軍卒士氣一直是萎靡不振。


    就是擊退了數日之前高迎祥帶領的大軍,軍中的士氣仍然沒有恢複多少。


    也幸好高迎祥東進的欲望不太強烈,隻是試探性的進攻。


    靠著手底下的標兵營,以及賀人龍的拚命之下,好歹是使得高迎祥暫時知難而退。


    洪承疇之前就已經是收到了來自邠州和三水的消息,平涼府、慶陽府的賊兵紛紛向著關中地區而來。


    洪承疇明白高迎祥為什麽分兵,也明白高迎祥此時為什麽隻是試探性的進攻了一下便退走了。


    高迎祥並非是放其進攻關中,進取西安。


    分兵劫掠是為了繼續擴大規模,補充人數,增加戰力。


    高迎祥分三路齊進,就是要裹挾著三府的饑民和流民進取關中,攻取西安。


    之所以試探了一下就走,隻不過是想要探查一下他麾下還有多少的軍兵可用,以及等待平涼府和慶陽府方向的兩路兵馬合圍而來。


    “張外嘉……”


    洪承疇的眼眸之中有凶光閃爍,他握緊了手中的馬鞭,強忍著將其丟在地上的衝動。


    艾萬年、劉成功等人都是軍中善戰的戰將都遭遇了兵敗,連曹文詔也吃了不小的虧,差一點便陷在了湫頭鎮,陷在了李自成和惠登相的手中。


    北麵慶陽府那支賊兵人數最少,同時又最不對勁。


    因此他三番五次的提點張外嘉讓其不要輕敵,一定要守好三水城。


    他收到曹文詔從邠州傳來戰勝的消息之後,還沒有高興幾日,便又收到了三水城陷落的消息。


    這些從遼鎮來兵馬確實能打,但是帶兵的將官一個二個幾乎沒有多少聽調的,而且個個狂妄自大,以為現在的流寇還不過是一群土雞瓦狗。


    也就是尤世威和曹文詔兩人懂進退,對他的號令遵從。


    洪承疇手按著太陽穴,頭部一突一突的跳著讓他感覺疼痛不已。


    從入了潼關以來,他已經很少聽到好的消息了。


    鳳翔府多地淪陷,告急的文書如同雪花一般擺滿了他的案桌。


    鳳翔府的知府已經上書,彈劾他放任流寇肆虐,不戰而逃。


    朝內朝外全都是爛攤子,等著他來處理。


    事務繁多,這些日子他一天都沒有安穩的睡過一回。


    洪承疇抬起了頭來,睜開了布滿血絲的雙眼,問道。


    “劉成功那邊現在是什麽情況?”


    寧州襄樂之戰,明軍遭遇伏擊,艾萬年、柳國鎮力戰而亡。


    劉成功和王錫命兩人領殘兵殺出重圍,但是也都身受重傷。


    兩人養傷至今,劉成功已經是好的差不多了,但是王錫命大腿、手臂皆受創,雖然傷好痊愈但是卻是再也上不了戰場。


    劉成功本來身上的傷還需要將養一段時日,但是田應龍麾下的軍卒容不得不管。


    現在劉成功仍以副將的身份,暫時管轄都司田應龍麾下的軍兵。


    聽到洪承疇發問,孫守法站起了身來,稟報道。


    “營中大小事務已經是安排妥當,劉副將替換了幾名將校,已經穩定了營兵。”


    “隻不過,現在軍中士氣仍舊是頗為低迷,恐怕還需要半月左右才能恢複。”


    洪承疇眉頭微皺,半月左右的時間,實在是有些太長了。


    孫守法看到洪承疇麵露不愉,他和劉成功兩人交好,當下也隻能是硬著頭皮說道。


    “田都司殉國,營中傷亡者頗多,現在撫恤的糧餉還沒有發下來,甚至就是上月的……”


    洪承疇麵色微僵,原本準備說的話再也說不出口。


    軍餉軍餉,各地各營都要軍餉。


    皇帝雖發京、省、帑金一百多萬兩充作軍餉,但是這百萬兩白銀還沒有出京已經就被克扣了許多,送到陝西、湖廣、河南之時根本就沒有剩下多少。


    “撫恤、軍餉之時不需要擔憂,明日我會安排人前去發放,傳告劉成功盡快整頓軍務,現今事態越發緊急,容不得半分的怠慢。”


    “卑職替傷亡將士謝過軍門,軍中上下聽聞此消息,必定士氣大振!”


    孫守法跪倒在地,語氣誠懇道。


    洪承疇心中歎了一口氣,顯露出了一絲疲態,不過很快他便恢複再度鎮定。


    五月的時候,盧象升接替唐暉,出任右副都禦史、湖廣巡撫,現在就駐軍在襄樊。


    流寇愈剿愈烈,民變沸騰不休。


    現在民變已經是波及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南直隸、四川、山東等多省,他一人已經是分不開精力來管轄。


    上麵已經傳出了風聲,似乎有意設立“五省總理”的差使,由盧象升兼任,統轄南直隸、河南、山東、四川、湖廣五省軍務。


    “對了,曹文詔派了誰去接管張外嘉麾下的遼兵?”


    洪承疇站起身來,一邊詢問著,一邊站起身來,讓左右脫去他身上穿戴的罩甲。


    這個時代的軍兵具有極強的地域性。


    張外嘉帶的是遼兵,左良玉帶的昌平兵、賀人龍、張全昌帶的陝西兵。


    無論是他們三人誰來管,都難以管轄這九百名遼兵,洪承疇自然也不會將其分調給他們三人之中的任何一人。


    唯一的人選,自然也隻能是曹文詔了。


    洪承疇原先雖然和曹文詔有過過節,但是這一次曹文詔態度極為恭敬,他也放下了芥蒂,兩人已經是冰釋前嫌。


    這次讓曹文詔節製這些遼兵,也有補償之前奪去其戰功的意思。


    “是曹變蛟、還是曹鼎蛟?”


    曹文詔因為大同兵敗,被革職充軍,不過還沒有卸任就被再度調來平叛。


    現在曹文詔麾下能用的人並不多,也就隻有曹變蛟、曹鼎蛟兩個侄兒還有少數的幾人,他都記得名字。


    有獨領一營才能的也隻有曹變蛟、曹鼎蛟兩人,因此洪承疇直接便問了名字。


    “怎麽了?”


    洪承疇等待了一會,卻是仍然沒有聽到孫守法的回答。


    他轉頭看向孫守法,卻看到孫守法的麵色有些古怪。


    洪承疇眉毛一挑,輕振了一下穿戴著的蟒袍,重新坐在坐椅之上。


    “難不成除了他兩個侄兒,他麾下還有第三個人能管的住那些遼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起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歸彼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歸彼岸並收藏風起明末最新章節